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缘杂交论文_郭朋辉,吴景芝,王玉英,郑冉冉,吴红芝

导读:本文包含了远缘杂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远缘,石斑鱼,亲和性,种质,花粉,油菜,小麦。

远缘杂交论文文献综述

郭朋辉,吴景芝,王玉英,郑冉冉,吴红芝[1](2019)在《紫斑百合远缘杂交亲和性分析及杂交障碍克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野生紫斑百合远缘杂交亲和性及克服杂交障碍的措施,为野生紫斑百合资源开发利用及具有绿色、清香、抗性等优良性状的百合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云南地区野生紫斑百合及栽培品系东方百合(7个品种)和OT百合(5个品种)为材料,采用切割花柱(CS)和常规授粉(NP)两种方法进行远缘杂交,分析紫斑百合与东方百合和OT百合的远缘杂交亲和性,通过荧光显微技术观察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动态,并通过染色体法鉴定F1代的倍性。【结果】常规授粉方式下,紫斑百合作母本的12个杂交组合中仅紫斑百合×索邦(NP)、紫斑百合×西诺红(NP)和紫斑百合×布卡迪(NP)3个杂交组合的亲和性相对较好,其他9个组合(NP)均杂交不亲和,存在受精前障碍,但切割花柱授粉方式下,紫斑百合作母本的12个杂交组合均具有不同程度亲和性,其中,紫斑百合×罗宾娜(CS)杂交亲和性最佳,其子房膨大率、有胚率、杂种胚萌发率和亲和指数分别为40.00%、15.12%、43.08%和6.05。以紫斑百合为父本的6个杂交组合在两种授粉方式下的杂交亲和性整体较差,仅切割花柱授粉方式下的罗宾娜×紫斑百合(CS)的子房膨大率和有胚率分别为20.00%和10.71%,其他5个杂交组合的子房假膨大或授粉后不久枯萎衰败。紫斑百合×索邦(CS)授粉后其花粉管到达子房胚珠的时间比紫斑百合×索邦(NP)提前4 d,有利于减少花粉管伸长过程中的营养消耗及杂交障碍的克服。西诺红×紫斑百合(NP)和黄天霸×紫斑百合(NP)2个杂交组合授粉8 h后花粉均在雌蕊柱头上萌发,花粉管沿着花柱向下延伸,黄天霸×紫斑百合(NP)的花粉萌发量较西诺红×紫斑百合(NP)少,但二者均在花柱和胚囊两端出现不同程度的胼胝反应,花粉管扭曲缠绕,阻碍花粉管伸长及伸向胚珠完成受精。紫斑百合×白色眼睛(CS)的杂交后代组培苗染色体数为24条,属二倍体;但紫斑百合×斯特腾(CS)和紫斑百合×维拉布兰斯(CS)的杂交后代组培苗染色体数分别为26和28条,为非整倍体植株。【结论】切割花柱授粉法可较好地克服紫斑百合与东方百合和OT百合远缘杂交受精前杂障碍,提高各杂交组合的子房膨大率、有胚率和杂种胚萌发率,且紫斑百合正反交组合的杂交亲和性差异明显,紫斑百合作母本的杂交组合较其作父本的杂交组合亲和性好,说明其杂交亲和性具有单向性。(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彭振英,单雷,田海莹,孟静静,郭峰[2](2019)在《利用远缘杂交培育半匍匐密枝型高产花生新品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为将野生花生的优异基因导入栽培花生,采用远缘杂交方法,将黑花生(A. hypogaea L.)与野生花生A. monticola进行杂交,获得一个高产株系。该株系平均单株产量为普通花生的4倍,株型由亲本黑花生的直立、疏枝型转变为半匍匐、密枝型。另外,该株系生育期稍长,花量大,花色深,荚果数量多,单枝有效结果范围大约20~25cm。不同株系间荚果果型差异明显,大部分株系果型与黑花生相似。种皮颜色由粉到紫各不相同。种子大小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利用半匍匐密枝株型培育高产花生品系(种)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立会,张锦鹏,杨欣明,刘伟华,李秀全[3](2019)在《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及新种质创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冰草属物种被认为是小麦改良的最佳外源供体之一,但一直未能成功。我们团队历经30年的努力,突破了小麦与冰草属间的远缘杂交障碍,攻克了利用冰草属P基因组改良小麦的国际难题,实现了从技术研发、材料创新到新品种培育的突破。我们创建了在授精蛋白识别免疫系统建成初期的幼龄授粉、75ppm赤霉素与小麦母本花粉混合液预处理、授精12天盾片退化前的幼胚拯救杂交技术,首次获得小麦与冰草属3个物种间自交可育杂种。通过染色体微切割技术、转录组De novo测序等途径,开发出P基因组着丝粒特异、均匀分布于各条染色体、分布于染色体臂端等多种类型的特异重复序列20个,以及来源于P基因组序列的6243对EST-STS和169365个SNP特异标记,标记覆盖冰草基因组98%以上的区域,STS和SNP标记的平均标记密度分别为1.27cM和528kb,解决了小麦背景下外源染色体片段或基因的高效检测与追踪问题。创制小麦-冰草异源附加系、代换系和缺失系等遗传工具材料90份,创制异源易位系等育种中间材料211份,实现了向小麦转移野生近缘种多个优异基因的突破。