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精生产过程控制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陶磊[1](2021)在《酒精生产线余热用于制冷系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余热资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是一次能源经过转换或加工后的产物,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完成反应后排放的未经完全利用的能量,亦属二次能源范畴。我国各种形式余热的废弃和排放量达到了整个工业耗能的50%以上。合理利用余热有助于减少与全球环境相关的问题,如温室效应和氟氯烃类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企业合理使用余热,节能减排,缩减生产制造费用,提升企业利润的潜力巨大。本论文首先是对该公司酒精生产线余热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出未被有效利用的余热源和余热量,论证改造的必要性;同时,针对余热现状,结合酒精发酵生产线的运行情况进行总体工艺系统规划,提出“利用130℃的成品酒气冷凝释放的热量将68℃冷凝水升温至90℃、使用90℃冷凝水驱动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组制备低温冷冻水用于发酵降温”的改造方案,并绘制了改造前和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图;对关键设备进行工艺核算,优选一台不锈钢材质的四管程固定板管式换热器,并对计算出的工艺参数和设备规格进行验证,并实施改造施工;最后对改造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核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利用蒸汽冷凝水和成品酒气热交换产生的高温凝水作为余热制冷机组驱动热源,释放余热,制取冷量。产生的低温冷水并入原冷水管网,进入冷水储罐,工艺路线和实施方案切实可行。通过新增1台换热器和温水型制冷机组,回收成品酒气中的热量,产生的冷水并入原有冷水管网,减少了原电制冷或溴化锂制冷机运行时间,实现余热综合利用,余热负荷4145k W,约可产生400万kcal/h的冷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循环效率COP值为1.1-1.2)。替代蒸汽溴化锂后减少蒸汽5t/h,以年运行2880h计,可减少蒸汽14400t,蒸汽不含税价161元/t,年可节约231.84万元。每年可减少使用1356t标煤,减排922t碳粉尘、3380t二氧化碳、102t二氧化硫、51t氮氧化物,达到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檀胜,苏仪,杭晓风[2](2020)在《基于等标污染负荷法的酒精工业废水的污染源节点识别及分析》文中认为对酒精生产过程中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量进行了调查,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其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在传统的酒精生产工艺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工序是玉米的酒精废糟液和粉碎拌料,两者累积负荷比达到了82.35%~87.00%;循环冷却水站排放量占66.49%~79.87%,是废水排放最大的工序。
刘飞洋,王巍旭,哈景骞,屈丰磊[3](2020)在《酒精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文中认为酒精行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产业领域,酒精用途广泛,75%酒精可做消毒用品,食用酒精又可做各种酒品,而这两类商品都很受欢迎。但是在酒精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是一项关键内容,关系到酒精质量水平,也关系到最终消毒产品及酒品的品质。酒精生产过程分析酒精的生产过程十分繁琐,是通过对谷物、薯类、糖蜜等原料进行蒸煮、发酵、蒸馏和提纯等一系列操作,提取出酒精溶液。但是在发酵过程中,会对此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比如温度、pH值、水分、程序、时间等。
黄正恒[4](2020)在《木薯酒精的能源梯级利用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薯是一种良好的乙醇发酵原料,在经过了乙醇发酵后,其剩余副产物可利用沼气厌氧消化技术进行处理,之后剩余沼肥进行还田处理,以上过程中木薯酒精所含有的能量经过了逐级利用,产生的乙醇和沼气均为可再生清洁能源,乙醇可作为汽油添加剂用于替代部分汽油,乙醇制备过程中的能耗可由沼气提供,沼肥可替代化肥作为还田能源,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减少化肥对土壤的危害,使所有环节中产生的副产物能合理高效的利用,体现出木薯酒精的能源梯级利用方式。本文以木薯为原料,首先进行了乙醇发酵制备实验,采用传统双酶法,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12d,发酵结束后用燃料乙醇实验室定制的中试设备进行蒸馏提取酒精,最终得到1.61.7L酒精度为47.5%的酒精蒸馏液,平均出酒率为39.18%;其次,将乙醇制备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酒精废醪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相应的木薯酒精废水和废渣。酒精废水采用UASB高效厌氧反应器进行处理,实验过程中保持固定的HRT,逐渐提升进水COD浓度,所产生的气体中甲烷含量最高可达到75.4601%,平均甲烷含量为60.08%。酒精废渣采用批量式厌氧沼气发酵方法进行处理,分别在室温(20℃)条件下和中温37℃条件下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木薯酒精废渣是一种良好的产沼气原料,在中温37℃条件下处理效果更好;最后,对经过沼气厌氧消化后的剩余物进行沼肥化处理,将沼肥与化肥分别施加到白菜作物生长的土壤中,并定时监测土壤N、P、K的变化、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作物生长结束后的品质,结果表明,沼肥能有效增加土壤肥效,对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影响效果优于化肥,可进行沼肥还田处理。
张温清[5](2020)在《芝麻香型白酒四甲基吡嗪形成及其高产TTMP酿造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芝麻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十二大香型之一,其独特的酿造工艺造就了酒体的典型风格。四甲基吡嗪(TTMP)是芝麻香型白酒中重要的风味成分和功能因子,然而关于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的形成及其相关酿造工艺的研究甚少。本文以安徽芝麻香型白酒典型代表宣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的形成及工艺改进措施、高产TTMP功能菌株的筛选及其功能菌液的制备、功能菌液对芝麻香型白酒原位酿造微生物及产品风味的影响、高产TTMP功能麸曲制备工艺和乙醇-水体系中TTMP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期初步揭示TTMP的形成机制,并为获得高产TTMP的最佳酿造工艺提供科学依据。(1)GC-MS和HPLC-MS/MS定性、定量分析,确定宣酒芝麻香型白酒中含有较高的TTMP,并以其传统生产工艺为模板,对芝麻香型白酒工业生产过程中TTMP的形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堆积发酵、固态发酵(酒精发酵)和蒸馏阶段糟醅中均有TTMP的产生;细菌麸曲中含有较高的TTMP;原酒在储存过程中不产生TTMP;高温有利于糟醅中TTMP的形成;适当提高糟醅温度和筛选高产TTMP功能菌生产麸曲是提高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含量的工艺改进措施。