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云团东传过程及其中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

青藏高原云团东传过程及其中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

论文摘要

利用逐小时风云卫星TBB资料、逐小时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数据以及国家级地面观测站24小时累积降水量,统计分析2010~2016年夏季,伴随下游地区(104°E以东)降水的青藏高原云团东传过程以及东传过程中镶嵌于云团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CS)特征。结果表明,共出现120次伴随下游降水的高原云团东传过程,6月出现最频繁,但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多出现在7月。云团向东传播的主要三条路径是平直东传、沿长江折向东传和复合东传。其中路径二——沿长江折向东传中的过程是高影响过程,因为过程次数较多(46次),过程平均持续时间较长(62小时),在下游地区引发的降水日数和暴雨日数最多。属于东传过程的MCS在7月形成最多,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坡、云贵高原东部、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高原MCS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主要是通过向东传播的形式实现,因为即使生命史更长的中α尺度对流系统(Meso-α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αCS)也鲜少直接移动至110°E以东地区。不同区域的中α尺度持续性拉长形对流系统(Permanent Elongated Convective System,简称PECS)的日变化特征显示,东传过程MCS更容易在夜间从高原东坡向东传播至下游地区。在三条路径中,路径二中的东传过程MCS数量最多、在下游地区发展最旺盛并与降水日数和覆盖范围存在更好的对应关系。

论文目录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3 青藏高原云团东传过程特征分析
  •   3.1 高原云团东传过程的时间分布、持续时间和起始位置
  •   3.2 高原云团东传路径
  •   3.3 高原云团东传过程与下游地区降水的关系
  • 4 高原云团东传过程MCS特征
  •   4.1 高原云团东传过程MCS的时空分布
  •   4.2 高原云团东传过程MCS的日变化特征
  •   4.3 云团东传过程MCS生命史以及成熟时的平均特征
  •   4.4 云团东传过程MCS移动方向及移动路径
  •   4.5 三条云团东传路径中MCS的特征对比
  • 5 结论与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婧羽,王晓芳,汪小康,崔春光

    关键词: 高原云团东传过程,下游地区降水,东传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统计特征

    来源: 大气科学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637211,41705019,41620104009,41375057~~

    分类号: P458.2

    页码: 1019-1040

    总页数: 22

    文件大小: 21699K

    下载量: 91

    相关论文文献

    • [1].静态温度分层水体中点源羽流云团垂向运动规律[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0(01)
    • [2].青藏高原东移云团研究进展[J]. 暴雨灾害 2020(05)
    • [3].爆炸驱动燃料云团界面不稳定性发展及颗粒分散过程[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4].基于物理模型的污染云团红外光谱精细仿真[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7(01)
    • [5].群峰之上[J]. 诗刊 2019(24)
    • [6].2019年7月12-13日赣北暴雨云团的环流形势与云图特征[J]. 江西农业 2019(24)
    • [7].烟幕初始云团半径变化规律理论模型及实验研究[J]. 爆炸与冲击 2016(02)
    • [8].爆破云团扩散数值模拟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09)
    • [9].基于网络云团的聚合协作推荐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26)
    • [10].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红外观测在云团降水监测中的应用[J]. 海洋气象学报 2019(03)
    • [11].面阵探测下的污染云团红外光谱仿真[J]. 物理学报 2017(11)
    • [12].奇异值分解与神经网络结合的卫星云图云团移动预测[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13].引发强降水的一次东移高原云团的能量演变特征研究[J]. 大气科学 2020(04)
    • [14].基于云团特征的短时临近强降水预报技术[J]. 气象 2009(09)
    • [15].暮云团山,童年、记忆和我们[J]. 微电脑世界 2010(11)
    • [16].“8.13”黄淮北部暴雨云团的组织结构和触发机制[J]. 气象 2016(08)
    • [17].重气云团泄漏扩散模拟方法的应用实例[J]. 科技传播 2013(13)
    • [18].基于逆向概率密度函数的污染云团空间重构[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2(04)
    • [19].基于分装结构的CS刺激剂爆炸分散过程研究[J]. 含能材料 2020(03)
    • [20].基于公告牌云团的森林场景快速渲染方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33)
    • [21].污染云团红外辐射传输模型与红外光谱的计算机仿真[J]. 应用光学 2009(04)
    • [22].液氢泄漏事故中氢气可燃云团的扩散规律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8(09)
    • [23].热带风暴形成过程中的涡旋自组织及其复杂性:一个典型个例的红外云图分析[J]. 海洋气象学报 2017(02)
    • [24].一次渤海海效应暴雪云团的卫星观测及成因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25].基于面积校正的光伏电站地基云图云团移动预测方法[J]. 上海电气技术 2016(02)
    • [26].《草根上的云团》[J]. 环球人文地理 2014(16)
    • [27].城市冠层粗糙度对暴雨云团运动和降雨落区的影响[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10)
    • [28].检测环境的“天气云”[J]. 儿童故事画报 2020(10)
    • [29].含二氧化碳天然气云团扩散危险区域确定的数值模拟[J]. 科技导报 2011(21)
    • [30].壳体形状对云爆战斗部抛撒云团尺寸的影响[J].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标签:;  ;  ;  ;  

    青藏高原云团东传过程及其中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