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工位规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工位布置,使用规划,机电设备,工期
工位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让,吕玉忠[1](2019)在《浅谈大型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位布置和使用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观音岩水电站机电安装工位的布置和使用规划方案,通过综合、系统的工位布置和使用规划,保证了机电安装工作的高效性和连续性,避免了大型机电设备并行安装过程中的相互干扰和影响,节省了工期,为同类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工位布置和使用规划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9年14期)
刘江伟[2](2018)在《复杂产品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装配序列规划是复杂产品装配规划的核心内容,其规划结果决定了后续装配工艺的制定以及装配过程的复杂程度,并最终影响产品的装配质量和装配成本。多工位装配生产线作为复杂产品装配时广泛采用的生产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制造周期,提高装配质量,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本文针对传统装配序列规划中的不足,开展了与装配线平衡相结合的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问题研究,重点突破了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中评价体系及方法确定、装配序列优化两项关键技术,实现了装配序列在装配工艺与装配工位要求方面的同时优化。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分析多工位装配序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产品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的总体框架,分析了多工位装配模型的信息需求,介绍了装配信息模型的表达方法,建立了面向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的多层级装配信息模型。(2)构建了综合考虑零件级、产品级和工位级因素的多工位装配序列评价体系,提出了装配信息模型的矩阵存储表达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矩阵生成算法。结合所提取的装配信息,建立了各评价指标的数学求解模型。采用最优有序参考集的方法实现了零件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构建了二级模糊评价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实现了装配序列的模糊综合评价。(3)建立了面向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的离散粒子群算法,针对该算法求解过程中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动态递减的自适应惯性权重设置方法。同时结合混沌随机性和遍历性的特点,将混沌变异引入粒子群算法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并对算法参数的敏感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应用与算法对比分析,证明了本文改进粒子群算法解决多工位序列规划问题的有效性和优越性。(4)在DELMIA V6软件平台上开发了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原型系统,以某型飞机起落架为实例,阐述了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应用过程,并对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的理论及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3-01)
刘江伟,郭宇,查珊珊,王发麟,章诗晨[3](2018)在《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单工位装配序列规划结果难以满足工位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方法。建立多工位装配模型来描述零部件的几何信息及其与工位的关系;用装配序列可行性、装配方向一致性、装配聚合性及工位间平衡性4个评价指标构建适应度函数。为解决一般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对惯性权重进行了改进,提出粒子相似度和相似度阈值的概念,并通过相似度阈值控制粒子的变异,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以某型发动机为装配实例,验证了改进粒子群算法应用于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的可行性;同时将该算法和遗传算法、一般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证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8年11期)
袁文兵,常亮,徐周波,古天龙[4](2017)在《基于果蝇优化算法的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同时解决产品装配序列规划和多工位分配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复杂产品的基于果蝇优化算法的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方法。首先,基于果蝇优化算法设计了针对求解序列的编码体系;其次,采用多子种群并行搜索模式,重新设计了果蝇优化算法的搜索过程;然后,为了综合考虑多工位上相关装配操作成本的影响,提出了新的适应度函数表达式,并将适应度函数与优先序列矩阵结合起来对进化过程进行引导,实现了对产品装配序列和工位分配顺序的优化;最后,以飞机起落架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方面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李红享[5](2016)在《锻压机辅助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工位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锻压生产的安全性,实现锻压零件的无人化生产,设计了一种由运料机器人和冷却机器人构成的锻压机辅助系统。该辅助系统在锻压机作业过程中,根据辅助作业流程,控制运料机器人和冷却机器人按照预定工位动作,实现对锻压机2个冲压缸的供料和冷却。基于Matlab的辅助机器人末端位置作业空间以及工位状态的仿真结果表明,辅助机器人末端位置的作业空间涵盖了辅助作业过程中的各个工位点,工位规划结果正确,机器人末端回程运动安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锻压机辅助系统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6年04期)
