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缢管蚜论文_郭鑫,彭雄,杨卓霖,陈茂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禾谷缢管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复眼,杀虫剂,色素,离子,细胞,蚜虫,通道。

禾谷缢管蚜论文文献综述

郭鑫,彭雄,杨卓霖,陈茂华[1](2019)在《禾谷缢管蚜复眼外部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比较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两种生活史(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及5种蚜型(有翅孤雌蚜、无翅孤雌蚜、雄蚜、雌性蚜和产雌性母)成蚜复眼外部形态,分析了其视觉能力差异,为进一步探索禾谷缢管蚜生殖转换及寄主搜寻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无翅孤雌蚜及其低温短日照(12℃,光周期8L∶16D)诱导条件下全周期型所产5种蚜型成蚜的复眼外部形态。【结果】禾谷缢管蚜成蚜复眼着生于头部触角基部,呈卵圆形,小眼间无感觉毛。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无翅孤雌蚜的复眼大小(长轴直径及短轴直径)、复眼弧高、小眼数量和小眼直径均没有显着差异。而这5个复眼指标在低温短日照诱导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产生的5种蚜型的成蚜中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雄蚜、有翅孤雌蚜和产雌性母的复眼区域较大,小眼数量较多;雌性蚜的复眼区域最小,小眼数量也最少。【结论】综合以上指标结果,推测5种蚜型的视觉能力由大到小是:雄蚜>有翅孤雌蚜>产雌性母>无翅孤雌蚜>雌性蚜。复眼和小眼的这些差异可能与禾谷缢管蚜生殖转换及寄主搜寻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黄彦娜,王雅丽,魏静,郭鑫,李兰[2](2019)在《陕西关中地区小麦田禾谷缢管蚜对7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陕西关中地区麦蚜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兴平、礼泉、凤翔、岐山、扶风地区麦田禾谷缢管蚜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异丙威、毒死蜱、阿维菌素、氟啶虫胺腈等7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最高,其中凤翔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达到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72.5),岐山和扶风种群对该药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31.4、29.9);5个地区的禾谷缢管蚜对溴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异丙威和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较低,表现为敏感、敏感性下降或者低抗性;5个地区的试虫对氟啶虫胺腈均表现为敏感。分析认为,高效氯氰菊酯不适合用于关中地区禾谷缢管蚜防治,氟啶虫胺腈作为一种新型杀虫剂,可以在该虫防治中推广使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其他几种杀虫剂可以在禾谷缢管蚜的防治中交替使用。(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3期)

亢菊侠,杨洋,孟琳钦[3](2019)在《蚜虫及大麦黄矮病毒诱导小麦对后期禾谷缢管蚜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植物病毒-介体昆虫-寄主植物叁者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前期经携带/未携带大麦黄矮病毒(BYDV)PAV菌株的禾谷缢管蚜危害的小麦为材料,研究后期取食的禾谷缢管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和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乙酰胆碱酯酶(AchE)等解毒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取食健康小麦(对照组)相比,取食前期经无毒禾谷缢管蚜危害后的小麦(蚜虫诱导组)后,禾谷缢管蚜体内POD、CAT、SOD、ACP、AKP活性均显着升高,分别升高206.9%、138.9%、161.7%、190.8%和138.9%,说明小麦受蚜虫危害后,对后期禾谷缢管蚜产生不利的影响,后期蚜虫通过升高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来适应这种影响;与取食健康小麦(对照组)相比,取食前期经有毒禾谷缢管蚜危害后的小麦(病毒和蚜虫诱导组)后,禾谷缢管蚜体内SOD、AKP活性均显着降低,分别降低27.8%和34.3%。且与蚜虫诱导组相比,病毒和蚜虫诱导组禾谷缢管蚜体内POD、CAT、SOD、ACP、AKP活性均显着降低。说明大麦黄矮病毒存在条件下,不仅抵消前期蚜虫危害导致的酶活性上升,还降低部分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康[4](2019)在《细胞色素P450和羧酸酯酶在禾谷缢管蚜抗药性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是重要的小麦害虫之一,在我国及世界各小麦种植区均广泛分布。