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部及超深部岩溶(论文文献综述)
郭欣盛[1](2021)在《昆明长水机场—小哨一线岩溶发育环境及发育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滇池盆地与嵩明盆地之间的宽缓区域,同时处在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的西南缘。从区域构造的角度分析,研究区受西侧普渡河断裂和东侧小江断裂西支的约束,区域构造背景复杂。在研究区内,褶皱构造、断层构造以及相应的次级构造群交错发育,为岩溶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研究区内工程建设项目众多,类型各不相同,考虑到区内岩溶发育类型较多、分布广泛,对于工程建设地基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岩溶发育环境、发育类型、发育强度以及发生机理的研究,为区内建设项目提供指导意见。本文前期综合采用现场地质调查、钻孔数据资料收集、区域地质构造审查,并结合卫星历史影像图对研究区以及外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地探查分析,从而对研究区的岩溶发育类型进行分类描述;根据研究区岩溶地貌的空间分布情况,对岩溶空间发育强度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岩溶发育的新机制-腐岩型岩溶,同时分析了腐岩型岩溶的发育环境和发生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案例论述了岩溶发育对于区内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发育类型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措施;同时放眼整个研究区,结合当下生态治理的大趋势,提出生态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新方案。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和成果:(1)区内构造对于泥盆系地层岩溶发育所起的作用是控制性的,主要表现在多方向的断裂交错发育,褶皱构造并行其中,加剧了区内岩体的碎裂化程度,这也为大气降水的下渗补给、地下岩溶管道的孕育提供了先决条件。而以较纯的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和夹其它岩类的碳酸盐岩地层为岩溶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岩性基础。(2)研究区地下水以岩溶裂隙水和孔隙水为主,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区内岩溶水分布较为均匀,集中化程度低,且受地形低洼控制而随机出露(排泄)的迹象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就地补给,就地排泄”的方式。(3)研究区岩溶发育类型主要以地表显现的尺度较小、深度较浅、形态近似圆形、发育密集的洼地为主,其次是广泛分布于碳酸盐岩表面的溶痕、溶蚀裂隙等,区内并未发现以峰林、峰丛等典型岩溶正地形;而钻孔揭露的地下深部溶洞的尺度规模不大,钻孔“见洞率”不高,平均为21.7%,且多被红粘土充填,充填率高达80%及以上水平;从现场调查发现有被红粘土上覆的埋藏型石芽分布。(4)研究区地表分布的厚度均匀、连续性较好的红粘土存在垂向下渗的现象,地下岩溶空间多被上覆红粘土充填,同时根据钻孔揭露的情况表明,地下溶洞发育的极限深度在50 m左右;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的地下岩溶发育程度不高,地下岩溶空间十分有限。(5)研究区广泛分布的具有低渗性的红粘土在一定程度上截留了大气降水,破坏了研究区岩溶水的补给环境,但同时也为腐岩型岩溶的孕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被红粘土覆盖、充填的相对密闭潮湿的环境中(土-岩接触位置、被充填的溶洞洞壁一侧),土中的水分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其状态也在气态水-冷凝水-气态水之间相互转化,并在土-岩之间运移扩散,随着土中水分状态的不断变化和运移,致使碳酸盐岩微晶发生楔裂和溶解,逐渐形成微缝,而微缝的不断增多、扩大,原本的母岩表面形成一层腐岩壳,直至脱落,最终导致红粘土充填的溶洞空间进一步得到扩展。
王宝生[2](2021)在《原位高压冻结冰试样的制作工艺与单轴压缩力学特性》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工冻结工程和天然冰层探索深度的增大,深部高压环境下冰的受力变形特征变化显着。为揭示冻结压力对冰力学特性的影响,针对高压冻结冰的形成环境和测试要求,研制了试验装置和原位制冰工艺,并基于此开展了高压冻结冰的组构分析和原位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研究。首先,研制了温度场可控的虚拟无限刚度三轴试验装置。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为压力室的冻结通道确定了循环槽的结构形式,上、侧、下三处的布设位置,以及螺旋线式的走位布局,形成了能够高效、多样地控制试样温度场的冻结系统;通过在测试过程中根据力控数据补偿加载系统自身变形,实现了试样的真实应变测量和高精度变形控制;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配合灌胶密封工艺,实现了试样轴向温度场测试。其次,研发了三轴室内高液压下制作标准冰试样的工艺。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临时支撑和涂胶密封,以热缩管为试样外膜,获得了几何精度和密封性能达标的水样制备工艺;基于围压加载介质体积限制、轴向恒压伺服的冻结压力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制冰试验,确定了加载介质的温度控制要求和试样的结冰模式,提出了先降温、后注油、再冻结的冻结控制工艺,并通过数值模拟试算获取满足要求的温控参数;通过冰试样温度场测试研究,给出了高效、无损地将冰试样应力场和温度场转换至试验初始状态的调整方法。整套工艺实现了冻结、试验全过程试样应力状态连续可控,所制冰试样几何精度和温度分布均满足试验要求。再次,利用上述成果,分别制作了冻结压力范围为0.5MPa~30MPa的冰试样,使用Langway法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组构特征。获得了冰试样由自下而上快速生长的细柱晶和由外向内慢速生长的粗大晶共同构成的晶体构造、晶体尺寸自下而上逐渐变大的规律、以及构造特征与冻结压力没有明显关系的结论;得到了冰试样内气泡的分布特点、宏观形态和细观结构,发现了因高压下形成空气水合物导致局部气泡消失的现象;利用密度折算和显微分析技术,获得了气泡的含量和尺寸均随冻结压力升高而减小的量化规律。最后,在-20℃条件下,以5×10-5s-1~1.5×10-6s-1的应变速率,对冻结压力范围为0.5MPa~30MPa的冰试样开展了原位单轴压缩特性研究。获得了峰值应力、残余应力和破坏应变随冻结压力升高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冻结压力对冰试样组构的影响,以缺陷度降低和缺陷内压增大对强度作用的竞争关系解释了变化规律;验证了高压冻结冰的峰值应力与应变速率之间仍符合幂函数关系;得到了冰试样脆性指数随冻结压力升高而波动变化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气泡特性对变形能耗散规律的影响,对上述关系予以解释说明;给出了比现有模型更适用于高压冻结冰的单轴压缩本构模型。研究结论可为深部冻结壁厚度计算和巨厚冰盖钻探工艺改进提供参数依据。该论文有图86幅,表15个,参考文献232篇。
