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获准的2002年世界纪录(论文文献综述)
许林[1](2020)在《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文中指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发展,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构;民粹主义与新冠疫情冲击欧美政治,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世界变局影响着中国变局,中国正处于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一是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成为国内市场承载不下自身生产能力的制造业大国,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必须开放开明,以求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增进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二是世界秩序从冷战后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型,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针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性竞争疑虑,中国突破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理念,并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公共产品建设,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密切与深入,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换代,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呈现出网络社交媒体化倾向,以往主要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当下的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等各类传播混合一体无缝接轨的信息扩散交流实践不相适应,亟待创新开拓。如何在大变局中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从理念内核、组织传播、公民外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树立仁和善念为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世界观,学习佛教基督教等组织的成功经验,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创新。论文首先以史为鉴,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剖析了中国仁和理念的进阶之程:炎黄先祖已学会了建立我者与他者之间的非战争关系,顺利实现了三个部落的融合,部落融合后又以禅让制体现出了对权力公正的正确政治追求;而夏、商、周,从部落禅让到宗法分封再到周以后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呈现出了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中国政治视野里的“天下”体系的动态生成,也体现了以“中和”为目标的中国整体哲学观的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将血脉传承里、集体无意识里自远古起就一直充盈着的仁爱万物、和待天下的善念发展成为能维系全球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信念,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理解并拥有这份善念,并将这份善念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理念。论文接着继续使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环境适应、传播主体设定、传播内容把关等三方面总结佛教与基督教等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得失,发现外来宗教在他国的传播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弱化组织色彩,规避与当权者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嫌疑,以得到当权者的支持;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要先树精英形象、寻求社会身份认同,选用与当地精神同质、生活贴近的传播内容,以生动传播形式,进行“适应”传教;三是从文化抵触、文化顺应到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长期自觉的“本土化”过程,不断调整、变化,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地文化。这对我国孔子学院类的文化对外传播组织有启发意义。论文还从现实层面,采用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际舆论利用中国民间舆论消解甚至黑化中国国家舆论场的引导作用的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普通网民借助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些网民却媒介素质堪忧并缺乏相关国际公共关系常识。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方式,认为要利用好社交类平台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应将重心放在引起他者对我方文化的兴趣上,即争夺关注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获取认同度,要采用以下策略:注重关注度、彰显独特性、扩大接触面、铺陈情感律。具体操作方法是:一要善于契合他者文化心理痛点,借势名人晕轮效应,培养超级文化传播者,搭乘热点话题公关;二要政治人物形象个性化、重要人物形象生活化;三要尽一切可能扩大本文化与他者的接触面,因为这是“滚动摩擦”时代的媒介接触,要善于全平台协作传播;四要以情动人,在中国故事里附加上浓烈的感情。
