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炭疽病人的救治与护理方法。方法:对4例甘南州碌曲县阿拉乡牧区确诊为皮肤炭疽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病人经碌曲县人民医院内科病房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感染。结论:快速明确诊断,科学处理局部伤口,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预防指导等综合措施,对皮肤炭疽病的恢复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皮肤;炭疽;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181-02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treatmentandnursingmethodsofskinanthrax.MethodsAretrospectivereviewwasmadeon4casesofcutaneousanthraxforTreatmentandnursingcareinAllahTownshipPastoralareasofLuquCountyinGannanState.ResultsThisgroupofpatientswascarefultreatmentandnursingaftermedicalwardLuquCountyPeople'shospitalmedicalstaff,4patientswerecuredwithoutinfectionofmedicalpersonnelandotherpersonnel.ConclusionRapiddiagnosis,scientifictreatmentoflocalwounds,rationaluseofantibiotics,takeactiveandeffectivenursingmeasures,togivepreventionandguidanceandothercomprehensivemeasures,therecoveryofskinanthraxhasapositiveimpact.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所致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主要侵犯草食动物(羊、牛、马等),人因接触这些病畜及其被污染的产品和物品,食用病畜的肉类而被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5d,最短仅12h,最长可达12d。因病菌侵犯部位不同,可分为5种类型: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脑膜炭疽、炭疽败血症。皮肤炭疽最多见,约占总发病类型的95%。病变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脚等裸露部位皮肤,开始出现斑疹或疱疹,随后肿胀区域扩大且坏死溃疡发黑如炭,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多发于牧民、农民、兽医、屠宰者及皮毛加工工人等特定职业人群。本文4例患者均为屠宰牛的工人,入院后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应用抗生素治疗并实施传染病管理和整体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6年7月16日,我在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人民医院援藏帮扶期间,内科病房收住了4例经甘肃省疾控中心确诊的“皮肤炭疽”患者,4例患者系同一家族,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1~47岁,均为藏族。患者们于15天前在牧场参与宰杀病死牛后,分别在左手大拇指、双前臂、右手臂尺侧、右手大拇指、右侧面部、双大腿内侧、右小腿外侧、踝关节等部位出现水泡皮疹,继而水泡破裂形成溃疡,随后疮面呈黑色干痂,黑痂坏死区直径1~3.5cm,病灶结痂区包裹坚实、无明显疼痛、化脓及瘙痒;其中2例发热伴头痛,体温达38.5℃以上,血尿粪常规、血沉、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腺苷脱氨酶、胆碱酯酶活性等均无明显异常。
2.救治措施
局部伤口每日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并用高锰酸钾溶液纱布覆盖湿敷15~30min,干燥后疮面立即涂抹2%~5%碘伏,再用干燥无菌纱布覆盖。根据伤口情况适当增加局部伤口处理次数[1]。加强全身用药:遵医嘱均给予青霉素960万单位静脉滴注q12h、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0.4g静脉滴注qd抗感染及能量合剂等支持疗法,芸芝3片tid增加免疫力,住院治疗三周左右皮肤均结痂脱落,并经实验室检查,符合临床痊愈标准后出院。
3.护理措施
3.1局部护理
抬高患肢,做好伤口的保护工作,皮肤破损处不可抚摸、挤压及切开[2],以免感染扩散和发生败血症,避免其分泌物污染健康组织。局部分泌物多时应制动,每天用1:2000高锰酸钾液冲洗、湿敷并用消毒纱布覆盖。要求患者修剪指甲,避免蚊虫叮咬,以防瘙痒时抓挠正常皮肤而引发新的感染。病人更换的所有用物包括衣、裤及伤口敷料等要放在有标识卡的黄色塑料袋里集中进行统一焚烧处理,以避免病源扩散造成二次传播[3]。
3.2消毒隔离
