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禺30-1气田储层敏感性实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蒙,秦勇,王晓青,李国璋,朱超,朱士飞[1](2021)在《中国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可动性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可动性对油气开发、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查阅国内近十年相关成果,对致密储层流体可动性的相关参数、测试方法、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致密砂岩储层的弛豫时间T2谱截止值为0.540~41.600 ms,可动流体孔隙度为0.12%~14.35%,可动流体饱和度为2.16%~90.30%,Ⅲ—Ⅳ类储层是致密砂岩储层的主要类型,致密储层可动流体的孔喉半径下限为0.013~0.110μm,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恒速压汞识别的孔喉半径下限分别为0.037 5、0.070 0~0.200 0、0.120 0μm,水膜厚度为0.05~1.00μm。统计分析显示,核磁共振、恒速压汞测得致密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偏低;水膜厚度是影响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渗流的主要因素;低煤阶煤层可动流体饱和度最高,致密砂岩储层次之,页岩储层最低;致密砂岩储层约是页岩储层、低煤阶煤层可动流体孔隙度的10倍;砂岩储层可动流体赋存于孔隙和喉道中,受孔隙和喉道共同控制;致密砂岩具有喉道分布集中,有效孔隙发育差,孔隙大部分为喉道半径小于1.000μm的微细孔;喉道半径越集中、孔喉半径比越小、有效喉道半径越大,越有利于储层流体的渗流;砂岩渗透率(<2×10-3μm2)越低,可动流体参数衰减越快;渗透率(>2×10-3μm2)越高,可动流体参数升高越缓慢;喉道半径是控制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可动性的主要因素。
李斌会[2](2020)在《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渗流机理及能量补充方式研究》文中指出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差,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规律复杂,压裂后弹性开发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缺少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为对象,开展了储层物性与渗流特征、吞吐渗吸采油机理、压裂渗流规律及合理能量补充方式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结论与认识:基于压汞、X衍射、薄片及敏感性评价等实验分析,明确了松辽盆地北部两套致密砂岩储层的渗流能力贡献均主要来自亚微米级以上孔喉,且存在中等偏强的水敏、盐敏和应力敏感性,速敏、碱敏和酸敏的损害程度较弱;其中扶余油层以粒间孔为主,高台子以粒内孔为主,但后者的脆性高于前者。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存在显着的非线性渗流特征,油水两相拟启动压力梯度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在构建油水两相拟启动压力梯度与岩芯克氏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致密砂岩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新方法,基于新方法测试的致密砂岩基质储层相渗曲线呈现“两高两低”特点,即束缚水和残余油饱和度高,水相渗透率和最终驱油效率低,油相相对渗透率下降快,两相跨度小,表明注水开发难度较大;裂缝存在有助于提高渗流能力和改善开发效果,但应及时补充地层能量,降低裂缝的应力敏感性。设计研发了反映矿场吞吐采油原理的动态吞吐渗吸实验装置及方法,实现了静态渗吸和动态吞吐返排两个过程的物理模拟,明确了渗吸介质、裂缝和润湿性是影响致密砂岩储层渗吸采油效果的主控因素,活性水和裂缝有助于提升开发效果,压裂液滤液不利于吞吐渗吸驱油,建议缩短压裂液的返排时间,给出了提升致密油藏开发效果的措施方向是优选渗吸介质、加大压裂规模和改善储层润湿性;核磁共振与吞吐渗吸实验联测技术分析结果显示,致密砂岩储层活性水可动油孔喉下限约为0.1μm,CO2则为0.05μm。建立了大型三维致密岩芯高温高压物理模拟实验技术,搞清了致密砂岩储层压裂后的渗流规律变化特征和采油机理,结果显示致密油藏压裂开发将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不同渗流特征的区域,可分为有效波及区、弱波及区和无效波及区,明确了压裂后吞吐采油的主要机理是增大弱波及区和渗吸范围同时提高有效波及区的洗油效率,并优选出CO2作为致密储层最佳吞吐渗吸介质。典型井区能量补充方式优化数模结果显示,大规模压裂后CO2吞吐增油效果最为显着,其单次合理注气量为7500t、注入速度为180t/d、闷井时间为30天,优化结果有效指导了矿场生产实践,4口试验井均见到了良好的增油效果。通过以上研究,明确了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和渗流特征,揭示了动态吞吐渗吸采油的机理,确定了CO2吞吐作为压裂弹性开采后的最佳能量补充方式,为矿场有效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李国璋[3](2020)在《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及其预测模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客观确定合采产层组中不同产层的产气贡献,是提高多类型煤系气合采效益的首要基础。