该虫不但直接刺吸危害小麦,而且传播大麦黄矮病毒,每年给小麦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禾谷缢管蚜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防治,而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已经导致该虫对多种不同类型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细胞色素P450酶系和羧酸酯酶酶系是昆虫体内两类关键解毒酶系,在昆虫对杀虫剂的解毒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细胞色素P450和羧酸酯酶介导的禾谷缢管蚜抗性机制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禾谷缢管蚜基因组数据,系统解析禾谷缢管蚜P450基因的序列信息,研究P450基因在异丙威抗性品系中的表达变化和应对异丙威刺激的响应;运用RNAi研究抗性相关的P450基因在异丙威等杀虫剂抗性中的作用;克隆获得CYP6CY3-3这一新的CYP6CY3基因簇基因,分析禾谷缢管蚜吡虫啉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间CYP6CY3-3基因表达差异,并从转录水平上探讨CYP6CY3-3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首次克隆获得禾谷缢管蚜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序列,分析RpCPR与该虫对异丙威和吡虫啉抗性的关系,检测RpCPR在禾谷缢管蚜田间个体中的多态性;研究羧酸酯酶在禾谷缢管蚜对异丙威和氯氟氰菊酯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对于系统分析禾谷缢管蚜代谢抗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制定该虫的抗性治理与综合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禾谷缢管蚜P450基因的鉴定、克隆及其在异丙威抗性中的作用利用公共数据库中的禾谷缢管蚜基因组数据,根据序列注释和P450保守结构分析,获取初始禾谷缢管蚜P450基因序列信息;然后通过序列多重比较和手工注释,共鉴定禾谷缢管蚜P450基因54条。这54条P450基因分布于4个集团9个家族17个亚家族中,其中CYP2、CYP3、CYP4和mitochondrial集团分别有9个、24个、15个和6个P450基因。经RT-PCR成功扩增了50个P450基因,Rpa00969和Rpa18866经多对引物PCR扩增均未获得,Rpa00968、Rpa16802和Rpa16803测序结果表明为同一P450基因。生物测定结果显示本实验室建立的禾谷缢管蚜异丙威抗性品系(IS-R)相对于敏感品系(SS)对异丙威产生32.4倍抗性,IS-R品系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灭多威、克百威和茚虫威分别产生12.56倍、8.74倍和6.07倍的交互抗性。P450酶活力测定表明抗性品系中P450酶活是敏感品系中的1.78倍,表明P450在禾谷缢管蚜异丙威抗性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qPCR分析CYP3和CYP4集团P450基因在抗异丙威品系和敏感品系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CYP6CY7、CYP6CZ1和CYP4CJ1叁个P450基因表达差异显着。进一步探究上述叁个P450基因对异丙威处理的响应,利用LC_(25)、LC_(50)和LC_(75)浓度的异丙威分别对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进行处理。qPCR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的异丙威处理无翅成蚜24 h后,CYP4CJ1基因在禾谷缢管蚜敏感品系和抗异丙威品系中均显着诱导上调表达。通过注射dsCYP4CJ1干扰该基因表达,结果发现CYP4CJ1基因在注射dsRNA48 h后的表达量下降36.33%;利用LC_(50)浓度的异丙威、灭多威、克百威和茚虫威分别处理禾谷缢管蚜,与注射dsGFP的对照组相比,注射dsCYP4CJ1 24 h后各农药处理组的死亡率分别提高34.12%、23.05%、26.87%和30.58%,表明该基因参与禾谷缢管蚜对异丙威的抗性。二、禾谷缢管蚜P450 CYP6CY3-3基因的克隆和转录调控机制研究克隆获得新的禾谷缢管蚜CYP6CY3-3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CYP6CY3-3与本研究组之前报道的CYP6CY3-1和CYP6CY3-2共同组成了禾谷缢管蚜CYP6CY3基因簇。qPCR结果显示禾谷缢管蚜吡虫啉抗性品系中CYP6CY3-3基因在转录水平上显着上调表达。为分析CYP6CY3-3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机制,以禾谷缢管蚜敏感品系(SS)和吡虫啉抗性品系(IM-R)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基因组步移技术获得CYP6CY3-3基因的5′侧翼区序列。对两个品系的单个个体进行测序分析,发现IM-R品系的CYP6CY3-3基因的5′侧翼区序列多样性显着低于SS品系。