导读:本文包含了桐城文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桐城,古文,湘乡,书院,桐乡,经世致用,文化。
桐城文派论文文献综述
胡劲松,汪传荣[1](2019)在《翰墨香如故 文章天下知》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清代大学士张英第11世孙、清末民国书法家、篆刻家张祖翼孙女,现年102岁的张燕如主动联系桐城博物馆,捐赠她收藏多年的28件套书画作品。所捐文物中的《先太傅文端公遗像卷》系清代着名人物绘画家禹之鼎之作,填补了该馆张英画像收藏的空白。1984年(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9-08-23)
朱丽霞,谢安松[2](2018)在《近代文学研究新境域——评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桐城派研究悄然兴起。然而大多数研究还是着力于"桐城叁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个案研究,至于全面系统研究桐城文派,特别是近代桐城文派成果甚少。近现代学术史上已有关注桐城派之文,如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勾勒了桐城派的发展脉络;陈柱《中国散文史》第五编"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论明清散文,其第四节"清代桐城派"之散文,虽篇幅不(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动态》期刊2018年05期)
袁茹[3](2018)在《辨章学术源流 寻绎文化精神——评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以桐城派在近代的发展为个案,阐释了中国文化精神在近代的遗存与延续。从诗性精神的高度揭示了梅曾亮、曾国藩与马其昶之文并未失去诗性精神;从音乐韵律角度尝试从江南文化、文章之用韵与桐城文章的写法等多侧面对近代桐城派文章的音乐性作了深入的梳理;从画境与古文的关系,阐述了桐城古文与江南风景画在文化渊源上的一致性。该书确立了近代桐城文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对于重新认识桐城派及近现代文学之演进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陈啸,徐莹[4](2018)在《萧晓阳的眼界与《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到桐城派,可能最先让人们想到的就是"桐城叁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他们的"义法"说。然而也正是因为"叁祖"这独特的文学地位而使大家容易忽视对其他桐城派作家及其文学活动的研究。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打破这一局面并取得了对近代桐城文派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桐城派研究由来已久,然而近代桐城派作为桐城派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及其(本文来源于《博览群书》期刊2018年02期)
徐亦然[5](2017)在《传义法与笃师说:桐城文派传衍初期的不同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姚鼐古文理论不尽主于义法,其标举桐城文统亦有学术、文章两层意涵,因而姚门弟子对桐城文章的阐扬各有侧重,这也造成桐城文派传衍的复杂情形。吴德旋囿于义法,以归、姚为正体,走上偏狭一路。陈用光申发姚氏兼重义理、考据、辞章之说,以学助文,持平汉宋,古文理论更加通达。这两种倾向共同作用,使古文正统渐归桐城,同时异趣者亦被排除在外,其与阳湖文派之互动最为着例。在这一过程中,桐城文派的学术色彩逐渐剥落,而文学流派特征愈发显着,此间可见文学流派传衍的不同面向,以及文学史"过程"的丰富意涵。(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赵敏[6](2017)在《困境中的坚守:戴钧衡传承桐城文派的文化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桐城派作为一个散文流派,能在林林总总的文学流派中脱颖而出,传衍不衰,绵延长达两百年,主盟清代文坛,成为当时最大的散文流派,这主要基于桐城派门人秉承文派宗旨,发展桐城古文,不断提高文章与文论水准等为门派传承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十九世纪上半叶,时局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而此时桐城派文坛盟主的地位已然有所撼动,桐城派文人如何振兴门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成为他们尤为关注与思考的。本文将以桐城派文人戴钧衡为研究主体,截取其文化活动中的重要节点,试图阐释其对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行为。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戴钧衡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桐城派在传承过程中的困境。第二章重点介绍了方东树与戴钧衡之间的师生关系。第一部分从主客观视角出发,分析戴钧衡拜方东树为师的原因;第二部分则以戴钧衡拜方东树为师为界,通过比较戴钧衡前后期诗歌集在诗歌类型、风格、手法上的差异性,着重表现其师方东树诗学专着《昭昧詹言》对戴钧衡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探寻出其在现实环境之下所做出的调整与适变。