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三叉神经节初级传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神经,轴突,电镜,免疫,中脑,大鼠,纤维。
三叉神经节初级传入论文文献综述
路岩,王双燕,王守彪[1](2013)在《大鼠叁叉神经初级传入神经元的NADPH-d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d)在大鼠叁叉神经节(TG)和叁叉神经中脑核(MTN)中的表达。方法大鼠常规麻醉、固定后,参照Paxinos和Watson的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用冷冻切片机于Bregma-9.8mm和Bregma-7.4mm之间作MTN冠状切片,TG作水平切片,片厚均为20μm。每隔4张取一张,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所取脑片进行观察。结果在生理条件下,TG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大部分呈现阳性反应,在TG的神经元之间可见NADPH-d阳性神经纤维,形成细胞周围的篮样结构;NADPH-d阳性神经元在整个MTN从尾端到头端都有表达,有许多NADPH-d阳性神经纤维组成了稠密的丛。结论 NADPH-d在TG和MTN中高度表达,表明大鼠TG和MTN的叁叉神经的传入信息是由硝基能神经纤维传入。推测NO可能在口腔颌面部的疼痛和本体感觉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路岩,王双燕,王守彪[2](2013)在《大鼠叁叉神经初级传入神经元的NADPH-d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d)在大鼠叁叉神经节(TG)和叁叉神经中脑核(MTN)中的表达。方法:10%水合氯醛腹膜腔内注射麻醉、4%的多聚甲醛固定后,参照Paxinos和Watson的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冰冻切片机,于Bregma-9.8mm和(本文来源于《华东六省一市第22届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学术年会暨山东解剖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07-25)
熊抗辉,张文斌,张宇飞,马文领[3](2002)在《大鼠叁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内脏神经初级传入终末与NOS阳性投射神经元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查间质核 (INV)内内脏传入终末与向臂旁核 (PBN)投射的NOS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方法 逆行、跨神经节追踪以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 ,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 结果 PBN内注射四甲基罗丹明 (TMR)后 ,逆行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注射侧的INV ,大多属 2 0 μm以下的中、小型细胞。NOS阳性细胞与TMR逆行标记细胞分布区域重迭。NOS TMR双标记细胞分别占NOS阳性细胞总数的 5 4 8% (17 31)和TMR逆行标记细胞总数的 34% (17 4 9)。舌咽和迷走神经内注射生物素化葡聚糖胺 (BDA)跨神经节标记的内脏神经初级传入终末点状膨体贴近双标记细胞胞体 ,呈紧密接触状。 结论 可能存在经INV向PBN投射的内脏伤害性信息传导通路 ,作为神经递质和神经信息分子的NO可能参与其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控(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孔祥玉,谢宏林,杨振江,赵淑敏[4](2001)在《叁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特点及突触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注射纯酒精的方法成功地毁损了叁叉神经根 ,获得了理想的溃变效果 ,电镜下对溃变的叁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形态及其突触联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材料与方法 :选用SD大鼠 2 2只 ,体重 1 80~ 2 5 0g .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 (35m(本文来源于《电子显微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孔祥玉,谢宏林,杨振江,赵淑敏[5](2001)在《叁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特点及突触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注射纯酒精的方法成功地毁损了叁叉神经根,获得了理想的溃变效果,电镜下对溃变的叁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形态及其突触联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材料与方法:选用SD大鼠2 2只,体重1 80~2 5 0g .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35mg kg)麻醉,(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01-06-30)
张文斌,熊抗辉[6](2001)在《面口部叁叉神经躯体性初级传入和内脏性初级传入在叁叉神经脊束间质核汇聚的电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教研室既往研究曾发现叁叉神经脊束间质核不仅接受支配面、口部皮肤和粘膜的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和眶下神经等叁叉神经范围的初级传入 ,还接受舌咽、迷走神经的内脏初级传入。继之又证明 ,投射于叁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舌神经、眶下神经和舌咽、迷走神经的初级传入终末都主要分布在相当于闩水平的叁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梭形、柱状膨大部分 ,且两者的终末分布区存在着明显的重迭。因此设想 ,此两种传入终末可能汇聚于叁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的神经元并与之形成突触联系。为了证实此点 ,本研究将 HRP和神经毒 ricin分别注入于舌咽、迷走神经和眶下神经 ,在电镜下对它们的终末分布状态和联系进行了探索。发现有多数的此两类终末与树突分别构成突触连结 ;还发现一些标记的和溃变的终末共同汇聚于同一间质核神经元 ,其数量分别占标记终末总数的 1.43%和变性终末总数的 6 .5 7%。本文首次在形态学上证明直接来自叁叉神经躯体性和来自 、 脑神经内脏性初级传入终末汇聚于间质核神经元形成双重突触连结。推论 ,来源不同的外周躯体性和内脏性传入信息可能藉此汇聚而互相作用实现功能上的整合(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01年01期)