面向这一产业迫切需求,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煤系气生产地质特征,探索了合采过程中气水分配规律及层间干扰机制,建立了合采贡献预测数学模型。分析测井响应,结合煤与岩石的变温变压电阻率、含水声波及等温吸附实验,建立了煤系储层物性和含流体性解释模型,据此分析了煤系致密砂岩气与煤层气合采地质特征。建立了煤层气与煤系致密气合采的产水量模型,结合敏感性实验,构建了合采储层兼容敏感性评价方法。认为适应于合采的临界生产压差(上限)、临界矿化度(下限)对于4+5#煤层与山1段至本1段砂岩的组合分别为58 MPa和30000ppm,对于8+9#煤层与山1段至本1段的合采组合分别为5 MPa和3000040000ppm。开展变进气压力及渗透率的合采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合采过程中气体流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层间干扰发生机制,建立了合采产层组中单层储层压力贡献率、渗透率贡献率与层间干扰强度的数值关系。发现在煤层气与煤系致密砂岩气的三层合采过程中,只有当低压层的储层压力贡献率>28%及低渗层的渗透率贡献率>16%时,层间干扰才不会发生。挖掘研究区不同合采产层组生产信息,识别出解吸型、解吸-游离型、游离-解吸型、游离型四种合采产气曲线类型,进而建立了基于分峰拟合的产气贡献劈分方法,确定了典型井合采产层组中游离气与吸附气的产量贡献。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煤系致密气-煤层气合采井产能预测模型,分析了煤与砂岩不同空间叠置组合下同井接替合采过程中产气量的动态变化,发现煤层与砂岩层的渗透率、排采影响半径差异以及煤层临界解吸压力是影响合采产量贡献率的关键因素。
陈洲亮[4](2020)在《超低渗砂岩储层水锁机理及解水锁方法研究 ——以库车北部构造带吐格尔明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世界上大部分中高渗油田的开采都已进入中后期,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转向低渗、超低渗储层的开发。水锁效应作为超低渗储层在开发过程中受到的重要损害方式,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库车北部构造带吐格尔明段是典型的超低渗砂岩储层,其中明南1井区由于埋深较浅,物性相对较好,属于中高渗储层,可以为水锁损害研究提供对比作用,更加全面的认识到水锁损害在超低渗储层中的损害形式特点。本文采用了室内实验、X全岩粘土衍射、恒速压汞、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方法,对水锁损害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以库车北部构造带吐格尔明段为例,进行了解水锁实验的方法探究,并对现场钻井液体系针对水锁损害进行了改善,获得如下认识:主要研究的5口井(吐东2、吐西1、吐格4、吐孜2、吐孜4)均属于超低渗砂岩储层,明南1井储层为中高渗储层。测试低渗五口井的水锁损害程度,均较为严重,根据APTi法对研究区吐格尔明段储层进行水锁损害预测,结果与室内试验基本符合,除明南1井外其余井APTi值均小于0.8,水锁损害十分严重。通过分形维数对超低渗砂岩储层进行描述,研究区主要储层孔吼结构较为复杂。再根据渗吸特性实验,对比分形维数与单位体积孔隙最终含水量,得出研究区主要储层的自吸水能力较强,单位孔隙体积最终含水量均在60%~70%之间。通过润湿接触角的研究测试,明确了研究区岩心均呈现亲水性,其中根据接触角进一步细分可以看出吐东2、吐孜2、吐孜4井呈强亲水状态。通过对驱动压力的研究,描述了水锁效应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粘土矿物对水锁损害的影响,发现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已对储层孔吼产生了严重影响,除吐格4井外的其他几口研究井水敏损害率都相对较高,水敏损害程度评价为中等偏强至强。对解水锁方法进行讨论,考虑了增大压降、延长关井时间、降低表面张力、注入干气、加热地层、水力压裂、消除钻井液滤饼堵塞等一系列方法。对气驱法解水锁进行了实验测试,描述了解水锁的两个不同阶段特征。对互溶剂解水锁进行了测试,选取甲醇为解锁试剂,发现甲醇的添加对于超低渗砂岩储层水锁损害的解除具有一定的效果。测试了现场钻井液配方对储层的伤害程度,测试了钻井液性能,并对原有的钻井液配方进行改良,发现改良后的配方对于储层的损害,尤其是降低水锁损害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胥伟冲[5](2019)在《非均质气藏水侵机理与压裂井产能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天然气资源具有环境污染小、储量巨大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但大部分已经投入开发的气藏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水侵,并以边底水侵入为主。水侵将会对气藏采收率造成严重影响,对水驱气藏的研究和认识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气藏储渗空间的多样化,非均质性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地层水侵入特征。气藏的非均质性将会造成水体的非均匀水侵,形成大量水封气残留地层,降低气层的采出程度。