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分析发现5′侧翼区存在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对CYP6CY3-3 5′端不同区段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发现-1044/-757区段在调控CYP6CY3-3基因表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叁、禾谷缢管蚜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克隆、抗性品系中的表达模式和田间种群多态性研究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是所有微粒体型P450基因唯一电子传递者,在P450代谢活力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成功克隆禾谷缢管蚜CPR基因(RpCPR),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RpCPR含有FMN、FAD及NADPH保守功能区域,与豌豆蚜CPR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RpCPR基因在禾谷缢管蚜不同发育阶段表达水平不同,在2龄若虫中表达量最高,在成虫中表达水平最低。RpCPR基因在IS-R和IM-R品系中表达量分别为敏感品系SS中表达量的3.74和3.52倍。利用LC_(30)浓度的异丙威和吡虫啉分别处理禾谷缢管蚜敏感品系,在LC_(30)异丙威诱导下,RpCPR转录本上调表达1.66-2.18倍;在LC_(30)吡虫啉诱导下,RpCPR基因表达量于3 h上调至1.85倍,在6 h达到2.08倍,在12 h和24 h分别为对照的1.16倍和1.19倍。RpCPR与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和异丙威的抗性存在相关性。对采自我国11个地区的禾谷缢管蚜地理种群的167个个体的RpCPR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分析,这些个体的RpCPR基因共存在334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共146个单倍型。其中65个多态位点在2个以上个体中被检测到,A627T、G1362A、C1450T和A1536T四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在31.7%、35.3%、35.3%和30.5%的个体中被发现。RpCPR的氨基酸序列存在194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21个突变位点为简约性信息位点,P484S位点在11个地理种群共59个个体中发现。四、羧酸酯酶在禾谷缢管蚜抗异丙威和氯氟氰菊酯中的作用酶活分析显示禾谷缢管蚜抗异丙威品系(IS-R)和抗氯氟氰菊酯品系(CY-R)的羧酸酯酶活性显着上调,分别为敏感品系(SS)的2.20倍和2.05倍,表明禾谷缢管蚜羧酸酯酶与异丙威和氯氟氰菊酯抗性相关。利用本课题组已有的禾谷缢管蚜转录组数据获得7个禾谷缢管蚜羧酸酯酶基因。qPCR结果显示CL2102基因在IS-R和CY-R中的表达量均显着上调,分别为SS的4.99倍和2.73倍,因此进一步对CL2012基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RACE技术克隆获得CL2012 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RpCarE(GenBank登录号:MH561903)。同源进化分析发现RpCarE在氨基酸水平上与桃蚜酯酶FE4、豌豆蚜酯酶FE4、大豆蚜羧酸酯酶和棉蚜羧酸酯酶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序列分析表明RpCarE保留羧酸酯酶典型催化叁联体(S185-H432-E312)。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RpCarE进行原核表达,以获得体外重组蛋白并进行功能研究。纯化的RpCarE蛋白对模式底物α-NA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很好地结合底物,K_(cat)/K_m为0.13μM~(-1)·s~(-1),表明经由原核表达系统获到的RpCarE纯化蛋白为具有水解活性的羧酸酯酶。利用HPLC测定RpCarE重组蛋白对异丙威和氯氟氰菊酯两种农药的水解活性,发现该蛋白对两种农药均有显着代谢活性。利用SYBYL X2.0软件完成RpCarE与异丙威和氯氟氰菊酯对接模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异丙威和氯氟氰菊酯农药分子可以很好地定位于RpCarE的活性口袋,并与催化叁联体(S185-H432-E312)紧密相关。(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存环[5](2019)在《禾谷缢管蚜钠离子通道功能特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是重要的麦类作物害虫,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该虫不仅刺吸小麦汁液,而且传播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每年对全世界范围内的小麦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禾谷缢管蚜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防治,而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因其具有广谱、高效、低残留等众多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蚜虫的防治上。