(2)以蛋白酶和TTMP前体乙偶姻(ACT)为双筛选标记,结合高温灭活技术,在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中筛选到了一株高产TTMP的功能菌株,经生理生化、电镜分析与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XJB-104(以下简称XJB-104)。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得到XJB-104功能菌液发酵工艺:培养基含蔗糖60 g/L、酵母膏25 g/L、(NH4)2HPO4 30 g/L、Na H2PO4 17.5g/L,p H 7.0;接种量8%。双阶段控温发酵工艺验证XJB-104产TTMP的能力,40 h,TTMP产量11.43 g/L。XJB-104固态发酵麸曲培养基,TTMP产量202.54mg/kg,达到已报道出发菌株的较高水平。(3)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关键理化参数的变化、酿造微生物数量和结构的演替、风味物质的变化和终产品感官评价,研究了XJB-104功能菌装配起始发酵菌群对芝麻香型白酒自然发酵和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功能菌液接种后对芝麻香型白酒发酵关键理化参数和酿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显着;堆积发酵和酒精发酵前期,Bacillus是绝对的优势原核微生物,后期Lactobacillus呈主导优势;接种组起始发酵糟醅Bacillus相对丰度(88.47%)高于空白组(82.14%),且在后续的整个发酵过程中Bacillus的丰度也高于空白组;功能菌XJB-104接种强化后,显着提高了糟醅和原酒中TTMP的含量,分别为1.90 mg/kg和1.39 mg/L,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2714.29%和2316.67%,并提高了白酒的感官品质;功能菌XJB-104在自然酿造体系中仍然表现出高产TTMP的优良性状。另外,结合相关性分析对芝麻香型白酒TTMP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糟醅中TTMP含量与温度、Bacillus的丰度呈正相关;酿造过程中糟醅TTMP是由微生物(主要是芽孢杆菌)代谢产生,而非美拉德反应,并且高温对其形成有促进作用。(4)通过单因素和BBD响应面优化,得到XJB-104功能麸曲制备工艺:培养基含麸皮700 g,豆粕300 g,Na OH 1.85 g,水1.33 L;接种量8%;发酵时间71 h,麸曲中TTMP含量为607.58 mg/kg,约是初始产量的3倍。尝试丢糟(DGS)作为原料生产功能麸曲,DGS功能麸曲制备工艺:培养基含麸皮700 g,豆粕300g,DGS 367 g,Na OH 11.2 g,水1.2 L;接种量8%;发酵时间3.5 d,TTMP产量1.28×103mg/kg,约是初始产量的6.3倍,为目前报道的最高水平。(5)以DGS为原料,单因素试验对XJB-104产TTMP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产品纯化,40 h,TTMP产量3.18 g/L,纯化后的TTMP产品用于后续的动物实验。1 L发酵液可获得1.85 g纯化的TTMP产品,纯化得率58.18%;产品纯度>99%,主要杂质是三甲基吡嗪。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证实乙醇-水体系中的TTMP能够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并通过适度调节与肝损伤(ALT、AST、AKP和LDH)、抗氧化反应(T-SOD、CAT、MDA和GSH)和炎症应激(NF-κB、TNF-α、IL-1β、IL-6、MCP-1、i NOS和COX-2)有关的生化指标来发挥保肝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升肝脏组织抗氧化防御系统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卢福芝[6](2020)在《不同进料方式对厌氧处理酒精废水的影响及其活性污泥特性与关联微生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酒精废水是酒精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蒸馏发酵成熟醪后排出的酒精糟,生产设备的洗涤水以及生产工艺中的冷却水等。木薯和糖蜜是目前生产酒精的两大主要原料,其对应产生的酒精废水分别为木薯淀粉酒精废水和糖蜜酒精废水。酒精废水有机物和悬浮物含量高,p H低,且排放量大,处理困难,给酒精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和经济压力。各酒精生产企业都急需寻求能有效处理酒精废水的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运行费用低,且可产能的可持续性废水处理方法,已经成为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的首选方法之一。进料方式对废水厌氧处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被认为是影响废水厌氧处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关于进料方式对厌氧处理工业废水影响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固定有机负荷,稳定运行状态下的研究。本研究结合逐步提高有机负荷的方式研究进料方式对酒精废水厌氧处理的影响,以优化酒精废水处理工艺,提高酒精废水处理效率,为其它废水的厌氧处理提供参考。本论文首先开展连续式、半连续式和脉冲式三种不同进料方式厌氧处理木薯淀粉酒精废水的研究;然后在木薯淀粉酒精废水厌氧处理研究的基础上对进料方式的时间间隔进行优化,以经过木薯淀粉酒精废水厌氧驯化的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继续开展连续式、半连续式和脉冲式三种不同进料方式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研究;最后,在小试条件下,开展了三种不同进料方式所驯化的厌氧活性污泥对低p H进水、高有机负荷率(OLR)、高铵盐及高硫酸盐冲击的抗逆性研究,同时也研究了三种厌氧活性污泥中微生物菌群对四种压力冲击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三种不同进料方式厌氧处理木薯淀粉酒精废水时,连续式进料和半连续式进料反应器比脉冲式进料反应器提升负荷快,且可承受更高的有机负荷。在相同进水有机负荷下,半连续式进料反应器在较高有机负荷时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去除率和产气量明显比连续式进料反应器的高,SCOD去除率最大高出23.20%,产气量最大高出95.7 L/2 d。半连续式进料反应器在整个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氨氮含量总体比连续式进料和脉冲式进料的低。随着厌氧消化过程的推进,各反应器中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在不断变化,半连续式进料反应器中优势细菌和产甲烷菌的相对丰度较高。综合三种进料方式反应器的各项性能参数结果,半连续式进料是厌氧处理木薯淀粉酒精废水时最好的进料方式,其次是连续式进料,效果最差的是脉冲式进料。2.三种不同进料方式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时,在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进料SCOD低于24,000 mg/L(OLR=6.4 g.L-1.d-1)厌氧处理正常糖蜜酒精废水时,各反应器的SCOD去除率达80%左右;各反应器在进水SCOD高于45,000 mg/L(OLR=12 g.L-1.d-1)时性能受到严重影响,SCOD去除率和沼气中甲烷含量明显降低,VFA和氨氮含量显着增加。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随着厌氧消化过程的推进,各反应器中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不断变化,细菌和产甲烷菌的菌群结构变化相似,但优势细菌和产甲烷菌的丰度有差别。综合三种进料方式反应器的各项性能参数结果,发现在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时三种进料方式对反应器的性能影响无明显差别,但脉冲式进料反应器的性能受废水特性及高有机负荷的影响较大。