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1]2003年在《旅游型小城镇形象的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众旅游迅猛发展的带动下,重庆市很多风景旅游区生意兴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经济联动效应促进了一批小城镇空前发展,新兴旅游小城镇、小城镇旅游、传统小城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等建设正如火如荼。论文针对当前重庆市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形象建设杂乱无章,城镇建设面貌单调乏味,建筑缺乏设计和文化内涵,城镇旅游接待环境条件差,提出有必要站在区域的高度,对这类小城镇进行形象规划和设计,运用城市识别系统CIS(City Identity System)和“城市意象”五要素的原理来分析小城镇系统结构和要素,以便能够清楚地认识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分析旅游型小城镇的景观构成及特色体现,提出了旅游型小城镇形象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次上规划设计的重点,并从理论上分析从实践中总结出旅游型小城镇形象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方法表达方式及手段等,最后本文运用前面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重庆市的两个典型的旅游型小城镇,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即旅游型小城镇形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规划和设计两个角度,结合旅游的优势,结合地方,结合自然,既有整体又有重点地对旅游型小城镇形象进行塑造,使得旅游与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相得益彰。论文主体分为6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研究背景,提出论文所要阐述的问题,进行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最后从基本理论、方法、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框架这六个方面介绍了论文的研究体系。第二章主要运用城市识别系统设计理论及城市意象五要素理论分析研究对象,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角度,对其系统结构和形象要素进行分析。第叁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一般小城镇的景观构成,通过比较和分析旅游型小城镇的特色景观体现方式,强调特色景观创造是旅游型小城镇形象建设的根本,而整体优美环境形象的塑造是旅游型小城镇的基本要求。第四章是从策略上建构旅游型小城镇形象规划设计的重点。第五章是旅游型小城镇形象规划设计的思想方法的研究。第六章运用小城镇形象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对重庆市两个典型旅游型小城镇进行分析研究。结语部分是对论文全部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陈丽[2]2007年在《利川市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促使拥有旅游资源或毗邻旅游风景区的小城镇掀起了旅游建设的热潮。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位于鄂西南山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山区扶贫的重要手段,利川市近年来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收效显着。与此同时,也伴随着旅游小城镇景观特色的缺失甚至丧失。特色是一个城镇特别是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城镇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什么是景观特色,如何评价一个城镇的景观特色,怎样制定景观特色保护与规划设计的对策等便成为旅游型小城镇规划和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论文从旅游型小城镇和城镇景观特色的定义、特征、分类入手,重点分析了小城镇的范围、旅游型小城镇的次级类型、城镇景观与城镇特色的关系,并对城镇景观特色予以解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形象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和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实地调查、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利用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的景观设计模式的六个模型(表述模型、过程模型、评价模型、变化模型、影响模型、决策模型),以利川旅游城镇体系和利川城区、谋道镇、南坪乡叁个不同类型的旅游型小城镇为例,分别对利川市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特色建设现状、旅游型小城镇的景观构成和景观特色体现、利川市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特色评价、利川市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特色的变化及其影响、利川市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特色保护与规划设计对策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提出相应对策。
许靖涛[3]2010年在《“魅力网”概念下的景区边缘旅游服务型城镇规划方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我国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鲍德利亚所指的消费社会方兴未艾,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社会经济组织运转及空间生产的逻辑中心。在此背景下,人们的旅游消费欲望在内在心理需求(逃避日常生活单调与沉闷)和多种外界条件的不断刺激下(广告、咨询传媒)迅速膨胀,追求旅游消费、追求休闲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自我身份建构的符码之一。因此为了满足人们旅游符号消费的心理需求,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数量和规模得到空前扩张,由此推动了一批依托景区①地缘的区位优势、以景区旅游者为对象的旅游服务型城镇的开发建设。