杀虫剂长期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已经导致禾谷缢管蚜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昆虫电压门控的钠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VGSC)是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的作用靶标,钠通道基因突变是导致昆虫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以往研究认为真核生物钠通道基因普遍由1个基因编码,而本实验室近期研究发现禾谷缢管蚜钠通道具有独特的结构,其由RpNa_vH1和RpNa_vH2两个基因编码。本研究不仅分析了禾谷缢管蚜独特钠通道基因的选择性剪接的类型以及突变位点,还对禾谷缢管蚜钠通道辅助亚基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深入阐明该虫钠通道基因独特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并且为以蚜虫独特钠通道为靶标的新型农药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禾谷缢管蚜钠通道基因的选择性剪接类型利用公共数据库中的禾谷缢管蚜基因组数据,对禾谷缢管蚜钠离子通道基因结构进行分析,其中RpNa_vH1基因长度为15058 bp,有22个内含子;RpNa_vH2基因长度为6798 bp,含12个内含子。克隆禾谷缢管蚜钠通道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在RpNa_vH1基因中共鉴定了3个可变剪接外显子,分别命名为rAS1、rAS2、rAS3,其分别对应果蝇钠离子通道的可选外显子j、组成型外显5、可选外显子b,总共存在5种剪接变体类型。在RpNa_vH2基因中发现了2个可变剪接外显子,分别命名为rAS4和rAS5,其分别对应果蝇钠离子通道的组成型外显子22的一部分、组成型外显子24,总共存在3种剪接变体类型。2、禾谷缢管蚜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本研究通过对禾谷缢管蚜氯氟氰菊酯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的钠离子通道基因编码区进行测序比对,在抗性品系中发现了5个新的突变位点:V107A、D263G、M284K、E325G以及S531G,其中D263G和M284K这两个突变位点位于昆虫钠通道上的拟除虫菊酯PyR2结合区域。3、干扰禾谷缢管蚜钠通道基因对其辅助亚基基因表达的影响根据RNAi及RT-qPCR结果表明,干扰禾谷缢管蚜钠通道RpNa_vH1基因后,RpTEH1、RpTEH2、RpTEH4以及RpTipE这四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但对辅助亚基RpTEH3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显着影响;干扰禾谷缢管蚜钠通道RpNa_vH2基因后,RpTEH1、RpTEH2、RpTEH3、RpTEH4和RpTipE基因的表达水平都显着降低。4、禾谷缢管蚜辅助亚基RpTipE在调节昆虫钠离子通道门控中的作用干扰禾谷缢管蚜辅助亚基RpTipE基因后导致钠通道基因RpNa_vH1、RpNa_vH2和辅助亚基RpTEH1、RpTEH2、RpTEH3以及RpTEH4基因的表达水平都显着降低。用LC_(50)氯氟氰菊酯处理禾谷缢管蚜时,注射dsTipE的禾谷缢管蚜死亡率显着低于对照组(注射dsGFP以及未注射)的死亡率,表明RpTipE基因的干扰显着降低了禾谷缢管蚜对氯氟氰菊酯的敏感性。5、禾谷缢管蚜辅助亚基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的功能验证电生理实验表明,当DmNa_v22的cRNA单独注射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进行表达时只能检测到很小的钠电流,但将DmNa_v22的cRNA分别与DmTipE、RpTEH2、RpTEH3、RpTEH4和RpTipE的cRNA等物质量混合注射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进行共表达,检测到了更大的钠电流,表明RpTEH2、RpTEH3、RpTEH4、RpTipE以及DmTipE均提高DmNa_v22的钠电流并且缩短DmNa_v22表达所需时间。6、禾谷缢管蚜钠通道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的功能验证本文还对禾谷缢管蚜钠通道的体外表达进行了初步探索,将禾谷缢管蚜钠通道cRNA单独或分别与DmTipE、RpTipE的cRNA等物质量混合注射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内进行表达,结果均未产生任何钠电流。(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韩宗礼,谭晓玲,范佳,孙京瑞,陈巨莲[6](2018)在《模拟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带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种群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带麦田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种群动态的影响,在高纬度的河北省廊坊市(39°30′N,116°36′E)和相对低纬度的河南省原阳县(34°55′N,114°15′E)开展红外线辐射增温试验,调查廊坊市(+2.00℃)和原阳县(+1.18℃)2个试验点的增温处理小区和对照小区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种群动态,并计算其盛期发生比值。结果表明,增温使廊坊市试验点的麦长管蚜始见期、峰期分别提前21、7 d,使原阳县试验点的麦长管蚜始见期、峰期分别提前14、14 d;而禾谷缢管蚜的始见期和峰期仅在原阳县试验点提前31 d和7 d。