唐文武[3](2020)在《孙疃煤矿灰岩岩溶水富水性特征及疏放性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增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据统计,在2008年9月,孙疃煤矿1028工作面在开采10煤层时,受到断层的影响发生煤层底板灰岩突水事故,最大水量约为100m3/h,影响该工作面近20天的生产。为了 10煤层的安全开采,对孙疃煤矿太原组一至四层灰岩岩溶水的富水性以及疏放性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收集到的水文地质基础资料,分析了孙疃煤矿太原组一至四层灰岩的厚度、岩溶的发育情况、灰岩水的水动力和水化学特征,研究了孙疃矿区的富水性与埋深的关系,得到随着埋深的增加,岩溶发育有变差的趋势,即富水性有变小的趋势;(2)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选取灰岩厚度、单位涌水量以及渗透系数三个指标,对孙疃煤矿的富水性进行评价,得到整个孙疃矿区的北部整体富水性比较弱,西南局部存在富水性强的区域,孙疃矿区整体的富水性表现为弱~中等;(3)通过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建立数学模型对地下水流系统进行模拟,在进行了模型的验证之后,将模拟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对比,获得的结果与实际井下疏放水较为符合;(4)根据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获取研究区疏放前后的太灰水水头值,通过突水系数法计算出疏放前后研究区各个位置的突水系数值,利用surfer软件绘制等值线图,可以发现疏放后矿区西部较大区域的突水系数已降低至0.06 MPa/m以下;通过对抽水试验水位降幅、影响半径、水位的恢复水位与静止水位的分析,得出矿区内太原组一至四层灰岩含水层补给条件较差,孙疃矿区灰岩水可疏放。
姚孟杰[4](2019)在《煤层底板灰岩岩溶发育程度定量判别及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煤矿突水灾害是我国煤矿开采所面临的重要灾害之一。为了研究平顶山煤田十三矿灰岩含水层岩溶发育程度的差异性以及煤层开采时煤层底板石炭系灰岩与寒武系灰岩岩溶含水层的突水危险性,利用多维可拓物元模型对十三矿石炭系、寒武系灰岩岩溶发育程度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岩溶发育程度、单位涌水量、突水系数、断层复杂度、开采深度为评价指标和以改进层次分析法、模糊可变集理论为评价方法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模型。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十三矿煤层底板岩溶含水层主要有石炭系及寒武系灰岩,其中石炭系灰岩L2、L5-7含水层富水性好,构成了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寒武系灰岩厚度大、矿压水压大,对煤矿开采工作威胁较大,是煤层底板的间接充水水源。(2)岩溶发育程度在平面上具有差异性,己一和己二采区岩溶发育程度为Ⅱ-Ⅳ级、平均量化值为3.0,己三采区为Ⅲ-Ⅴ级、平均量化值为4.0,己四采区为Ⅳ-Ⅴ级、平均量化值为4.7;即己四采区岩溶发育程度最高,己一和己二采区最低。垂向上具有分层性,石炭系太原组L1-L4岩溶发育程度为Ⅳ-Ⅴ级、平均量化值为4.5,太原组L5-L7为Ⅲ-Ⅴ级、平均量化值为3.75,寒武系灰岩为Ⅱ-Ⅳ级、平均量化值为2.75;即由浅至深,岩溶发育程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3)基于分形理论确定了十三矿断层构造分形分维值,根据断层分维值划分矿区断层构造的复杂程度分区,结果显示,十三矿断层复杂程度划分成五个等级,断层分维值小于1.3的占34.04%,断层分维值处于1.3到1.5之间的占23.4%,断层分维值大于1.5的占42.56%,整个矿区断层分维均值为1.36,断层复杂度为中等。(4)耦合改进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可变理论对十三矿底板突水危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十三矿底板突水危险按照评价结果也划分成五个等级,其中己一、己二采区评价结果小于3.0,划分为无突水危险区,己一己二采区已采掘完毕,未发生突水事故,与实际吻合;己三采区评价结果处于3.5-4.5之间,划分为高突水危险区;己四采区评价结果处于2.5-3.5之间,划分为中等突水危险区。
刘文祥[5](2019)在《昆明某建筑场地地基岩溶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区位于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淮地台的西南缘,三江褶皱系的东侧约170 km,地壳动力学背景复杂。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白邑-横冲断裂、逆冲推覆构造、宝象河断裂及其他次级断裂交汇其中,致使该区域岩溶较为发育。鉴于研究区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及场地岩溶地基的复杂性,本文对研究区岩溶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采用现场地质调查、测绘、钻探-物探资料的深度研判的方法,准确查明了工程场区及其附近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条件、水文地质特征,进而对场区岩溶、场区外围岩溶形态进行分述,并就场区岩溶发育的平面分区、垂向分带、深部岩溶说明研究区岩溶发育规律,从而分析研究区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和岩溶作用。