第叁章主要从整理乡邦文集入手,以戴名世为典型事例。这主要基于戴名世本人的争议性,桐城派文人因“南山集案”对戴名世忌惮不已,而戴钧衡竭尽所能整理其文集,这样的行为无疑带有一定的深层意味。后又将戴名世与戴钧衡的古文特色进行评点,归纳出戴钧衡古文的艺术特色。第四章以戴钧衡与桐乡书院为研究对象。本章先是对桐乡书院的创办过程进行概述,其次主要论述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原因,再次通过考证其为书院建设所制定的具体举措,从而探究教育之于文化传承的深刻意义。结语部分是对戴钧衡拜师访学、整理乡邦文集、兴学讲学等文化活动的小结,明晰时代低潮之下的文人心态,阐释文化活动的内在关联,突显其现实意义,从而升华主题,引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点明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而探究文人为实现文化的传承在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如何能体现个人的价值,完成文化与社会的交融和对接。(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徐雁平[7](2014)在《《贺葆真日记》与晚期桐城文派的深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贺葆真是桐城派晚期重要古文家贺涛之子,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社会的动荡与转型,他的日记所记录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利用《贺葆真日记》重点讨论晚期北方桐城派作家群体活动图景、徐世昌幕府与北方桐城派、贺涛的阅读与桐城文派的新变与守旧等问题。对《贺葆真日记》的研究,既可以补充刘声木的《桐城文学渊源考》记录的不足,同时又可展现晚期桐城派内部的发展情况和桐城派形成的机制。(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樊荣[8](2013)在《《古文观止》与桐城文派关系之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古文观止》为我国流传最广的古代散文选本。其与清初的桐城派的古文观有着莫大的相似性。通过考察方苞的《古文约选》和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对《古文观止》与后两种选本进行简单的比较可以论断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承继关系。(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12期)
陈春华[9](2013)在《清代书院与桐城文派的传衍》一文中研究指出书院作为有别于传统官学体系的教育形式,通过创建者的学术提倡、着名学者的学术示范和生徒间的相互影响,在学术发展、学风形成、流派传衍的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了清代书院与桐城文派传衍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着力探寻书院在桐城文派确立、发展及传衍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书院对清代学术及文学的影响。本章从整体上把握清代书院政策的变迁及其对主要学术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影响。清代书院之设立及其施教方针体现了朝廷的文教导向,朝廷对书院政策的不断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书院的建设与发展。随着清廷对书院政策的不断放开,书院对清代学术及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苏州紫阳、南京钟山、徽州紫阳、洋川毓文、扬州安定、梅花、杭州诂经精舍、广州学海堂、江阴暨阳等书院对乾嘉汉学、程朱理学以及桐城文派、阳湖文派的发展壮大产生了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第二章:姚鼐与书院。本章论述姚鼐的文学理论体系、书院教育历程以及姚门弟子对桐城文论的继承与发扬,突出书院在桐城文派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方苞是桐城派的开山祖师,但桐城派之所以能够成为派,还要归功于姚鼐,姚鼐是桐城派的奠基者。姚鼐在继承了方苞的“义法”说,刘大櫆的“神气、音节、字句”说的基础上,提倡文章要“义理”、“考证"、“辞章”叁者相互为用,形成了更加完备的理论体系,为桐城文派统治清代文坛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桐城派所以能巍然成派,相当程度上依托于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制度。通过书院讲学培养人才,使得桐城派的人员构成迅速扩展,成为一个超地域的文学派别,为桐城派发扬光大做好了队伍建设上的准备。姚鼐一生在书院讲学达四十年之久,传播自己的学术理念和古文义法。通过遍布大江南北的姚门弟子和再传弟子的努力,桐城古文的影响遍及天下,在清代文坛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第叁章:岭西五大家与书院。本章论述“岭西五大家”的古文理论、成长历程和通过书院教学致力于桐城文论传播的文化贡献。“岭西五大家”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广西桐城派的作家群体,他们包括吕璜、朱琦、彭昱尧、龙启瑞和王拯。