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炎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抗炎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盆炎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抗炎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要永卿[1]2003年在《盆炎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抗炎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探讨盆炎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抗炎作用机理。 研究方法:采用慢性肉芽肿模型,小鼠耳片肿胀模型,计算肿胀度。采用体外抑菌实验,计算最小抑菌浓度。采用苯酚胶浆剂造成大鼠慢性子宫内膜炎来代表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分别设盆炎康栓高剂量组(相当于3.6g生药/kg)、盆炎康栓中剂量组(相当于1.8g生药/kg)、盆炎康栓低剂量组(相当于0.6g生药/kg)、康妇消炎栓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造模15天后,连续灌肠给药23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组织病理检查法、测定全血血液流变学,较为全面地观察了该药对慢性子宫内膜炎大鼠病理形态学变化,子宫内膜细胞NF—κB、Caspase—3、MMP—2的表达,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在细胞分子水平上探讨了抗炎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盆炎康栓能减轻小鼠局部炎性反应,具有抑制大鼠慢性肉芽肿的作用;盆炎康栓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能明显降低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全血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能明显减轻慢性盆腔炎大鼠炎症程度,减少炎细胞过度浸润及纤维细胞过度增生;能明显增加Caspase—3、MMP—2表达,减少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NF—κB的表达。 研究结论:综合上述结果,盆炎康栓对慢性子宫内膜炎大鼠子宫内膜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模型大鼠局部NF—κB活性,增加Caspase—3表达,增加局部MMP—2的表达,而减少炎细胞过度浸润及炎症介质的形成、促进炎细胞的凋亡、增加对增生的纤维组织的降解、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通过上述多条途径而减轻炎症反应。

易宏英[2]2003年在《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西医部分重点介绍盆腔炎的病因学研究情况,中医部分突出慢性盆腔炎的治疗现状。继后是作者对慢性盆腔炎中西医治疗相关问题的认识和体会,并对如何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防止病情的反复发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附篇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临床观察方案设计,对导师经验方盆炎康栓与灌肠合剂对照进行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治疗慢性盆腔炎67例,盆炎康栓组总显效率65.71%,总有效率88.57%;灌肠合剂组总显效率62.50%,总有效率90.63%。经统计学处理,说明两组疗效相似(P>0.05)。由于盆炎康栓使用方便,患者接受性较好,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魏绍斌, 要永卿, 王毅, 郭蓉晓, 仝崇毅[3]2006年在《盆炎康栓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NF-κB、Caspase-3、MMP-2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盆炎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组,治疗组连续直肠给药3周后,选取盆炎康栓高、中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子宫内膜细胞NF-κB、Caspase-3、MMP-2的表达。结果盆炎康栓能明显增加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Caspase-3、MMP-2表达,减少NF-κB的表达。结论盆炎康栓对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NF-κB活性,增加Caspase-3、MMP-2的表达,从而减少炎细胞过度浸润及炎症介质的形成,促进炎细胞的凋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谢凤[4]2006年在《中药直肠给药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病症是一组世界性共同关注的常见疑难病症。它涵盖的最常见的疾病包括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瘀血综合征。本组病症以慢性盆腔疼痛为特征,或伴不孕、带下量多、痛经、性交痛等。其病因复杂,治疗棘手,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婚姻质量。西医药治疗本组病症主要采用抗生素、激素、镇痛药或手术治疗,副作用或创伤较大,疗效欠佳。中医药治疗此类病症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中药经直肠给药的治疗方法,因本症病在盆腔,直肠给药药到病所,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和特色,收效更佳。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中药直肠给药的作用机理、常用剂型、实验研究动态及其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拟为临床中药直肠给药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病症提供较为系统的参考。同时介绍导师运用中药直肠给药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思路和经验,并对近年来中药直肠给药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本人的认识、体会和见解。

