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图像,建模,模型,实时,深度,视觉,方法。
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婧[1](2017)在《图形图像的计算美学评估及建模绘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和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视觉艺术作品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创作、保存和传播,成为人们这个时代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然而,传统视觉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估只能依靠艺术家或者鉴赏专家来进行定性描述,其结果因他们的个人知识经验不同而具有较大的主观不确定性。并且,全靠人工来评估日益激增的艺术作品也不现实。因此计算美学应运而生,即利用计算机模型辅助量化评估视觉艺术作品,这些模型在高级图像检索、图像美感评估修正、艺术作品风格鉴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此外,一些艺术图形,无论是造型简单的图标,还是结构复杂的民族艺术图案,它们的构成必须遵循审美准则。如能用计算机分析它们的美学特征并且高效地生成艺术图案,则可以量化揭示艺术图案的美学规律,对现代图案设计以及民族艺术图案的数字化保护有重要意义。然而,上述工作属于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美学、艺术等学科的交叉性研究,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本文我们首先选取图形图像领域两种类型的数字艺术作品,图标和水墨画,研究其相应的审美变量构造以及审美量化评估方法。然后,我们选取佛教艺术中的唐卡曼陀罗图案,研究其内坛城元素的参数化模型和计算机生成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1.提出了图标计算审美评估模型。首先构造一些特征变量来量化计算图标设计准则中的平衡、对比、和谐,将这叁个常用设计准则转换为数学表达。另外对图标数据集依次在平衡、对比、和谐以及美感感知上进行人工打分。然后将人工评估分数对计算的特征变量分别回归得到叁种设计准则对应的统计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将人工评估的美感分数对模型评估的平衡、对比以及和谐分数进行回归从而得到美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回归模型可以预测人类对平衡、对比、和谐、美感感知的判断并具有0.851到0.964的显着相关。2.提出了一种水墨画计算审美评估框架。首先提取水墨画中颜色、纹理和构图相关的一些特征变量,得到它们的数学表达。另外对水墨画数据集依次在颜色、纹理、构图和美感感知上进行人工打分。然后将人工评估分数对计算的特征变量分别回归得到叁种审美属性对应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最后将人工评估的美感分数对模型评估的颜色、纹理以及构图分数进行回归从而得到美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颜色、纹理、构图和美感感知模型预测结果与人工评估结果在相同的维度上可以达到0.822到0.904的显着相关。3.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生成唐卡曼陀罗图案的方法。首先选取藏传佛教内坛城图案中星形、半月形和莲花形叁种类型元素并根据其几何特征构造参数化模型。然后根据手绘唐卡曼陀罗中使用的美学比例特征和层次结构将这些元素逐层排列生成多样的内坛城图案。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可以高效地生成多样彩色唐卡曼陀罗图案。在理论层面上,我们的工作将计算美学研究扩展到图标以及水墨画两类新的对象上。在应用层面上,本文提出的曼陀罗图案绘制系统可以高效地再现已有唐卡曼陀罗图案,也可以设计生成新的同心圆结构图案。其潜在应用领域包括图形设计、广告设计、装潢设计、商业展台设计、数字娱乐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10-01)
陈祥望,郑松,和睿,徐丹[2](2013)在《基于图像的水波动画建模和实时绘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IBMR)技术对单幅输入图像进行交互式叁维建模,运用海浪谱统计学模型的水波生成算法和FFT技术,实时生成水波运动的高度场.通过纹理重投影技术,将原图像中的纹理映射到计算生成的叁维模型上,实现水波动画模拟的同时,还可以在生成的场景中实时漫游.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实时绘制出与自然界中真实水波相似的漫游场景.(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S2期)
刘桂敏[3](2013)在《基于图像的建模与绘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机器视觉以及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基于图像的建模与绘制技术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基于图像的建模与绘制过程中使用的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提取图像的SIFT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匹配,然后使用运动中恢复结构方法求解目标物体的结构信息和每一幅图像对应的摄像机矩阵,再利用基于面片的多视图重建算法生成目标物体的稠密点云模型,最后使用泊松表面重建算法对点云模型进行表面网格化。针对运动中恢复结构算法的缺点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采用分组处理策略解决迭代计算造成的误差累积问题。每一次迭代使用叁幅图像进行计算,增加了恢复出的场景点数量。(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3-03-01)
