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旅游的基础理论及城市事件旅游研究

事件旅游的基础理论及城市事件旅游研究

杨强[1]2004年在《事件旅游的基础理论及城市事件旅游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头十年的中国,进入了一个各类大型事件活动竞相举办的时代,这股热潮也使得国内旅游学术界对大型事件活动及其产生的事件旅游开始了研究和思考。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事件活动和事件旅游的基础理论,然后从经营城市和城市旅游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事件活动对于经营城市和城市旅游的重要性,最后以成都大庙会为案例讨论了本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运用。 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叁章: 第一章在前人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对事件旅游研究进展,事件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主要事件类型、事件旅游者的决策行为与需求动机和西方事件业的源起和中国事件业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研究,以便我们对事件旅游的基础理论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第二章通过研究事件活动和事件旅游对经营城市和城市旅游的关系,指明了事件对于城市经营和城市旅游的重要性。并且对重要的城市事件旅游类型——展览事件、体育事件和节庆事件分别从事件旅游的性质、事件旅游的效应、事件旅游的策划叁个不同的角度来各自侧重分析。 第叁章从事件活动和事件旅游规划策划的角度出发,对事件活动的组织运作,政府在事件中的职能作用以及事件活动规划进行了理论研究。 最后,以2004年成都首届春节大庙会为案例,分析了庙会活动的事件定性,中西方节庆文化差异背景对于大庙会的启示,大庙会对于成都城市经营的重要性,庙会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分析,庙会事件活动的开发规划和庙会的组织运作等六方面进行案例研究。

刘敏[2]2007年在《旅游资源事件价值及事件旅游开发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事件旅游作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弥补旅游业受季节影响的损失,也是推动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事件为旅游吸引物已经成为各地振兴旅游经济以及提升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随着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相继到来,事件旅游中蕴涵的重大商机已经越来越被广大的中国企业所重视。然而,由于我国事件及事件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不足,为了更好的迎接我国大型事件的到来,事件及事件旅游已经成为众多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将分为五章对旅游资源的事件价值及事件旅游开发管理进行分析。第一章:绪论。指出问题提出的背景、相关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事件旅游的主要相关理论。分别介绍及综述了旅游资源的价值理论、事件及事件旅游的相关理论以及事件旅游管理理论。第叁章:旅游资源的事件价值分析。提出并研究了事件价值的概念及实现途径,提出了事件价值构成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对旅游资源事件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事件旅游承载力分析。讨论了在事件旅游活动当中对旅游承载力进行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峰聚现象”的负面影响,建立了事件旅游承载力模型,最后提出管理的建议。第五章:事件旅游开发管理。用博弈模型分析了事件旅游管理的意义,并重点介绍了管理的具体内容,最后提出目前事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的方法和建议。

叶晨曦[3]2007年在《我国城市事件旅游动力因子地域差异研究——以19个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事件旅游成为城市旅游卖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文章在给出城市事件旅游发展9大动力因子的基础上,以我国东中西部19个城市为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不同地域的城市事件旅游动力因子的差异,为今后城市开发事件旅游提供一定的参考。

于文文[4]2009年在《事件旅游的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叁十年,随着收入、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的旅游需求日益旺盛。为了适应日益多样的旅游需求,各地都利用自身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而事件旅游也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极强的参与性,受到了旅游开发地和旅游者的欢迎。目前,国内会议、展览、节庆和体育事件旅游蓬勃发展,但其开发往往具有雷同性、开发模式单一的问题,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这些严重问题日益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所以对事件旅游的现状研究、发展建议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当地旅游地居民对事件旅游的感知和态度研究较少。然而旅游地居民对事件旅游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很好的发挥当地居民的积极影响,将加深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友好印象,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当地事件旅游的发展。本文在前人对事件旅游和居民感知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得出影响居民对青岛国际啤酒节感知和态度的“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个人收入”、“推动青岛经济发展”、“造成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等26项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的方法将26项指标归结到整体积极影响、社会文化影响、整体消极影响、生活质量、经济利益分配和总体发展认识6个主因子。通过居民的社会人口特征,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居民对事件旅游的感知和态度分为热爱者、憎恨者和矛盾支持者3种不同的类型。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影响居民态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因素、居民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居民与旅游者的接触程度和居住时间。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总结出青岛国际啤酒节应该转变经营模式、提高居民参与度、均衡季节性、带动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在提高居民参与度的措施研究方面采用的静态分析模式,以后的研究中应该注意动态模式研究,使事件旅游居民感知研究能够更加全面、深入。

王瑞刚[5]2009年在《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功能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几乎每个城市都在通过开发旅游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时间,很多城市纷纷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然而,很多城市的旅游产品开发并不是很成功,旅游资源特色把握不住、旅游产品开发定位不明确、开发的旅游产品雷同现象严重、旅游产品缺乏竞争力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旅游业的再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的旅游观念相比较以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等当前旅游者的特征要求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旅游业做出相应的变化来适应新的环境,进而要求城市旅游产品的开发也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实践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目前,学术界许多学者对城市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一些研究成果也很好的指导了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实践。为了更好的充实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体系,指导城市旅游产品开发实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城市旅游产品开发一般思路上进行研究,以期得出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框架结构,进而指导城市旅游开发实践。本文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文章的导论部分,在对当前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背景加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同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概括阐述。第二,文章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部分,首先对旅游产品和城市旅游产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详细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旅游产品的组合理论。第叁,文章的叁、四章,从城市旅游产品开发条件分析入手,包括对城市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城市旅游资源、可进入性、游客感知、认知、市场细分、市场需求、市场竞争者等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当前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将城市旅游产品进行分类开发,并对每一类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得出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思路。第四,文章的案例分析部分,选取青岛城市旅游产品开发为例,对青岛城市旅游产品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在总结青岛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和问题的基瓷?得出青岛城市旅游产品开发提升建议,充实研究体系。本文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借鉴前人旅游产品开发和城市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思路。通过该思路的建立,笔者希望对以后的城市旅游产品开发实践有所借鉴。