3.采用小幅度逐渐提升进水有机负荷的方式可以使厌氧反应器快速启动并达到稳定。在厌氧处理木薯淀粉酒精废水时,连续式和半连续式进料反应器启动初期SCOD去除率均在70%以上,稳定期SCOD达80%左右,脉冲式进料SCOD去除率波动较大;在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时,三种进料方式的厌氧反应器启动初期SCOD去除率快速达80%左右,并保持稳定。4.厌氧活性污泥抗逆性研究表明三种进料方式所驯化的厌氧活性污泥对低p H进水和高硫酸盐冲击有较好的抗逆性,对高OLR和高铵盐冲击的抗逆性较差;半连续式进料所驯化的活性污泥对高OLR的抗逆性最好,其次是脉冲式的,最差是连续式的;三种活性污泥对低p H进水、高铵盐和高硫酸盐冲击的抗逆性无显着差异。5.不同进料方式所驯化的活性污泥在四种压力冲击下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物种数、多样性以及特定功能微生物菌群相对丰度变化的差异可能是导致活性污泥抗逆性不同的原因。进料方式对厌氧处理效率、活性污泥特性及功能微生物菌群都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因废水种类、OLR、进料方式本身的频率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半连续式进料方式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加深了不同进料方式对工业废水厌氧处理影响的了解,为废水厌氧处理进料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同时揭示了废水厌氧处理中关联微生物菌群的响应机制,对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胡小妍[7](2020)在《酒精精馏塔温度内模解耦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精馏是化工行业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酒精精馏塔中酒精的产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其反应过程中塔内温度的不稳定相互耦合,使产出的酒精不纯或产出量少,直接影响工厂酒精的产量和质量,且精馏塔作为多输入多输出对象,内在机理复杂,控制要求多,控制难度大。本课题酒精精馏塔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对于解决精馏塔中温度耦合现象和提高酒精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课题以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的精馏塔为研究背景,将精馏塔温度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工艺的分析,将精馏塔的塔顶出口温度和塔釜出口温度作为被控对象,由于精馏过程内在机理复杂,控制要求多,且被控对象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和强耦合的特点,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所以首先建立精馏塔近似数学模型,并分析其温度控制系统的耦合程度,再对精馏塔塔顶塔釜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仿真,控制系统的温度显示出较强的耦合现象,因此采用前馈解耦的控制方式,对控制系统两端温度进行解耦仿真控制,结果显示控制效果明显。最后通过内模解耦的控制方式,解决模型不确定的系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解耦效果。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采用实验系统作为本系统的控制器和温度对象仿真单元,设计了单回路控制模块、解耦模块实现对温度的内模解耦控制。然后采用监控组态软件作为本控制系统的上位机监控组态软件,以实现对采集数据和控制界面的实时显示,并完成采集数据的记录。结果表明,在实验平台上运行稳定,且解耦效果显着,达到预期效果,并投入实际精馏塔中应用测试,展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解耦能力强。
张先楚[8](2020)在《陈化稻谷乙醇发酵中酒糟液清液回用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用陈化水稻生产燃料乙醇既可以有效控制陈化粮食流入粮食加工市场,减少国家对此进行储存和控制的费用,又可满足燃料乙醇行业原料需求,降低燃料乙醇生产成本。燃料乙醇生产中采取部分清液回用工艺,能够节约生产用水成本,同时减少污水排放,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课题主要研究以陈化稻谷为原料,通过酒糟液清液回用工艺实现燃料乙醇的清洁生产。研究了清液回用对发酵体系的影响。结果显示,清液回用对发酵过程的主要影响在液化阶段,造成液化醪还原糖含量降低,液化质量下降,导致发酵成熟醪残总糖升高、酒度降低。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一是由于清液中所含的固形物使醪液粘度升高,阻碍了淀粉颗粒和液化酶的结合;另一方面是清液中可溶性物质对液化酶有抑制作用。通过增加液化酶量、延长液化时间,添加促进剂Mg2+对液化工艺进行优化,能够消除清液回用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液化过程优化的最佳参数:液化酶添加量21 U·g-1、液化时间120 min、Mg2+添加量14mmol·L-1。优化了清液回用乙醇发酵参数。主要参数包括菌株、接种量、温度、营养因子等。对五种酵母菌株的发酵性能对比,选出发酵结果最优的ZU108菌株作为陈化稻谷清液发酵的优势菌株。通过不同接种量的发酵效率研究,确定30%的接种量最优。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发酵过程各阶段温度的控制参数为:前发酵期33℃、主发酵期35℃、后发酵期34℃。研究尿素和酸性蛋白酶对发酵的影响,发现两种氮源均能促进酵母生长,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发酵效率。通过两种氮源添加成本的比较,最终确定在发酵过程中添加0.15‰的酸性蛋白酶作为营养因子。对清液回用的多批次循环进行了探索性实验。结果显示,在清液回用拌料的多批次循环回用试验中发现,清液循环回用会提高发酵过程染菌风险,使酸度升高,酒度降低,淀粉利用率下降。而添加硫酸将糖化醪pH值调节至4.5,可以抑制杂菌增长,避免染菌风险,还可以降低发酵酸度,提高淀粉利用率。研究得出结论:陈化稻谷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回用60%清液进行循环发酵,工艺是可行的。
牛天娇[9](2020)在《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酒是世界上三大酿造酒之一,独特的酿造工艺赋予了黄酒醇厚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其中较高含量的生物胺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黄酒中生物胺的形成主要源于发酵微生物,从微生物组成和构成上控制生物胺的形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规律;分析了黄酒酿造原料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生物胺形成/降解的相关性;从黄酒发酵醪液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够高效降解生物胺的植物乳杆菌菌株,探究了该菌株的生长特性和产胺氧化酶特性;明确了该菌株在黄酒酿造过程中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以及对黄酒品质质量的影响,最终完成了该菌株应用黄酒酿造的中试实验。对市售20个黄酒样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样品之间生物胺含量差异较大,总生物胺含量在2.8~142.3 mg/L,个别样品中高含量的组胺和酪胺具有潜在食品安全隐患。在绍兴某黄酒厂的冬酿、春酿、秋酿黄酒生产线采集原料、预发酵期、发酵期、成熟期171个样品,系统地研究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和降解特点及规律。