庄怡[4](2011)在《基于图像绘制的服装建模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图形学已经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随着人们对网络应用和叁维虚拟应用的热衷,叁维服装建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问题。由于传统的服装建模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计算,服装的物理性质难以得到很好的表达,而且对于服装纹理的绘制也不够精确,本文提出了基于图像绘制技术的叁维服装建模技术,并围绕这一技术对叁维服装建模进行研究。服装建模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是对织物的建模。织物是柔性物体,它的物理属性包括重力、弹力等。普通的二维图片不能表达出织物的这类特性,所以论文基于织物的物理属性对服装进行建模。首先将二维衣片网格化,将衣片用离散的质点来表示;然后将质点按顺序进行扫描,构造网格叁角形,使得最终的衣片由叁角形网格来表示,便于添加柔性织物的各种物理属性。叁维服装建模是通过获取服装正面衣片和背面衣片,然后对其进行网格化,得到两片衣片网格,根据服装板型将衣片的边缘进行对应。选择需要进行缝合的边缘,对其进行相应物理力的施加,然后基于物理力将其对应的所需缝合的边缘进行缝合,当所需缝合的边缘运动到无限近时则默认为已经缝合成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景物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形状,更大一部分在于景物表面的纹理。因此,在叁维虚拟仿真系统中,对于物体表面的纹理细节的绘制也很大程度上加强其系统真实度。对于景物表面纹理细节的模拟称为纹理映射技术。利用纹理映射技术可以达到模拟景物表面丰富纹理细节的目的,提高计算机生成图形的真实感。传统的基于几何模型的图像绘制技术,需要对已经完成建模的物体进行各种表面纹理贴图,色彩、阴影和光亮等在进行进一步的计算,非常复杂。但是,现实生活中需要对各种形状不规则的对象进行建模,那么基于几何的建模技术则很难对这些对象进行处理,而且在处理的同时,对于硬件的计算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其建模的真实性和实时性很难得到保证。基于此,不少研究者开始对建模后的叁维虚拟景物的仿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最后,对本文的所作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本论文研究内容的从技术上和应用上作了展望,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武汉纺织大学》期刊2011-03-01)
安维华,付永刚,张习文[5](2010)在《基于图像的点云建模及其真实感绘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视觉凸壳的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真实物体的点云建模和绘制方法。在建模方面,首先从不同视点采集目标物体的图像,然后对采样图像所形成的视觉凸壳进行均匀的点采样。同时,利用等间隔索引表来组织每幅采样图像的轮廓边,从而提高了建模效率。在绘制方面,首先分析目标物体在各种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并得到点云模型的离散反射属性,然后通过优化的插值方法实现真实感的绘制效果。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建模速度快,绘制结果具有很强的真实感。(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0年20期)
石教英,胡占义,吴恩华,彭群生[6](2006)在《重点项目“虚拟现实中基于图像的建模绘制”成果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1背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当代信息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VR综合应用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关键技术,在计(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基金》期刊2006年04期)
崔汉国,张星,刘晓成[7](2005)在《图像和建模相结合的虚拟场景绘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现实的基础和核心是虚拟场景的构造与交互操纵。有两种方法实现基于微机的虚拟场景:图像的方法(Image-BasedMethod:IBM)和建模的方法(Model-BasedMethod:MBM),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基于图像的方法虽然逼真性和实时性都很好,但只能实时浏览,而不能实时操纵;基于建模的方法虽然支持实时操纵,但其真实感较差。文中在分别研究基于图像、基于建模虚拟现实理论与实现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于图像方法和基于建模方法各自的优点,实现了图像与建模方法相结合的虚拟场景系统。文中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功能、典型实例以及若干关键技术。