目前现场开始采用对高含水气井进行压裂改造的方式来达到控水稳产的目的。压裂后,近井地带储层流体重新分布。近井地带的天然气、边水被压裂液、压裂砂推回地层。由于天然气粘度低、流速快、启动压力低,开井后天然气绕过边水水体快速流入井筒,暂时形成“气封水”,导致边水水体暂时不流动,气井产水量降低。因此压裂出的裂缝有助于提高气体渗透率、改变气水两相渗流特征,达到控水稳气的目的,从而延长气井生产时间,提高气藏采收率。本文以柴达木TN非均质气藏为例,在大量调研了国内外非均质气藏水侵文献的基础之上,分析了非均质气藏渗流机理及两相渗流特征,根据现场生产及岩心实验资料研究了水侵后储层渗透率变化,分析得出了TN气藏水侵后产量递减规律。分析了气藏微观水侵机理,通过建立室内物理渗流模型,从宏观上定性及定量的开展了非均质气藏水驱气可视化实验。通过改变不同水驱速度及驱替压差的方式分析了非均质性储层对气藏水侵规律的影响,对比气藏实际与物理模型发现均存在水相沿着高渗带突进的现象,对比横向模型与纵向模型实验发现水侵强度变化后,发现水体在纵向上将会受到更强的非均质性影响,对气藏的采收程度造成更大的影响。针对目前现场为了控水稳气而广泛采用的压裂改造,以前人压裂气井产能模型为基础,在考虑储层与裂缝应力敏感性的基础上通过定义气水两相拟压力的方式,推导了控水压裂气井气水两相产能模型,并以TN气藏实例井验证了模型对气藏的适用性,除此之外还分析了水气体积比、压裂缝长度、储层应力敏感指数三个主要参数对压裂气井产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于认识非均质气藏水侵规律、指导非均质气藏现场生产开发具有一定意义,同时说明采取合理的生产工作制度和一定的增产措施将有助于提高非均质气藏采收率。
李君[6](2018)在《高温高压多功能驱替实验系统研制与应用》文中认为近几年,为配合海洋石油总公司完成二次跨越,湛江分公司设计了针对南海西部高温高压气藏、深水油气藏为主攻方向的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蓝图,到“十三五”末,湛江分公司天然气产量大部分来自于高温高压的天然气产量。未来,湛江分公司将针对莺琼盆地高温高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和一些后续开发研究作为公司以后侧重发展的目标。目前湛江实验中心地质实验基本处于国内中等水平,而开发实验相对薄弱,特别匮乏特殊岩心实验分析能力,尤为严重的是,高温高压实验方面的设备匮乏,高温高压基础实验数据严重缺少。为配合攻关目标,湛江实验中心拟定了与之相配套的高温高压开发实验技术发展规划,联合西南石油大学技术研发力量,根据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的特点,结合油气藏开发、生产研究所需要的高温高压相渗实验、高温高压敏感实验、高温高压长岩心驱替实验,归结为渗流机理实验,以驱替实验为基础,进行多功能驱替系统研制,完成了高温高压多功能驱替系统的设计、优化、各组件的功能实验,在中海油首次研制出最高实验温度为200℃、最高工作压力为100MPa的多功能驱替系统。并在研制出高温高压多功能驱替系统基础上,建立了高温高压相渗实验方法、高温高压岩石敏感性实验方法、高温高压长岩心驱替实验方法。运用所研发的高温高压多功能驱替系统成功完成了高温高压DF13-2气田的相渗HTHP实验、岩石敏感性HTHP实验、长岩心驱替HTHP实验测试研究,所得成果和认识为DF13-2气田开发生产和产能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李琼[7](2018)在《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敏感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玛湖凹陷三叠系地层岩性油藏是近年来新疆油田石油勘探主攻领域,但由于百口泉组储层物性差,含油气性差异较大,产量不稳定,储层敏感性特征急需深度剖析,有效储层形成机理有待明确。针对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玛北斜坡区和玛西斜坡区储层敏感性特征复杂的特点,展开储层控制因素与有效储层形成机理研究,从储层特征差异分析,结合前人储层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探寻影响储层敏感性特征的主控因素,为合理开采、产能设计等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玛18井区主力油层微观孔隙结构、宏观物性、含油性等优于玛131井区和风南4井区,艾湖2井区油藏表现最差。(2)储层填隙物多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近物源的井区油层表现为弱水敏性,局部井区表现为中等偏强水敏性;近物源的井区油层表现为中等偏强应力敏感性,局部井区表现为强应力敏感性。(3)沉积微相是控制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及填隙物类型和含量的主要因素;物源外形和成分及不同搬运距离和方式;填隙物类型及含量影响敏感性矿物的分布及含量,它们综合影响储集层特征及有效储层展布。(4)沉积环境与填隙物类型及含量是影响砾岩储层水敏特征的主要因素,速度敏感性则受控于高岭石含量及胶结程度,应力敏感性受控于压实情况、储层物性及颗粒排列方式。(5)不同敏感性类型、不同敏感性强度的储层表现出不同的渗流程度;粘土矿物成分、含量及产状控制水伤害程度,同时还会造成相对渗透率曲线中水饱和度的改变。(6)“岩心定位浸泡+粘土膨胀仪”组合方式评价强水敏岩心水敏特征,方便观察对比压裂液浸泡前后储层微观变化,从直观上辅助优选压裂液。
