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特征论文-赵园园,王海洋

树木特征论文-赵园园,王海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树木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庆主城,性状差异,功能群,生境类型

树木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赵园园,王海洋[1](2019)在《重庆市园林树木生长特征及其对生境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重庆主城区14种木本植物为对象,在15个采样地点中,采集并测量当年生枝条、花枝和果枝的茎、叶、花和果实性状,同时实地测量采样地点的环境因子,定量分析了功能性状的差异性、环境因子的影响及生境类型和功能群对功能性状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①除茎密度、比叶面积外,茎干质量、茎截面积、单叶面积和单叶干质量在不同物种间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开花习性对性状差异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活型和生长型类型因性状和枝条而异,如不同生活型间功能性状在当年生枝条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花枝和果枝的茎干质量和单叶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比叶面积、花枝的单叶面积和单叶干质量外,其余功能性状在不同生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温度、硬质铺装占比及PM 2.5对于茎干质量、单叶面积、单叶干质量、花干质量和果实干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茎密度、比叶面积正相关;④发育阶段对性状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比叶面积外,其他性状随新—花—果梯度变化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杨玉泽,孙英伟,林文树[2](2019)在《基于FPFH特征和NDT算法的树木点云配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海量林地叁维点云数据配准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s,FPFH)初始匹配与正态分布变换(normal distributions transform,NDT)精确配准相结合的配准算法。首先计算2个待配准点云的法向量,再使用k-d树结构对点云的FPFH特征进行加速计算。然后,根据2个点云相似的FPFH特征,使用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算法(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SAC-IA)求解初始变换矩阵、完成初始配准。最后,用DNT算法对点云体素化,并使用点云密度概率分布函数进行点云数据的精确配准。结果表明,FPFH-NDT算法的平均配准误差(相应点对的平均距离)为0.032 3 m,运行时间为256.376 s;在0.05~0.1 m的点云采样阈值范围内,FPFH-NDT算法的配准误差基本不受采样阈值变化的影响,其值稳定在0.03 m左右;当采样阈值>0.1 m时,配准误差随采样阈值的增大而增大;算法的配准时间整体上随点云采样阈值增大而减少。传统ICP算法的平均配准误差和时间分别为0.526 3 m和14.5 s;FPFH-ICP算法的平均配准误差和时间分别为0.042 5 m和289.346 s。FPFH-NDT算法与传统ICP算法相比在配准精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与FPFH-ICP算法相比,在保证点云的配准精度的基础上,FPFH-NDT算法降低了算法的运行时间,提高了点云配准效率。(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所尔阿芝,字洪标,罗雪萍,程瑞希,王艳丽[3](2019)在《青海省4种常见树木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养分供求平衡影响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碳(C)、氮(N)、磷(P)含量和计量比反映植物生理过程.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了解该地区森林乔木各器官C、N、P含量及差异与养分分配机制对高原生态环境及其功能的维持有重要作用.以青海省不同地区森林中4个优势树种为对象,野外采集树种不同器官(叶片、树枝、树干、树根和树皮)测定C、N、P含量,分析青海省优势树种C、N、P含量分配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尖扎地区叶片中C含量和树枝中C、N、P含量都显着高于其他地区;而互助、大通、循化和祁连树皮中C含量最高;(2)门源地区树根N、P含量最低,叶片对N、P利用效率高;(3)高海拔地区树种叶片P含量高于低海拔地区,N含量则相反;(4)各地区优势树种各器官N/P <14,主要受N元素限制.综上所述,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采取的适应性机制不同,门源、尖扎地区植物叶片中C含量高,光合作用强,对N、P需求大且利用效率高;互助、大通、循化和祁连地区树皮中C含量最高,说明植物为抵御严寒气候采取保守生长策略;各地区植物生长在N元素限制条件下有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图2表4参57)(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黄德,夏永华,柏宏强,李泽邦[4](2019)在《基于叁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城市树木特征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在城市树木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传统树木特征提取方法效率低下,且不能叁维可视化的问题,通过叁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取城市树木的点云数据,并对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去噪、过滤、建模等操作得到树木的叁维模型。基于模型提取树木的树高、胸径、树冠体积和树木材积等特征,并分析其精度。基于叁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取的树木特征精度较好,能够作为城市树木智能化管理的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城市勘测》期刊2019年03期)