(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严素蓉[8](2005)在《基于图像建模与绘制方法的图像浮雕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浮雕艺术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涉及触觉。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工艺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浮雕艺术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但是传统的浮雕工艺是依靠人工设计和手工制样来决定产品的,这样不但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且不能够随意修改。随着计算机数字图像图形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化雕刻设备的成熟,机制浮雕(浮雕的数字化加工)产品代替人工浮雕成为趋势。 因为浮雕是依托于载体存在的,在一定的视线空间里,浮雕表面的凹凸效果实际上由浮雕表面各点的层次关系决定.,即各点相对背景的深度。因此机制浮雕的关键也在于生成图像的形状和层次,在加工区域内,同一层次的点的集合就形成了图像在该层次的形状,因此对于浮雕图像的处理就可以归结为图像层次的生成,即图像深度的构建。 而基于图像的建模与绘制技术(image based modeling and rendering)正是利用输入的真实照片重建场景几何和外观,并在任意视点下绘制场景的真实视觉效果。提供较短的建模时间,较快的绘制速度和较高的图像真实感效果。本文把IBMR技术用于图像浮雕工艺的图像加工层次(深度)输出,得到了理想的效果。 文章主要研究如何从实拍照片中获得图像层次(深度)关系。。用基于图像的建模(image based modeling)方法对图像场景进行初始场景建模(深度恢复),提供一套辅助工具对深度进行各种编辑与优化以及不同视点下的浏览(image based rendering),并把得到深度图像作为图像浮雕加工的输入数据,生成加工路径,完成图像浮雕的数字化加工。(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5-03-01)
邱建雄,赵跃龙,杨瑞元[9](2004)在《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 ( IBMR)技术进行综述性介绍 ,着重阐述 IBMR研究的最新进展 .文中扼要地回顾了一些基本的 IBMR方法 ,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比较 .最后我们简单介绍 IBMR的一些最新研究趋势和可能的应用前景 .(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04年05期)
高月芳,张淮声,张佑生[10](2002)在《基于3D结构和图像的复杂场景建模绘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讨论了 IBR( image based rendering)的现状和发展 ,并在分析 IBR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建模绘制方法——基于 3D结构和图像的复杂场景建模绘制。即结合 3D结构 ,整体应用叁维实体 ,在某些结构复杂的细节处应用 IBR技术 ,以达到真实绘制(本文来源于《电脑与信息技术》期刊2002年03期)
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使用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IBMR)技术对单幅输入图像进行交互式叁维建模,运用海浪谱统计学模型的水波生成算法和FFT技术,实时生成水波运动的高度场.通过纹理重投影技术,将原图像中的纹理映射到计算生成的叁维模型上,实现水波动画模拟的同时,还可以在生成的场景中实时漫游.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实时绘制出与自然界中真实水波相似的漫游场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张佳婧.图形图像的计算美学评估及建模绘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7
[2].陈祥望,郑松,和睿,徐丹.基于图像的水波动画建模和实时绘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刘桂敏.基于图像的建模与绘制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
[4].庄怡.基于图像绘制的服装建模技术的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
[5].安维华,付永刚,张习文.基于图像的点云建模及其真实感绘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
[6].石教英,胡占义,吴恩华,彭群生.重点项目“虚拟现实中基于图像的建模绘制”成果简介[J].中国科学基金.2006
[7].崔汉国,张星,刘晓成.图像和建模相结合的虚拟场景绘制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
[8].严素蓉.基于图像建模与绘制方法的图像浮雕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5
[9].邱建雄,赵跃龙,杨瑞元.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技术综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
[10].高月芳,张淮声,张佑生.基于3D结构和图像的复杂场景建模绘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