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分子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子,界面,磷脂,哈维,官能团,弧菌,吸附剂。
单分子层论文文献综述
王涛[1](2019)在《分子化学特性对单分子层隧道结中等离激元激发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单分子层隧道结中,电荷沿着分子骨架隧穿,其中部分隧穿电荷会经历非弹性隧穿过程而激发隧道结金属电极上的等离激元[1,2]。由于分子的化学性质可以极大地控制电荷的隧穿性质[3],因此它也可以对单分子隧道结中的等离激元激发进行调控。在此次报告中,报告人将介绍单分子层隧道结的制作过程,并展示分子长度、分子能级、分子结构刚性、分子自组装倾斜角等化学性质对等离激元激发的调控作用[1,2]。这类单分子层隧道结,不仅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电荷隧穿特性,也可以作为片上可调控的等离激元光源来驱动等离激元集成回路。(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王紫嫣,Khalid,Hira,李柏力,李瑶,于曦[2](2019)在《基于混合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可控分子整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组装单分子层(SAM)的分子器件的性能取决于分子层的超分子结构.而混合自组装单分子层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调控单分子层组成和结构的方法.将具有整流特性的11-二茂铁基-1-十一烷基硫醇(FUT)和惰性1-十一烷硫醇(C11-SH)通过溶液共混制备了混合单分子层,并用液态EGaIn作为顶电极研究了SAM器件的性质.C11-SH与FUT分子的比例可以调节器件的整流性能:随着惰性C11-SH分子比例增高, SAM器件的整流比逐渐降低.有趣的是,当惰性C11-SH的比例小于20%时,器件的整流性能反而随C11-SH的加入而得到了提升.这是由于少量C11-SH分子减弱了由二茂铁分子的排列缺陷引起的漏电流,改善了分子器件的稳定性和重现性,为单分子层器件的性能调控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沙赟颖,李岩,胡婧,张玉莹[3](2019)在《自组装单分子层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综述着重介绍基于金-硫醇反应的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技术在修饰材料表面中的应用,主要阐明金-硫醇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基本原理、运用金-硫醇自组装单分子层研究蛋白吸附、生物识别、细胞粘附以及制备图案化和动力学表面等方面的进展。(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19期)
薛彩龙[4](2019)在《单分子层CuCl/AC吸附剂的制备及其CO吸附分离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O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可以合成许多重要的化工产品。CO分子中存在的不饱和π键可以提供电子与金属催化剂的d轨道成键,从而引起催化剂中毒;CO也可以延长温室气体CH_4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另外,空气中CO浓度达到0.02%人体就会出现中毒症状。然而,CO气源中CO通常与H_2、N_2、CH_4和CO_2等气体共存,因此分离提纯CO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意义。与其它技术相比,吸附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方便、耗能低和技术成熟等优势,因此在工业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中吸附分离技术具有相当大的竞争优势,该技术的核心是吸附剂。与传统的物理吸附相比较,π络合作用力远强于普通的范德华力或者静电作用力,因此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与一般的化学吸附相比较,它特殊的弱化学键性质使得其脱附再生比较容易,通过升温或减压的简单方式即可实现。本论文以叁种方法成功制备得到了具有高CO吸附容量和选择性的CuCl/AC吸附剂。方法一:以CuCl_2和Cu(HCOO)_2为原料,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将原料分散于载体表面制备得到吸附剂前驱体,然后经过加热焙烧制备得到CuCl/AC吸附剂;方法二:以CuCl_2、HCOOH和Cu(OH)_2CO_3为原料,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程序与方法一相同;方法叁:以CuCl_2和Cu(HCOO)_2为原料,活性炭为载体,通过简单机械混合,然后加热焙烧制备得到CuCl/AC吸附剂。