增温使廊坊市试验点的麦长管蚜盛期蚜量、峰期蚜量分别显着增加了139.21%和77.83%,禾谷缢管蚜盛期蚜量和峰期蚜量分别显着增加了157.31%和130.16%;增温使原阳县试验点的麦长管蚜盛期蚜量、峰期蚜量分别显着增加了149.62%和176.52%,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的盛期蚜量比值显着降低了43.21%。表明增温有利于高纬度地区(廊坊市)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种群增长,而在低纬度地区(原阳县)仅有利于麦长管蚜种群增长。(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BALACHANDAR,BALAKRISHNAN[7](2018)在《禾谷缢管蚜谷胱甘肽转移酶分子克隆和功能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禾谷缢管蚜是小麦上的重要害虫,各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该虫危害可引起小麦大面积减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禾谷缢管蚜刺吸小麦汁液,并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其中大麦黄矮病毒可造成小麦大面积受损,从而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当前农业生产生中麦蚜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防治措施,多种杀虫剂被用于禾谷缢管蚜的田间防治。然而由于化学杀虫剂的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该虫对部分药剂产生抗性或敏感性下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昆虫叁大解毒酶之一,在昆虫抗性和抗氧化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昆虫谷胱甘肽转移酶可分为六个亚家族(Delta、Epsilon、Omega、Sigma、Theta和Zeta),其中delta和epsilon亚家族为昆虫所独有。禾谷缢管蚜谷胱甘肽转移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就禾谷缢管蚜GST开展一系列的工作,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化学农药对禾谷缢管蚜的毒性以及谷胱甘肽转移的活性响应我们测定了毒死蜱、吡虫啉、异丙威、氟啶虫胺腈、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马拉硫磷对禾谷缢管蚜的毒性以及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氯氰菊酯致死性最差,LC50为1.308 mg L~(-1),是异丙威的27.25倍。与对照组相比,氟啶虫胺腈和氯氰菊酯处理12和24小时后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明显上调,马拉硫磷处理后12小时后GST活性也存在显着上调。结果表明GST活性上调不同杀虫剂的刺激存在相关性,以此同时,不同药剂对于禾谷缢管蚜的毒力差异也为大田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2.禾谷缢管蚜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鉴定及原核表达我们通过克隆和基因测序,获得了11个禾谷缢管蚜GST基因,并着重关注omega、theta和sigma亚家族。分子克隆获得omega1、theta1、sigma1和sigma2进的全长。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禾谷缢管蚜谷胱甘肽转移酶omega、theta和sigma亚家族与其他昆虫各家族一一聚为一枝。结果分析表明禾谷缢管蚜GST蛋白有9个α螺旋和5个β折叠构成。omega和theta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对表达单边进行纯化和功能分析。3.GST蛋白活性分析以CDNB和GSH为底物测定RpGSTO1和RpGSTT1蛋白活性。结果表明在最适PH条件下,Rp GSTO1和RpGSTT1蛋白酶动力学参数K_m和V_(max)分别为0.120和0.129 mM,2.906和1.426μmol/mg/mi。扩散实验结果表明RpGSTO1和RpGSTT1能够有效抵抗氢过氧化枯烯和百草枯引起的氧化应激。携带RpGSTO1和RpGSTT1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斑受害较小。该研究表明GST在保护细胞抗氧化应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禾谷缢管蚜omega,theta and sigma亚家族在不同农药选择压力下的表达模式我们对不同药剂刺激下禾谷缢管蚜theta、omega和sigma亚家族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RNA水平表达进行分析。选择LC25和LC50两个浓度,毒死蜱、吡虫啉、异丙威、氟啶虫胺腈、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马拉硫磷作为供试药剂。相对定量结果表明RpGSTO1、Rp GSTT1、RpGSTS1和RpGSTS2基因对于不同药剂的响应并不一致。结果表明谷胱甘肽转移酶参与了代谢抗性,而不同农药刺激下,GST基因表达模式的差异也可以从分子角度指导大田科学用药。