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性别角色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别,角色,大学生,特质,笑傲江湖,特征,内容。
性别角色观论文文献综述
刘映江,刘睿[1](2016)在《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观和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当下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特点以及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观的一致性,并分析这种一致性与自我接纳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本科生共发放650份问卷,回收581份。结果: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以双性化、单性化和未分化叁组鼎力的态势分布,且未分化人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6年30期)
唐卫海,张红霞,刘珊珊,刘希平[2](2014)在《中学生性别角色观的性别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别角色观是指人们对男女性别角色的总的看法,是一种有关性别角色的价值观。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430名中学生的性别角色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男女性别角色正价特质排在第一位的分别是勇敢和漂亮;负价特质排在第一位的分别是虚伪和自私;(2)男女生均认为勇敢、幽默、善良、浪漫、阳光帅气是男性的正价特质,但是在阳光帅气这一特质上有显着的性别差异;男女生均认为漂亮、大方、温柔、可爱、体贴、自信、细心、善良是女性的正价特质,此外,女生的正价特质中,男生认为还有纯洁和真诚,女生认为还有孝顺和亲和力;(3)男女生均认为虚伪、自负、自私、女性化强、奸诈、迂腐、自夸和斤斤计较是男性的负价特质,此外,女生的负价特质中,男生认为还有傲慢和霸道,女生认为还有懦弱和无能;男女生都认为自私、虚伪、势力、自大、斤斤计较、炫耀是女性的负价特质,且自私在男女生中均排在第一位。(4)年级对性别角色影响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性别角色观没有显着差异,但是不同年级在性别角色特质选择的频数中可以看出:初中生与高中生皆将勇敢作为男性正价特质的第一位,但是初中生较高中生而言更不喜欢男生懦弱,高中生较初中生而言更不喜欢男生女性化强;高中生和初中生都不喜欢女生自私,但是高中生比初中生更看重女生的漂亮、大方、温柔。(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期刊2014年04期)
吕邈[3](2014)在《高中生性别角色观的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研究一运用特征枚举法,结合特征词分类法及合并化简规则,对1000名高中生的性别角色观进行了研究。并对性别角色观传统与现代的分类进行探讨,以了解高中生性别角色观的结构特点及较以往的改变。研究二随机选取山东某高中在校生120名,对性别进行匹配后随机分配到传统文化启动组、对照组和现代文明启动组。通过文化启动法让被试在研究一所得的性别角色观特征词问卷上按要求作答,以考察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影响下高中生性别角色观的差异和特点,从而了解文化影响下高中生性别角色观变化的趋向。经过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果:研究一探讨了高中生当前最真实贴切的性别角色观维度,并就传统与现代的分类进行了量化对比,结果表明:(1)高中生男性性别角色观分为6个维度:温和善良--强悍粗暴、大方重情--自私挑剔、远见卓识--精明势利、主动活跃--被动孤僻、严谨负责--放纵浮躁、坚毅刻苦—消极懒散。前后两次评分者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67和0.983;女性性别角色观分6个维度:温和友好--被动软弱、直率爽直--急躁冒失、安分守己--开放性感、坚韧独立--愚钝盲从、活泼开朗—自私小气、坦诚善良--虚荣浮夸。前后两次评分者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34和0.967。高中生的性别角色观结构与以往对大学生和中国人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但在具体项目内容上存在差异,较以往发生改变。(2)基于传统观与现代观的分类,男性性别角色观的共同核心特征词分别是:负责担当、勇敢、成熟稳重、正直正义、坚强、宽容大度、理性睿智、积极进取和志向高远。其中在负责担当、勇敢、成熟稳重、正直正义和理性睿智上差异显着;女性性别角色观的共同核心特征词分别是:温柔、贤惠、善良、谨慎细心、优雅、美丽、大方和天真单纯。其中在温柔、贤惠、善良和大方上差异显着。研究二首次使用了中国文化情境下的文化启动,就文化对高中生性别角色观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文化启动组在男性性别角色观上的差异均显着。总体看来,传统文化启动比现代文明启动使高中生更认可性别角色的传统特征,而现代文明启动比传统文化启动使高中生更认可性别角色的现代特征。这符合“文化框架转移”理论,证明基于中国文化情境下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启动有效。(2)在具体男性性别角色观特征上:传统文化启动组比现代文明启动组更认同男性具有孝顺、吃苦耐劳、坚韧坚毅、刚强刚毅、志向高远、负责担当、勇敢和成熟稳重的特征;现代文明启动组比传统文化启动组更认同狂傲自大、风趣幽默、伪娘、积极进取的特征。对照组比传统文化启动组更认同男性具有风趣幽默的品质;对照组比现代文明启动组更认同孝顺、吃苦耐劳、坚韧坚毅、志向高远、负责担当和勇敢的品质;现代文明启动组比对照组更认同男性具有狂傲自大、伪娘和积极进取的特征。(3)在具体女性性别角色观特征上:传统文化启动组比现代文明启动组更认同保守、勤劳、善解人意、体贴、矜持内敛、文静、柔弱、孝顺、知书达礼、端庄、羞涩、优雅、温柔、贤惠和自尊自爱的特征;现代文明启动组比传统文化启动组更认同强势蛮横、活泼、自信和开放的特征。传统文化启动组比对照组更认同保守、矜持内敛、文静、柔弱、端庄、羞涩、温柔和贤惠的特征;对照组比传统文化启动组更认同活泼、自信和开放的特征;对照组比现代文明启动组更认同勤劳、体贴和孝顺的特征。