崔鑫[5](2019)在《上海市公园树木叶片和湖泊沉积物中汞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汞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全球性污染物,半个世纪来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局部汞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全球大气汞污染进一步加剧。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性质差异很大,监测城市大气环境中不同形态汞的时空变化对于了解大气汞排放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已证实树木叶片汞来源于大气中的气态元素汞,湖泊沉积物中的汞来源于大气中活性汞的干、湿沉降,这为利用树木叶片和沉积物间接监测大气中不同形态汞提供了科学基础。本研究对上海市7座公园绿地3种常见落叶树木法桐(Platanus orientalis Linn.)、樱花(Cerasus sp.)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叶汞含量进行逐月监测研究,理清落叶树木叶片对气态元素汞的累积特征,为进一步利用叶汞反应区域大气气态元素汞含量提供基础数据。利用2017年和2018年上海市24座公园绿地上述叁种树木衰老叶片汞含量空间分布与年际变化反映区域大气汞时空变化,同时结合24座公园湖泊沉积物总汞含量分布特征,研究超大城市尺度城市化效应与大气汞循环特征关系。通过本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法桐、樱花和水杉叁种落叶树木叶汞含量随叶片生长不断增加,在叶片衰老时汞的变化量达到最大值,因而衰老叶片可用来反应区域大气气态元素汞夏半年平均含量特征。树木叶汞平均含量与叶龄具有较好正相关关系(P<0.01),平均月累积速率由大到小表现为:樱花>法桐>水杉,表明叁种树木对大气汞的累积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樱花叶片对大气汞累积最为敏感。(2)两年衰老叶片平均叶汞含量由大到小表现为:樱花>法桐>水杉,与叶汞变化速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017和2018年叁种落叶树木衰老叶片汞含量:14.44~78.67μg/kg(45.85±12.86μg/kg),这一数值与前人凋落叶汞含量研究对比整体偏低,与我国野外监测点凋落物叶汞含量(17~135μg/kg,均值为:46±25μg/kg)接近,这表明了上海市大气气态元素汞含量可能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的叁种落叶树木衰老叶片汞含量普遍高于2017年,表明2018年夏秋季节上海市大气气态元素汞整体含量水平可能高于2017年,这与上海市近年能源消费总量存在较好对应关系,说明上海市能源消耗增加可能是大气中气态元素汞含量上升的原因之一。(3)2017年法桐衰老叶片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北部高、西南部低,樱花衰老叶片汞含量空间分布特点为西部高于东部,水杉衰老叶片汞含量空间分布特点为北部高于南部;2018年法桐衰老叶片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为西南和东南部出现高值区域,樱花衰老叶片汞含量东南部出现高值区域,水杉衰老叶片汞含量西部和东部出现低值中部偏高。樱花树木衰老叶片汞含量空间分布上在2017年和2018年有较好一致性,这意味着樱花叶片可能较好的应用于城市尺度大气气态元素汞监测。(4)公园湖泊沉积物汞含量范围:为19.0~510.5μg/kg(135.2±120.2μg/kg)。地累积污染评价表明,上海市核心区公园湖泊沉积物汞污染率为67%,上海市边缘区公园湖泊沉积物汞污染率为20%,近郊区公园湖泊沉积物汞污染率为28%,远郊区公园湖泊沉积物汞污染率为14%。公园湖泊表层沉积物甲基汞含量占总汞百分比范围为0.07~0.43%,低于沉积物MeHg%一般值(1%),表明上海市公园湖泊沉积物中无机汞转化为甲基汞的比例非常低,这与沉积物中较高有机质含量有密切关系。(5)上海市公园湖泊表层沉积物汞含量空间分布与研究区域城市化水平空间特征呈现一定的对应关系:核心区>边缘区>近郊区>远郊区,而落叶树木叶汞含量与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未呈现明显的对应关系。上述对应关系可能是人为汞排放和城市热岛效应长期作用下所形成的,这种空间上的分异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2)