于红丽[2](2020)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就开始持续上升。美国作为国际体系的主导国,自然愈发重视亚太地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国际体系开始发生深刻变革,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被空前重视。为应对国内外危机,美国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要把全球战略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其目标是通过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网络,加大亚太地区军事投入,参与并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以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防止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权的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在冷战结束后首次遭到质疑。为了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开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全面重视对其造成挑战的亚太地区。这一战略也是此后特朗普强化对华竞争的先声,是中美关系进行深度调整的前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的实质,也是奥巴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相比较特朗普“印太”战略推进进程的尚未完成,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显得更加完整,且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深入研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理性地认识特朗普“印太”战略的实质。同时,对于我们有效应对美国亚太战略带来的挑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目标、实施、评价及影响,分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以及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与特朗普总统新“印太”战略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中国应对美国亚太战略的战略与对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了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形成。首先,研究了全球国际体系出现的转型取向和亚太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的相对性衰落和中国的结构性崛起对于全球以及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其次,梳理了冷战后到奥巴马政府之前的美国的亚太战略,意在阐述美国亚太战略的连续性。最后,论述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过程,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再到“亚太再平衡”所经历的演进过程。第二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依托。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是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权力主导,拓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影响。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牢靠的同盟体系和霸权威望等战略资源可资利用。第三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奥巴马政府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首先,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高美军在亚太地区“反拒止”和作战能力,降低对其他地区的战略介入。其次,巩固美国的亚太辐辏安全体系。其中包括优化美国亚太同盟体系,重塑安全伙伴网络等。最后,打造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新体系。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深化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扩展在本地区内的价值观同盟。第四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评价。首先,对“亚太再平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离岸平衡”战略传统的延续和“选择性干预”战略的强化,是两者的战略复合。其次,评价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认为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战略红利,但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且付出了巨大战略成本。最后,分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反响,美国国内、亚太地区国家和全球其他地区国家对该战略有着差别化的反应。第五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与启示。“亚太再平衡”战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持续崛起的势头没有发生改变,导致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特朗普政府在同样重视亚太地区的前提下,改变了战略实践的风格与方式。美国对华战略思维更趋“冷战化”,放弃了“离岸平衡”的做法,更强调单边性质的强力施压,更重视军事手段的使用,其实质是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否定之否定的加强版。“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因应“印太”战略提供了战略启示,我国应对美国对华认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美国的战略限度有着明确的判断,坚持核心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地发展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的战略压力。