以上方法合成步骤简单,易于控制,在制备过程中无需使用回收有机溶剂和耐腐蚀的设备,在空气中通过简单的方法即可将二价铜盐负载于活性炭(AC)表面从而制备得到CuCl/AC络合吸附剂前驱体,由于CuCl_2和Cu(HCOO)_2两种二价铜盐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因此吸附剂前驱体可以在空气中长期保存而不变质,便于储存和长距离运输。但是前驱体一旦经过焙烧处理得到CuCl/AC吸附剂之后需要避光密封保存。所以,工业上生产该吸附剂时可以先将吸附剂以前驱体的形式保存和运输,当需要时,在惰性气氛或者真空环境下通过加热能够很容易地得到CuCl/AC吸附剂。载体对CuCl/AC吸附剂的CO吸附性能有非常直接的影响,研究发现CuCl/AC吸附剂的CO吸附性能受载体的孔径和比表面积共同作用。当载体活性炭孔径<0.7nm时,一方面由于孔径尺寸的限制CuCl无法在载体表面充分分散,另一方面由于制备得到的CuCl/AC吸附剂孔径太小,分散于载体表面的CuCl不能与CO充分接近形成π络合物;当载体活性炭孔径>0.7nm时,CuCl可以在载体表面充分分散至可被CO接近的单层分散态,而且孔径越大越有利于CuCl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另外载体比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CuCl的分散,从而有利于提高CO的吸附量。但是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小和孔径大小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当活性炭孔径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其比表面积下降,因此,载体活性炭最佳孔径范围为0.7-2.5nm。方法一在真空环境下制备得到的最佳CuCl/AC吸附剂样品CO吸附容量为52.71cm~3·g~(-1),而在惰性气氛下制备得到的最佳CuCl/AC吸附剂样品CO吸附容量大约为46.00cm~3·g~(-1)。这是因为CuCl在高温水蒸气中容易发生水解变质,在真空环境下,孔内吸附的水不需要经很长时间就能扩散至表面,继而被带出;而在惰性气氛下,只有经长时间、较高的温度吹扫使孔内吸附的水扩散至表面,才能被带出。方法一最佳原料配比为CuCl_2:Cu(HCOO)_2:AC=2mmol:2mmol:1g,方法二最佳原料配比为CuCl_2:HCOOH:Cu(OH)_2CO_3:AC=2mmol:2.2mL:1mmol:1g。方法一和方法二最佳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为220℃和4h,焙烧之前需120℃预干燥2h。过高的焙烧温度和过长的焙烧时间都会导致CuCl被还原为单质的铜。方法叁最佳原料配比为与方法一相同,但是方法叁原料与活性炭是通过简单的机械混合,因此原料在活性炭表面的聚集程度较其它两种方法更高,从而需要更高的焙烧温度或更长的焙烧时间使生成CuCl在活性炭表面被充分分散。另外与方法一相比,方法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业化生产CuCl/AC吸附剂的生产成本,方法叁在制备过程中避免了H_2O作为溶剂的参与,一定程度上防止了CuCl在H_2O存在的情况下变质,具有一定的工业化指导意义。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CuCl/AC吸附剂对于CO/N_2、CO/CO_2和CO/CH_4的二组分气体混合物吸附分离比随着CuCl负载量的增加而不断升高,而且CuCl/AC吸附剂对于低浓度CO的CO/N_2、CO/CO_2和CO/CH_4的二组分气体混合物吸附分离比更高,分离效果更好。方法一和方法二制备得到的CuCl/AC吸附剂具有比较接近的CO吸附容量和吸附选择性,并且高于方法叁。CuCl/AC吸附剂原位吸脱附CO实验循环4次之后,吸附剂CO吸附容量下降16%左右,继续进行CO吸脱附实验CO吸附容量不再下降。CuCl/AC吸附剂CO吸附完成之后,经过80℃加热脱附,循环6次吸脱附实验,吸附剂CO吸附容量几乎不变。CuCl/AC吸附剂CO的吸附热为46kJ/mol,理想状态下,这部分热量可以使得等质量的吸附剂温度升高100℃左右,因此该吸附剂完全可以在不设外界热源的情况下对CO进行吸脱附循环,而不损失CO吸附容量。