黄酒酿造原料含有一定量的生物胺(7.0~35.0 mg/kg),这些生物胺随着原料进入发酵醪液中。冬酿黄酒生物胺含量很高,在前酵期和后酵初期生物胺大量形成(402.6 mg/kg),后酵末期生物胺降解,成熟期生物胺变化不显着,成品总生物胺为210.2 mg/kg。春酿黄酒生物胺含量较低,在前酵期生物胺大量积累(30.3 mg/kg),后酵期发生了降解(23.3 mg/kg),成熟期略有增加,黄酒成品总生物胺为28.9 mg/kg。秋酿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含量逐渐增加,后酵期生物胺达到最大值(186.7 mg/kg),后酵末期和成熟期生物胺降解,成品中生物胺为53.6 mg/kg。腐胺、酪胺、色胺是黄酒中主要生物胺,三者总和占总生物胺90%以上。采用MiSeq测序技术对绍兴冬酿、秋酿、春酿黄酒酿造原料及发酵醪液的72个样品的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分析。黄酒酿造原料(酒母、麦曲、蒸饭)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黄酒发酵醪液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发酵醪液中细菌和真菌在门水平和属水平的组成与原料一致。发酵过程细菌和真菌菌群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落缸到后酵初期,细菌生物多样性逐渐升高,到后酵末期有所下降,发酵后期乳酸菌(乳杆菌属、乳球菌属、明串珠属等)是优势菌群;在发酵过程中真菌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酵母菌始终保持较高丰度,丝状真菌(曲霉属、根霉属等)逐渐降低。根据相关性分析,黄酒中生物胺的形成/降解与细菌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乳酸菌是参与生物胺形成与降解的主要细菌;酵母菌属和霉菌属与部分生物胺的形成有关,但不是生物胺形成的主要微生物。从绍兴某黄酒厂分别采集了春酿、秋酿和冬酿黄酒五个主要发酵阶段(浸米、米浆水、落缸、前酵和后酵)的45个酒醪样品,筛选出不产生物胺乳酸菌45株;根据菌株对生物胺的降解率,筛选出9株对生物胺降解率超过30%的乳酸菌;根据对乳酸菌形态、16S r RNA测序、菌株的安全性、耐酸性、乙醇耐受性、生物胺降解率综合研究,从9株菌中筛选出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DN2,该菌株来源于秋酿黄酒前酵阶段,其对8种生物胺均具有降解作用,对总生物胺的降解率为48.3%。系统研究了植物乳杆菌DN2在黄酒酿造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及产胺氧化酶特性。植物乳杆菌DN2在黄酒发酵温度(28~33℃)下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可耐受的pH范围为4.0~6.5,可耐受的乙醇范围为≤14%。植物乳杆菌DN2可分泌7种不同的胺氧化酶,其中胺氧化酶A(含黄素)和单胺氧化酶具有相对稳定的蛋白结构;胺氧化酶、胺氧化酶B(含黄素)和组胺氧化酶为相对不稳定的蛋白质。胺氧化酶活性组分降解生物胺反应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宜pH在5.2~5.8,微量的Cu2+、Fe2+、Zn2+、Ca2+、Mg2+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能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了黄酒发酵前酵期、后酵期和前后酵期分别加入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以及对黄酒品质质量的影响。前酵期加入1.0×106 CFU/g植物乳杆菌DN2时,总生物胺降解率可达到49.5%,并保持黄酒的品质;后酵期加入等量植物乳杆菌DN2会降低总生物胺降解率(37.0%)并降低黄酒品质和感官质量;前酵和后酵分别加入高剂量植物乳杆菌DN2(1.0×107 CFU/g),总生物胺降解率达到61.4%,但黄酒的质量和感官不符合黄酒质量标准。在绍兴某酒厂完成了发酵醪液量为360 kg的中试试验,在前酵期加入1.0×106 CFU/g植物乳杆菌DN2,总生物胺降解率为50.3%,成品黄酒质量和感官品质符合特定绍兴黄酒品质要求。
郭敬[10](2018)在《基于过程模拟的糖蜜酒精生产工艺能量优化》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能源战略改革,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能源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广泛关注。2017年9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等十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基本实现全覆盖。我国2016年生物燃料乙醇产量大约为260万吨,满足东北、河南、安徽、广西等地的使用。若车用乙醇汽油在全国全面推广使用,生物燃料乙醇年需求量将增加至约1000万吨。目前国内燃料乙醇产能的巨大缺口,为我国酒精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针对国内糖蜜酒精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问题,利用过程模拟技术,结合生产工艺进行系统用能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首先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实际生产工艺进行模拟,在NRTL物性方法下模拟所得成品酒精流率为2500 kg/h,质量分数92.2%,与实际生产的相对误差为0.6%;精馏塔顶蒸出工业酒精质量分数为94.80%,与实际生产相对误差为0.2%;四效蒸发浓缩液锤度为70°Bx,与实际生产相对误差为1.4%。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的相对误差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同时也验证了过程模型与所选NRTL物性方法对于本研究体系的适用性。基于过程模拟结果,对生产过程中的能量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进行单工段优化及系统能量集成优化,提出三种不同的工艺改进方案。三种工艺改进方案系统?效率分别为:单工段优化方案的系统?效率比原工艺增加了9.95%,增加至25.75%;系统优化方案一的?效率比原工艺增加了12.53%,增加至28.15%;系统优化方案二的?效率比原工艺增加了43.54%,增加至83.84%。三种工艺方案节省经济效益分别为617.84万元/年、609.84万元/年、940.24万元/年。依据三种方案的对比结果,结合实际生产状况,确定粗馏塔和排醛塔均采用间接加热、精馏塔采用直接加热的生产工艺,即能量利用率最大、经济效益最高的系统优化方案二为最佳方案。针对最佳工艺方案进行工程性应用研究,计算得其新增投资成本为366万元,投资回收年限为2.44年,验证了该工艺较好的收益及可行性。改进工艺降低了生产消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给社会创造了收益,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酒精生产过程控制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酒精生产过程控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酒精生产线余热用于制冷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酒精生产线余热及其用于制冷系统必要性分析 |
2.1 酒精生产线概况 |
2.2 酒精生产线余热利用概况 |
2.3 余热制冷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
第三章 余热制冷系统的设计 |
3.1 余热制冷系统介绍 |
3.2 余热制冷系统的设计方案 |
3.3 余热制冷系统换热器工艺核算 |
第四章 余热制冷系统的改造 |
4.1 余热制冷系统换热器选型 |
4.2 主要绩效指标改进效果 |
4.3 余热制冷工艺流程 |