戴洪涛[3](2020)在《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家族企业传承的相关模式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试图从现代经济学视角提出适合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变革模式。家族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从现实情况看,在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家族企业将普遍面临接班问题。但从全球范围看,家族企业的传承往往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国内外的事实深刻的表明传承对于中国家族企业群体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着力从理论上破解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难题是当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难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笔者发现理论界对于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商科等领域,从现代经济学视角对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笔者力图在创新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从共有产权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三种传承模式提出相应的变革策略。并结合互联网新科技区块链技术的相关应用,有针对性的提出融合区块链技术思想的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变革的新模式。为了更好的完成研究目的,本文主要使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大量国内外案例的分析进行深入的提炼和归纳。并结合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现实困境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通过对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系统总结,笔者认为中国家族企业目前的传承主要集中在一代创始人到二代继承人的阶段。这一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家族企业创始人在企业传承的作用是极为关键的。而通过对国外诸多家族企业传承的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便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领域的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也有很大不同,这体现了企业传承具有高度的独特性。另外,虽然继承的产权设计非常重要,但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并没有一个统一或者标准的产权设计模式可供选择。具体的传承模式之间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因此,本文的另一个结论认为,不管是家族企业二代继承还是内部培养抑或是聘用外部职业经理人,这三种模式都有可取之处,具体选择何种模式为主要依赖于家族企业创始人的决策。而对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第四种传承模式,笔者在理论层面进行了一定探索。但是否选择使用区块链技术,或者区块链技术如何使用,这些问题还要由企业自己来决定。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区块链技术已经展现出了巨大和深远的应用前景。这也启示中国的家族企业家要高度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善于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覃亚林[4](2019)在《当代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变迁研究》文中认为纪录片可以一种特有的、还原现实的影像方式记录某一地社会、历史文化景象。外国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即从他者视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知自我的模本。本论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美国涉华纪录片为研究对象,探讨美国涉华纪录片中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及其历史变迁,并从国际关系、权力博弈、媒介传播等视角分析纪录片塑造中国形象的背景和成因。自1949年以来,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变迁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71年的中美对抗阶段、1972-2000年的中美关系正常化阶段和新世纪以来的多元化形象呈现阶段。美国涉华纪录片塑造中国形象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认知中国,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他者”来实现自我认知。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阐明了选题的背景、价值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国家形象及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现状,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对研究样本来源做了说明;第一章说明涉华纪录片内容分析的研究框架和类目设计,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第二章分析中美对抗阶段(1949-1971)涉华纪录片的中国形象,这一阶段中国以“主体缺席”的情形存在于纪录片中,主要呈现为“红色中国”的政治形象;第三章考察中美关系正常化时期(1972-2000)的中国国家形象,这一阶段涉华纪录片的视角转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观照,塑造较为多面的中国国民形象,但对中国的批判仍在继续;第四章分析新世纪以来涉华纪录片的中国形象,这一阶段的纪录片数量上激增,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中国国家形象,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第五章从综合国力、中美关系、媒介传播与社会文化等方面探讨美国涉华纪录片中国形象变迁的背景和成因;其中,既有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和追踪,也与中国国家实力变化和中美关系发展紧密相连,还有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美国对异域中国的想象。
