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节律、模糊理念与生命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吴爽[1](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孙哲[2](2020)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TNF-α、IL-6的昼夜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昼夜变化,并分析中医证型及疾病特征对其影响,为强直性脊柱炎时间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且符合纳排标准的住院患者60例为试验组(AS组);同时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入院查体明确有无外周关节受累,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将试验组分为AS活动组及缓解组;应用中医四诊及主症次症对试验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行骶髂关节X线进行影像学分级。分别于子时、卯时、午时、酉时采取两组受试者的肘静脉血,分离血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观察其昼夜变化并分析中医证型及疾病特征对其影响;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认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6水平在昼夜不同时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波动比较平稳且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未见明显昼夜变化;试验组(AS组)血清TNF-α、IL-6水平在昼夜不同时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子时达峰值,午时达谷值。2 AS活动组、缓解组血清TNF-α、IL-6水平在昼夜不同时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活动组血清TNF-α、IL-6水平于子时达到峰值,午时到达谷值,AS缓解组血清TNF-α、IL-6水平于卯时达到峰值,午时到达谷值。3不同中医证型的AS血清TNF-α、IL-6水平在昼夜不同时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在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子时达到峰值,午时到达谷值;在瘀血痹阻证、肾虚督寒证、肝肾亏虚证卯时达到峰值,午时到达谷值。血清IL-6水平在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瘀血痹阻证子时达到峰值,午时到达谷值,在肾虚督寒证、肝肾亏虚证卯时达到峰值,午时到达谷值。4不同影像分级的AS血清TNF-α、IL-6水平在昼夜不同时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二者在单侧Ⅲ级、双侧Ⅱ级于子时达到峰值,午时到达谷值;在单侧Ⅳ级、双侧Ⅲ级于卯时达到峰值,午时到达谷值。5有无外周关节受累的AS血清TNF-α、IL-6水平在昼夜不同时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外周关节受累时两者均子时达到峰值,午时到达谷值;无外周关节受累时两者均于卯时达到峰值,午时到达谷值。结论1 AS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存在昼夜变化,子时最高(峰值),午时最低(谷值)。2 A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疾病特征中血清TNF-α、IL-6水平的昼夜变化存在差异。图10幅;表16个;参125篇。
王诗琪[3](2020)在《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地位日益凸显,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已转变为脑力活动主导下的知识更新和思维创造。大学校园是人才培育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是高强度、高难度认知工作的主要载体,而这类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依赖于智力水平和经验积累,健康的精神状态、充沛的精力以及清晰的头脑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早在四书《大学》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定”、“静”、“安”分别指意志坚定、镇静不躁、内心安稳,达到这样的精神状态后方能深思熟虑、有所创新、接近真理。所以大学存在的本质是使人类精神和智力得以兴盛、蓬勃和进化。空间环境不仅是身体的居所,也是精神的家园,人类通过对环境的感知获取精神和智力成长的养料。所以对于以精神培育为核心的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精神蔽所”功能更应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和发扬,然而这恰是当今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中所忽视的方面。本文从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欧美发达国家现阶段大学建设的重点,综合考量气候条件、健康理念、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问题等内容,发现我国寒地大学校园在空间精神功能方面暴露出关注程度较低、理论基础薄弱、设计实践较少等问题。所以本文试图从环境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寻求增强校园精神功能的优化方法:然而个体精神层面的相关内容庞杂,众多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作用关系,难以在统一的体系下展开研究。但精神功能的运行基础在于大脑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感知、处理和解读,而这些过程依靠定向注意力这一基本的认知资源的维系和供能。定向注意力之于精神系统,犹如食物之于生理系统,是大脑进行认知活动的养料和动力,当定向注意力储备充足时,认知活动的运行速度提高,即单位时间内大脑处理的信息增多;定向注意力匮乏时,认知速度下降。