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耦合钻孔资料、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等多元数据构建场区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并根据所构建的三维模型对场区岩溶化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其模型进行场地溶洞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和研究成果:(1)场区地基总体表现为“粘土+卵砾石层+基岩”的三元结构,其中地基岩性北东为寒武系龙王庙组白云岩-灰岩((?)1lS),南西为寒武系沧浪铺组((?)1c)粉砂岩、细砂岩及少量泥页岩和白云岩。工程区外围岩溶形态主要以长轴-短轴比相对较小的洼地、落水洞及漏斗为主,区内地基岩溶强烈发育,主要形式有溶孔、溶缝、溶洞、溶蚀破碎带。(2)场区岩溶在平面上基于钻孔线溶率分为极强烈、强烈、中等、微弱发育四个分布区,且岩溶发育程度为场地北东侧强于南西侧,场地靠近宝象河一侧岩溶发育更为强烈;在垂向上划分为强岩溶化带和相对弱岩溶化带两个垂向分带,强岩溶化带的主体下限标高在1915 m左右,靠近宝象河断裂的场地南东侧的岩溶发育程度高于北西侧;场区区域侵蚀基准面(滇池盆地)以下发育大规模深部岩溶的可能性较小。(3)白邑-横冲断裂、DP→Z?推覆构造及宝象河断裂共同造就了研究区(?)1lS的高度岩溶化,其中后两者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DP→Z?推覆构造造成推覆边界下伏寒武系地层的碎裂化,为该组地层的岩溶化提供了基础支撑;宝象河断裂形成于滇池盆地形成以后,其时代晚、级别低、规模小,但它对工程区寒武系地层岩溶发育所起的作用却是决定性的,这主要体现在加剧地基岩体碎裂化、为岩溶水排入滇池提供径流通道及孕育宝象河流域三个方面。(4)研究区域地下水的活动也极大促进了场区地基岩溶的发育,场区位于地下水径流区,其地下水主要接受宝象河和大气降水的补给,以正常径流方式流经栗子园断面并最终汇入滇池。岩溶水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运移空间以岩溶管道为主,包括厘米尺度的岩溶空间;地下水径流速度比较缓慢且主要为层流,尤其厘米尺度溶蚀空间内的水流,工程区地下水位主要受控于宝象河。(5)基于场区三维地层结构模型的岩溶化分析可知,场地北东侧的岩溶化程度要高于南西侧,9栋的岩溶最为发育,这与地基岩性(地层单元)的空间变化是一致的,局部由于受到断裂构造控制,岩溶化程度更高一些;场地靠近宝象河一侧岩溶化程度高于其它地方。(6)基于场区三维模型(概化模型)的数值模拟计算表明,扁平形状溶洞围岩的应力分布特征与隧道等圆形、椭圆形地下洞室应力分布特征有显着差异,受溶洞形状控制而呈现出侧壁受力大于顶、底部的规律。同时,溶洞围岩稳定性与溶洞长短轴尺寸及顶板厚度有密切关系。
牛云飞[6](2018)在《深部岩溶构造控水机制及底板突水非线性预测研究》文中认为兖州矿区已有40多年的开采历史,历经多年高强度开采,上组煤3煤可采资源量急剧下降,后续开采条件更加复杂,技术难度较大。从长期发展角度考虑,兖州矿区已开始规划、实施下组煤的开采工作。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工作面承受的地应力和水压力越来越大,发生底板突水的机率日益增大。兖州矿区奥陶系岩溶含水层含水丰富,一旦发生突水,水量往往大于矿井排水能力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多造成淹井。研究深部奥灰含水层的富水规律,评价其对下组煤开采的影响,对保障下组煤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兖州矿区兴隆庄、东滩、鲍店、南屯、杨村、北宿六对生产矿井为研究区,基于兖州矿区各矿井大量的补勘钻孔资料和放水试验资料,通过理论分析、构造量化、数值模拟、机器学习等方法,对兖州矿区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构造控水机制和底板突水非线性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收集到的钻孔资料进行整理,结合曲率法和分形理论两种构造量化方法对兖州矿区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富水性和构造控水机制展开了研究;结合AHP和LS-SVM两种方法的优点,考虑隔水层厚度、向斜容量维、背斜容量维、断层容量维、曲率值、含水层水压、钻孔单位涌水量和渗透系数八个因素,建立了兖州矿区16上煤和17煤底板奥灰含水层突水非线性预测模型;基于兴隆庄矿水煤共采群孔放水试验资料,利用FEFLOW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兖州矿区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依据前文LS-SVM底板突水预测模型计算的疏降水位,利用该地下水模型对下组煤底板奥灰含水层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论文以兖州矿区下组煤底板奥灰含水层突水危险性预测为核心,对研究区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富水性及构造控水机制、下组煤底板奥灰突水非线性预测模型和下组煤底板奥灰含水层涌水量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兖州矿区下组煤开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崔灿文[7](2018)在《云南西邑铅锌矿复杂岩溶充水矿床涌水量预测》文中认为岩溶矿床充水问题是采矿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巷道涌水量是矿山设计与开采部门选择开采方案、开采方法,制定防治水疏干措施的主要依据。正确评价矿山巷道涌水量对于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云南西邑铅锌矿董家寨矿段矿区构造发育,碳酸盐岩地层广布,矿床发育多层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体主要分布在1630m850m标高之间,划分为上部采区、中部采区及下部采区进行开采,自上而下划分为15个中段,矿区拟采用两个采区同时生产的井巷开拓方案进行开采,首采中段为1330m中段及1150m中段。本次工作旨在查明复杂岩溶矿区岩溶发育特征,划分岩溶发育带,分析开采巷道的充水条件,确定水文地质参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1330m和1150m中段同时开采情况下的巷道涌水量,为矿山开采方案优化设计提供水文地质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取得了大批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及观测数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含水层组及水文地质单元,系统分析了矿区各含水层地下水化学成分,较全面地认识矿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2)调查统计岩溶洼地发育平面特征,结果显示节理裂隙发育对地表岩溶形态的控制作用尤其明显。