张光润[5](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指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6](2017)在《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文中提出全球回顾(中国例外)全球核电发电量在2016年上升了1.4%,原因是中国增长了23%,尽管核电在发电中的份额停滞在10.5%(-0.2%)。2016年共有10座新核电反应堆启动,其中一半在中国。2017年上半年有两座反应堆发电入网,一座位于中国,另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后者是世界上第一台开建于福岛核事故之后并运行入网的机组。2016年全球新建动工核反应堆3座,其中两座位于中国,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与2010年全球新建动工15座(中国10座)的情况相比下降明显。2017年上半年全球仅有一座新建反应堆在印度开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没有。全球在建核反应堆数量连续4年下降,由2013年年末的68座下降到2017年年中的53座(中国20座)。关停与建设延期俄罗斯和美国2016年关停了部分核反应堆,瑞典和韩国也于2017年上半年将其最老的机组关停。韩国新当选总统关闭了一座核电站,并暂停了另外两座核电站的建设。这使其本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希望陷入危险。目前,有13个国家正在建造新的核反应堆,比WNISR2016报告中少了1个。随着项目管理高层卷入大规模腐败丑闻,巴西Angra-3反应堆的建设被放弃。有37座反应堆的建设进度滞后,其中19座在去年进一步延误。中国也不例外,20座在建反应堆中至少有11座出现了工程延期。有8个在建核电项目已开工建设10年以上,其中3个已有30年。《2016世界核电产业现状报告》指出有17座反应堆计划于2017年启动。截至2017年年中,只有2座启动,而有11座至少要延期至2018年。历史核巨头的破产/救助——核电企业的深度金融危机在发现核电建设项目发生巨额亏损之后,东芝集团为其美国子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申请破产,西屋公司是历史上世界最大的核电建设商。在过去六年里,阿海珐集团累计亏损了123亿美元。法国政府已经向其提供53亿美元的纾困,并继续采取"拆分"策略。阿海珐集团Creusot Forge业务部的大规模质量控制丑闻进一步削弱了人们对核电产业的信心。主要核电公司的股价遭受侵蚀,信用评级机构调低了他们的信用等级。福岛核事故发生六年后,日本政府开始解除撤离令,以限制飞涨的赔偿费用。灾难总成本的官方估计已从1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亿美元。一项新的独立评估将灾难成本估计为4440亿-6300亿美元(取决于水的除污水平)。只有5座反应堆已经重启。2016年全球风能发电量增长16%、太阳能发电增长30%、核电发电量增长1.4%。风能发电量增长132 TWh、太阳能发电量增长77 TWh,分别是核电35TWh发电量的3.8倍和2.2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新增发电量的62%。新的可再生能源击败了现有的核能。在智利、墨西哥、摩洛哥、阿联酋和美国,可再生能源拍卖创下了低于30美元/MWh的低价,而2015年美国核电站的平均摊分成本为35.5美元/MWh。
李倩岚[7](2016)在《“他者”的纪实影像 ——以当代中国题材欧美纪录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纪录方式,以其客观现实和历史写照的真实性,以及来自生活的艺术魅力影响、启迪和激励观众,使观众能从中重温历史、认识生活、欣赏艺术,从而提高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和人文意识,发挥纪录片应有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纪录片又被称为“一个国家的相册”,人们能从中看到这个国家过去的历史、现实的生活,并思考其未来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高度重视纪录片的创作、生产和传播,除对本国各类主题的关注外,“中国故事”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拍摄纪录片的热门选题。纪录片属于一种文化,我们不仅需要研究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纪录片在影像表达上的特点,更需要关注欧美自身文化是如何通过纪实影像在中国语境中再生产知识和权力的。虽然中国题材欧美纪录片所有关于中国的画面都拍摄于中国,但摄影机里的“中国图像”不只是单纯纪录现实的某种表征,更包含一种权力或视角。纪录片因其非虚构性成为社会空间的重要呈现媒介,中国题材欧美纪录片实际上是西方话语体系中被构建的“他者”,是蕴含着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是西方文化的一种表征。在构建过程中,欧美在社会互动下构建出这类文化产品,再通过全世界范围的影像交流与知识共享,将中国标签化、具象化。从空间角度进行中国题材欧美纪录片研究,不仅是一个新视角的突破,且更具有试图以影像空间塑造弥合中国过去并链接未来的意义。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内容包括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理论渊源;研究思路与方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呈述中国:身份与空间的建构,本章基于纪录片创作主体的结构、社会空间关系的变化是其创作道路上至关重要的影响因子认识,探讨创作者主体身份的多样化和多元空间的开启与呈现。关于主体身份的多样化,主要研究了行旅身份与直觉形象的生成,诗人角色与独立的文化空间,观察员与公共事务的聚焦,海外游子与故国想象的书写等;多元空间的开启与呈现,则包括公共空间的扩张、私人空间的渐显、边缘空间的呈现等。第三部分,异域图景:想象的流放地,本章从纪实影像的空间符码为出发点,阐述了当代欧美纪录片在意义生产中建构的关于中国空间的图景,包括政治空间、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剖析纪录片表达中最基本的外观与标记性的中国空间符码,并分析以此勾勒出的中国不同时代的影像轨迹。第四部分,杂糅的表达:多元纪实的形态与风格,从美学角度看,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呈现方式,其影像纪录形态、风格和形式是有其内在的艺术支撑。