雷克[8](2018)在《临兴—神府区块致密气储层保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海油能源战略部署不断向陆地发展,越来越重视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目前,在鄂尔多斯盆地的临兴、神府区块开展了致密气勘探开发先导试验。致密砂岩气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潜在敏感性损害复杂,在钻井过程中易受到污染,且不易解除。而钻井完井液是钻井过程中执行储层保护措施的重要技术载体。因此,需针对临兴-神府区块致密气田致密气藏特点,系统开展致密气田储层特性分析及钻井完井液保护储层技术研究。本文通过压汞测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薄片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储层岩石的矿物组成、孔隙度、渗透率、孔喉尺寸及分布状况等理化和孔渗特征;借助储层敏感性能评价实验,分析了储层的潜在敏感性损害,包括速敏、酸敏、碱敏、盐敏、水敏、应力敏感性;进一步开展了储层润湿性测试、敏感性损害粒度测试、水锁评价、含水饱和度与渗透率损害值评价,以及滤液与固相颗粒运移损害评价实验。基于上述实验,综合分析了临兴-神府致密气储层损害主要因素,针对性优化了保护储层钻井完井液体系,并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临兴-神府区块致密砂岩气储层岩石胶结致密,孔隙、裂缝微发育,为典型低孔低渗储层。目标储层主要存在速敏性、水敏性损害等。储层岩石孔喉尺寸小,毛细管效应显着,易发生水锁损害。岩石中粘土易水化膨胀,脱落、运移后,可能堵塞喉道造成储层损害。实验优化钻井液体系的封堵性、润滑性较好,抑制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性能。目前现场使用的无固相盐水完井液体系的表面张力较大,储层岩心的水锁损害程度较严重,当加入防水锁剂FC后,钻井完井液的表面张力值较小,可使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变为疏水状态,使地层液体在较低驱替压力下更容易驱替,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较大。现场应用试验表明,其储层保护效果较好。
张玉[9](2018)在《胜利油田钻井液油气层保护优化设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钻井液在施工过程中对油气层的侵害会直接影响到油气井产能,甚至缩短油气井寿命。随着胜利油田勘探开发推进,深井、复杂井、特殊工艺井不断增多,对钻井液和油气层保护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目前钻井液设计多借鉴临井资料,有一定盲目性。因此,有必要针对胜利油田重点区块进行储层伤害机理和保护原理开展研究,优化设计方案,满足油气层保护需求、保证工程施工和降低综合成本。本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胜利油田主要新区的储层伤害机理,优化储层保护技术,完善钻井工程方案设计。研究表明,胜利油田储层伤害的因素主要有固相侵入、粘土水化膨胀和分散运移、分散性处理剂吸附、井壁不稳定、外来流体不配伍以及水锁,目前主要有盐水钻井液、正电胶钻井液、低固相钻井液、无固相无土相钻井液、油基钻井液、聚合物钻井液等类型钻井液,在用油气层保护材料存在配伍性不强、现场用量偏大、占成本比例偏高的问题。对重点区块分别研究,针对埕北326区块储层中等偏弱水敏、弱盐敏伤害,推荐使用聚合醇、非渗透处理剂和可自然降解聚合物,构建的优质无污染海水钻井液渗透率恢复率大于90%;针对青东12区块储层弱水敏、弱碱敏、强酸敏,构建的海水MEG钻井液储层保护性能优异;史深100区块储层具较强水敏、酸敏,弱盐敏,采用理想充填和防水锁技术最大限度保护储层;王55区块为低渗透层状岩性油藏、地层压力衰减快、钻井液密度偏高造成较严重伤害,推荐添加胺基聚醇抑制粘土膨胀,添加双膜承压剂封堵封堵微裂缝、降低动态滤失量,使用防水锁剂降低界面张力、加快返排等措施的储层保护效果好,渗透率恢复值在86%以上。在埕北326区块、青东12区块、永3断区块、史深100区块、王55区块的现场试验与应用效果良好、产量显着,实现了目标区块钻井液技术与油气层保护技术的有效结合,取得了提高生产时效与油气层保护的双重作用。
任大忠,张晖,周然,王茜,黄海,唐胜蓝,金娜[10](2018)在《塔里木盆地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致密砂岩储层自然产能较低,经后期注水开发能有效提高油气的稳产效果,因此,控制注入流体的理化指标及注入参数对储层合理、有效开发十分关键。针对塔里木盆地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高压压汞测试,开展基于孔喉类型的储层分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样品开展敏感性评价实验,分析不同类型储层敏感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按照孔隙组合类型可分为残余粒间孔型、溶蚀孔型及微裂缝型3类,有效储集空间依次减少;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强速敏、强水敏、中等偏强盐敏、强碱敏和中等酸敏特征,敏感性与储层碎屑颗粒及黏土矿物敏感程度密切相关,较高含量的伊利石可使储层速敏性及水敏性显着增强,碱液选择性溶蚀石英颗粒,储层酸敏性主要与沸石含量相关;不同孔隙组合类型储层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别,残余粒间孔型储层敏感性受孔隙结构影响较小,溶蚀孔型储层及微裂缝型储层喉道均易被充填,导致渗流能力大幅下降。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及同类型致密砂岩储层发育区的有效开发提供参考。
二、番禺30-1气田储层敏感性实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番禺30-1气田储层敏感性实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可动性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致密砂岩流体可动性表征参数 |