这种资源会随着认知活动的暂停而得以休憩和恢复,所以定向注意力能够通过间歇性的休憩而进行自动补充,这是认知活动持久进行的保障。注意力恢复状况是认知表现的决定性因素,这为大脑活动的具象化和定性化分析提供了抓手。因此本文以定向注意力为切入视角,探究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对个体精神层面的影响。根据注意力恢复对认知机能产生的各项影响,通过对寒地大学生学习效率、情绪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实际调查,确立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性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了学生心理精神需求与校园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而以注意力恢复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据,探究了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注意力恢复功能提升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寒地气候特征和校园空间特征推演出寒地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注意力的机制;建构了适用于寒地校园空间的恢复性环境设计体系,以达到提升大学生认知效率、促进身心健康的目标。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本文以促进注意力恢复为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统领原则,研究了“阻御利导寒地气候”、“增效利用自然景观”与“调试干预人工属性”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并针对以上策略研究了具体设计方法。其目的是改变寒地校园因冬季环境恢复性缺失对学生心理和精神造成消极影响的现状,复兴校园的精神功能,促使学生的精神资源能够在高强度认知活动的压迫下保持活跃充沛的状态,从而保障高级认知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寒地大学校园注意力恢复性设计的提出,是从人本关怀、健康促进的角度建构寒地校园与使用主体之间相互共生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现代城市环境中充溢着庞杂的压力来源,加之繁重的学习和科研活动,造成了大学生认知资源的损耗,注意力恢复目标的引入,强调了空间环境对身心的积极影响作用,有利于指导校园空间功能的优化和改善,从精神心理层面探讨个体与空间环境之间和谐共处的模式,建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校园空间环境。
颜芬[4](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侯琨[5](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研究指明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郝莉[6](2019)在《音乐治疗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提高改善身体功能,促进身心健康。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型康复干预方法步入大众视野,它以音乐的实用功能为基础,结合音乐技巧及理论基础、心理学、医学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将音乐元素灵活的、有目的性地应用在临床实践中。本文将综述音乐治疗在临床康复中的意义与作用,特别是特殊儿童与老年人康复的音乐治疗。
郭玮宏[7](2019)在《LED光生物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光辐射会对人体产生生理物理效应,简称为光生物效应。按照光生物效应的作用机理,可分为光的视觉效应、光的非视觉效应、光的辐射效应。适量的光生物效应可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而过量的光生物效应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需要对光生物效应的安全性加以研究。其中,光的辐射效应的安全性问题,被称为“光生物安全”。不同波段的光辐射,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光生物安全危害,以400nm-500nm波段产生的视网膜蓝光危害最为典型。各种光源及发光体均存在潜在的光生物安全问题,由于LED光源亮度高、体积小、应用广泛、光谱中蓝光成分占比大,LED的光生物安全问题就成为了光源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本研究中,对LED的光生物安全检测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讨,为LED照明环境中的实际光生物安全的测量、计算、评价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总结了光生物效应的概念和机理,对其中光生物安全的概念、机理、作用结果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归纳了与光生物安全中的蓝光危害相关的测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其标准体系的演变过程,指出蓝光危害测量标准演变的原则是其测量对象越来越趋于实际应用。比较了蓝光危害测量方法中辐亮度测量的标准方法、替代方法和辐照度测量标准方法的优缺点,说明了辐亮度测量的标准方法的适用性最为广泛。分析指出目前光生物安全测量所遵循的“最不利原则”会导致两个问题:1、测量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实际应用中的受危害程度;2、使测量操作变得复杂。2、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对蓝光危害的相关特性进行研究,总结得出拓展蓝光加权辐亮度LB的辐射特性和光谱特性。LB的辐射特性本质上由光源的配光曲线决定,测量中与测量视场、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有关。LB的光谱特性本质上由光源的光谱决定,表现出混合光谱的蓝光危害效能KB,v必然介于原光谱所对应的KB,v之间的规律。提出了计算LB与辐射距离、LB与配光曲线、KB,v与色温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或经验公式。根据拓展蓝光加权辐亮度LB的辐射特性和光谱特性,提出了拓展蓝光加权辐亮度LB与本征蓝光加权辐亮度LBS之间的换算方法、蓝光危害相对强度B(φ)计算方法、拓展蓝光加权辐照度LB的空间分布LB(φ,s)的模拟算法。