本章探讨当代中国题材欧美纪录片在艺术表达方式上的多元化,既有对西方传统纪录模式继承的基础之上的演变,还有突破传统、加入中国特色的纪录美学形态。第五部分,中西对话:影像映照与交互审视,本章以中西话语和中西纪实影像的交叉事实为基础,以一种更为宽广的视角来考察中西方话语在纪实影像中的渗透和博弈;思考国际电影节尤其是欧美电影节对中国本土纪录片创作的影响;研究中西合作拍片的成功经验及对当下的启示。本文希望借助已有的理论,通过对当代中国题材欧美纪录片影视艺术和美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相对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题材欧美纪录片的逻辑关联及其深层隐喻意义。研究意义具体地说:一是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中国的国际文化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形象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是国家的一种“声誉资本”,良好的国家形象会带来良好的声誉。目前,中国形象正面临多重挑战,通过对当代欧美纪录片这一类视觉性文本的研究思考形塑“中国”的问题,有利于了解中国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视听表述独特性和具象化特征,为中国在21世纪的和平崛起制定文化发展政策、加强对外宣传等工作提供参考与依据。二是有助于从文化层面寻找中西方的差异和自我反思。中西双方由于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创作者拍摄视角、时空观念、关注重点上都存在差异。研究当代欧美纪录片中的影像中国,有助于从文化层面上寻找中西方表面冲突的深层原因,从而减少冲突和偏见,消弭隔阂和误解,促进和谐共荣。从欧美纪录片视角重新“看”中国,不仅可以促成我们对西方价值观的认知,也有助于我们对自身进行反思。三是对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有积极借鉴和启示意义。通过对当代中国题材欧美纪录片的具体研究和分析,既要看到欧美纪录片创作积极的方面,如欧美纪录片选题关注的角度、内容,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摄影的构图方式、表现手法等艺术手段等,对于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但也要重视防止中国题材欧美纪录片,对于中国影像传播的负面作用。以欧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为镜,对当下中国文化自觉不无裨益。本文试图通过对欧美纪实影像中是如何对“中国”进行种种不同表述的研究与阐释,探讨影像纪录背后关于文化、观念、历史和权力的问题,即不仅仅在于分析欧美纪录片组织排列中国影像的呈现,更重要的在于对以纪录片为中介,从中西方文化碰撞下产生的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关系结构进行思考,为中国本土纪录片的自我反思提供世界级的参照。为当下的中国纪录片作品走向海外市场,以及在纪录片市场进行国际合作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由于与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相关理论的未成形和实践的多样复杂性,相关研究方法也尚未形成体系,加上当代中国题材欧美纪录片的影像资料十分庞大且难以收集,使跨文化视阈下的纪录片研究难免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可能存在牵强之处,论文中的有些观点和分析方法,也还有待进一步商榷和完善。但本文真诚期望,能通过上述研究和思考,在面对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纪录片这一强势文化资源时,借“西方之眼”,观“中国之心”,探讨如何有助于构建当代影像中国,传播中国文化,为今后中国本土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提供些许借鉴。
王光艳[8](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吕晶[9](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宫浩宇[10](2012)在《1927-1937年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7至1937年是国民党统治大陆期间的一段政权相对平稳的时期,史称“南京十年”。这十年也正是南京政府与电影界发生密切联系的一段时期:一方面,南京政府文艺政策的制定者无不将与电影有关的大事小情视为要务;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甚至包括来华的外国电影)在艺术外观上的变异更迭,很多亦可从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中找到源头活水。叩问早期中国电影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在理路,只要肯多向前凑近几步,我们就不难看到南京政府活跃的身影。此外,这一时期南京政府的电影政策,强化了电影与政治之关系,为延续至今的一种由政府深入介入电影事务的管理体制,提供了一个原初规范和早期样板,其中既包含了诱使国人致力于促成这一体制破茧而出的“阳谋”与“阴谋”,又包含了国人回应这一体制果真降临时的各色反应,亦包含了这一体制的得失利弊、功过是非。本文将以这一时期的南京政府电影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依照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将其划分为防范性电影政策和建构性电影政策这样两大类别,并借助对大量的一手史料钩沉与开掘,梳理、呈现了南京政府电检制度的演变轨迹以及以建立国营电影机构、推动教育电影为主的电影活动之历史原貌,进而深入地探讨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的外在特征及内在理路。此外,本文还详细地讨论了南京政府电影政策与彼时电影界及舆论话语之间的深层联系,既对电影政策之推行对电影业所形成的影响,予以评估,又可还原出彼时复杂多义的历史声像,撞击固有历史结论,进而加深我们对这段电影史的理解。总之,南京政府的电影政策处在由国民党政权的意识形态、中国电影的现实境遇以及舆论呼声所共同构筑的复杂的历史环境之中。它成为建构早期电影业形态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力量,也是我们如今理解早期中国电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因素。谈论早期中国电影的创作观念的此消彼长、产业格局的移形换位乃至整个电影传统的演化变迁,若绕开了南京政府的电影政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说得清楚透彻的。
二、获准的2002年世界纪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获准的2002年世界纪录(论文提纲范文)