4.4 实际运行情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2)基于等标污染负荷法的酒精工业废水的污染源节点识别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某一工序中某一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
1.2.2 某工序所有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该工序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Pnj) |
1.2.3 某污染物在所有工序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该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Pni) |
1.2.4污染物负荷比 |
1.3 评价标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各工序水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及污染负荷比 |
2.2 各污染物总等标污染负荷及负荷比 |
3 结论 |
(3)酒精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酒精生产过程分析 |
酒精质量分析 |
酒精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
(4)木薯酒精的能源梯级利用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木薯作物的特性与利用方式 |
1.3 乙醇发酵技术 |
1.4 厌氧消化技术 |
1.5 酒精废醪液处理方式 |
1.5.1 酒精废水处理方式 |
1.5.2 酒糟常见处理方式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木薯乙醇制备的实验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装置 |
2.1.3 实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 |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2.1 乙醇发酵前后的质量变化 |
2.2.2 发酵前后TS、VS、pH的变化 |
2.2.3 原料出酒率 |
2.3 木薯乙醇能源计算 |
2.3.1 乙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
2.3.2 乙醇可替代的传统能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木薯酒精废水实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装置 |
3.1.3 实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 |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1 日产气量、甲烷含量的变化情况 |
3.2.2 反应器进出水COD的变化情况 |
3.2.3 反应器进出水pH的变化情况 |
3.3 木薯酒精废液能源计算 |
3.3.1 木薯酒精废液处理过程中的能耗 |
3.3.2 沼气可替代的传统能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木薯酒精废渣厌氧发酵产沼气实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装置 |
4.1.3 实验设计 |
4.1.4 测定项目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日产气量、甲烷含量的变化情况 |
4.2.2 发酵前后料液的TS、VS及 pH变化 |
4.2.3 产气速率分析 |
4.2.4 产气潜力分析 |
4.2.5 不同原料产气潜力比较分析 |
4.3 木薯酒精废渣能源计算 |
4.3.1 木薯酒精废渣处理过程中的能耗 |
4.3.2 沼气可替代的传统能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木薯酒精废渣厌氧发酵剩余物的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计 |
5.1.3 检测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沼肥和化肥对土壤N、P、K的影响 |
5.2.2 沼肥和化肥对作物生长过程的影响 |
5.2.3 沼肥和化肥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
5.3 分析与讨论 |
5.3.1 土壤N、P、K含量差异性分析 |
5.3.2 株高叶宽差异性分析 |
5.3.3 作物品质差异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芝麻香型白酒四甲基吡嗪形成及其高产TTMP酿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芝麻香型白酒 |
1.2 芝麻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
1.2.1 芝麻香型白酒生产的原辅料 |
1.2.2 芝麻香型白酒的蒸馏设备 |
1.2.3 芝麻香型白酒的发酵容器 |
1.2.4 芝麻香型白酒的生产流程 |
1.3 芝麻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3.1 芝麻香型白酒堆积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3.2 芝麻香型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4 芝麻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研究 |
1.5 芝麻香型白酒中健康功能因子的研究 |
1.6 芝麻香型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研究 |
1.6.1 吡嗪类化合物 |
1.6.2 四甲基吡嗪及其生产方式 |
1.6.3 芝麻香型白酒中的TTMP |
1.6.4 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研究存在的问题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的形成及其原因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试剂与耗材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材料和样品 |
2.2.4 样品前处理与标样制备 |
2.2.5 温度对糟醅中TTMP生成的影响 |
2.2.6 样品中TTMP的定性分析方法 |
2.2.7 样品中TTMP的定量分析方法 |
2.2.8 酒样中氨态氮的测定 |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宣酒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2.3.2 芝麻香型白酒工业生产过程TTMP的形成 |
2.3.3 提高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含量的工艺改进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产TTMP功能菌的筛选及其功能菌液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培养基 |
3.2.4 高产TTMP功能芽孢杆菌的筛选 |
3.2.5 菌株鉴定 |
3.2.6 功能菌液的制备工艺 |
3.2.7 分析方法 |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高产TTMP功能芽孢杆菌的筛选 |
3.3.2 高产TTMP功能菌XJB-104 菌株鉴定 |
3.3.3 功能菌液的制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菌液对芝麻香型白酒原位酿造微生物及产品风味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菌株与培养基 |
4.2.4 功能菌液的制备 |
4.2.5 功能菌液用于芝麻香型白酒生产和样品收集 |
4.2.6 理化分析 |
4.2.7 样品中TTMP、EC和其它风味物质的测定 |
4.2.8 微生物数量测定 |