这一方面满足了旅游者多层次的旅游需求,为旅游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便利,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原因使此类城镇在规划建设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体系性建设不合理,旅游功能与城镇其它功能相互混杂、相互抑制,空间景观风貌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盲目追求“布景式”,城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度”不合理等,这些问题阻碍了其实现旅游名镇的发展目标。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一方面,借助“城镇空间学”②(边缘理论、空间自组织、空间生产)与旅游学(城市RBD理论、旅游消费心理学、旅游地理学、城市旅游学、前台——后台)两大学科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其它学科知识(如人类文化学),对景区旅游服务型城镇的双边缘本质、其与景区互补统一联动开发关系、旅游六要素为主的基本服务功能、空间演化及自组织特性、地域文化空间景观风貌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基本规划原则和策略;另一方面,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构了“魅力网”概念下的规划设计方法,它主要包含两个建构过程,一是“魅力网”概念体系的自我建构,二是以“魅力网”为核心组织城镇规划设计体系的建构,其中,“魅力网”是方法论的核心概念,它既是为旅游服务型城镇构建的规划骨架——城镇旅游空间系统,包含功能体系、空间景观体系、总体网络状结构及容量性等四层次内容,又是针对旅游服务型城镇这一特殊城镇空间构建的城市设计方法——“十二要素”、“功能——空间”互动的系统要素规划方法,这就是“魅力网”概念的双内涵特征,既是内容体系又是设计方法。最后,提出了“魅力网”概念之于旅游城镇规划的具体策略,并以金佛山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带旅游服务型城镇——头渡镇、叁泉镇——为例,分别详细阐述了以“魅力网”概念为核心的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过程。总之,全文无论是在提出问题、理论分析、方法建构与应用等方面都紧绕景区边缘旅游服务型城镇的功能、空间景观、结构及容量性等关键主题展开,它们是论文研究的隐含性主线。全文共分为六个主体章节,各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由现象及问题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捕捉到论文的立足点(研究方向),提出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内容,最后梳理出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学角度对研究对象的二次定义,景区旅游服务型城镇的双边缘特征,此类城镇与景区的互补统一、联动开发关系,此类城镇的功能体系以及空间演化的自组织特性分析等五个方面。第叁章,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城镇空间景观风貌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地域文化空间景观风貌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景区旅游城镇空间景观风貌的现实误区、生产消费逻辑及规划立场和策略等方面。第四章,主要内容包括:“魅力网”概念的定义(初次认知),“魅力网”概念的启发性来源,基于旅游者“行为——心理”的“魅力网”功能体系及基于城镇地域文化的“魅力网”空间景观体系等方面(“魅力网”概念生成的两大基础体系)。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魅力点”的生成方法——网格法,“魅力网”的结构层次——总体网络状,“魅力网”的旅游容量性,双内涵认知及“魅力网”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第六章,主要内容包括:“魅力网”之于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的具体策略,并以两个实践案例阐明。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再次梳理了文章研究的脉络,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
曾博伟[4]2010年在《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旅游小城镇是一种重要的小城镇类型,是旅游业快速发展新形势与小城镇建设新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加速城市化并向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快速迈进的历程中,旅游小城镇因为对应了市场变化的需要和发展模式调整的趋势,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因此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从理论研究角度看,目前针对小城镇的学术成果已经很多,但对旅游小城镇的系统研究还基本上是空白。作为跨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本论文注意将旅游业与小城镇的成熟理论灵活运用到旅游小城镇的研究当中。作为应用型研究,本文通过对国际经验的梳理和中国特色旅游小城镇发展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来推断旅游小城镇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对主要指标的数据分析来概况旅游小城镇的一般特征;通过对不同类型旅游小城镇的具体分析来提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思路。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主要采取了统计分析、文献分析、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多种途径。本论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旅游小城镇的基础分析。重点对旅游小城镇的概念及分类进行了基本界定;对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划分和回顾;并结合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实际,对乡村建设、产业集聚、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比较优势、体验经济等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是旅游小城镇发展的背景分析。基于整个城镇化发展的背景分析了旅游城镇化的道路;结合旅游小城镇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并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角度系统阐述了发展旅游小城镇的独特意义。第叁章是旅游小城镇发展状况分析。