2 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 |
3 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可动性影响因素 |
3.1 宏观地质因素 |
3.2 储层孔渗性质 |
3.3 储层孔隙结构 |
3.4 黏土矿物与储层可动流体 |
3.5 润湿性及敏感性对流体可动性的影响 |
4 结论 |
(2)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渗流机理及能量补充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致密油藏开发现状 |
1.2.2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
1.2.3 致密砂岩储层渗吸机理研究现状 |
1.2.4 致密储层开发产量递减规律和能量补充方式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特征分析研究 |
2.1 储层孔渗物性 |
2.2 岩性及粘土矿物特征 |
2.3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2.4 岩石力学特征 |
2.5 储层敏感性分析 |
2.5.1 致密砂岩储层“五敏”性特征 |
2.5.2 致密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渗流特征研究 |
3.1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单相渗流特征研究 |
3.1.1 非线性渗流特征实验测试方法 |
3.1.2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单相渗流特征分析 |
3.2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两相渗流特征研究 |
3.2.1 致密砂岩岩芯两相流启动压力梯度数学表征 |
3.2.2 致密砂岩岩芯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
3.2.3 致密砂岩岩芯相对渗透率算例分析 |
3.2.4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两相渗流特征分析 |
3.3 裂缝对致密砂岩储层渗流特征影响实验研究 |
3.3.1 裂缝对致密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的影响 |
3.3.2 裂缝对致密砂岩储层两相渗流特征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致密砂岩储层渗吸采油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
4.1 高温高压动态渗吸实验方法的建立 |
4.1.1 致密储层压裂开发动态吞吐渗吸原理 |
4.1.2 高温高压吞吐渗吸实验装置和方法 |
4.2 致密砂岩岩芯渗吸采油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的渗吸采油效果 |
4.2.2 渗吸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与认识 |
4.3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动用机理及动用界限研究 |
4.3.1 致密砂岩储层吞吐渗吸介质优选 |
4.3.2 致密砂岩储层吞吐渗吸采油机理与动用界限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致密储层压裂开发渗流规律与能量补充方式优化实验研究 |
5.1 高温高压三维岩芯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建立 |
5.1.1 三维物理实验岩芯模型设计 |
5.1.2 三维致密岩芯饱和油造束缚水方法 |
5.1.3 室内吞吐实验中的关键措施 |
5.1.4 实验方法及条件 |
5.2 致密砂岩储层压裂开发渗流规律实验研究 |
5.2.1 致密岩芯中注水吞吐压力传导规律和波及范围研究 |
5.2.2 致密储层压裂开发不同区域渗流特征分析 |
5.3 致密砂岩储层压裂开发后能量补充方式优化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油藏合理开发方式研究 |
6.1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油藏压裂后开发指标分析及预测 |
6.2 致密砂岩油藏典型井区能量补充方式优化设计 |
6.2.1 YP1 井区油藏地质特征及数模基础条件 |
6.2.2 活性水吞吐注入参数优化 |
6.2.3 CO_2吞吐注入参数优化 |
6.3 矿场应用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及其预测模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实物工作量 |
2 煤系气地质背景 |
2.1 构造与岩浆活动 |
2.2 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
2.3 煤系气生储盖及其组合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小结 |
3 煤系气储层地质属性 |
3.1 煤系气储层流体压力 |
3.2 煤系气储层孔隙度 |
3.3 煤系气储层渗透率 |
3.4 煤系气储层含气性 |
3.5 小结 |
4 煤系气合采地质条件兼容性 |
4.1 储层敏感性分析 |