4.2.9 芝麻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结构分析 |
4.2.10 感官分析 |
4.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功能菌液对芝麻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关键理化参数的影响 |
4.3.2 功能菌液对芝麻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酿造微生物菌群数量与结构的影响 |
4.3.3 功能菌液对芝麻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TTMP含量的影响 |
4.3.4 芝麻香型白酒感官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产TTMP功能麸曲制备工艺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菌株与培养基 |
5.2.4 功能麸曲制备工艺 |
5.2.5 功能麸曲中试试验 |
5.2.6 分析方法 |
5.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单因素优化功能麸曲制备工艺 |
5.3.2 响应面法优化功能麸曲制备工艺 |
5.3.3 DGS功能麸曲制备工艺 |
5.3.4 DGS功能麸曲中试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TTMP发酵、纯化及其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菌株与培养基 |
6.2.4 单因素优化TTMP发酵工艺 |
6.2.5 双阶段控温TTMP发酵工艺优化 |
6.2.6 TTMP产品纯化和纯度分析 |
6.2.7 动物分组和实验设计 |
6.2.8 分析方法 |
6.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TTMP发酵工艺优化 |
6.3.2 发酵液中TTMP纯化及其产品纯度分析 |
6.3.3 TTMP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
(6)不同进料方式对厌氧处理酒精废水的影响及其活性污泥特性与关联微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酒精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
1.2 酒精废水的危害 |
1.3 酒精废水处理工艺及现状 |
1.3.1 直排法和农田灌溉法 |
1.3.2 物理化学法 |
1.3.3 生物处理法 |
1.3.4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4 厌氧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
1.5 进料方式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1.6 活性污泥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
1.7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关联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8 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1.8.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三种进料方式下厌氧处理木薯淀粉酒精废水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活性污泥和木薯淀粉酒精废水来源及特性 |
2.2.3 进料方式设置 |
2.2.4 废水厌氧处理系统的启动及运行 |
2.2.5 分析项目及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出水pH |
2.3.2 SCOD去除率 |
2.3.3 沼气产量 |
2.3.4 沼气中甲烷含量 |
2.3.5 出水VFA的含量 |
2.3.6 出水氨氮的含量 |
2.3.7 出水TP含量 |
2.3.8 碱度 |
2.3.9 脱色率 |
2.3.10 活性污泥形态结构 |
2.3.11 微生物多样性 |
2.3.12 活性污泥中mcrA基因的荧光定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种进料方式下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装置 |
3.2.2 活性污泥和糖蜜酒精废水来源及特性 |
3.2.3 进料方式设置 |
3.2.4 废水厌氧处理系统的启动及运行 |
3.2.5 分析项目及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出水pH |
3.3.2 SCOD去除率 |
3.3.3 沼气产量 |
3.3.4 沼气中甲烷含量 |
3.3.5 出水VFA的含量 |
3.3.6 出水氨氮的含量 |
3.3.7 出水TP含量 |
3.3.8 碱度 |
3.3.9 脱色率 |
3.3.10 微生物多样性 |
3.3.11 活性污泥中mcrA基因的荧光定量 |
3.3.12 两种酒精废水厌氧处理过程相关参数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厌氧活性污泥抗逆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及方法 |
4.2.1 实验设置及操作 |
4.2.2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活性污泥对低pH进水的抗逆性 |
4.3.2 活性污泥对高OLR的抗逆性 |
4.3.3 活性污泥对高铵盐的抗逆性 |
4.3.4 活性污泥对高硫酸盐的抗逆性 |
4.3.5 微生物多样性 |
4.3.6 活性污泥中mcrA基因的荧光定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附录 |
附录1 主要实验试剂 |
附录2 主要仪器设备 |
(7)酒精精馏塔温度内模解耦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精馏塔过程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1 精馏塔设备 |
1.2.2 精馏塔过程控制的发展过程 |
1.3 解耦控制在化工中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背景说明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精馏过程模型的建立与控制系统分析 |
2.1 酒精精馏的工艺原理 |
2.1.1 酒精的性质 |
2.1.2 酒精的精馏过程 |
2.2 精馏塔系统的控制目的 |
2.3 精馏塔的扰动分析 |
2.4 精馏塔被控变量的选择 |
2.5 精馏塔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
2.5.1 温度控制系统的模型建立 |
2.5.2 温度控制系统的辨识过程 |
2.5.3 辨识方法 |
2.5.4 最小二乘法的辨识方法 |
2.6 精馏塔的温度串级控制 |
2.6.1 温度串级控制的系统分析 |
2.6.2 温度串级控制的实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精馏塔温度的前馈解耦控制 |
3.1 精馏塔温度控制系统的耦合分析 |
3.2 精馏塔温度的前馈解耦控制 |
3.3 温度前馈解耦控制系统的模型失配问题 |
3.4 精馏塔温度的前馈解耦控制系统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精馏塔温度的内模解耦控制 |
4.1 内模控制原理 |
4.1.1 内模控制器的性质 |
4.1.2 内模控制器的设计 |
4.2 多变量的内模解耦控制 |
4.2.1 内模解耦控制器的分析 |
4.2.2 系统时滞条件分析 |
4.2.3 系统非最小相位分析 |
4.2.4 滤波器分析 |
4.3 精馏塔温度内模解耦控制系统的设计 |
4.3.1 内模解耦控制器的设计 |
4.3.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模型近似 |
4.3.3 精馏塔温度内模控制系统的设计 |
4.4 精馏塔温度内模解耦控制系统的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解耦控制系统的实现 |
5.1 内模控制在实验平台的实现 |