我们首次对禾谷缢管蚜谷胱甘肽转移酶theta、omega和sigma亚家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ST在代谢杀虫剂和抗氧化方面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更好的阐述禾谷缢管蚜代谢抗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研发谷胱甘肽转移酶抑制剂对于害虫农业防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程雄彬[8](2018)在《禾谷缢管蚜与麦长管蚜种群动态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冬小麦产区麦蚜优势种主要包括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麦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以往高频率农药防治策略尽管可以有效控制麦蚜危害,但导致麦蚜抗药性种群产生、增加人力物力防治成本。麦蚜预测预报可确定农药施用必要性与施用频率,为麦蚜科学防治提供有力工具。本文围绕构建适用区域广、符合生态机理的禾谷缢管蚜与麦长管蚜预测模型,取得如下结果:1.建立了生态因子影响禾谷缢管蚜生物学过程的文献数据库和因子库。下载了温度,极端温度,寄主发育阶段,天敌等生态因子影响禾谷缢管蚜生物学过程的文献43篇;基于文献数据构建了以平均温度为主的生态因子与寿命,成虫逐日存活,生殖,成虫逐日生殖,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等生物学过程关系模型。2.建立了禾谷缢管蚜田间调查地点气象数据库并验证了禾谷缢管蚜预测模型有效性。整理了武汉新乡田间调查数据,整理好的田间调查excel表格包含调查日期、小麦生育阶段(GS)、无翅1-3龄若蚜数量,无翅4龄若蚜数量,有翅1-3龄若蚜数量,有翅4龄若蚜数量,无翅成蚜数量,有翅成蚜数量,总蚜量;建立了调查地点的access气象数据库,数据库表格中包含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日降雨等信息;对武汉、新乡蚜量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各地点预测高峰期、高峰期蚜量与实际高峰期、高峰期蚜量均较为接近,模型较为真实模拟了田间禾谷缢管蚜种群动态。3.构建了麦长管蚜极端高温与生物学过程关系模型。高温模型中我们以高温持续时间与麦长管蚜生物学过程关系为基底,高温极值、高温作用方式的效应以矫正系数形式表示并区分了不同暴露阶段的差异。结果表明,麦长管蚜成蚜寿命、成蚜终生生殖量、若蚜存活率随着高温持续时间的增加而缩短;高温极值超过36℃后,生命表现快速降低;连续性高温对生命表现的降低作用强于离散型高温。4.验证了引入高温模型后的麦长管蚜预测系统有效性。所有地点预测值与实际值线性回归拟合度R~2=0.6228,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符合;北京、安阳、临汾、武汉等地多数年份的预测高峰期、预测高峰期蚜量与实际高峰期、高峰期蚜量接近,表明大多数年份预测系统较好的模拟了麦长管蚜发生动态。5.分析了我国冬小麦产区多地点麦长管蚜发生规律。通过非参数检验法及两两比较分析了武汉、新乡、安阳、临汾、北京5地点高峰期蚜量、高峰期差异,结果表明整体上我国冬小麦产区麦蚜发生高峰期自南往北延后,高峰期蚜量自南往北增加。整体而言,禾谷缢管蚜预测系统实现了逐日种群动态预测,预测准确率高。麦长管蚜高温模型进一步阐述了高温情景的生态效应,改良后的麦长管蚜预测系统较好的预测了田间麦长管蚜种群动态。(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05-01)

杨卓霖[9](2018)在《禾谷缢管蚜复眼外部形态及视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属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是重要的麦类作物害虫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该虫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生活史类型,光周期是影响影响其生活史的主要因素。视觉是生物获得外界信息的最直接的来源之一,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视觉器官,其体积大小和小眼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昆虫视觉能力的强弱。视蛋白作为视觉感知的功能性分子,是光信号转导途径的必要成分,其基因的表达受到内源和外源多种因素的影响。本论文首先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比较了五种蚜型间和两种生活史间禾谷缢管蚜复眼外部形态;克隆了禾谷缢管蚜7个视蛋白基因序列,研究了7个视蛋白基因在五种蚜型、不同发育时期、两种生活史、不同翅型和不同饲养条件下的禾谷缢管蚜中的表达模式;同时模拟秋季条件,探究了7个视蛋白基因在两种生活史禾谷缢管蚜对低温短日照响应的表达模式差异。本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揭示视蛋白在不同生活史禾谷缢管蚜响应光周期等外界环境因子变化中的作用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述如下:一、禾谷缢管蚜复眼外部形态本研究结果显示,禾谷缢管蚜复眼着生于头部触角基部,呈卵圆形,小眼间无感觉毛。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的五种蚜型成蚜复眼在复眼大小、小眼数量、小眼直径上有显着性差异。综合各项指标,推测五种蚜型的视觉能力由大到小是:雄蚜>有翅孤雌蚜>产雌性母>无翅孤雌蚜>雌性蚜。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无翅孤雌蚜在复眼参数的比较上未出现显着差异。