CuCl/AC吸附剂可以迅速吸附CO,吸附发生20秒即可使CO吸附量达到其吸附容量的90%以上,可以满足工业化吸附过程需小于1分钟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吴宗泽,陈华勇,杨博,王永华,王方华[5](2019)在《哈维氏弧菌磷脂酶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单分子层技术研究了哈维氏弧菌来源磷脂酶D(Vh 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探究初始表面压力条件对VhPLD吸附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甘油(PG)和磷脂酰肌醇(PI))吸附动力学参数(k_a、k_d、K_(Ads))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VhPLD对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参数与磷脂单分子层初始表面压力密切相关;在15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为PC> PG> PS> PE=PI;在20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为PG> PI> PC> PS> PE;在25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则转变为PC> PS> PI> PE=PG。(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9年04期)
孟秀峰,翟志伟,郭爱军[6](2018)在《自组装单分子层对多巴黏附能力的可控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端基分别带—OH和—CH_3基团的11-巯基-1-十一醇和1-十二烷基硫醇2种硫醇分子按不同摩尔比(1∶0,3∶1,1∶1,1∶3和0∶1)自组装到金片表面,制备了一系列由亲水至疏水的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单分子层表面.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测试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对单分子层表面分别进行了多巴及液相环境相关的液滴黏附性能研究,发现只含有—OH基团的单分子层表面具有最优越的抗多巴黏附能力,随着表面—OH基团的减少,多巴的黏附能力增强,—CH_3基团的引入明显增强了多巴在表面的黏附能力;还发现只含有—OH的单分子层表面具有最大的液滴黏附性能,随着表面—OH基团的减少,多巴依附的液相环境中的液滴对表面的黏附能力越来越弱,—CH_3基团的引入明显降低了表面的水滴黏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的—OH或—CH_3单分子层表面很难同时具有既抗多巴又抗液滴黏附的性能,而含有复合官能团的单分子层表面则可以达到这种双重效果.本文研究可为适应特定环境的抗黏附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王晴,马亮,刘中华,张旭,张召阳[7](2018)在《基于叁角大环锚定基团的二芳基乙烯自组装单分子层(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基团和锚定基团的合理设计是分子器件发展的前提.迄今为止,巯基作为锚定基团被广泛应用于电荷传输测试中.然而,由金硫键所组装的分子层往往十分致密,这通常会阻碍功能基团的活性进而影响器件性能.本论文利用叁角大环(TATA)平面作为新的锚定基团,将二芳基乙烯分子装配在金表面,形成取向均一的、松散的单分子层.本文通过多项测试表征了该分子及其对比体系(巯基作为锚定基团)在溶液中以及分子层中的性质.结果表明,TATA作为锚定基团可以为二芳基乙烯分子提供充足的自由体积,有效阻隔了分子层中相邻分子的干扰.因此,TATA二芳基乙烯分子体系对于开发高性能的分子光开关器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8年10期)
杜涵,梁洪涛,杨洋[8](2018)在《限域单分子层冰-水两相平衡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限域水因有极其丰富的结构物相变化而成为近年来水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不同相限域水之间的相平衡结构与性质却鲜有报道.论文提出一套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可实现纳米尺度限域条件下冰和水的不同结构相间形成的低维固-液界面(线)的平衡态模拟.应用此模拟技术,我们探索了0.65 nm限域尺寸、5000 bar限域压强条件下,单分子层厚度的冰-水(固-液)两相平衡,计算了该平衡体系一系列热力学量在界线附近的分布.平衡态的分子模拟结果直观地展示了粗糙型固-液界线的热毛细涨落、界线固-液结构转变的微观机制、以及缺陷在固-液相变区附近的形成与输运.各种热力学量分布函数呈现了二维限域冰-水共存界面(线)的特殊性质,如:相平衡区域的尺寸异于块体材料固-液界面,固-液界线处于切向压缩状态等.(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杜涵[9](2018)在《限域单分子层冰—水两相平衡的分子模拟及介电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限域水因有极其丰富的结构物相变化而成为近年来水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不同相限域水之间的相平衡结构与性质却鲜有报道。