创制高产、抗病、抗逆等小麦-冰草新种质392份,向36个主要育种单位发放创新种质3157份次,育成普冰143、晋麦80、普冰9946、普冰701、新冬49 (普冰696)、科农2011、普冰151、青麦8号、川麦93、普冰2011等9个小麦新品种。创建的远缘杂交技术体系已被国内外专家成功应用于蒙古冰草、药用野生稻、茄子、柳树等野生近缘物种的远缘杂交研究。本文也报道了我们近期分别在利用冰草的抗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多穗粒数、小旗叶等优异性状基因在小麦种质改良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利用冰草外源染色体优异片段进行小麦新种质创制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吉万全,王长有,杨晓菲,杜欣,张艾岑[4](2019)在《普通小麦-滨麦远缘杂交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滨麦(Leymus mollis,2n=4x=28,NsNsXmXm)是小麦族、大麦亚族、赖草属的一个异源四倍体植物,具有抗寒、抗旱、耐盐碱、茎秆粗壮、大穗多花等优良性状,同时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秆锈病等多种真菌病害表现高抗或近免疫,是小麦遗传育种的重要叁级基因资源。在小麦与滨麦的远缘杂交后代中,通过形态学、抗病性鉴定、细胞学、GISH、FISH和分子标记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创制和鉴定出一批小麦-滨麦衍生系。M47为小滨麦八倍体(2n=8x=56=42T.a+14L.m,AABBDDNsNs),高抗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M42为小滨麦多重异附加系(2n=54=42T.a+12L.m,缺少滨麦的第7部分同源群染色体),高抗条锈病和赤霉病,感白粉病;M51为小滨麦多重异附加系(2n=48=42T.a+6L.m,附加滨麦的第1、3、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感条锈病和白粉病;继而在小麦-滨麦八倍体与普通小麦的杂交后代,创制出小麦-滨麦Lm#lNs、Lm#2Ns、Lm#3Ns、Lm#5Ns、Lm#6Ns和Lm#7Ns六个二体异附加系以及小麦-滨麦Lm#7Ns(7D)二体异代换系,其中Lm#2Ns、Lm#3Ns和Lm#7Ns二体异附加系以及Lm#7Ns (7D)二体异代换系经初步鉴定抗条锈病和赤霉病,是进行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陈和明,吕复兵,肖文芳,李佐,蒋明殿[5](2019)在《蝴蝶兰与火焰兰远缘杂交育种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蝴蝶兰(Phalaenopsis)与火焰兰(Renanthera)进行正反远缘杂交,共计杂交组合48个,获得441株杂交后代。结果表明:1)在48个杂交组合中,有30个组合座果,仅有6个组合的种子在诱导培养基M1、M2和M3上萌发,其中M2的诱导时间最短,而多数组合能座果但蒴果内棉絮状、无种子,可能是胚发育不全或败育所致;2)火焰兰与二倍体、非整倍体蝴蝶兰杂交共有20个组合座果,但蒴果内均没有种子;与四倍体蝴蝶兰属间正反杂交有10个组合座果,其中6个经无菌播种后均获得杂种后代。因此,选择大花型四倍体蝴蝶兰与火焰兰属间杂交较易成功;3)采用组织培养无菌播种的方法进行胚抢救是提高远缘杂交成功率的有效手段,蝴蝶兰与火焰兰属间杂交成功的6个组合经无菌播种后均获得杂种后代;4)杂种F_1代遗传了双亲的特性,植株及开花性状总体上趋向蝴蝶兰,但叶端明显比蝴蝶兰下弯,叶片革质和较硬。(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伟,徐承旭[6](2019)在《黄海所研发石斑鱼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 突破“南鱼北育”“南鱼北养”瓶颈》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黄海水产研究所完成的"石斑鱼种质库和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创建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创建了石斑鱼育种活体库、冷冻库及信息化平台,在我国北方实现了石斑鱼种质多元化长期保存及产业化应用,建成了国内第一个石斑鱼精子冷冻库,冷冻保存了10多种石斑鱼精子,实现了石斑鱼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并率先研发了石斑鱼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在国内首次培育出云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的杂交种。(本文来源于《水产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4期)

