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卒中论文_邓云苗

导读:本文包含了出血性脑卒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基因,细胞,进展,障碍。

出血性脑卒中论文文献综述

邓云苗[1](2020)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纤溶酶治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纤溶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科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研究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纤溶酶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系统损伤恢复情况,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改善情况,纤维蛋白原恢复状况以及血糖下降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着高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糖水平下降程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纤溶酶治疗的临床疗效显着,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20年01期)

田绍武[2](2020)在《溶栓前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效果及出血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溶栓前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效果及其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溶栓前是否进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分组,将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纳入A组(n=31),未服用患者纳入B组(n=39),比较2组患者溶栓效果和出血转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脑出血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前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20年01期)

张微微[3](2020)在《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4±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药物所致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20年01期)

刘慧玲,詹峰,陈晔,王亚洲,张健[4](2019)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单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IS患者250例为病例组和210名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其表达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MHR对IS的诊断价值。结果 IS组MHR 0.325(0.248-0.41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216(0.161-0.27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HR OR=1.108(1.082-1.134,P<0.001)的升高是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H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 (95%CI 0.735-0.814),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6%和77.62%。结论外周血MHR是IS的独立危险因素,MHR水平可能是IS早期诊断和预防的潜在临床标志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12期)

何岍妍,刘相良,邬雪涵,何其通[5](2019)在《长链非编码RNA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基因组30多亿个碱基对基因序列中,约有98.5%的非编码序列,而绝大多数非编码序列被转录成长度大于200个碱基的RNA[1]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Lnc RNA种类较多,它们不经翻译过程而直接折迭成高级结构[2],以RNA的形式在多个层面上以复杂的作用机制参与调控细胞分化、增殖以及个体发育等重要生命过程,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及维持稳态、神经细胞功能行使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12期)

陈华,赵斌,王婉[6](2019)在《抗氧化剂和B族维生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影响因素,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已发现多种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脑动脉粥样硬化、膳食营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1,2]。研究表明抗氧化剂可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和改善脑卒中预后[3]。但通过膳食水(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张填,陈薪旭,邢梦芸,王埮[7](2019)在《血清OxA、Aβ_(1~42)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影响及诊断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中食欲素(Ox)A、β淀粉样蛋白(Aβ)_(1~42)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影响及诊断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他可能危险因素对缺血性PSCI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随访至发病90 d时完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22分为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组(PSCI组),MoCA量表评分≥22分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正常组(非PSCI组),比较各组血清OxA、Aβ_(1~42)及生化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①与非PSCI组比较,PSCI组血清OxA、Aβ_(1~42)水平明显下降,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脑梗死发病90 d时MoCA评分与OxA、Aβ_(1~42)、入院时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s′=0.339,0.537,0.450,均P<0.05),而与Hcy呈负相关(rs′=-0.197,P=0.033)。③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主要的影响缺血性PSCI的因素:教育年限、Aβ_(1~42)、OxA及Hcy。④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Aβ_(1~42)、磷酸化tau蛋白(P-tau)、OxA叁种指标诊断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70.89 pg/ml、214.33 pg/ml和445.62 pg/ml,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0.56和0.77,提示Aβ_(1~42)对缺血性PSCI的诊断准确性最高,它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90和0.93;其次为OxA,它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1和0.73,同样对缺血性PSC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Tau蛋白的诊断价值有限。⑤联合Aβ_(1~42)、P-tau、OxA来预测MoCA量表标准下PSCI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3和0.87,叁种指标联合检测AUC达0.92,约登指数为0.81。结论 OxA、Aβ_(1~42)、教育年限及Hcy是影响缺血性PSCI的主要因素。与联合检测Aβ_(1~42)、P-tau、OxA相比,推荐单独检测Aβ_(1~42)对PSCI进行预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马蓉,徐弘扬,杨锡彤,王光明[8](2019)在《中国人群E-选择素基因S128R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E-选择素基因S128R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在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并筛选与所研究位点相关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5.3和stata1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纳入的与S128R有关的8个病例对照研究,总计1 478例患者和1 429例健康对照进行meta分析显示:等位基因模型(R/S):OR(95%CI)=2.48(1.95~3.1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显性纯合子模型(RR/SS):OR(95%CI)=4.40(0.84~19.33),P=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显性杂合子模型(RS/SS):OR(95%CI)=2.51(1.96~3.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性基因模型(RR/RS+SS):OR(95%CI)=3.53(0.74~16.91),P=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隐性基因模型(RR+SS/SS)OR(95%CI)=2.57(2.01~3.2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人群E-选择素S128R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易感性有关系,R等位基因增加中国人群脑卒中患病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谷聚贤,安泽鑫,王妍,赵丽,吕建萍[9](2019)在《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及对神经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0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44)。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阿加曲班,均治疗14 d。比较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利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检测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因子[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变化,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83%(53/59)、63.64%(28/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S100β蛋白、NSE、IL-6、IL-8及TNF-α水平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S100β蛋白、NSE、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6.95%(10/59)、18.18%(8/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74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未予特殊处理或仅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着,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神经功能损伤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良好。(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12期)

郭强,苏航,李会琪,张恒,姚力[10](2019)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 MoCA)评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92例MoCA评分≥26分(认知功能正常组),86例MoCA评分<26分(认知功能障碍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8.31%。认知功能障碍组、认知功能正常组MoCA评分分别为(22.12±4.58)分、(27.52±2.3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病灶、梗死部位为枕叶和丘脑、既往有卒中史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且与多病灶、梗死部位为枕叶和丘脑、既往有卒中史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12期)

出血性脑卒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溶栓前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效果及其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溶栓前是否进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分组,将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纳入A组(n=31),未服用患者纳入B组(n=39),比较2组患者溶栓效果和出血转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脑出血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前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出血性脑卒中论文参考文献

[1].邓云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纤溶酶治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

[2].田绍武.溶栓前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效果及出血转化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

[3].张微微.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

[4].刘慧玲,詹峰,陈晔,王亚洲,张健.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5].何岍妍,刘相良,邬雪涵,何其通.长链非编码RNA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6].陈华,赵斌,王婉.抗氧化剂和B族维生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病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

[7].张填,陈薪旭,邢梦芸,王埮.血清OxA、Aβ_(1~42)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影响及诊断的预测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8].马蓉,徐弘扬,杨锡彤,王光明.中国人群E-选择素基因S128R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9].谷聚贤,安泽鑫,王妍,赵丽,吕建萍.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及对神经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9

[10].郭强,苏航,李会琪,张恒,姚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9

论文知识图

出血性脑卒中不同吸烟状况对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不同吸烟状况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MS组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对...组与非MS组对出血性脑卒中的累...

标签:;  ;  ;  ;  ;  ;  ;  

出血性脑卒中论文_邓云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