刘蕾[6](2014)在《曲轴上下料重载机械臂设计及叁工位轨迹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六缸曲轴是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柴油机工作过程中曲轴受力情况复杂,所以在生产加工时,通常对其加工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使得六缸曲轴加工工艺繁复,工序间的工件移动和装卸次数频繁,且曲轴工件质量接近200Kg,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迫切需求曲轴装卸重载机械臂。因此,本文针对曲轴生产中选定的叁个工位(铣端面钻中心孔、质量定心机、车外径),设计一种重载机械臂,可实现曲轴工件在这叁个工位的自动装卸,且进行其轨迹优化控制研究。在分析生产现场的基础上,确定了机械臂的设计指标;对比研究国内外现有机械臂构型特点后,选定5自由度闭链式关节型重载机械臂构型;基于可操作度指标,优化设计了机械臂的各臂杆长度;经过电机与减速机构等多次权衡,设计了安川交流伺服电机与RV减速器的腰部、肩部、腕部结构;采用连杆杠杆式机构与V型钳口组合的方案进行了末端夹持器设计;工作空间分析表明机械臂可满足生产现场的运动空间需求;在肩关节设计了弹簧式平衡缸以平衡机械臂自重对控制特性的影响,并基于简化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平衡系统参数的优化,优化后的平衡系统将肩关节驱动力矩峰值由9679.5N·m降低到2498.0N·m。为优化机械臂的动态特性,分别建立了机械臂刚体动力学模型和考虑关节柔性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通过ADAMS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验证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参数及性能,并以其相应的动态性能指标和机体轻量化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优化设计机械臂各个杆件的尺寸参数,优化得到的最优杆件参数使机体体质量减小约30%,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的动态性能;进一步建立了优化后机械臂关键臂杆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静力分析与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机械臂杆件符合性能要求。在机械臂的轨迹规划算法及优化方面,比较两种常用的轨迹规划算法后,选定空间多点样条插值规划算法为基础算法。结合机械臂动力学模型,以时间和能耗最优为优化目标,对轨迹规划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缩短运行时间的同时可降低系统能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基于六缸曲轴生产线中叁个特定工位的上下料作业需求,利用SolidWorks、MATLAB和ADAMS进行轨迹规划的联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机械臂可在叁台生产设备间快速、平稳地运送工件,满足曲轴加工的现场需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4-06-01)
杨星星[7](2014)在《蓖麻籽多工位直筒式压榨工艺及控制功能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蓖麻油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尤其在医学领域。医用蓖麻油对其纯度要求较高,使其对压榨设备有着特殊的要求。直筒式压榨方式由于其压榨温度接近室温,使其榨出的油脂保持着良好的原生态特性,是榨取高纯度植物油脂最佳方法之一。蓖麻籽直筒式压榨机理研究的欠缺导致了现有直筒式压榨机在压榨蓖麻籽时压榨效果欠佳,因此研究蓖麻籽直筒式压榨工艺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多工位直筒式压榨工艺参数设计为总目标,利用相关试验设备对蓖麻籽压榨工艺进行研究分析,确定蓖麻籽多工位直筒式压榨的工艺参数,为自动多工位直筒式压榨机的设计提供必要依据。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分析了直筒式压榨过程中蓖麻籽油料的物态形式,利用粉末体压制理论及一维压榨固结理论分别建立了直筒式压榨油料固相力学和液相流速相关数学模型,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2.设计了相关试验装置,用其对蓖麻籽进行了不同压榨工艺参数组合下的压榨试验研究,建立了出油率的相关经验模型,分析了出油料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验证了油料固相力学模型合理性;3.利用蓖麻籽直筒式压榨松弛试验结果,建立了直筒式压榨蓖麻籽流变模型,并根据流变模型建立了描述压榨加载过程中应力应变关系的应力应变数学模型,分析了压榨过程中应力变化规律;4.根据多工位直筒式压榨机工作原理,结合蓖麻籽直筒式压榨加载过程中应力应变模型、固相力学模型提取了蓖麻籽多工位直筒式压榨工艺参数合理值,并利用多工位直筒式压榨机进行了试验验证;5.结合提取的压榨工艺参数、建立的流变模型、应力应变模型以及多工作直筒式压榨机工作原理,对多工位直筒式压榨机的控制功能进行了规划研究,提出了以十进制编码的方式进行压榨状态的记忆和判断。图48幅,表18个,参考文献75篇。(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4-05-01)
袁毅[8](2013)在《侧围焊接工位焊点分配及路径规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车身通常由300-500个形状复杂的薄板冲压零件组成,并需要在55-75个工位上对4000-5000个焊点进行大批量、快节奏的焊接工作,而且其装夹定位点也多达1700-2500个。为了满足现行的高节拍、大批量、高效率的生产,越来越多的焊接工位采用机器人进行焊接。本文以侧围焊接作为研究对象,对焊点分配和机器人焊接路径优化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侧围焊接工位焊点分配方法。分析了焊点分配影响因素,包括机器人可达性、焊接顺序、焊枪可焊性等。将焊点分配问题转化为多背包问题,建立了基于蚁群算法的焊点分配任务模型;并以焊接距离作为优化目标,在满足分配平衡、可达性和焊点分配条件等约束的条件下,采用蚁群算法设计策略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针对传统贪婪算法在焊接路径规划时需要人工选择初始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本文采用删除最大距离的方式对贪婪因子进行了改进算法研究。把焊接路径规划问题转化成旅行商问题(TSP),构建了基于TSP的焊接路径数学模型。以侧围总成工位中一台机器人的实际焊接路径为例,在MATLAB中实现了改进贪婪算法设计,对焊接路径进行求解。将传统贪婪算法和改进贪婪算法的所求路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贪婪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最后,将该焊接路径在DELMIA系统中进行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3-05-25)