依托建设部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统计数据,对旅游小城镇的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财政收支、投资状况、人口状况、就业情况、居民人均收入状况、区位状况、公共设施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展示了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状况。第四章是旅游小城镇发展策略分析。提出了旅游小城镇发展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即政府主导旅游小城镇发展,旅游小城镇的产业协调、利益主体协调、生态协调发展以及旅游小城镇的标准化和特色化发展。第五章是旅游小城镇类型分析。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旅游小城镇分为依托景区发展的小城镇、旅游古镇和城郊休闲小城镇叁种类型,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关键环节,提出了各自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第六章是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分析。论述了对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专门政策支持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和国际上支持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实践;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主要就财政政策、税费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和制度安排五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政策设想。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旅游城镇化是符合中国发展国情并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统一的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和崭新方向。二是旅游小城镇不伺于工业型小城镇,在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上都应该强调自身的特点。叁是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将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同小城镇的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四是要实现旅游小城镇的科学发展,需要按主要类别进一步的细分和定位,才能分类指导不同类型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五是从政府层面推动旅游小城镇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进而实现从研究成果到工作成果的转换。
陈炫然[5]2012年在《旅游小城镇景观形象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城镇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许多小城镇将这些资源与旅游结合起来,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同时促进了当地与旅游相关的经济的发展。旅游小城镇的景观形象是人们经过长期物化劳动后形成的,是自然环境和以人工构筑物为主体的人工环境的总和,在整体形象上比一般的小城镇更注重地域性和美感,其景观营造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在本地居民和旅游者心目中有旅游价值的景观形象。目前我国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刚刚起步,出现了例如不尊重自然环境、历史环境的种种规划,也有的规划没有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而“泯然众人”或没有很好的保护传统文化和地域特征,破坏了旅游小城镇本应该给人的景观形象。旅游小城镇的景观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旅游区景观,另外一部分则取决于旅游区以外的生活区的景观。旅游小城镇的旅游区形象是会产生品牌效益的,因此,景观形象对旅游小城镇而言也是一种品牌的塑造。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资料收集和实际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旅游小城镇的概念和类型进行整理、概括,通过分析旅游小城镇的景观构成要素,讨论旅游小城镇景观形象的组成以及与旅游小城镇景观塑造的的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理论论述和归纳总结的方式从景观空间和城镇类型两个层面对旅游小城镇景观形象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建议。最后提出旅游小城镇的景观形象规划和设计要在几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
管晨熹[6]2010年在《旅游小城镇空间拓展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旅游小城镇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建设。这些城镇空间发生着急剧地变化,空间拓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组织的调控范围,城镇空间建设若没有人为规划的指导将付出惨痛的代价。然而旅游小城镇空间拓展具有特殊性,编制规划却又缺乏相应的系统理论指导。因此,研究已有旅游小城镇空间拓展的规律,对科学预测同类型城镇未来的拓展趋势,进而指导规划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整体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研究相结合以及需求分析的方法。首先,对旅游小城镇进行基础研究。界定旅游小城镇的概念、类型,总结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概况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成都小鱼洞镇、平乐镇、洛带镇、友爱镇四个典型城镇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实地踏勘和访谈,将单个城镇的动态发展解析为多个相对静态时段,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实地踏勘重现每个阶段的城镇物质空间拓展状况,并与该阶段城镇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进行互动研究,分析每个城镇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从现象到本质揭示城镇空间生长规律。与此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旅游者、居民的空间需求与旅游小城镇空现状间供给之间的差异。然后,再通过多个典型案例加辅助案例的比较、分类与综合分析,总结出旅游小城镇物质空间拓展外在表征,并从自然、社会、经济等多角度深入分析物质空间拓展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归纳出空间拓展的普遍性规律。基于上述旅游小城镇空间拓展机制和规律的总结,本章提出上至宏观领域的城镇体系规划下至微观领域的物质空间设计的规划策略。
