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经历论文-梁洁霜,张珊珊,吴真

情感经历论文-梁洁霜,张珊珊,吴真

导读:本文包含了情感经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早期留守经历,社交焦虑,情感虐待,心理韧性

情感经历论文文献综述

梁洁霜,张珊珊,吴真[1](2019)在《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情感虐待和心理韧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有留守经历的农村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情感虐待和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来自农村的大学生989人,其中有留守经历者327人,无留守经历者662人。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儿童期创伤问卷(CTQ)、简版心理韧性量表(SFRS)进行测试。选取CTQ的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2个维度合成情感虐待(EM)得分,EM得分> 2分为遭受过儿童期情感虐待。结果: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IAS总分及EM得分均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均P <0. 0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EM得分与IAS总分呈正相关(r=0. 21),与SFRS总分呈负相关(r=-0. 24); SFRS总分与IAS总分呈负相关(r=-0. 33),均P <0. 00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在情感虐待与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5%。结论:儿童期留守和情感虐待经历与成年后的较高社交焦虑水平相关,增强心理韧性水平可能缓解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陈玉真[2](2018)在《浅谈李清照情感经历对其词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朝着名女词人李清照作品的风格渐变与她一生的情感经历紧密相关。本文探究了李清照词作与她情感经历之间的关联,具体从"闺中待嫁,渴望型创作"、"嫁为人妻,幸福型创作"和"丈夫离世,惆怅型创作"叁方面作详细分析,最后综述了李清照情感经历对其词作品带来的影响,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理论借鉴。(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35期)

刘志军[3](2018)在《童年期留守经历的情感补偿与代际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留守经历如同流动、贫困、创伤等其他童年期经历一样,对个人来说影响深远,无论是对个人成年前的短期影响还是成年后的长期影响,都不可忽视。然而,学界多关注留守经历的短期影响或当期影响,对长期影响的调查研究还很缺乏。基于长叁角和珠叁角地区19个城市2 385名80后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童年期留守经历会引发强烈的补偿效应,却不一定产生代际补偿效应,而留守的代际传递效应也未获证实。不过,后两种效应外在的不显着也可能缘于其他因素的遮蔽,或是两种效应反方向的作用力相互抵消所致。(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王虎,谢雯[4](2018)在《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运用父母养育方式(EMBU)、童年创伤经历(CTQ)、防御方式(DSQ)叁种因素对精神分裂症63例(精神分裂症组)、情感障碍75例(情感障碍组)、焦虑障碍53例(焦虑障碍组)进行评定,以及对叁组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童年创伤经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组、情感障碍组和焦虑障碍组在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叁种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叁组患者采取的防御方式多与患者父母养育方式和童年创伤经历有一定关系。结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叁种精神疾病的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无明显差异,父母养育方式的缺陷和童年创伤经历将影响上述叁种精神疾病患者的防御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8年13期)

高聪[5](2018)在《“同甘共苦”的“社会粘合”效应:共同经历和情绪事件效价对情感联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他人共同经历情绪事件。例如,与他人一起遭受同伴的排挤,或共同被新同学(同事)接纳;与他人一起哀悼亲人(朋友)的去世,或共同见证亲人(朋友)的婚礼。经验证据表明,共同经历情绪事件会增强共同经历者之间的情感联结。例如,同“甘”共“苦”、“休”“戚”与共的人们之间往往能形成深厚的友谊。然而,鲜有实验研究考察共同经历情绪事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人们的情感联结,本研究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本研究共叁个实验,实验一考察了共同或独自经历正、负性情绪事件对情感联结的影响;实验二和实验叁重复验证实验一的结果并进一步考察该影响的产生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无论是共同经历正性情绪事件还是共同经历负性情绪事件均可以增强共同经历者之间的情感联结;(2)相比于共同经历负性情绪事件,共同经历正性情绪事件更能增强情感联结。(3)共同经历通过感知相似性影响情感联结,即共同经历增强了感知相似性进而增强情感联结;正性负性情绪事件通过情绪影响情感联结,即正性情绪事件增强了积极情绪进而增强情感联结。本研究结果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凝聚力的形成,对于企业及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8-06-25)

范婷婷[6](2018)在《地理·情感·时事——曾懿的行旅经历与女性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曾懿是晚清着名的女中医与女诗人,在她的一生中,行旅经历占据着重要位置。光绪元年(1877),曾懿适袁学昌。婚后第二年,曾懿随夫宦游,开始了漫长的行旅之途。透过她的《古欢室诗词集》,可以推知她的行旅路线大约可分为由川入闽、由闽入皖与随宦皖江叁个阶段。同时,在该诗集中,她以地理、情感、时事为书写对象,记录自己在行旅经历中的情感体验与思想变化,展现出闺阁女性的成长历程。(本文来源于《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余跃辉[7](2017)在《在动手操作中经历过程,培养学科情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生天生好动,有着活跃的思维;游戏是其最爱,爱表现是其天性。针对这一年龄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将数学课上得活泼生动、有滋有味,而不是味同嚼蜡,对学生毫无吸引力。为此,教师要强化实践意识,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过程,培养学科情感。一、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探寻知识生长点教师要在情境上做文章,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探寻知识的生长点,引领他们满怀热情去探寻有效的路径,进而萌生探究动力,增进学科情感。(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7年24期)

郝天韵,隋明照[8](2017)在《展现新闻力量 书写时代华章》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来越近的时刻,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这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赵新乐的发问。“我深知,‘人民’两个字分量有多重。我要离人民更近些,再近些,这样才能离新闻更近,离真情也更近。”这是《人(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期刊2017-11-09)

邹德秋[9](2017)在《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情感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贵的沉默》写的是一堂课上围绕"生日"这个话题师生对话的情境。在教师的启发教育下,孩子们不仅懂得了感受爱,而且懂得了回报爱。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述从而再现(本文来源于《山西教育(教学)》期刊2017年07期)

李晓虎[10](2016)在《论《诗经·郑风》中女性的情感经历》一文中研究指出《郑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涉及到很多的爱情诗,并且将女性的言行和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鲜活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很强的感染力。仅对《郑风》中关于男女约会的五篇诗歌进行分析解读,就可以展现约会诗中女性丰富多样的情感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郑国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文化生活。(本文来源于《榆林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情感经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宋朝着名女词人李清照作品的风格渐变与她一生的情感经历紧密相关。本文探究了李清照词作与她情感经历之间的关联,具体从"闺中待嫁,渴望型创作"、"嫁为人妻,幸福型创作"和"丈夫离世,惆怅型创作"叁方面作详细分析,最后综述了李清照情感经历对其词作品带来的影响,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情感经历论文参考文献

[1].梁洁霜,张珊珊,吴真.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情感虐待和心理韧性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

[2].陈玉真.浅谈李清照情感经历对其词作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8

[3].刘志军.童年期留守经历的情感补偿与代际效应[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4].王虎,谢雯.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

[5].高聪.“同甘共苦”的“社会粘合”效应:共同经历和情绪事件效价对情感联结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8

[6].范婷婷.地理·情感·时事——曾懿的行旅经历与女性成长[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余跃辉.在动手操作中经历过程,培养学科情感[J].知识文库.2017

[8].郝天韵,隋明照.展现新闻力量书写时代华章[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

[9].邹德秋.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情感体验[J].山西教育(教学).2017

[10].李晓虎.论《诗经·郑风》中女性的情感经历[J].榆林学院学报.2016

标签:;  ;  ;  ;  

情感经历论文-梁洁霜,张珊珊,吴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