王国强,徐海伟,袁彩梅,李校伟[9](2012)在《轴类齿轮加工车间工位器具规划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笔者根据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齿轮厂轴齿车间的改造,结合"6S"管理和定置管理,对轴类齿轮加工车间工位器具规划设计,实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一、工位器具规划设计背景1.物流状况。轴类齿轮加工车间的零件转移主要以大料箱和天车为主要物流工具。在加工过程中,用大料箱存放零件,(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2年02期)
马亮,张广明[10](2011)在《基于遗传算法的焊接生产线工位平衡规划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化大规模大批量的流水装配制造业中,数量众多的作用分配和多工位的合理安排使工位平衡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针对第一类工位平衡问题,即在给定的生产节拍下最小化工位数,首先分析了该问题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求解工位平衡问题的方法。该算法以焊接任务的操作顺序优先关系为约束前提,在初始种群的生产以及交叉和变异过程中保证了染色体解的可行性,同时在遗传算法的选择过程中考虑了具有相同工位数的最优作业方案的工时标准差,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效率和解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实例求解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应用》期刊2011年08期)
工位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装配序列规划是复杂产品装配规划的核心内容,其规划结果决定了后续装配工艺的制定以及装配过程的复杂程度,并最终影响产品的装配质量和装配成本。多工位装配生产线作为复杂产品装配时广泛采用的生产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制造周期,提高装配质量,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本文针对传统装配序列规划中的不足,开展了与装配线平衡相结合的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问题研究,重点突破了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中评价体系及方法确定、装配序列优化两项关键技术,实现了装配序列在装配工艺与装配工位要求方面的同时优化。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分析多工位装配序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产品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的总体框架,分析了多工位装配模型的信息需求,介绍了装配信息模型的表达方法,建立了面向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的多层级装配信息模型。(2)构建了综合考虑零件级、产品级和工位级因素的多工位装配序列评价体系,提出了装配信息模型的矩阵存储表达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矩阵生成算法。结合所提取的装配信息,建立了各评价指标的数学求解模型。采用最优有序参考集的方法实现了零件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构建了二级模糊评价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实现了装配序列的模糊综合评价。(3)建立了面向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的离散粒子群算法,针对该算法求解过程中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动态递减的自适应惯性权重设置方法。同时结合混沌随机性和遍历性的特点,将混沌变异引入粒子群算法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并对算法参数的敏感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应用与算法对比分析,证明了本文改进粒子群算法解决多工位序列规划问题的有效性和优越性。(4)在DELMIA V6软件平台上开发了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原型系统,以某型飞机起落架为实例,阐述了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应用过程,并对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的理论及方法进行了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位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1].刘鹏让,吕玉忠.浅谈大型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位布置和使用规划[J].中国设备工程.2019
[2].刘江伟.复杂产品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3].刘江伟,郭宇,查珊珊,王发麟,章诗晨.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8
[4].袁文兵,常亮,徐周波,古天龙.基于果蝇优化算法的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J].计算机科学.2017
[5].李红享.锻压机辅助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工位规划[J].湖北农机化.2016
[6].刘蕾.曲轴上下料重载机械臂设计及叁工位轨迹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7].杨星星.蓖麻籽多工位直筒式压榨工艺及控制功能规划研究[D].中南大学.2014
[8].袁毅.侧围焊接工位焊点分配及路径规划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3
[9].王国强,徐海伟,袁彩梅,李校伟.轴类齿轮加工车间工位器具规划设计[J].河南科技.2012
[10].马亮,张广明.基于遗传算法的焊接生产线工位平衡规划方法[J].自动化应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