范丽梅[7]2012年在《旅游小城镇旅游形象叁维测量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旅游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将特色旅游作为依托,发掘开发各类旅游资源,形成旅游型小城镇,促进当地居民就近就地就业,增加当地财政收入,促进小城镇统筹协调发展。但在旅游小城镇实际建设过程中,有些小城镇缺乏科学、系统地规划思想,盲目开发旅游资源,一味迎合市场需求,导致了旅游产品品味不高,破坏了当地的旅游资源,造成了建设用地的浪费,制约了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作为成为目前城乡规划的重要课题,研究旅游小城镇规划中旅游资源的开发方法与原则已成为小城镇规划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将旅游小城镇同旅游形象叁维测量模型相结合,首先构建旅游形象叁维测量的模型,即从实际形象、发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叁个方面对旅游形象进行测量。构建模型之后,分别阐述其测量技术,经过理论阐述之后,本文选取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作为实例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论证,对黄水镇当地已有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及地理文脉进行分析即实际形象的测量,然后利用网络搜索、政府塑造及目的地宣传资料对黄水镇展示的发射形象进行测量对比,最后利用暑假时间对黄水镇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获得最直观的一手资料。通过对黄水镇的叁维测量模型的运用,本文得出黄水镇的旅游形象测量表现较为显着,但主要偏重于自然风光,对于人文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的宣传较少。因此,在对黄水镇的发展设想中重点以突显民俗文化、弥补现有旅游形象的不足进行规划,主要体现在旅游形象定位、旅游产品策划等方面。
黄毓[8]2014年在《皖南旅游服务型小城镇规划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的基本政策,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生活节奏和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大,为了调节自身的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多种多样的旅游度假休闲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小城镇是旅游业快速发展新形势与小城镇建设新要求相结合的产物,皖南地区旅游小城镇在全国范围内显示出既具备典型特质又独具特色的特点——既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深厚的徽文化旅游资源,又能提供相应的观光、休闲或者商务服务。本论文在此研究背景下提出,通过研究旅游服务型小城镇的相关问题对策,希望在学科理论上能够丰富旅游小城镇的规划策略,同时为齐云山镇未来城镇发展提出发展方向以及解决一些目前发展中存在的切实问题。为皖南地区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发展策略。论文针对皖南地区旅游服务型小城镇的现状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构建发展影响因素评价分类体系,并针对影响程度重要的因素提出相关策略。首先,文章界定了旅游服务型小城镇的类型,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展开对旅游服务型小城镇特征及个性功能研究,归纳出旅游服务型小城镇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通过动力支撑、经济产业、空间形态及社会文化四个角度研究了皖南旅游服务型小城镇的现状,并从外围和内部两个层面分析了影响皖南旅游服务型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因素。第四章笔者结合所分析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皖南旅游服务型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分类体系,并结合分类结果,对影响程度重要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最后,文章以实践案例——齐云山镇为例,分析了齐云山镇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存在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相关对策。论文主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主要解决的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及范围以及研究方法,这几个基本问题。第二部分:归纳总结分析旅游服务型小城镇的相关理论内容。第叁部分:从四个角度分析皖南旅游小城镇的现状;针对影响皖南旅游服务型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通过第叁部分分析得出的若干影响因素结合数学模型,构建皖南旅游服务型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分类体系,并针对重要影响因素提出规划对策。第五部分:对齐云山镇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现状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第六部分:总结基本结论,提出不足之处。
任晓蕾[9]2016年在《景镇融合视角下扶风县法门镇城镇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传统式的“景点旅游”主导着旅游景区封闭式的发展模式,而该模式使得依托其发展的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在旅游导向型的“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下,不少依托旅游景区发展的小城镇开始重新定义了与旅游景区的发展关系。而旅游景区也在逐渐与这类小城镇相互作用,进而相互促进,二者越来越成为利益共同体。一些旅游依托型小城镇确立起“景镇合一”、“景镇融合”等的发展战略,但因受到传统的发展观念、行政隶属关系、规划编制等诸多问题的限制,二者融合发展状态并不佳。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如何抓住旅游快速发展机遇,构建与景区融合发展体系成为促进其发展的关键点。