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役性论文-孔翠萍

物役性论文-孔翠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物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异化,物役性,物化

物役性论文文献综述

孔翠萍[1](2014)在《从“异化”到“物役性”的转换:客观历史逻辑统摄下的哲学视界——兼评张一兵教授《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以客观历史逻辑完成了对人本学思辨逻辑的超越,对两种"物化"的分别考察奠定了实现从"异化"到"物役性"的转换的可能。从"异化"到"物役性"的转换代表着客观历史逻辑的历史生成过程。(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刘丽[2](2013)在《物役性概念之再辨析——兼评张一兵教授《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中,物役性概念构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核心权力话语,被视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的主体向度的逻辑基点和理论出发点。物役性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同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异化理论相区隔,具有重要的批判价值。我们所理解的物役性是异化的物化,故而应将其适用范围严格限定在资本主义社会而不能将其延展至前资本主义社会。(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金正连[3](2012)在《从虚幻的伦理批评走向现实的历史批评——马克思从异化理论向物役性理论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在其早期着作(1845年前)中,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是这种批判因为没有现实基础,所以只能停留在虚幻的伦理批评之上。随着马克思对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批评在马克思那里便失去了张力。到了马克思的后期着作(1845年春以后)中,已经产生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虚幻的伦理批评尽管高调但没有实际意义。只有回到现实的历史批评,才能找到异化产生的根源。或者说,异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必然性。为了消除异化,只有现实的生产力才能使人重新获得主体性。(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2年05期)

李本松[4](2006)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役性留给我们的时代警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役性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受资本支配、物奴役人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异化的结果,是人与物的关系颠倒的表现。由于我们社会也存在着物役性产生的经济条件,也存在着发生物役性的危险,因此,资本主义的物役性对我们具有警示作用,使我们更加坚定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构建和谐社会,以避免物役性的后果。(本文来源于《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夏凡[5](2006)在《物役性与被删除的“人类主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物役性”概念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最核心的概念。同"似自然性"概念相比, "物役性"概念更好地展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理论的"主体向度",也就是马克思历(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06年01期)

孙兰英[6](2005)在《马克思的“物役性”理论和“新人”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人的生存境况出发去分析人的解放和发展,是马克思文化哲学的主题。马克思的“物役性”理论和“新人”观,从文化理念上探寻商品意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与更新,从而为人走出“物役性”文化困境而成为“新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张晓东[7](2000)在《从物役性到神役性──迷信“回潮”现象的现实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知识经济大潮涌动、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第一生产力”的全球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处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跨世纪历史性时期,我国的社会生活和思想领域却出现了一股不大不小的蒙昧主义潜流,这就是封建迷信思想和活动的回潮。“一些地方和单(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00年01期)

孙兰英[8](1999)在《走出“物役性”精神困惑》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东、西方人由市场经济和人文精神的矛盾与对立而陷入了“物役性”精神危机。摆脱危机的惟一路径,是寻找文化理念上商品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圆融与更新,从而为人生成为“新人”提供“意义”的凭藉,并为这意义的实现所必致的人文“秩序”提供普适、有效的价值标准(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9年02期)

孙兰英[9](1999)在《走出“物役性”精神困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随着市场文明的崛起,人的主体性在经济及社会生活中由受动地位而开始转为主动地位,这种主体性的转换实际上隐含着两极的意义,一方面,它使得人类失落的主体性重新得到回归;另一方面,它又导致这种活化的主体性也陷入转换的阵痛之中,这就是袭扰西方几百年的...(本文来源于《广东社会科学》期刊1999年02期)

张一兵[10](1996)在《马克思的叁大社会形态学说与物役性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的叁大社会形态学说与物役性理论张一兵我已经指出过,在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逻辑视角,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在这一观察视角里,马克思主要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物质生产运动和客观规律出发,用社会历史的客观结构(生产...(本文来源于《求实》期刊1996年10期)

物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中,物役性概念构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核心权力话语,被视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的主体向度的逻辑基点和理论出发点。物役性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同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异化理论相区隔,具有重要的批判价值。我们所理解的物役性是异化的物化,故而应将其适用范围严格限定在资本主义社会而不能将其延展至前资本主义社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孔翠萍.从“异化”到“物役性”的转换:客观历史逻辑统摄下的哲学视界——兼评张一兵教授《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

[2].刘丽.物役性概念之再辨析——兼评张一兵教授《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J].江苏社会科学.2013

[3].金正连.从虚幻的伦理批评走向现实的历史批评——马克思从异化理论向物役性理论的转变[J].社科纵横.2012

[4].李本松.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役性留给我们的时代警示[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5].夏凡.物役性与被删除的“人类主体”[J].河北学刊.2006

[6].孙兰英.马克思的“物役性”理论和“新人”观[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7].张晓东.从物役性到神役性──迷信“回潮”现象的现实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0

[8].孙兰英.走出“物役性”精神困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9].孙兰英.走出“物役性”精神困惑[J].广东社会科学.1999

[10].张一兵.马克思的叁大社会形态学说与物役性理论[J].求实.1996

标签:;  ;  ;  

物役性论文-孔翠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