(1)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
1.4.1 研究重点 |
1.4.2 创新之处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第2章 先人理念:中国仁和的进阶之程 |
2.1 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融合选择 |
2.1.1 炎、黄、蚩尤的“三国”融合 |
2.1.2 禅让故事里的权力公正 |
2.1.3 夏、商、周的整体世界观 |
2.2 汉朝的均势“和”策略 |
2.2.1 汉匈一家的“和”理念 |
2.2.2 汉匈共处的“和”策略 |
2.2.3 汉匈相争的“有利均势”战 |
2.3 唐代:夷狄一体的开放格局 |
2.3.1 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格局 |
2.3.2 广迎宾朋的社会实体格局 |
2.3.3 多元融合的灿烂文化成果 |
2.4 全球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 |
2.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他山之石: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 |
3.1 “理解他者的理解”:传播之环境适应 |
3.1.1 方法:分寸感与“理解他者的理解” |
3.1.2 把握两国关系,规避可能风险 |
3.1.3 理解传播体制,处好公共关系 |
3.2 个人传经与组织布道:传播之主体设定 |
3.2.1 弱化组织色彩,淡化文化领导权之争 |
3.2.2 树立精英形象,寻求身份认同 |
3.3 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之内容把关 |
3.3.1 精神求同,“适应”传教 |
3.3.2 内容求轻,形式生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实压力:国际舆论与中国民间舆论的双重误读 |
4.1 民间意识与国家理念的错位 |
4.1.1 从2020新冠肺炎疫情看国际舆论对民间舆论的利用 |
4.1.2 官方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舆论引导 |
4.1.3 民间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意义消解 |
4.1.4 常识缺乏下的错位与误读 |
4.2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
4.2.1 远方的乌托邦 |
4.2.2 愚昧的中国 |
4.2.3 黄祸论 |
4.2.4 中国崩溃论 |
4.2.5 中国威胁论 |
4.3 被掩敝的国际公共关系 |
4.3.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受双方母国关系的缺席 |
4.3.2 传播模式对传受双方母国关系模式的忽略 |
4.3.3 传受双方母国关系被掩蔽的原因探究 |
4.3.4 对外文化传播主体的公民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变局中的中国文化对外“轻传播”策略 |
5.1 “轻传播”的概念探析 |
5.2 路径选择:万物自生听的网络社交媒体 |
5.2.1 技术基础:“沉浸”泛在的网络信号覆盖 |
5.2.2 渠道平台:内容、服务、账号的多维信息超市 |
5.2.3 范围特征:人内、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的组合传播 |
5.3 实践创新:“轻传播”的效果四律 |
5.3.1 注重关注度 |
5.3.2 彰显独特性 |
5.3.3 扩大接触面 |
5.3.4 铺陈情感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与框架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 |
一、亚太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 |
(一)国际体系全球转型 |
(二)亚太地区地位上升 |
(三)美国的相对性衰落 |
(四)中国的结构性崛起 |
二、美国亚太战略的历史沿革 |
(一)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战略 |
(二)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 |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 |
(一)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 |
(二)从“转向亚太”到“亚太再平衡” |
第二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 |
(一)巩固主导地位 |
(二)拓展经济利益 |
(三)扩展价值观念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硬实力依托 |
(一)综合国力 |
(二)同盟体系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软实力依托 |
(一)霸权威望的作用 |
(二)亚太身份的强化 |
第三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重点 |
一、军事战略重心的转向 |
(一)强化军事存在 |
(二)提高作战能力 |
(三)集中战略资源 |
二、辐辏安全体系的巩固 |
(一)修复信任关系 |
(二)升级同盟体系 |
(三)塑造伙伴网络 |
三、多边合作关系的推进 |
(一)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二)创新盟国多边军事合作机制 |
(三)深化与东盟的多边领域合作 |
(四)扩展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同盟 |
第四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评价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 |
(一)“离岸平衡”传统的延续 |
(二)“选择性干预”的战略强化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 |
(一)获取部分战略红利 |
(二)增加地区不稳定性 |
(三)升高战略实施成本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响 |
(一)美国国内的战略定性 |
(二)亚太国家的战略反应 |
(三)其他国家的战略认知 |
第五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及启示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 |
(一)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 |
(二)“亚太再平衡”向“印太”的转变 |
(三)“印太”战略更加趋于“冷战化” |