(3)主要通过钻探查明深部含水层的岩溶发育情况,依据矿区剖面线钻孔编录资料,结合地表实测剖面,对矿床岩溶进行垂向分层研究,划分岩溶发育带,其中香山组发育4条岩溶带,何元寨组发育2条岩溶带。(4)结合井巷开拓方案,分析1330m及1150m中段巷道充水条件。矿区巷道充水水源为大气降雨、地表水及地下水,岩溶发育带裂隙水为巷道直接充水水源。巷道充水通道主要为断层、裂隙通道。巷道充水强度主要取决于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富水程度,并受巷道围岩渗透性及相对隔水层明显影响。(5)根据地表岩溶洼地调查、岩体裂隙测量及抽水试验降落漏斗确定渗透张量,三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对不同含水层进行分层抽水试验,获取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数值模型建立中参数分层分区赋值提供依据。(6)针对多层岩溶含水层矿床,分层观测不同岩溶含水层天然水位,分层进行数值模型的识别。抽水孔ZK3、ZK5分层开展群孔抽水试验,记录对应层位观测孔水位变化,对模型进行验证。(7)在系统分析矿区水文地质单元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概化了不同开采条件下矿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应用GMS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矿区地下水三维数值模型,利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矿区不同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渗流场,预测不同开采条件下1330m及1150m中段同时开采时巷道涌水量。结果表明封堵马桥河后涌水量较天然工况减少19.96%,封堵马桥河及断层F1后,涌水量较天然工况减少23.61%。
张鑫[8](2016)在《兖州矿区奥陶系富水规律及突水预测预报》文中提出作为华北型煤矿煤系基底的奥陶系岩溶含水层,是影响石炭系煤层开采的主要充水水源。由于矿井开采向深部延伸,面临深部高承压甚至是超高承压(6-11MPa)奥灰水威胁,高压强富水奥灰水已成为制约深部安全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深部裂隙岩溶水运移、富水规律,科学评价其对煤层开采的突水危险性,进行有效的预测预报工作,是确保深部煤层安全开采的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兖州矿区下组煤(16上煤和17煤)埋深大,且距底板奥灰含水层较近(20-80m),受高压、超高压(6-11MPa)奥灰水威胁严峻。论文以兖州矿区兴隆庄、东滩、鲍店、南屯、杨村、北宿六对矿井为研究区,通过地质分析、孔隙-裂隙率测试、构造量化、单孔抽(放)水试验、井下群孔放水试验、地下水流场数值模拟以及涌水量预计等科学评价研究区中奥陶统上部石灰岩含水层富水规律及突水危险性,并自主开发了地球物理探测三维可视化灾害预报程序,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在兖州矿区下组煤及含、隔水层连井剖面图、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中奥陶统的岩性特征,揭示了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空间展布规律。(2)通过中奥陶统上部灰岩溶裂隙率的统计、岩芯压汞试验、水质分析等研究,获得了中奥陶统上部灰岩溶裂隙和微孔隙特征,计算了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水介质溶蚀性,结合构造条件、径流条件,揭示了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岩溶发育机理。(3)借助曲率法和分形理论,对研究区构造复杂程度进行了量化研究,结合抽(放)水试验成果,揭示了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富水规律。(4)在研究区内兴隆庄煤矿进行了现场井下群孔放水试验,并首次在兖州矿区建立了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地下水数值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兴隆庄煤矿下组煤推荐首采区16上煤、17煤开采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5)将VTK技术和Qt技术结合,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入煤矿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探测,通过自主开发的软件建立三维数据体,实现了“三维立体展示”、“任意切片提取”、“异常体空间展示”等功能,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
杨志[9](2016)在《临涣矿区深部太灰岩溶发育及富水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临涣矿区作为研究区,以区域的地质及其相应水文地质概况为基础,又收集了大量灰岩段的钻孔柱状图、岩芯采取率、视电阻率曲线及自然伽马曲线、钻孔浆液漏失量、灰岩含水层段的水文观测记录、水化学分析成果、抽放水试验成果、井下探放水等方面的数据,通过整理分析,依次对临涣矿区太原组灰岩沉积特征、厚度的空间展布情况、古地形地貌条件、构造控制特点、水化学成分特征、地下水流动情况等影响岩溶发育因素的及控制机理,从而对太灰岩溶水的赋存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取得的如下的成果和认识有:1、临涣矿区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发育,且以溶隙和溶孔为主要发育形态,其中又以溶蚀裂隙为主。随着深度的增加岩溶裂隙发育呈逐渐变差的趋势,得出矿区-500m以深灰岩岩溶发育差;岩溶发育与灰岩层厚度具有正相关性;岩溶发育具有层控作用,发育强度随埋藏深度的逐渐减弱;太灰三、四灰较一、二灰发育。2、临涣矿区太灰岩岩溶发育情况主要受到灰岩化学矿物成分、古地形地貌、构造条件、地下水流动情况等因素的控制影响。其中古地形地貌、构造和地下水流场对临涣矿区岩溶发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方式,结合不同深度上水环境的变化特征,研究了灰岩水的水动力和水化学特征。在分析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水文地质亚单元,即东部、西北部和西南部水文地质亚单元。3、通过地面抽(注)水试验和井下探放水试验的水文地质参数与放水量的统计分析以及岩芯采取率、测井曲线、钻孔浆液漏失量,研究了矿区灰岩含水层的富水性特征。研究发现太原组灰岩含水层一、二灰岩层富水性弱,三、四灰岩层富水性稍强,总体上一-四灰多数为弱富水性;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富水性强。太原组一-四灰含水层富水性随着深度增加呈逐渐变弱的趋势,得出矿区-500m以深灰岩层为弱富水性含水层,具有“高承压、弱富水”的水文地质特征。