本论文提出一套基于平衡态分子动力学的原子模拟技术,可用以系统研究不同相限域水之间的相平衡结构与性质。应用此模拟技术,本文实现了一种简单模型描述的单分子层厚度的水在0.65nm限域尺寸、5000bar限域压强条件下的冰-水(固-液)两相平衡,测得该限域条件下的相平衡温度并系统表征了该平衡界面(线)的一系列热力学量的面内分布函数。平衡态的分子模拟结果直观的展示了粗糙型固-液分界线的热毛细涨落、界线处固-液结构转变的微观机制、以及缺陷在固-液相变区附近的形成与输运。各种热力学量分布函数呈现了二维限域冰-水共存界面的特殊性质,如:相平衡区域的尺寸异于块体材料固-液界面,固-液界线处于切向压缩状态等。我们还发展了分子动力学下的恒定电势方法,以限域墙作为带电极板,构建纳米电容器模型。推导限域对称破缺体系下介电常数的计算公式,以及根据电极板电荷涨落推导的电容的计算公式,并试图解释电容器储能能力和限域物质水分子结构的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0)
张娜[10](2018)在《单分子层共轭二维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子材料的出现是人类材料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众所周知,高分子材料按照它的分子链结构可以分为一维线型结构,二维层状结构和叁维体型结构。其中,二维层状结构,或者说二维聚合物,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在自然条件下很难独立稳定存在,所以它的合成困难,这导致了二维聚合物无论在合成方法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一维聚合物和叁维聚合物。按照高分子的命名规则,二维聚合物是指重复单元沿着二维方向增长,形成由共价键相连的、具有原子或单分子厚度的平面大分子。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使它拥有很多特异的性能,例如,石墨烯是一种典型的二维聚合物,它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超强的导电性、导热性以及力学强度。但是石墨烯这些优异的性能只能在它以单片或薄片的形式存在时才会表现出来,而通常情况下石墨烯都是以多层堆积的石墨状态存在的,所以就需要对它进行剥层处理。剥层的过程或多或少会对石墨烯的结构造成破坏,从而会影响它的性能和应用,如果能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来直接制备这种类似石墨烯的高分子材料,对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有意义。目前,合成的共轭二维聚合物大多为多层堆积的二维共价有机框架(COFs),而具有单分子层、分子链堆积致密的、具有纳米厚度的共轭二维聚合物还很少。因此,发展高效、便捷地制备单层共轭二维聚合物的方法是一个极为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为了探索高效、简便、具有普适性的制备二维聚合物的方法,我们提出了“溶液自组装聚合”的思路。依据二维自组装和二维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通过分子的结构设计,借助分子间的亲疏水相互作用、π-π相互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成功地制备了单层二维共轭聚合物和二维COFs聚合物。这种溶液聚合方法的优点是,在无需任何界面或表面辅助的条件下,可以直接获得单层或寡层二维聚合物,而且高效、便捷、且具有普适性。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成果可分为以下叁个部分:1.设计、合成了含有二苯基蒽骨架结构的Bola型两亲性小分子AM和相应的功能化小分子AM-Br,研究了它们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并且利用两种小分子分别制备得到了超分子二维层和共价二维聚合物。透射电镜结果表明,AM可以直接在纯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片层结构,片层尺寸达到几个微米;而AM-Br则需要在DMF/H2O=1/1的混合溶液中才能自组装形成规整的超分子纳米层。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溶液体系中,AM和AM-Br分子间作用力不同,从而导致AM和AM-Br分子沿X轴与Y轴方向自组装的驱动力有所不同。在AM-Br形成的二维超分子溶液中,加入叁硼酸酯基苯,通过二维超分子层内的Suzuki偶联聚合得到了二维聚合物。聚合物的横向尺寸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原子力显微镜结果显示聚合物片层的厚度大约为2-3个分子层,是二维聚合物的寡层聚集体。2.提出了由一维(1D)聚合物自组装聚合合成二维(2D)聚合物的设想。设计、合成了含有二苯基蒽和二炔基的线型两亲性共轭聚合物(A-1DP),研究了 A-1DP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二维超分子聚合物2D-SP的行为。