4.2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合采兼容性评价 |
4.3 基于物理模拟实验的合采兼容性评价 |
4.4 小结 |
5 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判识 |
5.1 基于产气曲线的产层贡献判识 |
5.2 合采产能及产层贡献预测 |
5.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超低渗砂岩储层水锁机理及解水锁方法研究 ——以库车北部构造带吐格尔明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域现状及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域岩石学特征 |
2.2 研究区域孔渗特征分析 |
2.3 研究区域储集空间特征分析 |
2.4 研究区粘土矿物特征分析 |
第3章 水锁损害评价方法 |
3.1 水锁损害 |
3.2 评价方案实验设计 |
3.3 研究区岩心流动实验评价 |
3.4 实验结果初步探究 |
第4章 水锁损害机理研究 |
4.1 孔隙结构 |
4.2 水相侵入 |
4.3 含水饱和度 |
4.4 驱替压力 |
4.5 粘土矿物种类与含量 |
第5章 水锁损害预测与解水锁方法研究 |
5.1 水锁损害预测 |
5.2 解水锁方法探究 |
5.3 气驱法解水锁研究 |
5.4 互溶剂解水锁研究 |
第6章 现场钻井液伤害评价及体系改良 |
6.1 钻井液伤害评价 |
6.2 钻井液性能评价 |
6.3 钻井液配方改善 |
6.4 改良配方对比实验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非均质气藏水侵机理与压裂井产能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敏感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出水气井产量递减规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水封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气水两相产能模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气藏地质及生产概况 |
2.1 气藏地质概况 |
2.1.1 地层特征 |
2.1.2 构造特征 |
2.1.3 储层物性特征 |
2.2 气藏生产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均质气藏渗流机理研究 |
3.1 达西渗流与非达西渗流规律 |
3.1.1 达西渗流规律 |
3.1.2 非达西渗流规律 |
3.2 气水两相渗流特征 |
3.2.1 气水两相相渗特征 |
3.2.2 出水气井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
3.3 储层敏感性分析 |
3.3.1 应力敏感 |
3.3.2 速敏 |
3.3.3 水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均质气藏水侵机理研究 |
4.1 水源类型 |
4.2 水侵微观机理 |
4.3 水侵机理实验研究 |
4.3.1 实验设计 |
4.3.2 实验装置 |
4.3.3 实验步骤 |
4.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5 横纵向实验对比 |
4.4 水侵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压裂气井产能模型研究 |
5.1 渗流模型 |
5.2 单相流体产能公式 |
5.2.1 单相流体产能公式推导 |
5.2.2 考虑各向异性系数影响 |
5.3 气水两相产能公式 |
5.3.1 气水两相产能公式推导 |
5.3.2 气水两相拟压力计算 |
5.3.3 实例计算 |
5.3.4 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高温高压多功能驱替实验系统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高温高压气田及开发实验技术现状 |
1.2.1 国内外高温高压油气田现状 |
1.2.2 国内外高温高压开发实验技术现状 |
1.2.3 调研结论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关键技术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高温高压多功能驱替系统研发 |
2.1 系统组成 |
2.2 设备组件 |
2.2.1 驱替(围压)泵 |
2.2.2 空气浴烘箱 |
2.2.3 自动气体计量仪 |
2.2.4 回压阀 |
2.2.5 短岩心夹持器 |
2.2.6 长岩心夹持器 |
2.2.7 中间容器 |
2.2.8 超声波计量装置 |
2.2.9 采集软件 |
第3章 高温高压开发实验方法建立 |
3.1 高温高压两相渗流实验技术 |
3.1.1 概述 |
3.1.2 岩样和流体准备 |
3.1.3 恢复岩石润湿性 |
3.1.4 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 |
3.1.5 气-水相对渗透率测定 |
3.2 高温高压敏感性实验技术 |
3.2.1 概述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流速敏感性评价实验 |
3.2.4 盐度敏感性评价实验 |
3.2.5 酸敏感性评价实验 |
3.2.6 水敏感性评价实验 |
3.2.7 碱敏感性评价实验 |
3.2.8 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 |
3.3 高温高压长岩心驱替实验技术 |
3.3.1 实验设备 |
3.3.2 实验流程 |
3.3.3 实验方法 |