应用LB(φ,s)的模拟算法,可以简化对实际光环境中的蓝光危害的测量和计算。3、通过对现有蓝光危害测量系统进行回顾和总结,基于实际光环境中的蓝光危害测量需求,完善了便携式蓝光危害测量系统设计方案。该测量系统以CMOS图像传感器和微型光谱仪分立测量亮度和光谱,由上位机完成信息采集、计算和结果输出作为基本设计方案,完成了测量系统功能和性能设计。在样机系统搭建和调试过程中,提出了亮度测量的光谱响应校正方法、图像均匀度校正方法、灰度-亮度转化算法,并基于上述方法完成了系统标定。通过验证实验和不确定度分析,验证了此便携式蓝光危害测量系统设计方案能够实现设计的功能和性能。最后,说明了此设计方案是一种普遍适用于光生物安全测量的测量系统设计方案。4、根据蓝光危害的特性研究结果和便携式蓝光危害测量系统的功能设计,提出基于实际光环境的蓝光危害测量方法。基于实际光环境的测量方法的主要思想,是以“光”为核心,是在光源、灯具或照明系统的实际使用场景中对光环境的蓝光危害进行测量和评价。该测量方法强调“所见即所测”,即测量结果反映的是人眼在面对真实的光环境时所能受到的蓝光危害的强度。这种测量方法简化了测量操作,其测量结果对于在实际环境中进行蓝光危害防护更有指导意义。5、应用基于实际光环境的蓝光危害测量方法对LED照明产品的蓝光危害和蓝光危害防护产品的有效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日常照明光源或显示器所产生蓝光危害较弱,不需要进行特殊防护;蓝光危害防护产品有一定的有效性,在必要时可以使用。6、阐述了应用紫外辐射进行杀菌是一项重要的光生物效应的应用。研究了UVC LED杀菌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应用条件,设计实验在不同作用时间和作用距离下使用UVC LED对大肠杆菌进行灭菌处理,并计算杀菌率。实验结果表明,UVC LED的杀菌能力,随紫外辐射剂量减小呈指数减小,受到紫外辐射通量、辐照时间、辐照距离三者影响,并以此总结了计算UVC LED杀菌率的经验公式。
骆志媛[8](2019)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课业任务、个人心理问题使其产生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及成就感低的现象。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倦怠成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心理学层面,较少的与学生学习的具体学科相结合。本研究通过对高中生生物学习倦怠现象的问卷调查及教师访谈,了解在高中生中出现学习倦怠的基本情况,找出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原因,针对其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基于相关策略进行个案设计并付诸实践,以期通过本研究为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改善高中生学习倦怠现象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真实的教学现象调查为依据,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主要是:学校缺少生物实验器具和对课程安排不合理,使学生个性得不到较好发展;班级学习气氛不浓,课堂上教师主体地位突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师生、生生关系淡漠,影响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态度;教师的多次变动或其自身专业素养的不足,使师生之间无法建立良好的授受关系;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使其学习效率低下,自我效能感低;教材中部分内容缺失或陈旧、表述过于简化,使学生利用率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学校应合理权衡各科目课时、增设实验课程,使生物学内容展示更充分;充备足够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良好教学奠定基础;合理处理师生、生生关系,创建良好学习环境;积极指导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解决学生疑难以增强学生的效能感;对教材适当增减,丰富教材内涵。最后,结合提出的策略,笔者从生物教师的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学习倦怠导致的不良表现对3名学生进行了行为干预。通过对生物教学中学习倦怠现象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希望能引起高中生物教师对学生的生物学习状况的关注,为生物教师更好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或指导,更重要的是能为改善此现象并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提供帮助。
刘亮[9](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糖尿病隐结构模型与证候用药规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首先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系统梳理糖尿病证候研究领域的文献,揭示该领域发展脉络,找出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单位与人物。力图清晰、准确地揭示其知识领域结构,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其次选取医案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将石岩教授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病例资料数据化、电子化,经数据挖掘进行分析,以期对石岩教授诊治消渴病的临床经验提供客观依据,总结其用药规律,旨在为临床治疗消渴病提供有迹可循的指导,以提升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能力。再使用“Lantern5.0(孔明灯)”软件通过隐结构模型对糖尿病的辨证论治规律进行研究,探索出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日后对糖尿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材料与方法:1.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期刊数据库与硕博士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Google、百度学术等搜索引擎。