唐江,田永胜,李振通,成美玲,马文辉[7](2019)在《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远缘杂交后代发育与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与仔稚幼鱼生长特征。【方法】通过干法人工授精将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进行种间杂交,连续取样观察和系统记录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过程和仔稚幼鱼期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变化,同时培育云纹石斑鱼纯种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杂交子代受精卵发育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及出膜期,历时31 h 30 min完成胚胎发育。杂交子代的受精率为89.57%,孵化率为75.68%,受精率、孵化率均低于对照组(91.13%和87.59%);畸形率为24.55%,高于对照组(17.88%)。依据卵黄囊、背鳍第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长与收缩、体色的变化、鳞片的出现等特征将胚后发育分为仔鱼、稚鱼、幼鱼3个时期。孵化后33d仔鱼进入稚鱼期,孵化后60d稚鱼变态为幼鱼。与云纹石斑鱼纯种比较,杂交后子代生长快于后者,220日龄杂交子代全长(18.81±1.585)cm,体质量(9 173.42±3.537)g,均高于同期云纹石斑鱼纯种[全长(16.35±1.416)cm,体质量(110.80±2.379)g],杂交后代体色一致性较高,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郭英姿[8](2019)在《12个堇菜属种质生殖生物学及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堇菜属(Viola)植物多数为多年生,少数为二年生草本。中国堇菜属野生资源丰富,约有110种,很多具有叁色堇栽培种少有的叶片奇特、耐热耐寒性强等优点。远缘杂交是培育新品种的重要途径,探讨堇菜属植物远缘杂交的亲和性,对于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堇菜属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2个堇菜属种质为材料,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生殖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优选相关的组合进行杂交,采用苯胺蓝染色荧光观察法、石蜡切片法观察分析了堇菜属杂交后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并对其杂交后代进行了鉴定,主要结论如下:6个野生堇菜核型分析结果如下:西山堇菜核型公式为2n=2x=24=10m+14sm,斑叶堇菜核型公式为2n=2x=24=14m+10sm,裂叶堇菜核型公式为2n=2x=24=20m+2st+2sm,鸡腿堇菜核型公式为2n=2x=20=8sm+12m,早开堇菜核型公式为2n=4x=48=36sm+12m,紫花地丁的核型公式为2n=4x=48=36sm+12m。核型不对称系数范围为:60.99%~65.57%。根据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值和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例两项特征,西山堇菜、斑叶堇菜、裂叶堇菜、鸡腿堇菜、早开堇菜的核型分类均为2A型,紫花地丁属于3A核型。6个野生堇菜种质的进化程度高低为:紫花地丁>早开堇菜>西山堇菜>斑叶堇菜>鸡腿堇菜>裂叶堇菜。6个野生堇菜、3个角堇、3个大花叁色堇种质开花时柱头均高于花药,柱头可授性和散粉时间有重迭。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以及授粉试验结果表明:早开堇菜、紫花地丁繁育系统为自交亲和的兼交系统,有时需要传粉者;其余10个种质的繁育系统均为兼性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12个堇菜属种质花粉表观形态,结果表明:6个野生堇菜花粉粒整体观为长椭球形或椭球型,花粉赤道面观长椭圆形,两端渐窄,极面观叁裂圆形或近圆形,花粉表面较为光滑,有穿孔;角堇和大花叁色堇花粉粒表观形状为矩形或五角柱形,花粉赤道面观长方形或五菱形,极面观四裂正方形或五角柱形,花粉具4-5孔沟,萌发沟以等间距环状分布,外壁纹饰为皱波状纹饰。早开堇菜花粉萌发适宜的培养基为:蔗糖280 g/L+硼酸240 mg/L+GA_3 90mg/L+Ca(NO_3)_2 200 mg/L;大花叁色堇花粉萌发适宜的培养基为:240 g/L蔗糖+260mg/L硼酸+GA_3 90 mg/L+Ca(NO_3)_2 200 mg/L。适宜斑叶堇菜、裂叶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为:285 g/L~(-1)蔗糖+250 mg/L~(-1)硼酸+50 mg/L~(-1) GA_3+200 mg/L~(-1) Ca(NO_3)_2。不同贮藏温度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差异较大,﹣80℃贮藏效果最佳。3种保护酶活性对裂叶堇菜、斑叶堇菜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依次为:SOD>CAT>POD。苯胺蓝法观察花柱及石蜡切片观察子房结果表明:授粉后,花粉萌发少、花粉管在花柱花粉管通道内不能顺利生长是JB-1-1-2×西山堇菜、EYO-1-2-1-5×西山堇菜、EYO-1-2-1-5×早开堇菜杂交不育的根本原因。石蜡切片观察子房结果表明:胚乳退化解体、胚囊中空、胚胎发育缺乏营养供给是EYO-1-2-1-5×早开堇菜、JB-1-1-2×斑叶堇菜、DFM-16-2-2×裂叶堇菜、E01×早开堇菜、PXP-BT-D-1-1-4×早开堇菜、EYO-1-2-1-5×西山堇菜、JB-1-1-2×西山堇菜杂交不育的根本原因。通过对10个杂交后代表型性状鉴定,发现杂交后代偏母性遗传较多,初步判断早开堇菜×E01、早开堇菜×PXP-BT-1-1-4、西山堇菜×08H、西山堇菜×PXP-BT-D-1-1-4、西山堇菜×JB-1-1-2、斑叶堇菜×JB-1-1-2为真正的远缘杂种,但还需借助分子标记等手段来进一步确定。(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学院》期刊2019-06-01)