这五人以其对桐城派理论的笃诚和活跃的创作热情,迅速崛起,成为嘉道时期桐城派的中坚。他们的成长、壮大并最终在清代文坛确立其历史地位,离不开吴德旋和梅曾亮的精心指点,离不开他们早期在广西省城书院学习切磋的经历,更离不开五大家在学有所成或步入仕途之后,致力于书院讲学或支持书院建设传播之功。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对广西书院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一地人才的培养和桐城文学理论的传衍。第四章:曾国藩与书院。本章论述曾国藩对桐城文派的继承与改造、对书院的扶持和建设以及曾门弟子对桐城文派的传承与发扬。作为桐城文派殿军式代表作家,曾国藩被时人称为“桐城古文的中兴大将”,他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及理论建树给予近代文坛深远的影响。他奉桐城方苞、姚鼐为“文学正宗”,继承桐城传统,但针对桐城派“文敝道丧”,提出“气盛”主张、要求引入骈辞,增加“经济之学”种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中兴桐城”的夙愿。曾国藩高度重视书院的兴办和修复,积极捐助膏火,亲自延聘山长,并时常督课阅卷,对清末书院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书院教育内容而言,曾国藩强调必须以“礼”为根本,推行“义理之学”,他选择山长的标准也要求是集经师、人师、时文、诗赋于一身,皆为经明行修之士,对一地学风之形成以及桐城文学之传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曾氏谢世后,张裕钊、薛福成、黎庶昌、吴汝纶继承了曾国藩所开创桐城文派中兴局面,在散文创作和理论方面均有各自的成就和贡献,成为桐城派后期很有影响的人物。特别是张裕钊、吴汝纶致力于兴学重教,通过在保定莲池等书院几十年的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桐城文派在北方的传播。第五章:古文文选与桐城文派的发展。本章论述桐城代表人物编选的古文文选对桐城文派确立、发展及其传衍的作用。选本是文学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对于文学的学习往往是从选本开始的。特别是在传媒、出版十分落后的古代社会,文学选本的示范价值和学术影响力是不可限量的,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了编纂者的文学主张和学术思想。桐城文派的几位大家,诸如方苞、戴名世、刘大櫆、姚鼐、曾国藩等都曾编纂过文选,特别是方苞的《古文约选》、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和王先谦、黎庶昌的《续古文辞类纂》影响十分深远,凝聚了桐城文派的思想精华,有力地推进了桐城文派的传承与发展。(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3-01)
陈春华[10](2012)在《论吴德旋、梅曾亮与桐城文派在广西的传衍》一文中研究指出吴德旋、梅曾亮与"岭西五大家"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们对桐城文派传入广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桐城文派传入广西,先后有两条路径,其一是吴德旋与吕璜一线,其二则是梅曾亮与王拯、龙启瑞、彭昱尧一线。(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桐城文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桐城派研究悄然兴起。然而大多数研究还是着力于"桐城叁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个案研究,至于全面系统研究桐城文派,特别是近代桐城文派成果甚少。近现代学术史上已有关注桐城派之文,如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勾勒了桐城派的发展脉络;陈柱《中国散文史》第五编"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论明清散文,其第四节"清代桐城派"之散文,虽篇幅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桐城文派论文参考文献
[1].胡劲松,汪传荣.翰墨香如故文章天下知[N].安徽日报.2019
[2].朱丽霞,谢安松.近代文学研究新境域——评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J].社会科学动态.2018
[3].袁茹.辨章学术源流寻绎文化精神——评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陈啸,徐莹.萧晓阳的眼界与《近代桐城文派研究》[J].博览群书.2018
[5].徐亦然.传义法与笃师说:桐城文派传衍初期的不同倾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赵敏.困境中的坚守:戴钧衡传承桐城文派的文化考察[D].安徽师范大学.2017
[7].徐雁平.《贺葆真日记》与晚期桐城文派的深入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8].樊荣.《古文观止》与桐城文派关系之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9].陈春华.清代书院与桐城文派的传衍[D].苏州大学.2013
[10].陈春华.论吴德旋、梅曾亮与桐城文派在广西的传衍[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