通过对糖尿病证候研究领域相关的期刊文献与博硕士论文中包含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分析与描述性统计,对糖尿病证候研究领域的学者合作情况、机构合作情况、基金资助等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糖尿病证候领域的不同研究主题。本研究主要应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三种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包括:期刊文献数据的发文年代分布、基金资助、期刊分布以及文献被引情况,博硕士论文数据的发文年代分布、学位授予单位分布以及文献被引。采用共现分析包方法,对作者、机构、关键词以及博硕士论文数据的指导教师进行了共现分析。采用聚类分析发现糖尿病证候领域中不同的研究主题,根据研究主题与关键词随时间的变化,预测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2.本研究通过搜集整理石岩教授治疗消渴病的医案,将筛选出的处方录入,进行标准化处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构建“石岩教授治疗消渴病的门诊数据库”,进行挖掘分析石岩教授治疗消渴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其学术思想。3.通过搜集CNKI、VIP、万方医学等数据库内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病案及临床经验文献,纳入符合糖尿病中西医诊断标准、四诊资料完整的医案,构建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隐结构型数据库,使用Lantern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归纳和提取该病的证候要素的意义,找出中医的辨证规则。结果:1.糖尿病证候研究领域相关论文的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纳入研究的论文受到基金资助较多,资助最多的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入研究的论文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占比25.07%,发文最多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与《中华中医药杂志》;应用最多的标准是《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授予糖尿病证候研究博硕士学位最多的大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2.糖尿病证候研究地域分布广泛,机构间多有合作。最主要的研究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3.本研究领域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赵进喜。本研究领域形成了广泛研究团队合作网络。4.期刊文献数据与博硕士论文数据的关键词共现显示,糖尿病证候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证候分布规律、证候要素特点、辨证论治、中医证候临床研究、中医证候与生物学指标相关性研究等内容,其中气阴两虚证的研究有望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证候研究的热点证型。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隐结构模型、数据挖掘、结构方程模型、量表、德尔菲法、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病例系列研究等方法。5.根据本课题的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方剂336则,挖掘结果显示,石岩教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门诊期间治疗消渴病的常用药物中,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前10位药物:甘草、黄芪、黄连、茯苓、白术、黄精、红参、丹参、葛根、五味子;药性选择倾向于温性药物;药味以甘、苦以及辛味最为常用;药物归经主要为入脾经最为多见,其次为胃经、肺经的药物;6.药对以黄芪与甘草、甘草与茯苓、黄连与甘草、黄芪与茯苓组合最为常见;挖掘得到治疗消渴病的新处方5个。7.本研究通过隐类分析初步提取了119例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医案中13个隐类;8.经诠释偶得出,糖尿病的常见证型包括有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阳虚水泛证、湿热内蕴证、阴虚燥热证等9种,涉及脾、胃、肾、肝、肺、心等脏腑,涉及到的气滞、痰湿、气逆、肾虚、气虚、脾虚、脾阳虚、虚热、阴虚等。9.本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其医案的分析,其中糖尿病肾病用药涉及共214味中药,排名前三的高频药物为黄芪、茯苓、山药,黄芪与茯苓、茯苓与泽泻、山药与茯苓配伍出现次数最高;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药分析用药涉及共214味中药,排名前三的高频药物为泽泻、茯苓、山茱萸,茯苓与泽泻、山茱萸与山药、山茱萸与茯苓配伍出现次数最高;11.糖尿病胃肠病变用药分析用药涉及共116味中药,排名前三的高频药物为泽泻、茯苓、山茱萸,茯苓与泽泻、山茱萸与山药、山茱萸与茯苓配伍出现次数最高;1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分析用药涉及共160味中药,排名前三的高频药物为泽泻、茯苓、山茱萸,茯苓与泽泻、山茱萸与山药、山茱萸与茯苓配伍出现次数最高。结论:1.糖尿病证候领域相关性研究所受关注较多、热度不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相关文献中的关键词与证候的表述宜规范,以利于文献计量学开展研究。2.《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华中医药杂志》、《辽宁中医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中华中医药学刊》、《中医杂志》以及《中医临床研究》紧随其后对该领域关注较多,是主要的载文期刊。3.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关于该领域论文的发布量较高,对糖尿病证候研究关注较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取得成效显着。