患者接诊入院后立即安排住进传染病房进行严密隔离。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前要做好防护措施:包括戴N95口罩、眼罩、乳胶手套、穿防护服、穿一次性鞋套。在人员安排上,医务工作者应保持相对固定,需保证由经验丰富的专人进行特殊疾病护理,污染区与清洁区由两组人员承担相应的工作,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减少物资消耗。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的物品要专用,每班次进行一次严格的清洁、消毒。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不得随意拿出病房[3],使用后按规范进行严格消毒。护理操作完毕脱手套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如发现手套有破损或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皮损处,应用快速手消毒液将污染的双手搓擦2min以上再用肥皂流动水冲洗。环境消毒:加强室内空气消毒,每天进行病室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每次60min,地面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擦2次,拖布专用;病室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通往过道的门必须关闭。对于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生活垃圾,都应该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当患者要进行相关检查时,护士应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防护准备。标本送检前应注明警告标志,通知检验科标本交接。病人应隔离在一定范围活动,并按病情轻重分开隔离。康复期亲朋好友探望,应安排于专用探视室,探视者应加强防护,只通过对讲机玻璃窗口短暂交流。避免病人与探视者直接接触,尤其对皮肤有破损的。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了留院观察、随访。疫区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情扩散。4例炭疽患者均隔离到疮口结痂脱落和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及病原菌培养三次阴性后方可出院。患者出院后病房彻底终末消毒,被褥、衣物及无价值物品一并焚烧。
3.3心理护理
皮肤炭疽虽然是一种畜牧区高发传染病,但患者们在当地较少见,患者入院前对本病并不了解,发生疫情时各部门都很重视,加之入院后给予隔离不能与家人见面,医务人员每日着隔离服、隔离帽、隔离鞋套等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入院后通过医务人员介绍,患者们对该病有了一定的认识,担心不能治愈或留有后遗症,对此病产生了恐惧、焦虑心理,针对这些心理因素,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认真、娴熟、准确的做好各项护理操作。早期以尽快消除恐惧心理为前提,我们对患者态度和蔼,隔离前做好解释工作,向病人及家属耐心讲解隔离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使患者能够自觉接受隔离。主动与其交流,对患者们其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解释,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安慰和体贴,从而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对此病的认识程度,意识到传染的危害性,主动接受学习预防此病的相关知识。后期由于皮肤炭疽结痂,局部渗出已完全消失,但仍被隔离,限制活动范围,同时他们都正直年轻力壮之际,都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因此不安心住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耐心向患者介绍相关法律知识,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每天按时给他们送去营养丰富、味道可口的饭菜,尽量满足他们的饮食习惯。病房允许播放藏族轻音乐,咏诵吟唱经文,丰富他们住院期间的业余生活。经上述处理,4例患者均能以平静的心态,主动接受隔离治疗。
4.讨论
通过救治本组病例,使我们体会到:皮肤炭疽首先局部伤口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的成败,局部疮面护理应从患者出现皮损开始到结痂脱落,疮口愈合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止。其次,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损伤皮肤的敷料、棉签和脱落的坏死组织等应及时焚烧。再次,患者心理护理和医务人员自身防护也务必重视。因此,笔者认为,护理皮肤炭疽病人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严格执行传染病护理操作规程,做好自身防护,护士的健康和病人的痊愈都能得到保障。另外,作为医务人员做好健康宣教也很重要,出院时应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炭疽病的危害及传播方式,要求他们对死因不明的牲畜,严禁剥皮、剖腹,严禁食用病死的畜肉,发现疑似炭疽的病例应立即向当地防疫站或相关部门报告以作出相应的隔离治疗。总之,提高牧区群众对炭疽病的认识,并掌握一定的防预知识,对严防炭疽的发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华.10例皮肤炭疽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护理[J].传染病护理,2015,40(9):684-685.
[2]陈清毅.冯俊成.皮肤炭疽5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06):701-702.
[3]张春燕.对12例皮肤炭疽患者的护理体会[J].青海医药杂,2015,45(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