5.1.1 CS5000 精馏塔实验装置 |
5.1.2 DCS系统架构 |
5.1.3 控制系统组态 |
5.1.4 测试曲线 |
5.1.5 OPC客户端数据读取 |
5.2 内模控制在实际装置的应用 |
5.2.1 画面组态实现 |
5.2.2 报警与报表组态实现 |
5.2.3 实际应用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陈化稻谷乙醇发酵中酒糟液清液回用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陈化稻谷乙醇发酵简介 |
1.2 燃料乙醇生产中的清液回用研究概况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清液的来源和处理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药品试剂 |
2.3.1 主要药品试剂 |
2.3.2 主要溶液试剂 |
2.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4.1 陈化稻谷清液回用对发酵体系的影响 |
2.4.2 陈化稻谷清液回用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
2.4.3 清液循环回用研究 |
2.5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
第三章 陈化稻谷清液回用对发酵体系的影响 |
3.1 清液回用对液化的影响 |
3.1.1 清液回用对料浆pH值的影响 |
3.1.2 清液回用对液化工艺的影响 |
3.1.3 清液中固形物含量对液化醪还原糖的影响 |
3.2 清液回用对发酵工艺的影响 |
3.2.1 清液回用对酒母细胞数的影响 |
3.2.2 清液回用对酒母培养酸化力的影响 |
3.2.3 清液回用对酒母发酵能力的影响 |
3.3 清液回用对发酵结果的影响分析 |
3.4 清液回用不利影响的消除 |
3.4.1 液化酶添加量对液化工艺的影响 |
3.4.2 液化时间对液化工艺的影响 |
3.4.3 Mg2+对液化工艺的影响 |
3.4.4 液化工艺条件优化 |
3.4.5 液化工艺优化后的发酵质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陈化稻谷清液回用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
4.1 酒母培养工艺参数 |
4.2 发酵工艺参数 |
4.2.1 接种量 |
4.2.2 发酵温度 |
4.2.3 辅料添加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液循环回用研究 |
5.1 清液循环回用对发酵成熟醪的影响 |
5.2 清液循环回用中增酸现象的应对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陈化稻谷清液回用对发酵体系的影响 |
6.2 陈化稻谷清液回用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
6.3 清液多批次循环回用 |
6.4 本文创新点 |
6.5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致谢 |
(9)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黄酒及黄酒的生物安全性 |
1.2.1 黄酒酿造 |
1.2.2 黄酒的生物安全性 |
1.3 生物胺和发酵食品中生物胺安全性 |
1.3.1 生物胺及其安全性 |
1.3.2 发酵食品中的生物胺 |
1.3.3 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安全性 |
1.4 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形成及降解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微生物与生物胺形成和降解的相关性 |
1.4.2 生物胺的合成机制 |
1.4.3 生物胺的降解机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培养基 |
2.1.4 样品采集 |
2.2 测定方法 |
2.2.1 生物胺测定 |
2.2.2 胺氧化酶和氨基酸脱羧酶活性测定 |
2.2.3 黄酒理化指标测定和微生物菌落计数 |
2.2.4 感官评价 |
2.2.5 HPLC-MS/MS测定蛋白质组成 |
2.3 黄酒生物胺分析 |
2.4 冬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分析 |
2.5 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 |
2.6 高通量测序方法 |
2.6.1 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测定 |
2.6.2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2.7 微生物菌群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2.8 降解生物胺微生物的乳酸菌筛选 |
2.8.1 乳酸菌的分离 |
2.8.2 不产生物胺菌株的筛选 |
2.8.3 降解生物胺菌株筛选 |
2.8.4 不产生物胺菌株形态观察 |
2.8.5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16SrRNA鉴定 |
2.8.6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酸的耐受性 |
2.8.7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乙醇的耐受性 |
2.9 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特性 |
2.9.1 植物乳杆菌DN2生长曲线 |
2.9.2 pH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的影响 |
2.9.3 乙醇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的影响 |
2.10 胺氧化酶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2.10.1 胺氧化酶分离纯化 |
2.10.2 胺氧化酶的鉴定 |
2.11 胺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2.11.1 最适反应温度 |
2.11.2 最适反应pH |
2.11.3 金属离子对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12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中生物胺的降解 |
2.12.1 前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 |
2.12.2 后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2.12.3 前后酵期分别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2.13 植物乳杆菌DN2降解黄酒生物胺的中试实验 |
2.14 统计分析 |
第3章 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及变化 |
3.1 引言 |
3.2 黄酒生物胺方法建立及市售黄酒生物胺分析 |
3.2.1 HPLC法测定生物胺方法的建立 |
3.2.2 精密度与回收率 |
3.2.3 市售黄酒生物胺分析 |
3.3 冬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 |
3.3.1 原料生物胺变化 |
3.3.2 预发酵段物料生物胺变化 |
3.3.3 发酵段物料生物胺变化 |
3.3.4 成熟期物料生物胺变化 |
3.3.5 冬酿黄酒酿造过生程中物胺的消长 |
3.4 春酿和秋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 |
3.4.1 春酿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 |
3.4.2 秋酿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 |
3.5 不同季节生产黄酒中生物胺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酒酿造微生物菌群结构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多样性 |