张佳丽[5]2015年在《盆炎康栓对SPID模型大鼠血清IL-6、TNF-α、suPAR的影响及毒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盆炎康栓对SPID模型大鼠血清中IL-6、TNF-α、suPAR浓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PID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大鼠急性毒性试验及家兔直肠粘膜刺激性试验,以评价盆炎康栓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作用机制研究:选择90只健康雌性SD大鼠为受试对象,体重180g-220g,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采用苯酚胶浆致炎法对模型组进行造模,于第14天在模型组中抽样取子宫组织行造模评价,肉眼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证实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盆炎康栓高、中、低剂量组及康妇消炎栓组各10只,模型对照组12只,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同前共分为7组,各组连续灌肠21天,末次灌肠后24小时解剖大鼠,肉眼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6、TNF-α、suPAR的浓度。2、毒理学研究:将健康SD大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g-24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盆炎康栓实验组,雌雄分笼饲养,采用最大给药量法,24h内两次直肠给予大鼠盆炎康栓混悬液(6.5625g生药/ml),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观察并记录大鼠中毒情况及盆炎康栓对大鼠体重、饮食量的影响。并将健康家兔1 2只,体重2-3k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赋形剂及盆炎康栓组,连续直肠给予栓剂7天,肉眼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家兔直肠粘膜刺激性反应。结果:1、连续21天药物干预后,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学变化,根据子宫组织病理分级评分标准,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正常组、假手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连续21天药物干预后,光镜下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学变化,根据子宫组织病理分级评分标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盆炎康栓各剂量组及康妇消炎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盆炎康栓低剂量组与盆炎康栓高剂量组、康妇消炎栓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炎康栓高剂量组、康妇消炎栓组改善炎症的疗效明显优于盆炎康栓低剂量组。3、连续21天药物干预后,采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6、TNF-α、suPAR的浓度: (1)与模型对照组血清IL-6的浓度值比较,盆炎康栓高、中剂量组及康妇消炎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炎康栓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血清IL-6的浓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盆炎康栓低剂量组降低大鼠血清IL-6浓度的作用不显着。(2)与模型组血清TNF-α的浓度值比较,盆炎康栓高、中剂量组及康妇消炎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盆炎康栓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盆炎康栓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盆炎康栓高剂量组降低大鼠血清中TNF-α浓度的作用优于盆炎康栓低剂量组。 (3)与模型组血清suPAR的浓度值比较,盆炎康栓高、中剂量组及康妇消炎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盆炎康栓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4、大鼠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连续观察14天,大鼠全部健康存活,与对照组比较,大鼠体重、进食量及饮水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兔直肠粘膜刺激性试验中,连续直肠给药7天后,光镜下HE染色观察各组家兔直肠粘膜形态学变化,根据直肠粘膜病理分级评分标准,实验组及赋形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肉眼观察及光镜下HE染色子宫组织病理分级评分证实,采用苯酚胶浆造模法能成功复制SPID模型大鼠且手术过程对造模无影响,是一个值得推广的SPID造模方法。2、从组织形态学上观察,通过子宫组织病理分级评分证实,盆炎康栓能减轻大鼠子宫内膜炎症细胞浸润及间质细胞充血、水肿,减小宫腔扩张,从而修复改善盆腔病理组织。3、从实验指标表达结果来看,盆炎康栓治疗SPID可能是通过抑制模型大鼠血清IL-6、TNF-α、suPAR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及损伤,促进组织恢复,抑制SPID的病理发展,起到治疗作用,故我们可以认为炎症相关因子IL-6、TNF-α、suPAR为盆炎康栓的治疗靶点。4、通过大鼠急性毒性试验及家兔直肠粘膜刺激性试验结果提示,盆炎康栓直肠给药无全身急性毒性及直肠粘膜刺激性,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叶芳建[6]2013年在《盆宁颗粒对盆腔炎模型鼠血液流变学和镇痛作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盆宁颗粒灌胃-灌肠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观察盆宁颗粒灌胃+灌肠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为传统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研究。方法建立苯酚糊剂所致的盆腔炎模型大鼠,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庆大霉素组、康妇消炎栓组、盆宁颗粒灌胃组、盆宁颗粒灌胃+灌肠组,分别直肠或灌胃给药,末次给药后禁食12h,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采用小鼠扭体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庆大霉素组、康妇消炎栓组、盆宁颗粒灌胃组、盆宁颗粒灌胃+灌肠组,分别直肠或灌胃给药,末次给药60min后,各鼠均腹腔注射0.6%冰乙酸,观察盆宁颗粒灌胃+灌肠组的镇痛作用。结果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高、中、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电泳时间,卡森粘度,盆宁颗粒灌胃+灌肠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小鼠扭体实验盆宁颗粒灌胃+灌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宁颗粒灌胃+灌肠能够有效改善盆腔炎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同时,盆宁颗粒对小鼠也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灌胃+灌肠效果更佳。

