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人民医院161046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检形成患者的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脑血检患者提供有效的方案,从而提高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血检形成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以及饮食和行为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尽早及时地治疗结合系统的临床护理脑血栓形成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减轻后遗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脑血检形成;护理方法;综合护理
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升高的趋势,6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的概率增加最明显,而且50%一70%的患者病后会遗留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往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而给予于脑血栓形成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与并发症的出现都有重要的作用。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脑血栓形成患者80例,旨在探讨脑血检形成患者的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脑血检患者提供有效的方案,从而提高其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1月~2015年7月间在我院脑外科进行治疗的脑血栓形成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34-73为岁,平均年龄为(54.68±6.67)岁;右侧脑血栓29例,左侧脑血栓36例,双侧脑血栓14例;所有人选患者均经CT或核磁共振确诊为脑血栓形成,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抽搐、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患者人院后要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指导并帮助患者取平卧位或遵医嘱取头部高于床30度的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血压、呼吸、脉搏、心率、体温、颅内压等的变化,保持呼吸道的顺畅,并时刻注意颅内压是否有升高的迹象,患者的病房应时刻保持充足的光线、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定期清洗床单被罩等。
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包括:饮食护理、肢体护理、语言功能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所以应给予患者的食物应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了控制患者的血压,饮食应低盐、低脂清淡为主。指导患者选取正确的体位,当患者取仰卧位时,对瘫痪侧的肢体要垫高,一般超过肩部,肘略弯曲,腕或手轻度伸展;从患侧上肢的手指开始到前臂、肩关节周围,下肢沿着脚趾、小腿、大腿、髓关节周围的顺序按摩,每天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调节按摩次数和按摩时间,一般每次20-45mni;训练患者手和关节的灵活性,指导患者每天进行手指的伸展、并拢、分开等动作。护理人员应尽量的与患者进行交谈,尽量让患者说出来,并针对患者进行伸舌、张口和说话口型的训练。并且护理人员要经常积极热情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开导、鼓励、安慰患者,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
1.3疗效评定
根据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评价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显效:严格按照饮食和行为要求进行护理,不存在违反规定现象;有效:按照饮食和行为要求进行护理,存在两次以内的无目的性违反护理规定现象;无效:未按照饮食和行为要求进行护理,且超过三次。根据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比较生活质量,选取躯体疼痛、情感功能和精神状况3个项目,每项0~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应用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得分<50分为1级;50~84分为2级;85~95分为3级;≥96分为4级。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22.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卡方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80名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病例以及临床资料的对比,主要得出了以下结果。两组患者饮食和行为达标率比较,试验组患者饮食和行为达标率92.5%,对照组患者饮食和行为达标率为55.0%;两组患者临床行为的评价标准对比,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肢体功能和行为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脑血栓形成患者中显效28例(60.07%),有效8例(30.38%),无效4例(8。86%),总有效率为91.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8%,因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3.讨论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的常见类型,是由于脑动脉主干或者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管腔狭窄闭塞、血管增厚和血栓形成,使得脑局部血流减少或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脑神经软化坏死和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所以临床上又称其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或血栓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和情感障碍等。少数患者病前曾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为了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恢复肢体和语言等功能,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一般护理是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饮食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肢体护理与语言功能护理是脑血栓形成护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并发症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痛苦;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必不可少,只有患者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才能使疾病康复。同时医护人员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结合各项护理措施,从而提高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另外患者出院后,应该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经常运动、注意保暖、遵医嘱用药和定期复诊。
参考文献:
[1]崔九平.脑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干预[J].哈尔滨医药,2012,32(:2)165-167.
[2]黎秀兰.脑血栓形成患者综合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9(6)147-149.
[3]马维冰.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56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