曹洁[10](2016)在《岩溶地区深埋隧道围岩破坏过程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不断增加,水电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矿山工程等都离不开隧道的建设,而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发育,使得隧道的建设不可避免的遇到岩溶洞穴、岩溶水等不良地质问题。随着隧道埋深的不断增大,深部岩溶发育特征更为复杂,往往具有高水压溶洞、节理裂隙、断层等特殊的地质条件,其中岩溶突水灾害造成的影响极大。当岩溶区隧道建设中存在充水溶洞,掘进至溶洞较近的位置或溶洞边沿时,溶洞中的高压水使隧道围岩发生破坏,高压岩溶水迅速喷出,破坏机器设备,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研究有压溶洞对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岩石破裂过程渗流-应力耦合数值模拟分析软件RFPA2D-Flow,将附近有充水溶洞的深埋隧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深埋隧道围岩的破坏过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分别对深埋隧道围岩周围存在不同水压、不同距离的充水溶洞的数值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载条件下,溶洞中水压越大,隧道围岩越容易发生破坏;溶洞与隧道间距离越小,溶洞与隧道越容易发生贯通突水事故。(2)对裂隙岩体中深埋隧道底部存在充水溶洞时隧道围岩的破坏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岩体中存在裂隙时,虽然裂隙角度不同,但水压裂纹的扩展规律是基本一致的,均沿着裂隙的近法向延伸扩展,裂纹的萌生方向因裂隙角度的不同有显着的差异。(3)对深埋隧道围岩顶部、侧部、底部分别存在充水溶洞时隧道围岩的破坏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加载条件下,侧部的充水溶洞最先使隧道发生贯通突水,底部溶洞其次,顶部溶洞最后;在相同的加载条件下,组合溶洞比单一溶洞更早的使溶洞与隧道发生贯通。在理论分析与数值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齐岳山隧道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充水溶洞对深埋隧道围岩的破坏过程,分析其最小安全厚度,以确保在隧道建设过程中避免因充水溶洞与隧道过近而引起的突水事故。通过本文的分析,得出一定的规律,为岩溶区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深部及超深部岩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部及超深部岩溶(论文提纲范文)
(1)昆明长水机场—小哨一线岩溶发育环境及发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不足 |
1.2.1 国内岩溶发展历程 |
1.2.2 国外岩溶发展历程 |
1.2.3 岩溶发展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工程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象水文 |
2.2 工程概况 |
第三章 岩溶发育的地质环境 |
3.1 大地构造位置及背景 |
3.2 区域构造环境 |
3.2.1 普渡河断裂 |
3.2.2 小江断裂 |
3.3 区内构造与变形 |
3.3.1 褶皱构造 |
3.3.2 断裂构造 |
3.3.3 构造变形与破坏 |
3.4 地层岩性特征 |
3.4.1 地层出露情况 |
3.4.2 岩性分布特征 |
3.5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5.1 岩土层含水特性分析 |
3.5.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 |
4.1 岩溶地貌类型 |
4.1.1 岩溶洼地 |
4.1.2 落水洞 |
4.1.3 溶洞 |
4.1.4 溶痕、溶蚀裂隙 |
4.1.5 石芽 |
4.2 岩溶发育强度评价 |
4.2.1 地表岩溶评价 |
4.2.2 地下(深部)岩溶评价 |
4.3 腐岩型岩溶发育规律 |
4.3.1 腐岩发育环境 |
4.3.2 腐岩发生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溶区工程防治措施及应用 |
5.1 岩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
5.2 岩溶问题的工程防治 |
5.2.1 地下溶洞的处理 |
5.2.2 溶沟、溶痕、埋藏型石芽的处理 |
5.3 地表残积层的开发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论文发表) |
(2)原位高压冻结冰试样的制作工艺与单轴压缩力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温度场可控的虚拟无限刚度三轴试验装置研制 |
2.1 温度场可控的冻结系统 |
2.2 虚拟无限刚度加载系统 |
2.3 温度场测试系统 |
2.4 小结 |
3 三轴室内高液压下制作标准圆柱形冰试样工艺研究 |
3.1 冰样制作要求 |
3.2 水样制备工艺 |
3.3 压力控制工艺 |
3.4 冻结控制技术 |
3.5 小结 |
4 高压冻结冰试样组构特性研究 |
4.1 组构观测方法 |
4.2 冻结压力对晶体构造的影响 |
4.3 冻结压力对气泡特性的影响 |
4.4 小结 |
5 高压冻结冰原位单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试验结果与常规无压冻结冰试验结论对比 |
5.3 冻结压力对强度特性的影响 |
5.4 冻结压力对本构关系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孙疃煤矿灰岩岩溶水富水性特征及疏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水富水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岩溶水疏放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位置、范围以及交通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
2.3.1 矿井含、隔水层(段) |
2.3.2 矿井充水条件 |
3 灰岩裂隙发育与含水层富水特征 |