田静[7]2015年在《盆炎康栓对SPID模型大鼠血清SDF-1、TGF-β1、IL-10的影响及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观察盆炎康栓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小鼠,塑料环致慢性肉芽肿大鼠,冰醋酸致扭体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2)通过观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模型大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盆炎康栓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1)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计算肿胀度,观察盆炎康栓对急性炎症的影响。采用塑料环致慢性肉芽肿模型,观察盆炎康栓对慢性炎症的影响。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观察盆炎康栓的镇痛作用。(2)采用苯酚胶浆剂造成大鼠慢性子宫内膜炎来代表大鼠盆腔的慢性炎症模型,分别设盆炎康栓高剂量组(相当于2.52g生药/kg)、盆炎康栓中剂量组(相当于1.26g生药/kg)、盆炎康栓低剂量组(相当于0.42g生药/kg)、康妇消炎栓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肠给药21天,采用ELLISA检测血清SDF-1、TGF-β 1、IL-10水平并在肉眼及光镜下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子宫病理形态变化。结果:(1)盆炎康栓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能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程度,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2)盆炎康栓高、中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能降低肉芽肿的重量,差异有极显着性(P<0.01),盆炎康栓低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大鼠子宫组织HE染色阳性评分无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HE染色阳性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盆炎康栓低、中、高剂量大鼠子宫组织病理评分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O.01)。(4)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模型大鼠血清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大鼠降低,TGF-β1、SDF-1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极显着性(P<0.01)。药物干预后,盆炎康栓各剂量组大鼠血清TGF-β1、SDF-1水平均较模型组下降,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水平则均较模型组升高。结论:综合上述结果,(1)盆炎康栓具有控制急慢性炎症以及镇痛的作用;(2)盆炎康栓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子宫内膜慢性炎症的损伤,减轻炎细胞的过度浸润,减少纤维组织的增生。(3)盆炎康栓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子宫内膜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模型大鼠血清SDF-1、TGF-β1活性,上调IL-10水平,而减少炎细胞过度浸润及炎症介质的形成、减少纤维蛋白原渗出,增加对增生的纤维组织的降解、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等多条途径而减轻炎症反应。

齐艳艳[8]2014年在《盆炎康颗粒对CPID模型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CPID模型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的变化,运用实验操作来探讨盆炎康颗粒治疗CPID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盆炎康颗粒治疗CPID提供实验室依据,为中医药治疗CPID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科研依据,为其进一步推广使用奠定基础。方法:以wistar雌性大鼠80只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损伤加混合菌液的方法复制CPI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西药对照组、中成药对照组和盆炎康颗粒组。应用FCM检测大鼠外周CD3+、CD4+、CD8+T细胞数量百分比及CD4+/CD8+T比值;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的含量;以及肉眼观察大鼠子宫形态变化、光学显微镜观察模型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1)CPID模型组大鼠CD4+水平下降,CD8+数量上升、免疫功能下降,而盆炎康颗粒组、西药组、中成药组均可提高CPID模型大鼠外周血CD3+、CD4+T细胞水平和CD4+T/CD8+T细胞比值,降低CD8+T细胞水平,均表现出调节CPID模型大鼠的CD3+、CD4+、CD8+T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盆炎康颗粒组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CD3+T、 CD4+T水平,且疗效优于中成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当;盆炎康颗粒组可降低CD8+T细胞水平,提高CD4+T/CD8+T细胞比值,疗效与中成药组及西药组相当;可见盆炎康颗粒组发挥了扶正驱邪之功,提高了CPID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2)模型组大鼠血清Caspase-3含量水平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盆炎康颗粒组、中成药组、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以上治疗组对大鼠盆腔炎模型均具有治疗作用。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与盆炎康颗粒组、中成药组及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盆炎康颗粒组与中成药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盆炎康颗粒组与中成药组的疗效相当;盆炎康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中成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表明盆炎康颗粒组与中成药组疗效逊于西药组。(3)光学显微镜观察模型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学变化显示:盆炎康颗粒可以有效减少子宫内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水样变性,以及炎细胞的浸润,减轻与盆腔周围组织粘连,促进子宫形态恢复。结论:(1)盆炎康颗粒能够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降低CD8+亚群水平,调整CD4+T/CD8+比值,提高了CPID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盆炎康颗粒可能是通过恢复细胞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目的。(2)盆炎康颗粒能够提高Caspase-3含量,诱导炎性细胞凋亡,抑制炎细胞生长,限制组织损伤,促进炎症吸收,从而治疗慢性盆腔炎。这可能是盆炎康颗粒调控慢性盆腔炎细胞的凋亡机制。(3)盆炎康颗粒可以有效减少子宫内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水样变性,以及炎细胞的浸润,减轻与盆腔周围组织粘连,促进子宫形态恢复。