结论:高中生性别角色观的整体维度维持稳定,但在具体项目上较以往更加丰富,观念更加多元,表明高中生的性别角色观已经发生改变。文化变迁对高中生的性别角色观具有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郑燕,魏祝晓娜,葛列众[4](2013)在《全国大学生性别角色观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北京、杭州、西安和广州四个地区2000多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及其变迁,以及性别、地区及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男性的主要特质是阳刚、负责、稳重、成熟和高大;(2)女性的主要特质是温柔、善良、优雅、细心和漂亮。(3)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仍趋向于传统,男生和女生对男性、女性主要特质的看法基本一致,性别差异不显着,但是性别对于男女性的一些次要特质存在一定影响。(4)地区和教育程度因素对大学生性别角色观中男女性的一些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存在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心理学》期刊2013年04期)
邓雅[5](2013)在《从《笑傲江湖》解读当代人的性别角色观——为什么我们喜爱这样的“东方不败”》一文中研究指出《笑傲江湖》是一部经典的武侠小说,几经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电影也多次被搬上银屏,在宣扬着忠于原着的同时,剧中改变较多的当属日月神教教主——东方不败。在所有经典的东方不败形象中,我们选取网投结果的前叁名,从性别角色心理学的角度,解析为什么我们偏爱这样的东方不败。(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3年10期)
黄会欣,刘电芝[6](2013)在《中美不同时代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选词变化及性别角色观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CSRI-50、BSRI以及CSRI叁个性别角色量表中的词汇,发现男性化词汇体现出中西方在男性特质要求上的共性,而BSRI的男性化量表包含的体现强烈个人主义特质的词汇,中国的两个量表却没有,这反映出两种文化背景下男性性别角色观的差异;女性化词汇方面,叁个量表均反映出大学生对女性特质的观点趋于一致与传统。但与BSRI比较,"勤俭心细"维度体现出东方文化对女性的不同期待;与10年前的CSRI相比,CSRI-50缺少了"守本分的""安分的""娴淑的"等特质,体现了社会进步对女性束缚的减少。而CSRI-50的中性化量表增加了"谦虚、孝顺"的特质,反映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价值观的回归;另外,BSRI和CSRI中某些男性化和女性化词汇被归为中性化。总之,我国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观一方面表现为对传统性别角色仍趋于认同;另一方面,两性性别角色界限淡化,性别平等意识日益增强。(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吕邈,韩仁生[7](2012)在《高中生性别角色观内隐结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抽取山东省两地市高中生1044名,采用特征枚举法,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观进行探究。首先采用特征枚举法,分别让男性和女性被试对"男性"和"女性"一词进行特征枚举,共得到四类问卷数据。根据同义者合并的原则进行整理,在每类问卷中选出性别特征前100个高频词作为分析单位,将高频词分为正性和负性词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中生对男性和女性性别角色存在不同的认知,总体上对男性和女性性别角色观的正性词汇显着多于负性词汇。根据反应共同性测度对选出的高频词进行聚类分析,依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同时结合性别角色量表对高频词进行内容分析,经修订最终确定两性别被试对男性和女性特征的4类编码维度,评分者信度均达到92%以上。结果发现了男性与女性性别特征的共同词,如温柔等,但在某些典型特征词上存在显着差异,另外在某些近义词的表达上也存在显着差异,如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等。此外,要求被试对所列举的性别特征按照"传统的男(女)性特征"、"现代的男(女)性特征"、"理想的或应该具有的男(女)性特征"、"男性和女性都应具有的特征"分类,经与先前维度对照,发现高中生性别角色观中传统与现代间的显着差异及角色变迁,同时探讨了高中生理想性别特征词与双性化特征词。本研究得出的性别角色观维度对高中生的性别角色观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于探讨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对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铺垫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1-30)
张林林[8](2012)在《青少年性别角色观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先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现在青少年的性别角色观念中男性和女性心理特质进行了调查,同时访谈了一些中学教师,由此得出了现在青少年具有的性别角色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刘红主编的中学生性别角色观量表进行了修订。并采用此量表对山东省的临沂市和长春市的四个年级(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328名青少年进行了问卷测量,从而了解了现在青少年的性别角色观的特点。(1)男性青少年认为男性应该具有的男性性别角色特质依次是有事业心、意志力、社交能力、领导能力、能力、情感和爱心、主动性。女性青少年认为男性应该具有的男性性别角色特质依次是事业心、意志力、领导能力、情感和爱心、能力、品行、社交能力以及主动性。(2)男性青少年认为女性性别角色的特质的排序依次是情感和品行、社交、能力和事业、情绪、主动性、被动性;女性青少年认为女性性别角色的特质排序依次是情感和品行、能力和事业、社交、情绪、主动性、被动性。(3)青少年的男性性别角色观念在叁个维度上明显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强调男性性别角色中的意志品质和领导能力,男性比女性更强调男性性别角色中社交因素。青少年的女性性别角色观上,除了被动性这一因素外,女性在其他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男性。(4)青少年的性别角色观念存在着明显的年级差异,从初一到高二一直处在发展变化的状态。初中二年级时,青少年的性别角色观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转折。(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1)