庄志业,刘大庸,李云庆[7](1999)在《大鼠叁叉神经尾侧亚核内SPR阳性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下行投射纤维之间的突触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追踪和免疫电镜技术研究叁叉神经尾侧亚核(Vc)内P物质受体(SPR)阳性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下行投射之间的突触联系。光镜观察发现,在Vc浅层,SPR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RMg下行投射终末的分布有重迭。电镜观察发现,叁叉初级传入终末和SPR阳性神经元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RMg下行投射终末与SPR阳性神经元树突也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提示RMg下行投射纤维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丘脑投射神经元对叁叉初级传入的伤害性信息进行调控。(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期刊1999年02期)
李建红,张文斌,李继硕[8](1997)在《舌咽、迷走神经初级传入与叁叉神经初级传入在叁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汇聚》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叉神经脊束间质核是位于叁叉神经脊束内的一些灰质团块,叁叉神经的一些分支和舌咽、迷走神经均有初级传入纤维投射于此核.为了更确切地认识这些传入投射在此核内的分布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在光学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Nissl引染色和未染色的透明大鼠脑切片,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首先重塑此核的立体构形,继之又重塑了经HRP跨节追踪方法显示的叁叉神经分支的舌神经、眼下神经以及舌咽、速走神经初级传入终末向此核内投射的立体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叁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在吻尾方向上整体呈连续且中间膨大的桂形佳状结构;投射于此核的各神经的终末量多少、分布区域虽然都不尽相同,但叁叉神经躯体初级传入和Ⅸ、X脑神经内脏初级传人终末在此梭形结构中段膨大部呈明显的重迭分布。本文结果为内脏传入和面目部躯体使人信息在叁叉神经脊柬问质核神经元的汇聚提供了形态学根据.(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1997年04期)
庄志业,刘大庸,李云庆[9](1997)在《大鼠叁叉神经尾侧亚核丘脑投射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中缝大核下行投射纤维间的突触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束路追踪和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大鼠叁叉神经尾侧亚核丘脑投射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中缝大核下行投射纤维间的突触联系。光镜观察发现,HRP跨节标记叁叉神经传入终末与中缝大核(RMg)顺行追踪的PHA-L标记终末在叁叉神经尾侧亚核(Vc)浅层有重迭分布。在Vc浅层丘脑投射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RMg下行投射的分布也有重迭。电镜观察发现初级传入终末和丘脑投射神经元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而RMg下行投射终末与叁叉丘脑投射神经元树突形成对称性或非对称性轴树突触,提示RMg下行投射纤维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丘脑投射神经元对初级传入的伤害性信息进行调控。(本文来源于《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孙淑杰[10](1996)在《咀嚼肌肌梭初级传入叁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自反馈投射的形态证明》一文中研究指出咀嚼肌肌梭初级传入叁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自反馈投射的形态证明PFLuo,DDessemBrainResearch1996,710(1-2)26Q~264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大鼠的提颌肌内,纤维内注射生物素酰胺入咀嚼肌肌梭传入叁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纤维、有...(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1996年06期)
三叉神经节初级传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d)在大鼠叁叉神经节(TG)和叁叉神经中脑核(MTN)中的表达。方法:10%水合氯醛腹膜腔内注射麻醉、4%的多聚甲醛固定后,参照Paxinos和Watson的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冰冻切片机,于Bregma-9.8mm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叉神经节初级传入论文参考文献
[1].路岩,王双燕,王守彪.大鼠叁叉神经初级传入神经元的NADPH-d分布[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
[2].路岩,王双燕,王守彪.大鼠叁叉神经初级传入神经元的NADPH-d分布研究[C].华东六省一市第22届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学术年会暨山东解剖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汇编.2013
[3].熊抗辉,张文斌,张宇飞,马文领.大鼠叁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内脏神经初级传入终末与NOS阳性投射神经元的联系[J].解剖学报.2002
[4].孔祥玉,谢宏林,杨振江,赵淑敏.叁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特点及突触联系[J].电子显微学报.2001
[5].孔祥玉,谢宏林,杨振江,赵淑敏.叁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特点及突触联系[C].第二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2001
[6].张文斌,熊抗辉.面口部叁叉神经躯体性初级传入和内脏性初级传入在叁叉神经脊束间质核汇聚的电镜研究[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
[7].庄志业,刘大庸,李云庆.大鼠叁叉神经尾侧亚核内SPR阳性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下行投射纤维之间的突触联系[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9
[8].李建红,张文斌,李继硕.舌咽、迷走神经初级传入与叁叉神经初级传入在叁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汇聚[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7
[9].庄志业,刘大庸,李云庆.大鼠叁叉神经尾侧亚核丘脑投射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中缝大核下行投射纤维间的突触联系[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7
[10].孙淑杰.咀嚼肌肌梭初级传入叁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自反馈投射的形态证明[J].医学信息.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