江建霞,李延莉,蒋美艳,张俊英,张秋丽[9](2019)在《胚珠培养在白菜型油菜和芥蓝远缘杂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个白菜型油菜材料为父本、3个芥蓝材料为母本,进行人工远缘杂交,探讨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人工合成与创新。结果表明:对授粉2周后的胚珠进行离体培养,获得远缘杂交的异源单倍体植株。对单倍体植株进行秋水仙素泡根处理诱导染色体加倍,经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和植株田间表型观察,获得3个远缘杂交组合的4个异源单倍体和异源四倍体杂交后代。芥蓝与白菜型油菜远缘杂交具有一定的亲和性,杂交后代植株的许多性状介于亲本之间,营养生长旺盛,植株长势明显强于双亲,分枝增多,可为甘蓝型油菜育种提供优异的亲本材料和种质资源。本研究对于利用白菜型油菜和芥蓝进行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创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婷婷,薛璟祺,王顺利,薛玉前,韩丽[10](2019)在《秋发牡丹远缘杂交新材料筛选及系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牡丹新材料,本研究利用秋发牡丹与野生牡丹进行远缘杂交,同时通过牡丹花粉低温周年贮存,探索克服远缘杂交育种中花期不遇及缩短育种周期等问题,为优化牡丹远缘杂交育种技术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以7个秋发牡丹品种和3种野生牡丹为试材,调查了不同材料的成花生物学特性,并测定了不同贮藏条件及时长对花粉活力的影响,以解决杂交种中存在的花期不遇问题,最后本研究对不同远缘杂交组合的效率进行了筛选和评价,获得了部分优质组合可在今后加以推广。通过成花生物学特性调查,明确‘秋发1号’、‘秋发5号’、‘秋发7号’秋发特性较好,而3种野生牡丹中,狭叶牡丹成花率较其他两种高;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花粉的萌发力变化,明确了-18℃条件是储藏花粉最经济、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方法,可实现周年贮藏;通过远缘杂交效率统计,发现以狭叶牡丹为父本‘,秋发5号’为母本是最优杂交组合,可在后期加以推广。(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08期)

