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构象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质,折迭,蛋白,错误,淀粉,内质网,核蛋白。
构象病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松,何蕾,赵聪,杜为红[1](2012)在《蛋白质构象病的金属药物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折迭结构与功能关系密切。研究发现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蛋白的构象变化有关,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亨廷顿症等。朊病毒病也属于蛋白构象病,它是由朊蛋白的构象变化并产生淀粉样蛋白引起的,虽然蛋白质一级结构未变,而(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10-19)
孔祥臣,鲍秀琦,刘耕陶[2](2010)在《神经变性构象病与热休克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是由蛋白质错误折迭和聚集引起的,这类疾病统称为神经变性构象病。基因突变、环境因素以及蛋白质质控系统(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自吞噬-溶酶体系统)功能的失常,都能导致蛋白质错误折迭并聚集而引发疾病。本文综述了引起蛋白质错误折迭和聚集的相关因素和机制、蛋白质错误折迭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诱导热休克蛋白作为一种新途径治疗神经变性构象病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李昭华,蒙健宗,周礼圆,董先智[3](2009)在《海藻糖治疗亨廷顿蛋白构象病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种由于蛋白质多聚谷氨酰胺序列伸展延长导致该蛋白质反常折迭凝集而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含延长多聚谷氨酰胺序列的蛋白质聚集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中形成包涵体(inclusions)和聚集体(aggregates),对神经细胞产生毒性。抑制多聚谷氨酰胺的蛋白质聚集成为治疗HD的研究策略之一。海藻糖是一种小分子糖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它能够抑制体外含多聚谷氨酰胺蛋白质的聚集,并具有提高亨廷顿病细胞模型存活率和改善亨廷顿小鼠病理的生理功能。文中就海藻糖稳定突变的亨廷顿蛋白的构象变化、抑制亨廷顿蛋白聚集体的形成、减缓HD症状的研究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09年21期)
杜迎春,牛平[4](2009)在《蛋白质构象病与帕金森病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黑质和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及α-synuclein聚集和Lewy小体的形成为主要特点,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发现蛋白质的构象发生改变可以导致一些所谓的蛋白质构象病,蛋白质结构改变与疾病的关系已成为分子生物学新的研究前沿,蛋白质构象发生改变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帕金森病相关蛋白质构象发生改变机制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帕金森病发病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期刊2009年03期)
王明,李学周,符兆英[5](2009)在《蛋白质错误折迭与蛋白质构象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折迭(protein folding)是指多肽链在核蛋白体上合成的同时或合成之后,根据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原理,或在分子伴侣的辅助下,卷曲形成特定的叁维结构或构象的过程。尽管一条多肽链在理论上可以折迭成多种不同的构象,但在一定条件下只有一种构象才是稳定(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马克世[6](2006)在《浅析“分子病”与“构象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从宏观到微观,从临床症状到发病的分子机理,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而提出了“分子病”和“构象病”这样的概念。为便于读者理解,本文主要从他们的发病机理介绍分子病和构象病。1分子病分子病就是由于DNA的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质分子的一级(本文来源于《科学教育》期刊2006年04期)
李文伟,蔡定芳,任惠民[7](2006)在《神经变性构象病及其分子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构象病的概念被广泛用于命名与蛋白质的构象异常相关的疾病。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人们对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有了较好的认识,发现几乎所有的此类疾病,诸如阿尔采末病(AD)、帕金森病(PD)、亨廷顿病(HD)以及朊蛋白病(PrD)等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病变细胞中蓄积有大量错误折迭并易于聚合的蛋白质,这符合构象病的特点,所以又派生了神经变性构象病的新概念。近年来,人们在神经变性构象病的蛋白质错误折迭和聚合以及其细胞毒性方面的认识越来越走向深入,这将对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生理科学进展》期刊2006年02期)
陆宏,霍正浩[8](2005)在《蛋白质构象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又称为叁维结构或构象(con-formation),特定的空间构象是蛋白质发挥其各种功能的结构基础。由于蛋白质担负着复杂的生化反应,因此在生物合成以后,蛋白质本身也经历着复杂的生理过程;蛋白质自翻译以后,需进行一系列的翻译后过程,包括跨膜(本文来源于《生物学通报》期刊2005年09期)
王志珍[9](2005)在《蛋白质折迭异常或蛋白质折迭错误-蛋白质聚集-构象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折迭问题的本质是生命信息流动从DNA-RNA-多肽链-到功能蛋白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蛋白质的一维-叁维,序列-结构,结构-功能的问题。其科学意义是揭示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尚未解决的问题。蛋白质折迭问题的解决将会对生物工程大规模生产有各种用途的蛋白质以及揭示构象病机理、设计构象病防治策略作出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生物物理与重大疾病分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5-08-01)
刘师莲,张旭华,焉传祝,秦延江,靖永胜[10](2005)在《蛋白质构象病的结构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依赖其叁维结构,这是由它的氨基酸序列在蛋白质折迭过程中决定的。生物医学研究表明,蛋白质空间构象的异常变化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由此形成了蛋白质构象病(proteinconformational diseases,PCD)这一新概念。该病是由于组织中特定的蛋白质承受了构象变化进而聚集并产生沉积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帕金森病、朊蛋白性脑病和镰刀细胞贫血病等。它提示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抑制或者逆转组织蛋白质的变构来防治和控制疾病。已有人在尝试利用β折叠形成阻断肽或者分子伴侣等方法抑制或者逆转功能蛋白质病理构象形成的角度(本文来源于《中国蛋白质组学第叁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期刊2005-07-01)
构象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是由蛋白质错误折迭和聚集引起的,这类疾病统称为神经变性构象病。基因突变、环境因素以及蛋白质质控系统(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自吞噬-溶酶体系统)功能的失常,都能导致蛋白质错误折迭并聚集而引发疾病。本文综述了引起蛋白质错误折迭和聚集的相关因素和机制、蛋白质错误折迭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诱导热休克蛋白作为一种新途径治疗神经变性构象病的研究进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构象病论文参考文献
[1].王雪松,何蕾,赵聪,杜为红.蛋白质构象病的金属药物策略[C].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2].孔祥臣,鲍秀琦,刘耕陶.神经变性构象病与热休克蛋白[J].药学学报.2010
[3].李昭华,蒙健宗,周礼圆,董先智.海藻糖治疗亨廷顿蛋白构象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9
[4].杜迎春,牛平.蛋白质构象病与帕金森病关系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9
[5].王明,李学周,符兆英.蛋白质错误折迭与蛋白质构象病[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
[6].马克世.浅析“分子病”与“构象病”[J].科学教育.2006
[7].李文伟,蔡定芳,任惠民.神经变性构象病及其分子基础[J].生理科学进展.2006
[8].陆宏,霍正浩.蛋白质构象病[J].生物学通报.2005
[9].王志珍.蛋白质折迭异常或蛋白质折迭错误-蛋白质聚集-构象病[C].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生物物理与重大疾病分会论文摘要集.2005
[10].刘师莲,张旭华,焉传祝,秦延江,靖永胜.蛋白质构象病的结构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C].中国蛋白质组学第叁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