二、“亚太再平衡”对中国因应“印太”战略的启示 |
(一)明确美国对华战略定位与战略限度 |
(二)坚持底线思维以实力应对中美竞争 |
(三)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战略压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历史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全文的结构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家族 |
二、企业 |
三、家族企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经济学视角下的理论框架 |
一、家族企业传承的高失败率原因探析 |
二、本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三、方案设计 |
第三章 中国家族企业的演变历程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动荡间断期 |
第二节 1978年到1988年——艰难探索期 |
第三节 1988到2002年——稳定成长期 |
第四节 2002到2012年——跨越发展期 |
第五节 2012年至今——成熟稳定期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一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几种模式 |
一、子承父业 |
二、内部培养 |
三、引进职业经理人 |
第二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影响因素 |
一、一代创始人的决策 |
二、意外事件 |
三、子女意愿及能力 |
四、政商关系与营商环境 |
第三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共性问题 |
一、企业创新能力缺乏 |
二、对传承认识不足 |
三、安全感缺乏 |
四、财务作假较为突出 |
第四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面临的挑战 |
一、合规性监管的加强 |
二、信贷风险加剧 |
三、商业模式变革 |
四、代际冲突加剧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家族企业传承的国际经验研究 |
第一节 美国 |
一、美国家族企业概况 |
二、美国家族企业传承案例分析 |
三、美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
第二节 日本 |
一、日本家族企业概况 |
二、日本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三、日本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
第三节 德国 |
一、德国家族企业概况 |
二、德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三、德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
第四节 韩国 |
一、韩国家族企业概况 |
二、韩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三、韩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探索 |
第一节 二代继承人模式的变革 |
一、提前规划布局 |
二、选择合适的退出方式 |
三、提升子女接班意愿 |
第二节 内部培养模式的变革 |
一、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
二、给予接班人充分信任 |
三、用制度化解风险 |
第三节 职业经理人模式的变革 |
一、为风险做好预案 |
二、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 |
三、坚持与时俱进的变革策略 |
第四节 基于创新视角的传承模式研究 |
一、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 |
二、平衡各方利益建立自律的企业生态 |
三、高度重视技术变革的风险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变革的深层思考 |
第一节 家族企业传承的前期准备 |
一、提前规划企业传承方案 |
二、培育核心价值理念 |
三、注重对继承人的培养 |
第二节 积极应对传承中的可能风险 |
一、对企业财务采取保守态度 |
二、避免家族内部冲突 |
三、进行合理的股权设计 |
第三节 让企业发展造福社会 |
一、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活动 |
二、保持创业精神 |
三、让资本充满活力 |
四、做有责任感的企业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当代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不足及本文研究重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三、话语分析法 |
四、案例研究法 |
第四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文本来源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文本资料来源 |
第一章 美国涉华纪录片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分析框架 |
二、类目建构 |
第二节 统计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美对抗阶段的中国形象(1949-1971) |
第一节 中美对抗时期的涉华纪录片概况 |
第二节 主体的缺席:美国的中国“幻像” |
一、国家形象塑造的传媒路径依赖 |
二、现实中国的主体缺席 |
第三节 意识形态化的“红色中国”形象 |
一、政治合法性与国家形象 |
二、纪录片中的新中国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关系正常化阶段的中国形象(1972-2000) |
第一节 美国涉华纪录片的文化转向 |
第二节 文化与国民:重回“迷恋”的影像呈现 |
一、国家形象的独特民族性 |
二、国民形象的多面呈现 |
第三节 现实中国的影像呈现与“批判” |
一、纪录片观照与凸显中国变化 |
二、西藏的双重媒介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中国形象(2001-2018) |
第一节 美国涉华纪录片的现实观照 |
第二节 符号表征聚合下的中国 |
一、国家形象的符号建构 |
二、文化符号与文化中国 |
第三节 中国形象的一体两面 |
一、“专制”与民主:矛盾的政治中国 |
二、发展与问题并存的中国经济与社会 |
第四节 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解构与重构 |
一、涉华纪录片对“刻板印象”的解构 |
二、“印象中国”到“具象中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涉华纪录片中国形象变迁的成因 |