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旅游依托型小城镇与景区融合发展的内容、策略、规划以及城镇化与旅游业融合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建立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内容体系,即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可从空间、交通、产业、文化与生态五个方面与所依托的景区进行融合发展。为了更具象的将景镇融合发展理念应用于这类小城镇的发展中,本文选择了与景区具有特殊区位关系和区域典型性的扶风县法门镇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法门镇实地调研,应用问卷处理与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对法门镇景镇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1)法门镇的城镇职能、空间发展方向、旅游服务业态等因法门寺景区的开发与发展出现了较大的转变;2)法门镇对与法门寺景区融合发展具有强大需求;3)法门镇与法门寺景区融合发展存在融合意识薄弱、融合领域较少、融合层次较低、融合发展方式单一以及现行规划融合性较差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用已构建的旅游依托型小城镇景镇融合发展的内容体系,制定出法门镇与法门寺景区融合发展的策略。具体的,从空间融合上,构筑景镇元素融合发展平台;从交通融合上,搭建景镇沟通协作支撑体系;从产业融合上,打造经济发展全新动力源泉;从文化融合上,注入城镇发展要素持续动力;从生态融合上,构建自然风貌一体化大格局。最后从规划融合思路与实践模式构建角度提出了法门镇与法门寺景区规划融合的策略。本文认为以法门镇为研究案例,可以为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审视自身是否适合与景区进行融合发展作出对照与借鉴。
司捷[10]2016年在《基于资源整合的秦岭北麓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利用自身资源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秦岭北麓作为陕西省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板块之一,拥有颇多具有特色的旅游小城镇,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其建设存在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且不平衡、景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建设用地浪费严重等问题。本论文在学习国内外旅游小城镇相关理论和案例的基础上,对秦岭北麓旅游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现状进行浅析,并采取实证主义研究思路,以五台文化旅游名镇为对象展开详细研究。首先,本文对五台文化旅游名镇地理位置、沿革区划、自然条件、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等基本信息进行概述,同时分析五台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五台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中产业发展现状、用地布局现状、道路交通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进行剖析,得出五台镇空间发展中存在空间结构缺乏联系、空间布局零散、空间形象缺乏特色等问题。其次,结合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的实际情况,在对现有资源进行科学界定与分类的同时,挖掘五台镇的潜力资源,梳理出五台镇资源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政策资源、经济资源、区位资源、社会资源等无形资源和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有形资源,合计六大类十八小类。同时分析各类资源要素的空间诉求,作为下文五台镇空间优化的基础。再次,论述资源整合是五台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和塑造形象特色的前提条件,在确定资源整合原则的基础上探索资源整合的具体思路,阐述五台镇资源整合可通过功能导向型、目标导向型及空间导向型等叁种方式,主要经历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及资源提升等叁大环节,此外分析基于资源整合的五台镇空间优化策略。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基于资源整合的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空间优化具体路径展开分析:通过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五台镇的空间结构(根据资源的统筹调配调整整体空间结构、通过提取优势资源打造空间优先发展节点、根据资源的组合联系落实空间发展轴线),促使五台镇空间效益最大化;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五名镇的空间布局(根据资源的统筹利用协调整体空间布局、根据资源的利用与扩充优化农村社区空间布局、根据资源的挖掘与再利用拓展旅游空间布局),协调原住民与旅游者的空间需求,使五台镇不同的功能空间有效组织;通过对资源进行有效提升优化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的空间形象(根据资源感知力的提升塑造整体空间风貌、根据资源展示力的提升营造空间节点形象、根据资源独特性的提升打造空间标志物),使五台镇空间特色更加鲜明突出。最后,评价基于资源整合的五台镇空间优化结果是否满足各类型资源的空间诉求,从整体评价结果和各分类资源评价结果两方面进行分析,对基于资源整合的五台镇空间优化效果做出理性评判和鉴定,以期为秦岭北麓其他旅游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旅游型小城镇形象的规划设计研究[D]. 朱燕. 重庆大学. 2003
[2]. 利川市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特色研究[D]. 陈丽. 华中农业大学. 2007
[3]. “魅力网”概念下的景区边缘旅游服务型城镇规划方法探讨[D]. 许靖涛. 重庆大学. 2010
[4]. 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D]. 曾博伟.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5]. 旅游小城镇景观形象规划设计研究[D]. 陈炫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12
[6]. 旅游小城镇空间拓展规律研究[D]. 管晨熹. 西南交通大学. 2010
[7]. 旅游小城镇旅游形象叁维测量探析[D]. 范丽梅. 重庆师范大学. 2012
[8]. 皖南旅游服务型小城镇规划对策研究[D]. 黄毓. 安徽建筑大学. 2014
[9]. 景镇融合视角下扶风县法门镇城镇发展研究[D]. 任晓蕾. 兰州大学. 2016
[10]. 基于资源整合的秦岭北麓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空间优化研究[D]. 司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