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的护理体会

傅雪雪(浙江苍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儿科325802)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8-0305-02

【摘要】目的探析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选我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4例,对其进行蓝光照射疗法。结果84例黄疸患儿,其中83例痊愈,治愈率达98.8%,1例转院,为新生儿Rh溶血病、核黄疸。结论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其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病因多且复杂,其可以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而引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不但会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发育,甚至会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蓝光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辅助疗法,其可以使血中间接胆红素经光照后氧化分解成水溶性胆红素,易于从胆汁及尿中排出,从而能迅速降低血中间接胆红素含量,阻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其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实惠且效果显著。因此,本文对84例新生儿黄疸进行蓝光疗法,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84例黄疸新生儿中男45例,女39例,体重大于2500g77例,低体重儿7例。入院时血清间接胆红素均大于205umol/L,其中大于342umol/L者24例。新生儿溶血症16例,核黄疸1例,转院1例。均予以药物治疗(如白蛋白,纠正酸中毒、肝酶诱导剂等),病因治疗、保护脑功能(胞二磷胆碱等)综合治疗。平均光疗时间2.3±1.1天,平均住院天数5.7±2.1天。

(二)方法

首先对光疗箱进行清洁,将其加入清水到所需的刻度,接通电源启亮蓝光管,将蓝光箱内的温度调节到30-320C,相对湿度为55%-65%;然后对患儿进行全身清洗,去除胎脂、血迹,以便增加光疗效果。清洁完毕,将患儿皮肤擦干,修剪其指甲以防抓或者挠伤皮肤;第三,调节光管,使光管距离患儿为30-50cm,患儿裸露于暖箱中央,用黑色不透光布将其双眼以及生殖器遮盖,以免造成损害。且每例患儿均采用单面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每日1次,每次照射12h,2-3天为一个疗程。

二结果

55例经照射24h后胆红素恢复正常范围;21例经照射40h后胆红素恢复至正常范围;7例照射后12h出现大便增多,绿稀,未经特殊处理,大便自行恢复正常,且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治愈率达98.8%。转院1例,为新生儿Rh溶血病、核黄疸。

三光照疗法及其护理

(一)光疗前护理

首先,光疗设备的准备

(1)检查蓝光荧光灯管的亮度,有效灯管的数目,依照黄疸程度决定开启灯管的只数,对于不亮者应及时更换;(2)检查水槽内是否有水并保持所需刻度,光疗箱的温度调节在25度左右,以保证蓝光箱的正常运行,湿度调节在55%-65%;(3)对光疗箱进行消毒,保持其处在无菌状态;(4)备好监测设备,氧源及输液装置。

其次,护士的准备工作

了解患儿诊断、日龄、体重、黄疸范围及程度。胆红素检查结果、生命体征、精神反应等资料。操作前戴墨镜。洗手。

最后,新生儿护理准备

(1)将蓝光箱预热,待达到所需温度(早产儿箱温在32-34度,月足新生儿28-30度)后再将患儿放入箱内;(2)记录入箱时间。(3)对患儿进行全面检查,保持皮肤的清洁,修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如发现有红臀、脓疱疮等应及时处理。(4)设定喂养方式,便于定时喂乳。备好尿布,以电子称测尿量。(5)随时检查并记录好病儿的生命体征、黄疸程度、辅助治疗方法,以便动态以察。(6)用黑色不透光布遮盖患儿双眼,保护视网膜不受到损害,阴、肛门部位用尿布遮盖以免造成损伤,其余均裸露。

(二)光疗期间护理

第一,监测箱温及体温的变化

蓝光箱温度要保持恒定,寒冷季节一般调节在30℃左右,也可根据体温或者病情情况人工或自动调节箱温。照射时间长者,由于荧光灯管产热,会使箱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至38.5度时应暂停光疗,等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光疗。箱内湿度一般保持在55%~65%,因为湿度过低容易增加不显性失水量,湿度过高则影响照射效果。夏季光疗要注意散热,根据室温调节箱内温度,必要时以空调降室温。体温宜保持在36~37.2℃间的中性温度。早产儿尤其应预防体温过低所致的硬肿症。每2小时测体温1次。

第二,注意观察副作用以及病情变化

如有大便稀薄,呈绿色或棕色,次数增多,皮肤出现玫瑰斑疹可不作处理,光疗停止后会自行消退。如皮肤呈青紫或黄绿色(青铜症),应通知医生是否停止光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面色、呼吸、脉搏及黄疸消退情况,是否出珊晾跳、萎靡和拥抱反射消失等胆红素脑病症状。因光疗时不易发现青紫,如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吸氧等抢救准备。

第三,观察有无核典疸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对无核黄疸者应注意观察核黄疸的早期表现;精神委靡、嗜睡、反应差、呵欠、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及肌张力减弱等。对已进入痉挛期者,应注意控制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及时发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报告医生处理。呼吸衰竭或肺出血是常见死因,应注意观察及时处理。

第四,体位、喂乳及皮肤护理

为避免患儿局部皮肤持续受压,单面照射时应每2小时更换体位及方向,如仰卧一右侧卧一左侧卧、俯卧,这样可以使全身皮肤均能受光,有利于胆红素下降,并避免皮肤受压过久引起坏死。尽量减少俯卧,尤其是对病情严重者,因为仰卧时头偏向一侧,呕吐物有可能进入鼻腔引起窒息。为了保证水份以及营养的供给,光疗期间按需给患儿喂奶,不能经口喂养者可鼻饲或静脉补液。加强皮肤护理,注意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多汗等,并随时记录。由于蓝光治疗和暖箱有双重炙烤,患儿由于出汗过多容易造成脱水,从而会影响光照效果,因此一小时喂水一次,从而可以保证充足的水分给养。同时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及时更换尿布,预防尿布疹和臀红出现。

最后,一般护理

及时清洗大小便,做好输液、输氧管理、需输血或换血者要选好血型并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常规管理灯管及光疗箱等。

(三)光疗后护理

光疗结束后切断电源,将患儿抱出温箱,包好衣服,取下不透光的黑眼罩。并观察黄疸消退情况,测体温、心率和呼吸,复查黄疸指数,并记录照射时间以及出箱时情况和时间。制定好进一步的护理措施,指导喂养。用消佳净稀释液擦洗光箱内外及有机玻璃罩,做好消毒工作。将水槽内的水倒掉,放于通风干燥处备用。记录灯管使用时间,若超过300小时应更换新灯管。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常规保养备用。

四讨论

蓝光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一种安全、简便及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新生儿黄疸,早产儿血清胆红素超过256.5umol/L,足月儿超过205.2umol/L,或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5umol/L以及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其护理重点是光疗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从而使光疗治疗工作顺利进行;在治疗中要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光疗所产生的副作用,如是否有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情况发生。另外,要注意光疗时患儿水份的丢失,及时补充足够的液体(包括营养的供给和输液)和室内温度的控制,特别注意观察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胆红素脑病症状,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梅国建.儿童护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舨社,2005.105.

[2]朱延力.儿科护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5.

[3]胡嫦.儿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标签:;  ;  ;  

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