周丽[9]2017年在《从Gas6与TLR2、TLR4的相关性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反复发作(气虚血瘀夹湿型)的临床疗效,并从生长停滞特异蛋白6(growth arrest specific gene 6,Gas6)与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相关性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PID反复发作(气虚血瘀夹湿型)的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6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PID反复发作患者50例设为试验组,选择健康人25例设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益气清湿化瘀综合方案(中药盆炎康复汤内服、妇科灌肠液灌肠及艾灸中脘、神阙、关元、足叁里)治疗3个月,健康对照组不予处理。试验组每2周进行证候评分,每4周进行体征评分,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停药12周后评估其复发情况。分别采集健康对照组入组时及试验组治疗前后的血液进行以下检测:(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TLR2、TLR4蛋白的表达率;(2)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2、TLR4 mRNA的表达水平;(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Gas6水平。试验组随机选择15例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临床观察结果:(1)单项症状疗效:下腹疼痛或坠痛、或腰骶疼痛、经行或劳累后加重、带下量多、色白或黄、体倦乏力、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经血淡暗或有块、脘闷纳呆、口腻等单项症状疗效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项体征疗效:子宫活动受限及压痛、左附件压痛、右附件压痛、左附件增厚及包块、右附件增厚及包块、宫骶韧带增粗及触痛等单项体征疗效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止痛疗效:治疗后,试验组痊愈率24.00%,显效率36.00%,有效率34.00%,总有效率94.00%,治疗前试验组盆腔疼痛评分4.80±1.40,治疗后为1.68±1.10,较治疗前下降3.12±1.62,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体征疗效:治疗后,试验组痊愈率2.00%,显效率56.00%,有效率38.00%,总有效率96.00%,治疗前试验组体征疗效评分9.02±1.99,治疗后,试验组体征疗效评分为3.60±1.83,较治疗前下降5.42±2.52,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试验组痊愈率0.00%,显效率74.00%,有效率22.00%,总有效率96.00%,试验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疗效评分9.96±3.74,治疗后为4.52±2.21,较治疗前下降5.44±1.53,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试验组安全性评价:试验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3例,其中与研究有关的轻度不良反应2例,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7)复发率:45例PID反复发作患者中,盆腔疼痛痊愈和显效的30例患者经治疗停药3月后进行病情评估,其中复发2例,未复发28例,复发率为6.67%。2.检测结果分析:(1)蛋白表达指标:观察前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2、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试验组分别为59.80±21.39、32.17±21.16,对照组分别为45.99±18.91、23.70±16.76,均明显高于淋巴细胞中及粒细胞中的表达率,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TLR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外周血白细胞中TLR2、TLR4蛋白表达率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叁类白细胞中TLR2蛋白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细胞及粒细胞中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基因表达指标:观察前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4 mRNA的表达进行组间比较,TLR2、TLR4mRNA表达水平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试验组自身对照比较,TLR2、TLR4 mRNA表达水平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细胞因子指标:观察前两组外周血Gas6的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Gas6表达水平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试验组TLR2与TLR4蛋白的表达及TLR2与TLR4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0.348、0.622,后者相关性较前者显着;对照组TLR2与TLR4蛋白的表达及TLR2与TLR4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0.483、0.599,后者相关性较前者显着;试验组Gas6与TLR4蛋白、TLR2与TLR4mRN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0.175、-0.327、-0.052,其中,Gas6与TLR2mRNA的相关性较其余二者显着;对照组Gas6与TLR2蛋白、TLR2与TLR4mRN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0.016、-0.091、-0.19,相关性均不显着。结论:1.益气清湿化瘀综合方案治疗PID反复发作在改善盆腔疼痛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确切,停药3月后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2.TLR2、TLR4、Gas6可能参与了PID反复发作的发病过程。3.益气清湿化瘀综合方案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机制可能与其下调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2、TLR4及外周血Gas6的表达有关。4.TLR2与TLR4在PID反复发作的免疫反应中可能呈正相关,发挥着相互协调的作用;Gas6与TLR2 mRNA在PID反复发作的免疫反应中可能呈负相关,发挥着相互抑制的作用;而Gas6与TLR4 mRNA、TLR2、TLR4蛋白在PID反复发作的免疫反应中可能无明显的相关性。