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相关硕博论文的发布量远高于其他高校稳居榜首。本研究文献均受到较多资助,且以国家级资助为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所受资助数量较高、种类较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以及辽宁中医药大学所受基金资助并不占优势,但基金资助的效果是显着的。其他机构包括河南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基金投入与论文量比例差异不大。4.本研究领域的期刊论文质量较高,硕博论文高质量论文相对不足。5.在研究合作团队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是糖尿病证候研究领域合作最广泛的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比较活跃的机构,他们的合作以核心机构为中心,合作关系紧密。6.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赵进喜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倪青团队、北京中医药大学王伟团队以及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牟新团队,以上团队将有可能引领未来几年糖尿病证候领域的研究。应用聚类分析、隐结构模型以及医案数据挖掘等科研方法,进行糖尿病证候研究将成为热点。7.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分析了石岩教授治疗糖尿病应用组方的规律和特点,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以阴虚或气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且多为虚实夹杂致病。痰浊是瘀血形成的病理基础,且二者相互影响,瘀血贯穿糖尿病始终,并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为核心治法;8.石岩教授临证用药与中药复方益糖康主要成分高度吻合,彰显了石岩教授从整体出发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注重辨证论治、标本兼顾,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各种症状,起到降糖,疗效稳定;9.石岩教授在临床上治病用药时,精通药物的药性,阴阳相配,润燥相制,通过对药性的灵活应用,纠正疾病所表现出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以期达到机体的“阴平阳秘”,从而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10.石岩教授以“阴虚内热、脾虚失运”为主要出发点论治消渴病的思路,多选用甘草、黄芪、茯苓、红参等甘味药物以补脾益气,选取黄连、黄柏此类苦味药物以行清热之功,运用桂枝、附子等辛味药物以达助阳化气之效;11.黄芪与甘草这一药物组合出现频率最高,二药合用增强补气健脾之功,体现了石岩教授“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印证了中药复方益糖康中“黄芪、甘草”药对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12.临床治疗中发现消渴患者多出现“口渴多饮”、“乏力”、“便溏”等脾虚之证,综合药频排在前三甲的甘草、黄芪、茯苓,此三药同用重视恢复中焦脾胃生理功能,抓住脾失健运这一核心病机,体现了石岩教授“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13.本研究通过隐类分析并诠释得出:糖尿病的常见证型包括有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阳虚水泛证、湿热内蕴证、阴虚燥热证等9种,涉及脾、胃、肾、肝、肺、心等脏腑,涉及到的气滞、痰湿、气逆、肾虚、气虚、脾虚、脾阳虚、虚热、阴虚等。
卞蓉民,方宗君,陈虹,祝娅,杨容[10](2018)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年四季生物节律顺应性调查》文中指出目的调查分析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一年四季日常生活顺应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BR)状况,旨为应用BR原理开展社区COPD防治干预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应用自行编制的社区COPD患者一年四季日常生活的BR状况调查表对确诊的社区COPD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接受调查者132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74例。调查显示,患者各季日常生活主要内容如作息、餐饮、运动或活动、学习、娱乐等时间安排用四季BR的要求衡量符合率较低,且四季日常生活的时间安排几乎雷同(均P>0.05)。结论社区COPD患者一年四季日常生活缺乏BR的顺应性,应用BR原理对社区COPD患者进行BR相关教育和生活行为的干预很有必要。
二、生物节律、模糊理念与生命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节律、模糊理念与生命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
2.4 小结 |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
3.3 小结 |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
4.4 小结 |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
5.5 小结 |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
6.1.2 “公有性”被侵犯 |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
6.4 小结 |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TNF-α、IL-6的昼夜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临床资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诊断标准 |
1.1.3 受试者纳入标准 |
1.1.4 受试者排除标准 |
1.1.5 受试者剔除标准 |