3.1 灰岩含水层赋存条件 |
3.1.1 太原组一灰顶板标高 |
3.1.2 太原组一至四层灰岩含水层厚度 |
3.1.3 灰岩含水层组的岩性组合特征 |
3.2 灰岩岩溶裂隙发育特征 |
3.2.1 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 |
3.2.2 岩溶裂隙的评价 |
3.3 灰岩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分析 |
3.3.1 抽水试验分析 |
3.3.2 井下探放水试验分析 |
3.3.3 模糊综合评价 |
4 灰岩水水动力和水化学特征 |
4.1 灰岩水水动力特征 |
4.1.1 灰岩含水层水位特征 |
4.1.2 灰岩疏放水位的动态变化 |
4.2 灰岩水水化学特征 |
4.2.1 灰岩含水层水化学特征 |
4.2.2 灰岩含水层水化学流场特征分析 |
5 灰岩水疏放性评价 |
5.1 灰岩水数值模拟研究 |
5.1.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 |
5.1.2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5.2 模型的形成过程 |
5.3 时间离散 |
5.4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5.5 模拟结果分析 |
5.6 太灰水疏放性分析 |
5.6.1 突水系数分析灰岩水的疏放性 |
5.6.2 抽水孔的疏放性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煤层底板灰岩岩溶发育程度定量判别及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发育研究现状 |
1.2.2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2.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井田范围与交通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地层与地质构造 |
2.2.1 地层 |
2.2.2 断层构造 |
2.2.3 节理特征 |
2.2.4 褶皱构造 |
2.3 水文地质 |
2.3.1 含水层 |
2.3.2 隔水层 |
2.3.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
2.4 本章小结 |
3.矿井充水因素与规律分析 |
3.1 水害特征 |
3.2 充水水源及其特征 |
3.2.1 地表水 |
3.2.2 顶板砂岩裂隙水 |
3.2.3 底板岩溶水 |
3.2.4 老空水 |
3.3 充水通道及其特征 |
3.3.1 断层及导水裂隙 |
3.3.2 采动裂隙 |
3.3.3 封闭不良的钻孔 |
3.4 煤层底板富水异常区识别 |
3.4.1 己四富水异常区 |
3.4.2 己三富水异常区 |
3.4.3 己一富水异常区 |
3.4.4 寒武系温度场特征 |
3.5 工作面突水机理分析 |
3.5.1 回采工作面突水过程 |
3.5.2 突水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矿区岩溶发育差异性程度判别 |
4.1 岩溶差异性研究方法 |
4.1.1 改进层次分析法 |
4.1.2 可拓物元模型 |
4.2 岩溶发育程度定量判别 |
4.2.1 判定指标选取 |
4.2.2 指标权重 |
4.3 岩溶发育程度评价 |
4.3.1 经典域和节域确定 |
4.3.2 待评物元确定 |
4.3.3 结果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与分区 |
5.1 评价方法 |
5.1.1 可变集理论定义 |
5.1.2 隶属度模型 |
5.1.3 评价模型 |
5.2 评价指标构建 |
5.2.1 断层分形分维 |
5.2.2 岩溶发育程度 |
5.2.3 单位涌水量 |
5.2.4 突水系数 |
5.2.5 开采深度 |
5.3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评价与分区 |
5.3.1 评指指标分级与权重 |
5.3.2 评价结果 |
5.3.3 突水危险性分区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昆明某建筑场地地基岩溶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发育规律的相关研究 |
1.2.2 三维可视化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岩溶发育环境 |
2.1 自然地理及工程概况 |
2.2 区域地壳稳定性 |
2.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2 地震 |
2.3 区域地质环境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 |
2.3.3.1 区域构造 |
2.3.3.2 近场构造 |
2.3.3.3 区内构造 |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岩土层含水特性 |
2.4.2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
2.4.3 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发育特征 |
3.1 研究区岩溶发育形态 |
3.1.1 研究场地外围岩溶 |
3.1.2 场区地基岩溶 |
3.1.2.1 场区地基结构及地层单元 |
3.1.2.2 场区地基岩溶形态 |
3.2 场区岩溶空间分布规律 |
3.2.1 岩溶发育平面分区 |
3.2.2 岩溶发育垂向分带 |
3.2.3 深部岩溶问题 |
3.3 场区岩溶发育的受控因素分析 |
3.3.1 地层岩性及产状控制岩溶的发育程度 |
3.3.2 地质构造影响岩溶的发育趋势 |
3.3.3 地下水影响岩溶的发育范围 |
3.4 场区岩溶作用 |
3.4.1 岩石与岩体 |
3.4.2 构造 |
3.4.3 场区地基岩溶发育史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溶发育规律的三维可视化 |
4.1 三维地质建模理论 |
4.2 三维建模软件(SKUA-GOCAD)简介 |
4.3 场区三维地层结构模型的构建 |
4.3.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4.3.2 不同地质界面的构建 |
4.3.3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 |
4.4 场区地基岩溶化分析 |
4.4.1 基于场区地基三维模型的岩溶化分析 |
4.4.2 基于勘察钻孔三维视图的岩溶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场区三维模型的场地溶洞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
5.1 计算模型结构概化 |
5.2 模型介质参数选取 |