远缘杂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为将野生花生的优异基因导入栽培花生,采用远缘杂交方法,将黑花生(A. hypogaea L.)与野生花生A. monticola进行杂交,获得一个高产株系。该株系平均单株产量为普通花生的4倍,株型由亲本黑花生的直立、疏枝型转变为半匍匐、密枝型。另外,该株系生育期稍长,花量大,花色深,荚果数量多,单枝有效结果范围大约20~25cm。不同株系间荚果果型差异明显,大部分株系果型与黑花生相似。种皮颜色由粉到紫各不相同。种子大小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利用半匍匐密枝株型培育高产花生品系(种)是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远缘杂交论文参考文献

[1].郭朋辉,吴景芝,王玉英,郑冉冉,吴红芝.紫斑百合远缘杂交亲和性分析及杂交障碍克服[J].南方农业学报.2019

[2].彭振英,单雷,田海莹,孟静静,郭峰.利用远缘杂交培育半匍匐密枝型高产花生新品系[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

[3].李立会,张锦鹏,杨欣明,刘伟华,李秀全.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及新种质创制研究进展[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4].吉万全,王长有,杨晓菲,杜欣,张艾岑.普通小麦-滨麦远缘杂交研究进展[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5].陈和明,吕复兵,肖文芳,李佐,蒋明殿.蝴蝶兰与火焰兰远缘杂交育种初探[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6].王伟,徐承旭.黄海所研发石斑鱼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突破“南鱼北育”“南鱼北养”瓶颈[J].水产科技情报.2019

[7].唐江,田永胜,李振通,成美玲,马文辉.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远缘杂交后代发育与生长[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

[8].郭英姿.12个堇菜属种质生殖生物学及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9

[9].江建霞,李延莉,蒋美艳,张俊英,张秋丽.胚珠培养在白菜型油菜和芥蓝远缘杂交中的应用[J].上海农业学报.2019

[10].李婷婷,薛璟祺,王顺利,薛玉前,韩丽.秋发牡丹远缘杂交新材料筛选及系统优化[J].分子植物育种.2019

论文知识图

大麦2H染色体甲基化变异位点多重序列...‘富士’苹果和‘金二十世纪’梨远引物组合对海涂米草、甜高...远缘杂交F1和BC1群体品质性状的...远缘杂交后代S1代典型表型差异A,...—3-6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

标签:;  ;  ;  ;  ;  ;  ;  

远缘杂交论文_郭朋辉,吴景芝,王玉英,郑冉冉,吴红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