第4章 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在DF13-2气田应用 |
4.1 东方13-2气田特征 |
4.2 东方13-2储层岩心模拟实验研究 |
4.2.1 高温高压敏感性实验 |
4.2.2 高温高压相渗曲线实验 |
4.2.3 高温高压长岩心驱替实验 |
4.3 实验应用结论 |
第5章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敏感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储层特征评价 |
2.1 玛131 井区百口泉组储层特征评价 |
2.1.1 储层岩矿特征 |
2.1.2 储层物性特征 |
2.2 风南4 井区百口泉组储层特征评价 |
2.2.1 储层岩矿特征 |
2.2.2 储层物性特征 |
2.3 艾湖2 井区百口泉组储层特征评价 |
2.3.1 储层岩矿特征 |
2.3.2 储层物性特征 |
2.4 玛18 井区百口泉组储层特征评价 |
2.4.1 储层岩矿特征 |
2.4.2 储层物性特征 |
2.5 各井区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对比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敏感性潜在因素和流动实验研究 |
3.1 潜在敏感性因素分析 |
3.1.1 玛131 井区百口泉组储层粘土矿物特征评价 |
3.1.2 风南4 井区百口泉组储层粘土矿物特征评价 |
3.1.3 艾湖2 井区百口泉组储层粘土矿物特征评价 |
3.1.4 玛18 井区百口泉组储层粘土矿物特征评价 |
3.2 流动性实验评价 |
3.2.1 砾岩典型岩心的选取 |
3.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2.3 玛131 井区百口泉组储层流动敏感性实验分析 |
3.2.4 风南4 井区百口泉组储层流动敏感性实验分析 |
3.2.5 艾湖2 井区百口泉组储层流动敏感性实验分析 |
3.2.6 玛18 井区百口泉组储层流动敏感性实验分析 |
3.3 敏感性特征平面展布 |
3.3.1 水敏敏感性平面展布 |
3.3.2 应力敏感性平面展布 |
3.4 实验新方法的建立 |
3.4.1 强水敏性砾岩岩心评价新技术 |
3.4.2 新方法的应用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层敏感性受控因素分析及评价研究 |
4.1 敏感性受控因素分析 |
4.1.1 沉积微相 |
4.1.2 物源组分及远近 |
4.1.3 填隙物种类及含量 |
4.1.4 综合评价结果 |
4.2 评价研究 |
4.2.1 相对渗透能力影响评价 |
4.2.2 生产潜力对比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临兴—神府区块致密气储层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基本现状 |
1.3 技术需求 |
第2章 临兴—神府区块储层岩石理化性能分析 |
2.1 储层岩石组构分析 |
2.1.1 X射线衍射 |
2.1.2 薄片分析 |
2.1.3 扫描电镜 |
2.2 储层物性分析 |
2.2.1 孔隙度测试 |
2.2.2 渗透率测试 |
2.2.3 压汞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层敏感性评价 |
3.1 储层流速敏感性评价 |
3.2 储层水敏感性评价 |
3.3 储层盐度敏感性评价 |
3.4 储层碱敏感性评价 |
3.5 储层酸敏感性评价 |
3.6 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 |
3.7 润湿性测试 |
3.8 敏感性损害实验滤液粒度测试 |
3.8.1 流速敏感性实验滤液粒度测试 |
3.8.2 盐度敏感性实验滤液粒度测试 |
3.8.3 碱敏感性实验滤液粒度测试 |
3.8.4 酸敏感性实验滤液粒度测试 |
3.8.5 滤液粒度测试小结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层伤害因素评价 |
4.1 岩心自吸实验 |
4.1.1 岩心自吸实验方法 |
4.1.2 岩心自吸实验分析 |
4.2 含水饱和度与渗透率损害值评价 |
4.2.1 含水饱和度与渗透率损害值实验方法 |
4.2.2 水锁评价实验分析 |
4.3 滤液及固相颗粒运移损害评价 |
4.4 防水锁剂PF-FC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临兴—神府区块储层钻完井液优化实验 |
5.1 钻井液优选实验 |
5.1.1 现场钻井液体系配方 |
5.1.2 钻井液体系评价 |
5.2 完井液优化实验 |
5.2.1 地层水分析评价 |
5.2.2 现场盐水完井液优化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现场试验 |
6.1 LX-21 井应用基本情况 |
6.2 LX-27 井应用情况 |
6.3 LX-36 井应用情况 |
6.4 LX-37 井应用情况 |
6.5 LX-102-1D井应用情况 |
6.6 LX-103-3H应用情况 |
6.7 LX-105-4D井应用情况 |
6.8 LX-105 井应用情况 |
6.9 LX-10 井应用情况 |
6.10 SM-15 井应用情况 |
6.11 SM-18 井应用情况 |
6.1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试用报告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胜利油田钻井液油气层保护优化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导致储层伤害的因素 |
1.2.2 油气层保护钻井液技术 |
1.2.3 油气层保护钻井液体系 |
1.2.4 油气层保护处理剂 |