1.1.6 受试者脱落标准 |
1.1.7 研究方法 |
1.1.8 统计学处理 |
1.2 研究结果 |
1.2.1 一般资料比较 |
1.2.2 AS组、对照组血清TNF-a、IL-6 水平昼夜变化 |
1.2.3 AS活动组、缓解组血清TNF-a、IL-6 水平昼夜变化 |
1.2.4 不同中医证型AS血清TNF-α、IL-6 水平昼夜变化 |
1.2.5 不同影像学分级AS血清TNF-α、IL-6 水平昼夜变化 |
1.2.6 外周关节受累时AS血清TNF-α、IL-6 水平昼夜变化 |
1.3 讨论 |
1.3.1 AS相关细胞因子及其昼夜变化规律 |
1.3.2 AS中医证型与TNF-α、IL-6 水平变化的关系 |
1.3.3 从中医阴阳学说角度认识AS血清TNF-α、IL-6 水平昼夜变化 |
1.3.4 AS疾病特征与TNF-α、IL-6 水平昼夜变化的分析 |
1.3.5 时间治疗在AS中的应用 |
1.3.6 不足与展望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
2.1 对脊柱关节炎的认识 |
2.2 脊柱关节炎相关细胞因子 |
2.3 时间医学-昼夜节律 |
2.4 脊柱关节炎的昼夜节律 |
2.4.1 脊柱关节炎疼痛的昼夜变化 |
2.4.2 脊柱关节炎相关细胞因子的昼夜变化 |
2.5 脊柱关节炎的时间治疗学 |
2.5.1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 |
2.5.2 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DMARDs) |
2.5.3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 |
2.5.4 生物制剂 |
2.6 中医对脊柱关节炎的认识 |
2.6.1 中医病名的认识 |
2.6.2 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
2.7 中医时间医学 |
2.7.1 中医时间医学对生理节律性认识 |
2.7.2 中医时间医学对疾病节律性认识 |
2.8 中医因时治疗 |
2.8.1 择时用药 |
2.8.2 中药在脊柱关节炎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病历报告登记表 |
附录B 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压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
1.1.2 健康理念下大学校园设计趋势 |
1.1.3 恢复性环境设计方法的推广 |
1.1.4 寒冷气候下恢复性环境的缺失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注意力恢复理论与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解析 |
2.1 注意力恢复的研究基础 |
2.1.1 人类认知机能的理论原点 |
2.1.2 定向注意力的研究突破 |
2.1.3 恢复的本质解析 |
2.1.4 注意力恢复效益的科学依据 |
2.2 注意力恢复的相关理论 |
2.2.1 注意力恢复理论与减压理论 |
2.2.2 亲生物设计理论 |
2.2.3 环境偏好相关理论 |
2.3 大学生心理精神层面的相关研究 |
2.3.1 心理健康内涵 |
2.3.2 现状及问题 |
2.3.3 空间环境的影响作用 |
2.4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与注意力恢复的理论关联 |
2.4.1 恢复特征呼应校园环境的构成特点 |
2.4.2 恢复结果契合使用主体的空间需求 |
2.4.3 恢复效益匹配校园空间的功能价值 |
2.5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与注意力恢复的实证关联 |
2.5.1 调查方案的制定 |
2.5.2 个体恢复需求与空间环境恢复性现状分析 |
2.5.3 研究结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推演 |
3.1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性的影响因素 |
3.1.1 寒地气候是恢复的强烈刺激 |
3.1.2 寒地景观是恢复的薄弱基础 |
3.1.3 人工建构是恢复的繁重负荷 |
3.2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注意力的作用机制 |
3.2.1 对寒地气候的趋利避害 |
3.2.2 对自然景观的激发拓展 |
3.2.3 对人工属性的削弱顺应 |
3.3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体系建构 |
3.3.1 构成要素——空间环境恢复属性差异 |
3.3.2 结构层级——空间环境恢复程度差异 |
3.3.3 运行机理——空间环境恢复机制差异 |
3.4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导向 |
3.4.1 阻御利导寒地气候——对注意力的积极调和 |
3.4.2 增效利用自然景观——对注意力的恢复强化 |
3.4.3 调适干预人工属性——对注意力的正向引导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阻御利导寒地气候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
4.1 自然光照的诱导增补 |
4.1.1 诱导光线维系昼夜节律 |
4.1.2 光疗空间纾解冬季抑郁 |
4.1.3 强化光影提示时间感受 |
4.2 低温要素的消解转换 |
4.2.1 多元庇护单体保障必要活动 |
4.2.2 低温气流循环诱发唤醒状态 |
4.2.3 动态室内温度支持调控行为 |
4.3 风雪要素的激活强化 |
4.3.1 冰雪景观引发审美体验 |
4.3.2 风雪运动开启分心机制 |
4.3.3 冰雪活动建立地域联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增效利用自然景观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
5.1 寒地绿色资源的优化配适 |
5.1.1 夏季室外绿色资源的效力提升 |
5.1.2 冬季室内绿色资源的集成整合 |
5.1.3 全年性绿色花园的重点运用 |
5.2 寒地景观形态的提炼转译 |
5.2.1 转译冰雪景观形态 |
5.2.2 转译生物构型规律 |
5.2.3 转译自然变化特性 |
5.3 寒地自然模式的抽象再现 |
5.3.1 抽象“前景与避难”模式 |
5.3.2 抽象“诱惑与神秘”模式 |
5.3.3 抽象“冒险与刺激”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调适干预人工属性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
6.1 日常生活感受的规避 |
6.1.1 心理内容的更新 |
6.1.2 身体位置的远离 |
6.1.3 学科环境的交互 |