黄会欣,余新年,席斌,刘电芝[9](2010)在《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观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调查了叁所高校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并考察了性别角色观。近10年来大学生与性别一致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大幅减少,未分化性别角色大幅增加;不同性别的性别角色变化有所不同,女性向未分化和双性化转变,男性的男性化类型降低,向未分化严重偏移;男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以传统性别观念为基础,逐渐趋向双性化;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存在很大差异,女生期待的理想男性和女性双性化趋向突出,而男生期待的理想男性和理想女性更偏重传统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周永安,肖海雁[10](2009)在《大学生性别角色观与自尊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在于探讨山西大同大学330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认同观的现状,以及性别角色观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山西大同大学本科18-22岁的大学生330人,使用Bem的性别角色问卷、大学生性别角色观问卷和Rosenberg的自尊量表叁个自我报告问卷来测量各个变量,通过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t检验、F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1-05)
性别角色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性别角色观是指人们对男女性别角色的总的看法,是一种有关性别角色的价值观。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430名中学生的性别角色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男女性别角色正价特质排在第一位的分别是勇敢和漂亮;负价特质排在第一位的分别是虚伪和自私;(2)男女生均认为勇敢、幽默、善良、浪漫、阳光帅气是男性的正价特质,但是在阳光帅气这一特质上有显着的性别差异;男女生均认为漂亮、大方、温柔、可爱、体贴、自信、细心、善良是女性的正价特质,此外,女生的正价特质中,男生认为还有纯洁和真诚,女生认为还有孝顺和亲和力;(3)男女生均认为虚伪、自负、自私、女性化强、奸诈、迂腐、自夸和斤斤计较是男性的负价特质,此外,女生的负价特质中,男生认为还有傲慢和霸道,女生认为还有懦弱和无能;男女生都认为自私、虚伪、势力、自大、斤斤计较、炫耀是女性的负价特质,且自私在男女生中均排在第一位。(4)年级对性别角色影响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性别角色观没有显着差异,但是不同年级在性别角色特质选择的频数中可以看出:初中生与高中生皆将勇敢作为男性正价特质的第一位,但是初中生较高中生而言更不喜欢男生懦弱,高中生较初中生而言更不喜欢男生女性化强;高中生和初中生都不喜欢女生自私,但是高中生比初中生更看重女生的漂亮、大方、温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别角色观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映江,刘睿.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观和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J].中华少年.2016
[2].唐卫海,张红霞,刘珊珊,刘希平.中学生性别角色观的性别差异[J].基础教育.2014
[3].吕邈.高中生性别角色观的特点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4].郑燕,魏祝晓娜,葛列众.全国大学生性别角色观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13
[5].邓雅.从《笑傲江湖》解读当代人的性别角色观——为什么我们喜爱这样的“东方不败”[J].青春岁月.2013
[6].黄会欣,刘电芝.中美不同时代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选词变化及性别角色观的嬗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
[7].吕邈,韩仁生.高中生性别角色观内隐结构探究[C].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8].张林林.青少年性别角色观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9].黄会欣,余新年,席斌,刘电芝.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观调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
[10].周永安,肖海雁.大学生性别角色观与自尊的相关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