第2章 胜利油田储层保护技术分析 |
2.1 胜利油田储层伤害因素分析 |
2.1.1 外来流体中固体颗粒的影响 |
2.1.2 重晶石对储层的影响 |
2.1.3 粘土水化膨胀和分散运移的影响 |
2.1.4 聚合物吸附对储层的影响 |
2.1.5 井壁失稳对储层的影响 |
2.1.6 外来流体不配伍对储层的影响 |
2.1.7 水相圈闭对储层的影响 |
2.2 胜利油田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
2.2.1 降低固液相侵入储层的保护技术 |
2.2.2 无(低)固相储层保护技术 |
2.2.3 解堵技术 |
2.2.4 防水锁技术 |
2.3 胜利油田储层保护钻井液类型分析 |
2.4 胜利油田储层保护材料分析 |
2.5 胜利油田储层保护材料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区块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研究 |
3.1 埕北326区块水敏储层保护技术 |
3.1.1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
3.1.2 储层岩性特征研究 |
3.1.3 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
3.1.4 储层孔喉结构特征研究 |
3.1.5 储层粘土矿物组成研究 |
3.1.6 储层岩石润湿性研究 |
3.1.7 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
3.1.8 储层保护存在问题分析 |
3.1.9 优质无污染海水钻井液配方 |
3.1.10 优质无污染海水钻井液性能评价 |
3.2 青东12区块强酸敏储层保护技术 |
3.2.1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
3.2.2 储层保护特点分析 |
3.2.3 钻井液体系评价 |
3.3 永3 断块盐敏性储层保护技术 |
3.3.1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
3.3.2 储层保护特点分析 |
3.4 史深100区块水敏酸敏储层保护技术 |
3.4.1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
3.4.2 钻井过程中储层伤害分析 |
3.4.3 储层保护面临的问题 |
3.4.4 储层保护方案优化 |
3.5 王55区块水锁伤害储层保护技术 |
3.5.1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
3.5.2 储层保护方案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场试验与应用 |
4.1 埕北326区块 |
4.2 青东12区块 |
4.3 永3断块 |
4.4 史深100区块 |
4.5 王55区块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塔里木盆地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 |
2 储层微观特征 |
2.1 岩石学特征 |
2.2 储集空间特征 |
2.3 物性特征 |
2.4 孔隙结构特征 |
3 储层敏感性实验结果 |
4 储层敏感性微观控制因素分析 |
4.1 速敏性 |
4.2 水敏性 |
4.3 盐敏性 |
4.4 碱敏性 |
4.5 酸敏性 |
5 结论 |
四、番禺30-1气田储层敏感性实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可动性及其影响因素[J]. 吴蒙,秦勇,王晓青,李国璋,朱超,朱士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01)
- [2]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渗流机理及能量补充方式研究[D]. 李斌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3]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及其预测模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为例[D]. 李国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超低渗砂岩储层水锁机理及解水锁方法研究 ——以库车北部构造带吐格尔明段为例[D]. 陈洲亮. 长江大学, 2020(02)
- [5]非均质气藏水侵机理与压裂井产能模型研究[D]. 胥伟冲.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高温高压多功能驱替实验系统研制与应用[D]. 李君.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7]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敏感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8]临兴—神府区块致密气储层保护技术研究[D]. 雷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9]胜利油田钻井液油气层保护优化设计技术研究[D]. 张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10]塔里木盆地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J]. 任大忠,张晖,周然,王茜,黄海,唐胜蓝,金娜. 岩性油气藏,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