5.3 场地溶洞围岩稳定性三维数值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及论文发表) |
(6)深部岩溶构造控水机制及底板突水非线性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2 研究区概况 |
2.1 交通位置 |
2.2 自然地理 |
2.3 地层 |
2.4 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3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富水规律及构造控水机制研究 |
3.1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岩溶发育机理 |
3.2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富水规律 |
3.3 构造控水机制研究 |
3.4 小结 |
4 下组煤底板奥灰突水非线性预测模型研究 |
4.1 下组煤底板奥灰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
4.2 下组煤底板奥灰突水非线性预测模型研究 |
4.3 下组煤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预测 |
4.4 小结 |
5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三维模拟及涌水量预测 |
5.1 研究区群孔放水试验简介 |
5.2 三维地下水模型 |
5.3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疏降涌水量预测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云南西邑铅锌矿复杂岩溶充水矿床涌水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4 本次研究概况 |
第二章 区域水文地质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三章 岩溶发育特征 |
3.1 岩溶发育一般规律 |
3.2 岩溶发育平面特征 |
3.3 岩溶发育垂向特征 |
第四章 矿区水文地质 |
4.1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4.2 矿区地下水化学分析 |
4.3 矿床充水条件分析 |
第五章 水文地质参数 |
5.1 渗透系数 |
5.2 渗透张量 |
第六章 涌水量预测 |
6.1 矿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6.2 数学模型 |
6.3 数值模型建立 |
6.4 数值法预测矿坑涌水量 |
6.5 涌水量预测结果与地下水防治建议 |
第七章 结语 |
7.1 结论 |
7.2 不足 |
致谢 |
附图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项目 |
(8)兖州矿区奥陶系富水规律及突水预测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5 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岩溶发育机理研究 |
3.1 下组煤底板空间展布规律 |
3.2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岩性特征 |
3.3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水介质溶蚀条件 |
3.4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空隙特征 |
3.5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岩溶发育机理 |
3.6 小结 |
4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富水性规律 |
4.1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水位水压特征 |
4.2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富水性特征 |
4.3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渗透性特征 |
4.4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富水性的地质控因 |
4.5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富水性分区 |
4.6 小结 |
5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模拟及涌水量预测 |
5.1 放水试验概况 |
5.2 基于放水试验的群孔水位监测动态特征 |
5.3 地下水模型及边界条件 |
5.4 中奥陶统上部灰岩含水层疏降涌水量预计 |
5.5 小结 |
6 矿井瞬变电磁探测三维可视化开发及应用 |
6.1 瞬变电磁法基本理论 |
6.2 三维可视化 |
6.3 Qt技术 |
6.4 VTK与Qt相结合 |
6.5 可视化系统实现 |
6.6 奥灰富水性探测案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临涣矿区深部太灰岩溶发育及富水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深部岩溶发育研究现状 |
1.2.2 岩溶含水层富水性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工作概况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研究区交通地理位置 |
2.1.2 研究区气象条件 |
2.1.3 研究区水文条件 |
2.2 地层条件概况 |
2.2.1 区域地层条件 |
2.2.2 矿区地层条件 |
2.3 构造概况 |
2.3.1 区域构造特征 |
2.3.2 矿区构造特征 |
2.4 水文地质概况 |
2.4.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2.4.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3 临涣矿区太原组灰岩地层特征研究 |
3.1 太原组岩溶灰岩地层的形成 |
3.2 太原组地层岩性特征 |
3.3 太原组各层灰岩厚度特征分析 |
3.4 太原组一~四灰含水层厚度分析 |
4 涣矿区深部太灰岩溶发育特征研究 |
4.1 浅部灰岩岩溶发育特征 |
4.2 深部灰岩岩溶发育特征 |
4.2.1 矿区太灰岩溶介质类型 |
4.2.2 钻孔岩溶发育深度与厚度 |
4.2.3 岩溶渗透性特征 |
4.2.4 钻孔测井曲线的岩溶发育识别 |
4.3 深部灰岩岩溶发育分布特征 |
4.3.1 矿区岩溶平面分布特征 |
4.3.2 矿区岩溶垂向分布特征 |
5 深部岩溶裂隙发育的控制因素 |