彭宝珍[10]2006年在《盆康宁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具有反复发作和久治不愈的特点,常可导致其他病症,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工作,对于本病的防治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国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该研究利用盆康宁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并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初步评价盆康宁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盆康宁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门诊确诊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48例,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盆康宁颗粒治疗组和妇炎康复颗粒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前两组在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盆康宁颗粒和妇炎康复颗粒,口服,一次一袋,一日3次,经行第5天开始服用,20天一疗程,经行停服,连续服用2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局部体征(包括妇科检查、盆腔B超检查、阴道清洁度等)的变化,并监测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作相应统计学处理,对药物疗效、安全性等进行分析判定。 结果: 1、两组间综合疗效比较:盆康宁颗粒组痊愈率为8.70%,显效率为65.21%,有效率为21.74%,无效率为8.70%,总有效率为91.30%;妇炎康复颗粒组痊愈率为5.26%,显效率为63.16%,有效率为21.05%,无效率为10.53%,总有效率为89.4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 2、两组药物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相应临床症状(如下腹疼痛、腰骶疼痛、经行腹痛加剧、带下量多、低热起伏等),盆康宁颗粒组痊愈率为17.39%,显效率为52.17%,有效率为26.09%,无效率为4.35%,总有效率为95.65%;妇炎康复颗粒组痊愈率为21.05%,显效率为52.64%,有效率为21.05%,无效率为5.26%,总有效率为94.74%。两组治疗前症状与治疗后症状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临床症状疗效比较表明两组药物对临床症状改善无显着性差异(P>0.05)。 3、两组药物治疗后均能改善盆腔局部体征,盆康宁颗粒组痊愈率为26.09%,显效率为39.12%,有效率为29.09%,无效率为8.70%,总有效率为91.30%;妇炎康复颗粒组痊愈率为26.32%,显效率为36.84%,有效率为26.32%,无效率为10.52%,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治疗前体征与治疗后体征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体征疗效比较表明两组药物对盆腔局部体征改善无显着性差异(P>0.05)。 4、对于盆腔积液和炎性肿块盆康宁颗粒组有效率为93.75%,无效率为6.25%;妇炎康复颗粒组有效率为90.90%,无效率为9.10%,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 5、对于阴道清洁度盆康宁颗粒痊愈率为83.33%,有效率为0%,无效率为16.67%;妇炎康复颗粒组痊愈率为86.67%,有效率为0%,无效率为13.33%,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

参考文献:

[1]. 盆炎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抗炎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D]. 要永卿.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

[2]. 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D]. 易宏英.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

[3]. 盆炎康栓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NF-κB、Caspase-3、MMP-2表达的影响[J]. 魏绍斌, 要永卿, 王毅, 郭蓉晓, 仝崇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6

[4]. 中药直肠给药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研究现状[D]. 谢凤.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

[5]. 盆炎康栓对SPID模型大鼠血清IL-6、TNF-α、suPAR的影响及毒理学研究[D]. 张佳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

[6]. 盆宁颗粒对盆腔炎模型鼠血液流变学和镇痛作用的影响[D]. 叶芳建.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3

[7]. 盆炎康栓对SPID模型大鼠血清SDF-1、TGF-β1、IL-10的影响及药效学研究[D]. 田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

[8]. 盆炎康颗粒对CPID模型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D]. 齐艳艳. 河南中医学院. 2014

[9]. 从Gas6与TLR2、TLR4的相关性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及机制[D]. 周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

[10]. 盆康宁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临床研究[D]. 彭宝珍. 湖北中医学院. 2006

标签:;  ;  ;  ;  

盆炎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抗炎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