陈慧莎[6]2012年在《事件旅游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事件旅游逐渐成为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事件旅游是一种专以各种事件的举办为核心吸引物的特殊旅游形式,它可以解决旅游淡旺季的季节性问题,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来自各方的游客以及经济投资,创造巨大的经济收益。但如果运营不成功,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事件旅游的研究中,有助于管理者充分了解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缓解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事件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事件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构建利益协调机制,以促进事件旅游的和谐发展。本文一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对事件及事件旅游的概念、利益相关者等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同时对国内外现有有关事件旅游和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在事件旅游的领域中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案例相对比较缺乏,因此论证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第叁章事件旅游利益相关者界定。本文识别出政府、主办组织、赞助商、当地居民、服务企业、工作人员、媒体、旅游者这八类利益相关者,并且对各利益相关者进行角色定位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布里斯班国际赛为例,采用了以问卷调研为主的研究方法,运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6.0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期望与满足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问卷中不仅要求各利益相关者针对自身的利益诉求进行评价,还要求各利益相关者对除自身以外的其他方的利益诉求进行评价,以找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第六章针对各个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利益评价差异以及利益冲突构建了利益协调机制,以缓解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希望能为今后事件旅游的开发管理者提供方法上的指导。最后是全文的结论部分以及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目前,在事件旅游的研究领域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尝试着对事件旅游中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进行分析,找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以缓解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理论上弥补现有研究成果的空白,也希望可以为今后事件旅游管理者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章卓尔[7]2008年在《旅行社与事件旅游互动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代旅游者越来越重视参与性强、娱乐性高的动态旅游项目,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开拓新型旅游项目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事件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强的参与性、娱乐性,成为新型旅游项目的杰出代表,倍受旅游目的地的青睐。事件旅游不仅能够极大地拉动旅游需求,带来可观收入,而且促进了举办地形象塑造,是新一轮旅游的催化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旅行社以“小、散、弱、差”为典型特征,正面临“边缘化”威胁的旅行社却没有对事件旅游给予足够关注,旅行社在事件旅游中的角色明显失调。因此,借鉴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探讨旅行社与事件旅游互动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首先在对国内外事件旅游相关文献回顾及事件旅游概念、类型梳理的基础上,对旅行社与事件旅游互动发展的现状进行考察与实证分析,总结了事件旅游对旅行社产生的正负面影响,揭示了旅行社及其利益相关者在事件旅游中的“角色失调”问题,并剖析了其深层次原因。然后,对旅行社转变成为事件旅游主导者的可能优势进行分析,创新地提出了旅行社成为事件旅游主导者的发展路径与模式选择,即“叁阶段”、“四模式”。最后,从旅行社及其利益相关者在事件旅游中转换角色出发,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尤其是对旅行社构建了一个“创造性破坏”的创新体系作为互动发展模式的支撑体系,这也为旅行社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张彬彬[8]2004年在《中国东西部热点旅游城市事件旅游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2002年里中国东西部主要热点旅游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成都、桂林、昆明)事件旅游活动统计分析发现,其形式、类型、内容、强度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显然,事件旅游的类型、规模及发生频度与其依托的城市环境有关。城市规模的大小、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背景以及旅游竞争力因子等,都会对事件旅游的发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反之,事件旅游的快速发展又必将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两者良性互动。

包绍亮[9]2012年在《山地生态城市事件旅游的开发与管理研究——以福建省叁明市为例》文中提出事件旅游具有优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形象、快速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城市旅游品牌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产业发展的作用。山地生态城市事件旅游存在着组织策划能力不足、活动组织策划粗放、举办机制滞后、产品开发深度不够、专业人才队伍尚待建设等问题。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精心策划事件旅游活动、打造事件旅游文化品牌、推动举办机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山地生态城市开发与管理事件旅游的基本路径。

王朝辉, 陆林, 夏巧云[10]2012年在《国内外重大事件旅游影响研究进展与启示》文中提出事件及重大事件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事件是推动城市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成功举办使事件旅游研究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论文在对事件及事件旅游相关概念与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侧重于重大事件研究视角,从社会影响、经济影响、政治影响、文化影响、环境影响、旅游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并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技术手段、研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述评,提出今后重大事件影响研究的重点,即完善研究内容体系、丰富研究技术方法、加强实证与比较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事件旅游的基础理论及城市事件旅游研究[D]. 杨强. 四川大学. 2004

[2]. 旅游资源事件价值及事件旅游开发管理研究[D]. 刘敏. 南昌大学. 2007

[3]. 我国城市事件旅游动力因子地域差异研究——以19个城市为例[J]. 叶晨曦. 黑河学刊. 2007

[4]. 事件旅游的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D]. 于文文.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5]. 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王瑞刚. 山东大学. 2009

[6]. 事件旅游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研究[D]. 陈慧莎.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7]. 旅行社与事件旅游互动发展研究[D]. 章卓尔. 浙江工商大学. 2008

[8]. 中国东西部热点旅游城市事件旅游比较研究[J]. 张彬彬. 预测. 2004

[9]. 山地生态城市事件旅游的开发与管理研究——以福建省叁明市为例[J]. 包绍亮. 市场论坛. 2012

[10]. 国内外重大事件旅游影响研究进展与启示[J]. 王朝辉, 陆林, 夏巧云.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标签:;  ;  ;  ;  

事件旅游的基础理论及城市事件旅游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