第一节 异域地理文化景观的吸引 |
第二节 现实境况:中美关系与中国崛起 |
一、国家实力与中国形象的改变 |
二、中国对国家形象认知的发展与对外传播 |
三、全球政治景观下的中美关系 |
第三节 媒体对话性话语空间的生成 |
一、媒体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作用 |
二、涉华媒介事件传播 |
三、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的互动 |
四、民间话语参与共谋中国形象 |
第四节 全球化与文化殖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西方对华认知的本质 |
二、中国崛起的形象困境 |
三、他者形象与自我认同危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内容分析编码表 |
附录二:美国涉华纪录片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意见 |
(5)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他者”的纪实影像 ——以当代中国题材欧美纪录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相关概念内涵及理论渊源 |
1.3.1 中国题材欧美纪录片的界定 |
1.3.2 研究策略 |
1.3.3 术语与理论渊源 |
1.4 研究方法、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2 呈述中国:身份与空间的建构 |
2.1 创作主体身份的多样化 |
2.1.1 行旅身份与直觉形象的生成 |
2.1.2 诗人角色与独立的文化空间 |
2.1.3 观察员与公共事务的聚焦 |
2.1.4 海外游子与故国想象的书写 |
2.2 多元空间的开启与拓展 |
2.2.1 公共空间的扩张 |
2.2.2 私人空间的渐显 |
2.2.3 边缘空间的关注 |
3 异域图景:想象的流放地 |
3.1 空间政治与权力符号的象征 |
3.1.1 意识形态下的“雪域高原” |
3.1.2 天安门的象征性意义 |
3.2 经济发展的多重隐喻 |
3.2.1 经济增长下的生态环境代价 |
3.2.2 现代化、工业化与人的命运 |
3.3 大时代下的社会变迁 |
3.3.1 乡村的衰落与重生 |
3.3.2 分化的现代都市 |
3.3.3 永远不会抵达的驿车 |
4 杂糅的表达:多元纪实的形态与风格 |
4.1 纪录传统形态的继承与通变 |
4.1.1 “两个中国”——个人话语与影像生产 |
4.1.2 “真实的碎片”——参与模式下的共语喧哗 |
4.2 世界表达与“中国意蕴”的美学风格 |
4.2.1 “中西交融”的双重叙事视点 |
4.2.2 诗意写实的“中式”叙事结构 |
4.2.3 展现时代风貌的音乐“混搭” |
4.3 色彩的视觉感知与影像审美 |
4.3.1 “冷暖”色调的中国审美表达 |
4.3.2 色调安排与记忆的美学传达 |
5 中西对话:影像映照与交互审视 |
5.1 中西话语下的双重言说 |
5.1.1 官方话语的功能目标 |
5.1.2 西方话语的影像映照 |
5.2 影展舆论场与影像的域外生成 |
5.2.1 看与被看的逻辑 |
5.2.2 民间话语的姿态和方式 |
5.2.3 纪录精神与观众认同的生成 |
5.3 消融的界限与开放的格局 |
5.3.1 对话性话语空间的建构 |
5.3.2 中国导演的西方“养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文中所涉当代欧美纪录片代表作品简况表(1949-2016) |
附录二:文中所涉中国本土纪录片代表作品列表 |
附录三:图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9)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1927-1937年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
由民间走向官方: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的初创 第一节 |
各自为政:南京政府成立前的电影政策概况 第二节 |
延续与渐变:南京政府成立初期的电影政策 第三节 |
电影作为“社会问题”:影响南京政府电影政策形成的舆论因素 第二章 |
权力的强化:全国性电检制度的建立与运作 第一节 |
电影政策的推进与电检机构的沿革 第二节 |
检查重心:从完成片转向剧本 第三节 |
电检机构运作下的几个“重灾区” 第四节 |
电检制度的强化对早期中国电影业的影响 第三章 |
以影音易民风:南京政府对教育电影活动的推动 第一节 |
教育电影观念的创生与演变 第二节 |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教育电影活动 第三节 |
其它机构及个人的教育电影活动 第四章 |
走向“国家经营”:中央电影摄影场与国营电影事业的创建 第一节 |
中央电影摄影场之“前史” 第二节 |
中央电影摄影场的建立及其早期电影活动 第三节 |
行营电影股与西北影业公司的创立及活动 第五章 |
在官方“意志”与电影界“意见”之间:协商与抵制 第一节 |
政策协商的渠道:三次全国电影公司负责人谈话会 第二节 |
媒体对电影政策的监督与批评——以《电声》周刊为中心的考察 结论 参考文献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辞 |
四、获准的2002年世界纪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 许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2]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D]. 于红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变革研究[D]. 戴洪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当代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变迁研究[D]. 覃亚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5]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6]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A].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 全球核能产业发展报告(2017), 2017
- [7]“他者”的纪实影像 ——以当代中国题材欧美纪录片为例[D]. 李倩岚. 武汉大学, 2016(01)
- [8]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9]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10]1927-1937年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研究[D]. 宫浩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