6.2 持久环境引力的构筑 |
6.2.1 空间要素供给感知信息 |
6.2.2 空间形态激发审美体验 |
6.2.3 功能设置支持恢复活动 |
6.3 个体活动目标的兼容 |
6.3.1 多元化空间功能提升选择度 |
6.3.2 多级化空间设置提升参与度 |
6.3.3 智能化信息技术提升互动度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科建设意义 |
(二)健康战略意义 |
(三)文化推广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四、思考与启示 |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
一、“中国”与“西方” |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
(二)“气功”与“导引”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
一、理论基础 |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
二、比较逻辑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创新点 |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历史分析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
(一)导引 |
(二)武术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
(一)专门锻炼方法 |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
(二)“模糊”与“精确” |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结合的可行性 |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
二、结合的必要性 |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前人研究综述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
2.1.1 月亮骗局 |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
3.4.2 RNA世界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
第七章 结语 |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词 |
(6)音乐治疗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音乐治疗与医学 |
1.1 音乐治疗 |
1.2音乐治疗模式 |
1.2.1 引导想象性音乐治疗(Guide Imagery Music Therapy, GIM) |
1.2.2 分析导向音乐治疗(AOM)-Priestley模型 |
1.2.3 自由即兴式音乐治疗(Free Improvising Music Therapy, FIM) |
1.2.4 行为音乐治疗法(Behaviour Music Therapy, BMT) |
1.2.5 创造性音乐治疗法(Creative Music Thera-py) |
2 音乐治疗的临床实践 |
2.1 音乐治疗在自闭症/特殊儿童康复中的应用 |
2.2 音乐治疗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
3 音乐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7)LED光生物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光生物效应概述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光生物安全概述 |
2.1 光生物安全研究综述 |
2.2 光生物安全波段范围 |
2.3 光生物安全的生理基础 |
2.4 光生物安全机理 |
2.4.1 紫外辐射 |
2.4.2 蓝光危害 |
2.4.3 可见光辐射 |
2.4.4 红外辐射 |
2.4.5 蓝光的非视觉效应 |
2.5 光生物安全概念及范围 |
2.6 光生物安全评价方法 |
2.7 总结 |
第3章 蓝光危害计算与测量方法研究 |
3.1 测量蓝光危害的意义 |
3.2 光源的辐射特性和光学特性 |
3.3 蓝光危害相关物理量 |
3.4 蓝光的非视觉效应相关物理量 |
3.5 蓝光危害的测量标准 |
3.5.1 CIE S009/E:2002 |
3.5.2 IEC TR62471-2:2009 |
3.5.3 IEC/TR62778:2012 |
3.5.4 GB/T34034-2017 |
3.5.5 GB/T34075-2017 |
3.5.6 GB/T36005-2018 |
3.6 蓝光危害测量方法 |
3.6.1 辐亮度测量方法 |
3.6.2 辐亮度测量步骤 |
3.6.3 辐照度测量方法 |
3.6.4 辐照度测量步骤 |
3.6.5 蓝光危害危险类别测量步骤 |
3.7 总结与分析 |
第4章 蓝光危害特性研究 |
4.1 蓝光危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蓝光危害的辐射特性分析 |
4.2.1 测量视场的影响 |
4.2.2 测量距离的影响 |
4.2.3 测量角度的影响 |
4.3 L_B辐射特性实验设计 |
4.4 L_B辐射特性实验结果分析 |
4.4.1 L_B与测量视场的关系 |
4.4.2 L_B与测量距离的关系 |
4.4.3 L_B与测量角度的关系 |
4.5 蓝光危害的光谱特性分析 |
4.6 L_B光谱特性实验设计 |
4.7 L_B光谱特性实验结果分析 |
4.7.1 K_(B,v)与色温的关系 |
4.7.2 K_(B,v)与混合光源的关系 |
4.8 L_B的空间分布模拟算法 |
4.9 总结与分析 |
第5章 蓝光危害测量系统设计 |
5.1 蓝光危害测量系统综述 |
5.2 蓝光危害测量系统设计 |
5.2.1 测量方案分析 |
5.2.2 测量系统设计 |
5.2.3 上位机程序设计 |
5.2.4 功能和性能设计 |
5.2.5 器件型号及性能 |
5.3 亮度测量实现方案 |
5.3.1 CMOS图像传感器概述 |
5.3.2 光谱响应校正方法 |
5.3.3 图像均匀度校正方法 |
5.3.4 灰度-亮度转化算法 |
5.3.5 亮度标定实验及结果 |
5.3.6 亮度测量实现方法 |
5.4 光谱测量实现方案 |
5.5 上位机控制实现方案 |
5.6 光衰减片与孔径光阑 |
5.7 功能和性能验证实验及结果 |
5.8 L_B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5.9 总结与分析 |
第6章 实际光环境中的蓝光危害测量方法和防护方法 |
6.1 标准测量方法分析 |
6.1.1 标准测量方法的优势 |
6.1.2 标准测量方法的局限 |
6.2 基于实际光环境的测量方法 |
