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论文-徐可忆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论文-徐可忆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中庸,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徐可忆[1](2018)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传统建筑文化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的场所,更是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的体现,而随着不同朝代的更替,中国传统建筑也蓄积了厚重的人文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建筑文化。所有这些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成型期、成熟期、高峰期、渐进期得到生动体现。(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8年07期)

宫亚楠,汪涛[2](2018)在《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在唐朝时期,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成为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学习发达文明所向往的地方,是当时世界各国心目中神圣和具有雄厚实力的国度。日本从唐朝开始向中国派出大批使者学习中国文化,因此日本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很大。其中唐朝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影响巨大,这种影响尤其反应在都城规划、宫殿和寺庙建筑上。本文仅以唐招提寺、东大寺、法隆寺、二条城为例,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居业》期刊2018年02期)

郭谌达[3](2015)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日本古代寺院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座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古代寺院飞鸟寺、法隆寺、唐招提寺和龙安寺为案例,从布局形式、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和建筑意境多个角度,分别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日本古代寺院中的体现,探讨总结了日本古代寺院受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影响的一般特征。(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5年17期)

杨春春[4](2014)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土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我们的古人留下了很多极有丰富历史价值的建筑遗迹,而这些建筑遗迹不仅是人类沧桑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更是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中普遍选用的建筑原料是“土”和“木”,而“土”则是先人们最先使用且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建筑材料。因此,土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建造过程不仅体现了古人高超的营建技术,还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思考,对生存环境的考量。不论是雄伟的宫殿、神圣的寺院、成排的窑洞,还是多姿多彩的民间建筑,都以其高超的建造技巧、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一家,也成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从最开始的将天然洞穴作为居所,到学会使用工具来挖掘、构建居所,这不仅仅只是社会发展的过程,更是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对建筑材料及技术进行加工和提炼的过程。建筑技术是将施工时所需要的建筑材料,按其自身的性能与建筑的功能需要而对其进行加工改造、构筑的技术和方法。材料是建筑技术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应用方式,建筑技术的核心就在于材料和结构的相互适应及满足,通过对材料自身物理性能的加工和应用,以满足建筑要求的稳定和坚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正是建立在建筑技术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基础之上的。建筑及建筑文化的发展,首先不能摆脱技术发展的制约,它的发展总是和一定的技术水平相一致的。本文主要是从古人如何观土、辨土和用土以及技术方法等角度来论述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中对土材应用的发展历程,并根据不同的建造方式和加工形式将土工技术总结归纳为掏挖式、夯打式、砌筑式及机械式、水合式、烧结式等六种不同的方式。从每种方式的产生、发展及其类型、工具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代土工技术的整体发展情况。(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4-06-01)

本刊[5](2013)在《应县木塔“世界古代第一木构”,净土寺“海内孤品”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考察应县行》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11日,我会考察团赴山西省应县深入调研,为当地政府科学保护国宝级文物,深入挖掘文物价值,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献计献策。同时,经过实地考察与专家评审,原则同意授予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和净土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位于县城西北隅佛宫寺内,建于公元1056年,距今有957年的历史,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AAAA旅游景区,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净土寺位于县城内(本文来源于《民族建筑(2013年第12期 总第143期)》期刊2013-12-01)

宋建明[6](2013)在《中国古代建筑色彩探微——在绚丽与质朴营造中的传统建筑色彩》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缘起像中国这样历史悠久,地貌多样,文化丰厚的国度,建筑与城镇形态以及色彩无疑是多种多样。那种适应于人和社会的地域环境特色,随着不同时代的兴衰、文脉的强弱起伏演进着;那种在传承中不断丰富着和更新的审美观念、色彩装饰能力与技术水平,而逐渐形成的居住的优化能力在环境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最后以建筑色彩文化传统的形式得以传承。从自然地理色彩、人文历史色彩和城市建筑色彩叁个维度,可审视和追溯城市与建筑色彩文化传统文脉,可揭示城市与建筑色彩现象的规律,是"色彩地理学"倡导(本文来源于《新美术》期刊2013年04期)

贾颖颖,王茹,陈林[7](2013)在《空间/情节——试论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传统建筑空间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传统建筑空间更加具有人文情怀和叙事性体验,这种特性使得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展现出的建筑与空间、时间、使用者之间关系更为密切——容纳事件的发生和展现事件的全过程性。这正与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之意不谋而合。该文试从情节设置的角度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传统建筑空间设计,关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由于情节介入而在空间职能、空间形态、空间立意等方面展现出的丰富性与深度,并与相关的西方当代建筑理论类比,指出从情节设计的层面探讨并开展建筑设计是值得发展的一项设计策略。(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3年03期)

章玲玲[8](2012)在《中国古代文人与中国传统建筑——基于读张钦楠《中国古代建筑师》》一文中研究指出张钦楠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师》一书以朝代为线索在不同章节涉及了魏晋唐宋文人对相应时期的建筑的影响,文章以此书为基础将中国古代文人对中国建筑之影响集中探讨,期以揭示中国古代文人之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华民居(下旬刊)》期刊2012年06期)

何彦瑞,吴维[9](2012)在《浅谈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艺术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到精神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建筑独有的艺术魅力,传统建筑的艺术特性就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得以传承几千年的魅力所在之处。(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2年04期)

李丽[10](2010)在《从古代元气学说看中国传统建筑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在古代哲学理论思维中,其涵义不断被发展而变得非常宽泛,并被广泛引申应用。1、气的思想(1)气的一元论自然观中国哲学中,古代的气一元论思想是对宇宙自然的(本文来源于《古建园林技术》期刊2010年04期)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在唐朝时期,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成为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学习发达文明所向往的地方,是当时世界各国心目中神圣和具有雄厚实力的国度。日本从唐朝开始向中国派出大批使者学习中国文化,因此日本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很大。其中唐朝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影响巨大,这种影响尤其反应在都城规划、宫殿和寺庙建筑上。本文仅以唐招提寺、东大寺、法隆寺、二条城为例,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徐可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刍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

[2].宫亚楠,汪涛.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的影响[J].居业.2018

[3].郭谌达.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日本古代寺院中的体现[J].现代园艺.2015

[4].杨春春.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土工技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4

[5].本刊.应县木塔“世界古代第一木构”,净土寺“海内孤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考察应县行[C].民族建筑(2013年第12期总第143期).2013

[6].宋建明.中国古代建筑色彩探微——在绚丽与质朴营造中的传统建筑色彩[J].新美术.2013

[7].贾颖颖,王茹,陈林.空间/情节——试论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传统建筑空间设计[J].华中建筑.2013

[8].章玲玲.中国古代文人与中国传统建筑——基于读张钦楠《中国古代建筑师》[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

[9].何彦瑞,吴维.浅谈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艺术特性[J].美术大观.2012

[10].李丽.从古代元气学说看中国传统建筑观念[J].古建园林技术.2010

标签:;  ;  ;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论文-徐可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