二、禾谷缢管蚜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本研究成功从禾谷缢管蚜中得到7个禾谷缢管蚜视蛋白基因(Rp-lwo、Rp-uvo1、Rp-uvo2、Rp-uvo3、Rp-uvo4、Rp-rho、Rp-Co),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7个视蛋白氨基酸序列均具有7个跨膜螺旋结构域,包含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标签,除Rp-RHO和Rp-CO外,均具有视网膜结合位点。序列相似性分析显示,7个禾谷缢管蚜视蛋白与豌豆蚜、桃蚜对应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较高。系统进化树显示,Rp-LWO、Rp-UVO1、Rp-UVO2与其他昆虫视觉感光功能视蛋白聚在一类,另外四个视蛋白与其他昆虫非视觉感光功能视蛋白聚在一类。叁、视蛋白基因在禾谷缢管蚜不同蚜型、发育阶段、生活史类型、翅型和饲养条件下的相对表达量分析禾谷缢管蚜7个视蛋白基因在不同蚜型、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两种生活史类型中、不同翅型中和不同饲养条件下均有表达,但表达量有差异。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五种蚜型中,7个视蛋白基因均在雌性蚜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在雄蚜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的不同发育阶段中,Rp-lwo、Rp-uvo1、Rp-uvo2、Rp-rho均在4龄若蚜中的表达量最低,在1龄若蚜中的表达量最高;Rp-uvo3和Rp-uvo4均在1龄若蚜中的表达量最低,在无翅成蚜中的表达量最高;Rp-Co在2龄若蚜中的表达量最高。Rp-lwo、Rp-uvo3、Rp-uvo4和Rp-Co在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无翅孤雌蚜和有翅孤雌蚜的表达模式与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中无翅孤雌蚜和有翅孤雌蚜的表达模式不同。Rp-uvo1、Rp-uvo2均在两种生活史禾谷缢管蚜有翅孤雌蚜中的表达量高于无翅孤雌蚜中的表达量。长期饲养条件下,单从光周期方面看,Rp-lwo、Rp-uvo1、Rp-uvo2、Rp-rho、Rp-Co在短日照条件下饲养的不全周期型无翅孤雌蚜中的表达量高于长日照条件下饲养的不全周期型无翅孤雌蚜,而Rp-uvo3的表达模式与之相反;单从温度方面看,Rp-lwo、Rp-uvo1、Rp-uvo2、Rp-uvo4在低温条件下饲养的不全周期型无翅孤雌蚜中的表达量低于常温条件下饲养的不全周期型无翅孤雌蚜,而Rp-uvo3、Rp-rho和Rp-Co在两种条件下饲养的不全周期型无翅孤雌蚜中的表达量无显着差异。由此表明,禾谷缢管蚜视蛋白基因表达量与性别、发育时期、生活史类型、翅型相关,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影响。四、低温短日照条件诱导处理对不同生活史禾谷缢管蚜视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研究模仿秋季条件,在低温短日照(12℃,8L:16D)条件下饲养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叁代,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无翅孤雌蚜中Rp-lwo、Rp-uvo1、Rp-rho、Rp-Co在诱导条件下表达量上升,Rp-uvo3在诱导条件下表达量显着下降,Rp-uvo2和Rp-uvo4在诱导条件下表达量无变化;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无翅孤雌蚜中Rp-uvo1、Rp-uvo3、Rp-Co在诱导条件下表达量下降,其余四个视蛋白基因在诱导后表达量无变化。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两种生活史禾谷缢管蚜中视蛋白基因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黄彦娜[10](2018)在《陕西关中地区禾谷缢管蚜抗药性监测及共生菌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是小麦上的重要害虫,在各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禾谷缢管蚜主要刺吸小麦汁液危害,同时传播大麦黄矮病毒,从而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当前农业生产中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然而农药的长期不合理使用造成禾谷缢管蚜对部分农药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本研究于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对陕西关中地区的禾谷缢管蚜进行抗药性监测,从而掌握陕西关中地区的禾谷缢管蚜的抗药性现状;同时对禾谷缢管蚜田间种群进行共生菌检测,初步分析共生菌与禾谷缢管蚜抗性之间的关系。1、连续两年对陕西关中地区禾谷缢管蚜田间种群进行抗性监测,结果表明,2016年泾阳田间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最高,与实验室相对敏感品系相比,抗性倍数达40.272倍;礼泉、岐山和富平田间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异丙威四种药剂处于低水平抗性或敏感水平。