6.2.1 实际光环境测量方法概述 |
6.2.2 与标准测量方法的对比 |
6.2.3 实际光环境测量方法局限性 |
6.3 蓝光危害的防护方法 |
6.4 实际发光体的蓝光危害研究 |
6.5 蓝光危害防护产品有效性研究 |
6.6 总结与分析 |
第7章 紫外LED光生物效应研究 |
7.1 紫外光源生物效应概述 |
7.1.1 UVC杀菌机理 |
7.1.2 紫外光源特性 |
7.1.3 紫外-臭氧联合杀菌机制 |
7.2 UVC LED杀菌效果实验设计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方案 |
7.2.3 实验条件 |
7.2.4 杀菌率计算方法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3.1 紫外杀菌效果模型 |
7.3.2 紫外杀菌效果分析 |
7.4 UVC LED杀菌装置设计 |
7.5 总结与分析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目标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倦怠 |
二、学习倦怠 |
第二节 学习倦怠的特征 |
一、情绪低落 |
二、行为不当 |
三、低成就感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成就动机理论 |
二、需求层次理论 |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四、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目的 |
第二节 调查方法及对象 |
一、调查方法 |
二、调查对象 |
三、问卷的编制 |
四、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
第三节 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第四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学校方面 |
二、班级方面 |
三、教师方面 |
四、学生方面 |
五、教材方面 |
第四章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改善学习倦怠现象的策略 |
第一节 改善学习倦怠现象策略构建的依据 |
一、高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二、生物学科特点 |
三、基于学习倦怠的现状 |
第二节 生物教学中应对学习倦怠的策略 |
一、增加学校硬件设施,满足教学需要 |
二、合理安排课程,丰富课堂内容 |
三、合理管理班级,积极调节学习气氛 |
四、教师了解学生所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
五、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主导地位 |
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积极引导学生对生物的学习 |
七、充备足够的师资力量,稳定学生的学习环境 |
八、体会生物学习乐趣,合理疏导心理压力 |
九、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
十、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
第五章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改善学习倦怠现象的实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实施方案设计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实施方案设计 |
第二节 干预实施过程 |
一、个案干预一 |
二、个案干预二 |
三、个案干预三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数据挖掘的糖尿病隐结构模型与证候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论文一 基于CiteSpace的糖尿病证候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石岩教授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基于隐结构模型的名中医辨治糖尿病的规律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10)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年四季生物节律顺应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入选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BR时间界定[4]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各季节日常生活BR顺应性 |
2.2.1 作息和餐饮时间除午睡外, 无论起床、早餐、 |
2.2.2 运动或活动、学习和娱乐时间CR均较低, 且 |
3 讨论 |
四、生物节律、模糊理念与生命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TNF-α、IL-6的昼夜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研究[D]. 孙哲.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王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5]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音乐治疗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J]. 郝莉.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9(04)
- [7]LED光生物安全检测技术研究[D]. 郭玮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9(03)
- [8]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策略研究[D]. 骆志媛.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9]基于数据挖掘的糖尿病隐结构模型与证候用药规律分析[D]. 刘亮.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年四季生物节律顺应性调查[J]. 卞蓉民,方宗君,陈虹,祝娅,杨容. 慢性病学杂志,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