卢晓艺,云挺,薛联凤,徐强法,曹林[6](2019)在《基于树木激光点云的有效特征抽取与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地面激光扫描获取树木的光探测和测距数据,并将其作为遥感数据源,选取水杉、棕榈、无患子、竹子和橡胶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叁类有效特征:树木相对聚类特征、点云分布特征和树木表观特征,列举了68个特征参数。采用支持向量机在交叉验证中对训练数据集进行检验计算,确定最优的特征参数组,最终在测试数据集中进行树种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树木相对聚类特征的最优特征参数组进行树种分类的平均分类精度较低(45%);基于点云分布特征的最优特征参数组进行树种分类的平均分类精度有所增加(58.8%);基于树木表观特征的最优特征参数组进行树种分类的平均分类精度较高(63.8%);基于叁类特征的13个最优特征参数进行树种分类的平均分类精度最高(87.5%)。此外,由于水杉与其他树种形态差异较为明显,在分类中表现突出,错判率最低(6.5%)。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为获得更准确的森林树种分布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5期)

王楠,王宏信[7](2018)在《施肥对降香黄檀树木-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年生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降香黄檀不同器官(树干、树枝、树叶、细根)、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期为降香黄檀人工培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在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土壤全氮(N_(soil))、土壤碳氮比(C/N_(soil))、微生物生物量碳(C_m)、微生物生物量氮(N_m)、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C/N_m)均存在显着的处理差异(P<0.05),随着施肥量的增加,N_(soil)、C_m、N_m均表现明显的增大趋势,而C/N_(soil)和C/N_m则均表现出减小趋势;2)降香黄檀树干、树枝、树叶和细根全碳在处理间均差异不明显,而全氮、碳氮比则均存在显着处理差异,并因器官的不同其差异趋势有所不同;3)土壤碳氮比和降香黄檀树干、树枝、树叶、细根、土壤微生物碳氮比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施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的程度和趋势因生态系统组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8年22期)