5.1 可溶岩岩性对深部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 |
5.2 深部岩溶发育的地质环境 |
5.2.1 太原组岩溶发育演化 |
5.2.2 岩溶发育的古地形地貌条件 |
5.2.3 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
5.3 深部裂隙岩溶水动力特征 |
5.3.1 灰岩含水层水位特征 |
5.3.2 太灰疏放水位动态变化 |
5.4 深部裂隙岩溶水化学特征 |
5.4.1 岩溶含水层水化学特征 |
5.4.2 灰岩含水层水化学流场分析 |
6 太灰富水性评价 |
6.1 各矿井太灰抽水试验成果资料分析 |
6.2 各矿井太灰探放水试验成果资料分析 |
6.3 矿区太灰水补、径、排条件分析 |
6.3.1 太灰水的补给 |
6.3.2 太灰水的径流 |
6.3.3 太灰水的排泄 |
6.4 矿区太灰水富水性评价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表 |
(10)岩溶地区深埋隧道围岩破坏过程渗流应力耦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区隧道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2.2 深埋隧道渗流场-应力场耦合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岩溶的发育规律及突水灾变特征 |
2.1 深部岩溶的产生条件及发育特征 |
2.1.1 岩溶产生条件 |
2.1.2 深部岩溶产生条件及特征 |
2.2 岩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
2.2.1 岩溶的分类 |
2.2.2 岩溶水的补给情况 |
2.2.3 岩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
2.3 岩溶隧道突水灾变的特征 |
2.3.1 岩溶突水发生条件 |
2.3.2 岩溶突水模式划分 |
2.3.3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的基本方程 |
第三章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原理 |
3.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想 |
3.2 RFPA软件概述 |
3.3 RFPA~(2D)-Flow系统概述 |
第四章 岩溶区深埋隧道围岩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
4.1 不同水压的充水溶洞对隧道围岩破坏过程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
4.1.1 数值试验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4.1.2 不同水压的充水溶洞对隧道围岩的应力场的影响 |
4.2 与隧道不同距离的充水溶洞对隧道围岩破坏过程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
4.2.1 数值试验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4.2.2 与隧道不同距离的充水溶洞对隧道围岩的应力场的影响 |
4.3 裂隙岩体中充水溶洞对隧道围岩破坏过程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
4.3.1 数值试验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4.3.2 裂隙岩体中充水溶洞对隧道围岩的应力场的影响 |
4.4 不同位置充水溶洞对隧道围岩破坏过程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
4.4.1 数值试验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4.4.2 不同位置的充水溶洞对隧道围岩的应力场的影响 |
4.4.3 不同位置的充水溶洞对隧道围岩的位移场的影响 |
4.5 多溶洞作用下隧道围岩破坏过程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
4.5.1 数值试验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4.5.2 组合形态下的充水溶洞对隧道围岩的应力场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 |
5.1 工程简介 |
5.1.1 水文气象地质条件 |
5.1.2 隧道围岩物理力学性质 |
5.1.3 齐岳山隧道岩溶突水事故简介 |
5.2 充水溶洞与隧道间最小安全距离的分析 |
5.2.1 数值试验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5.2.2 充水溶洞与隧道间最小安全距离的确定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课题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深部及超深部岩溶(论文参考文献)
- [1]昆明长水机场—小哨一线岩溶发育环境及发育规律研究[D]. 郭欣盛.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原位高压冻结冰试样的制作工艺与单轴压缩力学特性[D]. 王宝生.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孙疃煤矿灰岩岩溶水富水性特征及疏放性分析[D]. 唐文武.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4]煤层底板灰岩岩溶发育程度定量判别及突水危险性评价[D]. 姚孟杰.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5]昆明某建筑场地地基岩溶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D]. 刘文祥.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深部岩溶构造控水机制及底板突水非线性预测研究[D]. 牛云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7]云南西邑铅锌矿复杂岩溶充水矿床涌水量预测[D]. 崔灿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8]兖州矿区奥陶系富水规律及突水预测预报[D]. 张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4)
- [9]临涣矿区深部太灰岩溶发育及富水性特征研究[D]. 杨志. 安徽理工大学, 2016(08)
- [10]岩溶地区深埋隧道围岩破坏过程渗流应力耦合分析[D]. 曹洁. 贵州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