然后,考察了紫外光引发2D-SP层内双炔交联聚合形成了二维共价聚合物(2D-CP)行为。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等方法对二维聚合物片层的形貌和链堆积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借助任何界面的条件下,由于分子间的亲疏水作用、π-π堆积作用以及片层间的静电排斥协同作用,A-1DP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尺寸为十几微米的单层二维超分子聚合物,经过光引发聚合转化为二维共价聚合物。测试结果显示,2D-SP和2D-CP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高分子半导体材料。另外与2D-SP相比,2D-CP不仅呈现出更高的电导率,还拥有更高的力学强度。3.基于叁氟化硼乙醚既可以催化邻二酚缩醛与硼酸的缩合反应,硼原子又能与叁级胺形成离子基团的特性,我们设计合成了含有二苯基蒽骨架的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iCOFs-A与非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COFs-B。结果表明,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iCOFs-A在适当的极性有机溶剂中会发生自剥层,形成寡层二维COF聚合物iCONs-A。而结构类似的非离子型COFs-B,无论在何种溶剂中都没有观察到自剥层现象。这一实验结果充分说明,在COFs结构中引入离子基团对它实现溶液自剥离是至关重要的。自剥层形成的寡层二维材料iCONs-A,能很好地分散在极性有机溶剂中,且呈现出良好的成膜性。测试结果显示,由寡层二维硼酸酯iCONs-A制备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光电响应性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1)
单分子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自组装单分子层(SAM)的分子器件的性能取决于分子层的超分子结构.而混合自组装单分子层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调控单分子层组成和结构的方法.将具有整流特性的11-二茂铁基-1-十一烷基硫醇(FUT)和惰性1-十一烷硫醇(C11-SH)通过溶液共混制备了混合单分子层,并用液态EGaIn作为顶电极研究了SAM器件的性质.C11-SH与FUT分子的比例可以调节器件的整流性能:随着惰性C11-SH分子比例增高, SAM器件的整流比逐渐降低.有趣的是,当惰性C11-SH的比例小于20%时,器件的整流性能反而随C11-SH的加入而得到了提升.这是由于少量C11-SH分子减弱了由二茂铁分子的排列缺陷引起的漏电流,改善了分子器件的稳定性和重现性,为单分子层器件的性能调控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分子层论文参考文献
[1].王涛.分子化学特性对单分子层隧道结中等离激元激发的控制[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2].王紫嫣,Khalid,Hira,李柏力,李瑶,于曦.基于混合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可控分子整流[J].化学学报.2019
[3].沙赟颖,李岩,胡婧,张玉莹.自组装单分子层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农家参谋.2019
[4].薛彩龙.单分子层CuCl/AC吸附剂的制备及其CO吸附分离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5].吴宗泽,陈华勇,杨博,王永华,王方华.哈维氏弧菌磷脂酶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研究[J].中国油脂.2019
[6].孟秀峰,翟志伟,郭爱军.自组装单分子层对多巴黏附能力的可控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
[7].王晴,马亮,刘中华,张旭,张召阳.基于叁角大环锚定基团的二芳基乙烯自组装单分子层(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8
[8].杜涵,梁洪涛,杨洋.限域单分子层冰-水两相平衡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化学学报.2018
[9].杜涵.限域单分子层冰—水两相平衡的分子模拟及介电性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10].张娜.单分子层共轭二维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