4.2.1 黄酒酿造过程细菌的多样性 |
4.2.2 黄酒酿造过程中真菌的多样性 |
4.3 黄酒酿造原料微生物菌群结构 |
4.3.1 原料细菌菌群结构 |
4.3.2 原料真菌菌群结构 |
4.4 黄酒发酵过程微生物菌群结构 |
4.4.1 黄酒发酵过程细菌菌群结构 |
4.4.2 黄酒发酵过程真菌菌群结构 |
4.5 黄酒发酵醪液微生物菌群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5.1 黄酒发酵过程细菌群落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5.2 黄酒发酵过程真菌群落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降解生物胺菌株筛选及其产胺氧化酶特性 |
5.1 引言 |
5.2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5.2.1 黄酒发酵物中不产生物胺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5.2.2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筛选 |
5.2.3 降解生物胺乳酸菌的鉴定 |
5.2.4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酸和乙醇的耐受性 |
5.3 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特性 |
5.3.1 不同温度下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曲线 |
5.3.2 pH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特性的影响 |
5.3.3 乙醇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特性的影响 |
5.4 植物乳杆菌DN2中胺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
5.4.1 植物乳杆菌DN2产胺氧化酶的特性 |
5.4.2 胺氧化酶的分离纯化 |
5.4.3 胺氧化酶结构表征 |
5.5 胺氧化酶活性组分的酶学特性研究 |
5.5.1 温度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
5.5.2 pH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
5.5.3 金属离子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
5.6 胺氧化酶降解生物胺的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中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1 引言 |
6.2 前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2.1 植物乳杆菌DN2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2.2 植物乳杆菌DN2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2.3 植物乳杆菌DN2的产酸特性 |
6.3 后酵期加植物乳杆菌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3.1 缺氧条件下植物乳杆菌DN2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3.2 缺氧条件下植物乳杆菌DN2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3.3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酸度的影响 |
6.4 前后酵期分别加植物乳杆菌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4.1 植物乳杆菌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4.2 植物乳杆菌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4.3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酸度的影响 |
6.5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
6.5.1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质量品质的影响 |
6.5.2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感官品质的影响 |
6.6 植物乳杆菌DN2降解黄酒生物胺的中试实验 |
6.6.1 黄酒中试产品生物胺残留量 |
6.6.2 中试黄酒成品的质量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过程模拟的糖蜜酒精生产工艺能量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酒精的主要性质及标准 |
1.2 酒精生产工艺 |
1.2.1 酒精生产工艺简介 |
1.2.2 酒精生产工艺研究现状 |
1.3 化工过程模拟技术 |
1.4 夹点技术 |
1.4.1 夹点技术的应用 |
1.4.2 夹点技术的基本原理 |
1.5 本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糖蜜酒精生产工艺流程模拟 |
2.1 工艺流程 |
2.2 物性方法的选择 |
2.3 工艺流程模拟 |
2.3.1 蒸馏工段流程模拟 |
2.3.2 废液浓缩工段流程模拟 |
2.3.3 废液燃烧流程模拟 |
2.4 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糖蜜酒精生产工艺节能优化 |
3.1 ?计算及能量利用评价方法 |
3.1.1 ?的计算 |
3.1.2 能量利用评价方法 |
3.2 单工段能量优化 |
3.2.1 系统能流图 |
3.2.2 单工段方案 |
3.3 系统能量优化 |
3.3.1 工艺方案一 |
3.3.2 工艺方案二 |
3.4 工艺方案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糖蜜酒精工艺工程应用研究 |
4.1 项目背景概述 |
4.2 系统能量平衡 |
4.3 项目经济性分析与估算 |
4.3.1 企业经济效益估算 |
4.3.2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酒精生产过程控制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酒精生产线余热用于制冷系统技术研究[D]. 陶磊.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等标污染负荷法的酒精工业废水的污染源节点识别及分析[J]. 檀胜,苏仪,杭晓风. 应用化工, 2020(10)
- [3]酒精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 刘飞洋,王巍旭,哈景骞,屈丰磊.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7)
- [4]木薯酒精的能源梯级利用工艺研究[D]. 黄正恒.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 [5]芝麻香型白酒四甲基吡嗪形成及其高产TTMP酿造工艺研究[D]. 张温清.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6]不同进料方式对厌氧处理酒精废水的影响及其活性污泥特性与关联微生物的研究[D]. 卢福芝. 广西大学, 2020(02)
- [7]酒精精馏塔温度内模解耦控制系统的研究[D]. 胡小妍. 吉林化工学院, 2020(12)
- [8]陈化稻谷乙醇发酵中酒糟液清液回用的应用研究[D]. 张先楚. 南阳师范学院, 2020(12)
- [9]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D]. 牛天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基于过程模拟的糖蜜酒精生产工艺能量优化[D]. 郭敬.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