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葛花论文-李玲,闫旭宇

野葛花论文-李玲,闫旭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野葛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野葛花,黄酮,花青素,提取工艺

野葛花论文文献综述

李玲,闫旭宇[1](2018)在《野葛花黄酮和花青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开发利用野葛,研究野葛花黄酮和花青素的超声辅助乙醇浸提工艺,以及黄酮和花青素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野葛花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g/mL)、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110 min,葛花黄酮得率为2.84%;野葛花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60℃,花青素得率为2.17%;野葛花黄酮和花青素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明显优于抗坏血酸。试验结果可为综合开发利用葛根资源,延长葛根加工的产业链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20期)

李玲,郭慧,何福林,闫旭宇[2](2017)在《野葛花葛根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野葛花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提取其葛根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葛根素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设计,对野葛花葛根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酸碱度、温度、金属离子和光照对野葛花葛根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葛花葛根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9℃,p H为7.1,料液比为1∶20;葛根素的得率为126.153mg/kg。葛根素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酸碱度为中性时葛根素较稳定;Na~+、Mg~(2+)、Fe~(3+)离子不影响葛根素的稳定性,Cu~(2+)对葛根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常温下自然光照利于葛根素的保存,避光会对葛根素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葛根素的贮存及使用可在常温自然光下进行,但是应注意避免和Cu~(2+)离子存在的环境接触。(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7年03期)

郭坤元,王华,张宇,穆森,何美军[3](2017)在《野葛花柱头可授性及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野葛花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野葛花柱头在将要开放时已具备一定可授性,在开花3h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在2个月花期期间柱头可授性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另外从葛花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鉴定分析为鸢尾苷和黄豆黄苷2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7年01期)

汪新亮,刘彤云[4](2016)在《野葛花中鸢尾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肝脏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野葛花中鸢尾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肝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给予鸢尾异黄酮注射治疗。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谷氨酸脱氢酶(GLDH)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α-GST、GLDH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α-GST、GLDH含量均显着低于模型组。结论鸢尾异黄酮能够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来保护糖尿病大鼠的肝脏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4-21)

谭娟,刘良科,谢梦涵,陈思娴[5](2015)在《不同花期野葛花总黄酮、花青素和总多酚含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野葛花中的总黄酮、花青素和总多酚的含量,为野葛花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野葛花在花蕾期、盛花期和终花期时总黄酮、花青素和总多酚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在盛花期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是1.61%、2.12%和4.11%.提取野葛花的总黄酮、花青素和总多酚时,适宜在盛花期采收.(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师晓慧,邓莉兰,朱丽丽[6](2013)在《野葛花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野葛花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对这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当达到某一值后,抑制效果又随其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另外,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的最适野葛花乙醇提取物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0、0.2500、0.2500、0.2500、0.5000g/mL,其中番茄灰霉病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应大于0.0625g/mL。因此,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在抑制植物真菌性病害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可作为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的良好剂型。(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3年11期)

梁倩,徐文晖[7](2012)在《野葛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野葛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并通过GC-MS对其进行了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1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100%。结论脂肪酸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百分含量为75.221%,其中十六酸(棕榈酸)含量最高(68.230%)。(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2年01期)

刘莹,郁建平[8](2011)在《野葛花解酒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野葛花提取物解酒作用机理,为中药解酒保肝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观察比较野葛花提取物与解酒护肝胶囊对小鼠肝脏匀浆中ADH、ALDH、SOD、GSH-PX的酶活力的影响[1]。结果:野葛花提取物能够明显提高ADH、ALDH、SOD、GSH-PX活力。结论:野葛花提取物通过提高ADH、ALDH、SOD、GSH-PX活力以达到其解酒的作用,进而对抗酒精性肝损伤。(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1年04期)

刘立辉,李卫民,高英[9](2010)在《HPLC同时测定野葛花中鸢尾黄素-7-O-木糖葡萄糖苷、鸢尾苷、鸢尾苷元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野葛花中鸢尾黄素-7-O-木糖葡萄糖苷、鸢尾苷、鸢尾苷元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柱温35℃。结果:鸢尾黄素-7-O-木糖葡萄糖苷、鸢尾苷、鸢尾苷元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4~1.40(r=0.999 4),0.20~2.02(r=0.999 3),0.10~1.04μg(r=0.999 1);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5%(RSD 1.8%),99.6%(RSD 1.7%),99.8%(RSD 1.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野葛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0年17期)

郭蕊,张云,刘雅静,王俊儒[10](2009)在《野葛花醇提物中异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葛花苷为标准品,对野葛花醇提物的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4部分中的异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DPPH·法对各萃取物进行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显示,(1)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4部分的异黄酮含量分别为35.27%、53.42%、52.13%和2.34%.(2)抗氧化实验显示,4部分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252、49、197和344μg/mL.(3)相关性分析表明,野葛花醇提物各萃取部分的抗氧化活性主要来自于其中含有的异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野葛花醇提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异黄酮含量较高;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4部分对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效果最佳;表明异黄酮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野葛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野葛花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提取其葛根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葛根素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设计,对野葛花葛根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酸碱度、温度、金属离子和光照对野葛花葛根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葛花葛根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9℃,p H为7.1,料液比为1∶20;葛根素的得率为126.153mg/kg。葛根素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酸碱度为中性时葛根素较稳定;Na~+、Mg~(2+)、Fe~(3+)离子不影响葛根素的稳定性,Cu~(2+)对葛根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常温下自然光照利于葛根素的保存,避光会对葛根素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葛根素的贮存及使用可在常温自然光下进行,但是应注意避免和Cu~(2+)离子存在的环境接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野葛花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玲,闫旭宇.野葛花黄酮和花青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

[2].李玲,郭慧,何福林,闫旭宇.野葛花葛根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7

[3].郭坤元,王华,张宇,穆森,何美军.野葛花柱头可授性及化学成分的研究[J].现代园艺.2017

[4].汪新亮,刘彤云.野葛花中鸢尾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肝脏保护作用[C].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2016

[5].谭娟,刘良科,谢梦涵,陈思娴.不同花期野葛花总黄酮、花青素和总多酚含量的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5

[6].师晓慧,邓莉兰,朱丽丽.野葛花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北方园艺.2013

[7].梁倩,徐文晖.野葛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2

[8].刘莹,郁建平.野葛花解酒作用机理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

[9].刘立辉,李卫民,高英.HPLC同时测定野葛花中鸢尾黄素-7-O-木糖葡萄糖苷、鸢尾苷、鸢尾苷元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10

[10].郭蕊,张云,刘雅静,王俊儒.野葛花醇提物中异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J].西北植物学报.2009

标签:;  ;  ;  ;  

野葛花论文-李玲,闫旭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