王晓艳,王小萍,王传飞,龚平[8](2018)在《利用树木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具有半挥发性、持久性和高毒性的化合物,因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而受到极大关注。树木已被证实是POPs的主要储库之一,树叶、树皮和树轮等是POPs良好的被动采样器,能够较精确地反映出POPs大范围、长时间的污染状况。简要概述了近40年来利用树木研究POPs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的最新进展,指出了树木在偏远及污染水平极低地区进行POPs时空分布监测上的优势;就树叶、树皮以及树轮对POPs的吸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讨论,树木对POPs的吸附主要依赖于脂质以及表面气孔,并受树木特性及气候条件的影响,但目前这种影响机制并不明确;针对树木在POPs时空分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可通过树皮-大气分配系数来反演大气中POPs污染水平,同时通过对比发现,相较于湖芯记录,树木样品具有更准确的历史记录特征;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树力,郝玉琢,周磊,吴慧[9](2018)在《水曲柳人工林树木叶片营养元素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水曲柳及其混交树种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红松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为水曲柳人工林的优化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实验站天然林窄带状皆伐后营造的29年生水曲柳纯林、水曲柳长白落叶松混交林、水曲柳红皮云杉混交林和水曲柳红松混交林为对象,利用野外取样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水曲柳人工林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结果】(1)生长季内水曲柳叶片C、N、P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变化范围为556.71~446.15 g/kg、32.61~18.74 g/kg、3.62~1.26 g/kg;C/N、C/P、N/P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升高,变化范围为17.06~23.81、150.60~350.56、9.10~16.98。(2)混交树种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和红松叶片C含量及红皮云杉与红松叶片N、P含量呈波动态势,长白落叶松叶片N、P含量逐渐降低;长白落叶松叶片的C/N和C/P平稳升高,红皮云杉叶片的C/N和C/P连续下降,红松叶片的C/N和C/P呈波动态势。长白落叶松和红松叶片的N/P先升高后降低,红皮云杉叶片的N/P先下降后平稳。(3)水曲柳和长白落叶松叶片的N、P含量显着高于红皮云杉和红松叶片的N、P含量,C/N和C/P显着低于红皮云杉和红松叶片的C/N和C/P。【结论】培育水曲柳长白落叶松混交林和水曲柳纯林优于培育水曲柳红松混交林和水曲柳红皮云杉混交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在生长季初期保证林地氮肥的数量,中期注意补充林地的氮肥和磷肥。(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席本野,邸楠,曹治国,刘金强,李豆豆[10](2018)在《树木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的特征与机制:对人工林培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根系吸水是树木水分关系的重要环节,在树木生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层土壤中的水资源含量一般相对较高,常可为树木生长供给大量水分,并在旱季保障其生存与正常生长。因此,了解树木对深层土壤水的吸收利用特征与机制,可帮助深入认识树木与环境的互作机制、树木的生长与生存策略、物种间的共存与竞争机制等内容,同时还可帮助构建既能降低外部水资源投入,又能避免水分生态环境负面效应的人工林绿色栽培制度。基于已有研究,该文对树木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的特征与机制进行了综述。首先,探讨了深层根系和深层土壤的界定,指出对于除寒温带针叶林以外的其他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可以1 m作为树木深根系和深土层的平均划分(参考)标准,并明确了全球范围内树木深根系的成因。其次,对已有研究中观察到的树木对深层土壤水的吸收利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从深根系性状调节、整株水力特性协调两方面探讨了树木高效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的机制,如可通过深根系的空间、时间和效率调节策略来促进对深土层水分的吸收。最后,提出了树木利用深土层水分对人工林培育的几点启示,包括水分管理中应使林木适度利用深层土壤水,选用合适的灌水频率、合理的树种混交能促进深层土壤水分储库"缓冲"作用的发挥,基于树木土壤水分利用深度的间伐木选择技术等,并指出了该领域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树木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海量林地叁维点云数据配准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s,FPFH)初始匹配与正态分布变换(normal distributions transform,NDT)精确配准相结合的配准算法。首先计算2个待配准点云的法向量,再使用k-d树结构对点云的FPFH特征进行加速计算。然后,根据2个点云相似的FPFH特征,使用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算法(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SAC-IA)求解初始变换矩阵、完成初始配准。最后,用DNT算法对点云体素化,并使用点云密度概率分布函数进行点云数据的精确配准。结果表明,FPFH-NDT算法的平均配准误差(相应点对的平均距离)为0.032 3 m,运行时间为256.376 s;在0.05~0.1 m的点云采样阈值范围内,FPFH-NDT算法的配准误差基本不受采样阈值变化的影响,其值稳定在0.03 m左右;当采样阈值>0.1 m时,配准误差随采样阈值的增大而增大;算法的配准时间整体上随点云采样阈值增大而减少。传统ICP算法的平均配准误差和时间分别为0.526 3 m和14.5 s;FPFH-ICP算法的平均配准误差和时间分别为0.042 5 m和289.346 s。FPFH-NDT算法与传统ICP算法相比在配准精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与FPFH-ICP算法相比,在保证点云的配准精度的基础上,FPFH-NDT算法降低了算法的运行时间,提高了点云配准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树木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赵园园,王海洋.重庆市园林树木生长特征及其对生境响应[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杨玉泽,孙英伟,林文树.基于FPFH特征和NDT算法的树木点云配准[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3].所尔阿芝,字洪标,罗雪萍,程瑞希,王艳丽.青海省4种常见树木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

[4].黄德,夏永华,柏宏强,李泽邦.基于叁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城市树木特征提取[J].城市勘测.2019

[5].崔鑫.上海市公园树木叶片和湖泊沉积物中汞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6].卢晓艺,云挺,薛联凤,徐强法,曹林.基于树木激光点云的有效特征抽取与识别方法[J].中国激光.2019

[7].王楠,王宏信.施肥对降香黄檀树木-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8

[8].王晓艳,王小萍,王传飞,龚平.利用树木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综述[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8

[9].王树力,郝玉琢,周磊,吴慧.水曲柳人工林树木叶片营养元素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8

[10].席本野,邸楠,曹治国,刘金强,李豆豆.树木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的特征与机制:对人工林培育的启示[J].植物生态学报.2018

标签:;  ;  ;  ;  

树木特征论文-赵园园,王海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