在2017年田间种群监测中,除凤翔田间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高达72.495倍以外,其它地区对高效氯氰菊酯均表现为中等水平抗性(10<RR≤40);2017年抗性监测的所有地区田间种群对吡虫啉、毒死蜱、异丙威、溴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抗性处于低水平抗性(5<RR≤10)或敏感性下降之间(3<RR≤5)。所有田间种群对氟啶虫胺腈杀虫剂均表现为敏感(RR<3)。2、采用PCR技术,检测泾阳、兴平、淳化、凤翔、扶风、岐山、礼泉、杨凌8个地区的禾谷缢管蚜田间种群的内共生菌,检测结果表明8个地区田间种群均感染初生共生菌Buchnera aphidicola,感染率为100%。次生共生菌Serratia symbiotica、Wolbachia、Hamiltonella defensa、Regiella insecticola在不同地区感染率均不相同,其中Serratia symbiotica在田间种群中感染最高。3、田间抗药性相对最高的凤翔禾谷缢管蚜田间种群与实验室相对敏感品系进行16s rDNA扩增,结果表明初生共生菌B.aphidicola在抗性种群中相对丰度高于实验室相对敏感品系。利用绝对荧光定量PCR对此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初生共生菌在田间高抗性种群中拷贝数数量高于相对敏感品系,且差异显着,推断禾谷缢管蚜体内的初生共生菌B.aphidicola可能与禾谷缢管蚜的抗药性存在一定的关联。(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禾谷缢管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陕西关中地区麦蚜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兴平、礼泉、凤翔、岐山、扶风地区麦田禾谷缢管蚜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异丙威、毒死蜱、阿维菌素、氟啶虫胺腈等7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最高,其中凤翔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达到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72.5),岐山和扶风种群对该药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31.4、29.9);5个地区的禾谷缢管蚜对溴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异丙威和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较低,表现为敏感、敏感性下降或者低抗性;5个地区的试虫对氟啶虫胺腈均表现为敏感。分析认为,高效氯氰菊酯不适合用于关中地区禾谷缢管蚜防治,氟啶虫胺腈作为一种新型杀虫剂,可以在该虫防治中推广使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其他几种杀虫剂可以在禾谷缢管蚜的防治中交替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禾谷缢管蚜论文参考文献

[1].郭鑫,彭雄,杨卓霖,陈茂华.禾谷缢管蚜复眼外部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J].昆虫学报.2019

[2].黄彦娜,王雅丽,魏静,郭鑫,李兰.陕西关中地区小麦田禾谷缢管蚜对7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J].植物保护.2019

[3].亢菊侠,杨洋,孟琳钦.蚜虫及大麦黄矮病毒诱导小麦对后期禾谷缢管蚜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9

[4].王康.细胞色素P450和羧酸酯酶在禾谷缢管蚜抗药性中的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5].张存环.禾谷缢管蚜钠离子通道功能特性的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6].韩宗礼,谭晓玲,范佳,孙京瑞,陈巨莲.模拟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带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种群动态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8

[7].BALACHANDAR,BALAKRISHNAN.禾谷缢管蚜谷胱甘肽转移酶分子克隆和功能表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8].程雄彬.禾谷缢管蚜与麦长管蚜种群动态预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9].杨卓霖.禾谷缢管蚜复眼外部形态及视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10].黄彦娜.陕西关中地区禾谷缢管蚜抗药性监测及共生菌检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不同小麦品种(系)禾谷缢管蚜的...禾谷缢管蚜为害症状禾谷缢管蚜无翅蚜的剂量反应曲线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含水量对禾谷缢管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含水量对禾谷缢管禾谷缢管蚜有翅蚜的剂量反应曲线

标签:;  ;  ;  ;  ;  ;  ;  

禾谷缢管蚜论文_郭鑫,彭雄,杨卓霖,陈茂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