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波前畸变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畸变,环路,相位,光束,尺度,液晶电视,精度。
波前畸变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娟,王美聪,吴文凯,李恪宇,曹庭分[1](2011)在《大口径反射镜波前畸变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对大口径反射镜附加波前畸变的严格要求,通过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材料及连接方式和支撑位置设计了大口径反射镜支撑结构,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分析计算和验证性试验。面形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装夹引入的附加波前畸变的峰谷值(PV值)约为150nm,小于λ/3(λ=632nm),结构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1年12期)
周朴,马浩统,马阎星,王小林,许晓军[2](2010)在《单链路光束波前畸变对相干合成系统相位控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产生可控波前畸变,对单链路光束波前畸变对相干合成系统相位控制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波前畸变均方根(RMS)较小(小于π/10)时,相位控制系统性能基本不受波前畸变的影响。随着波前畸变均方根值的增大,远场条纹逐渐发生不同程度的漂移,相位控制系统不再能够完全锁定各光束的相位,存在一定的相位控制残差。当波前畸变均方根值大于等于π时,相位基本不能被锁定,相位控制系统失效。实验结果对相位控制系统的影响对相干合成高能激光系统的工程实践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0年05期)
李大海,隋展,李小舜,陈怀新[3](2004)在《用液晶电视控制激光束小尺度波前畸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两块液晶电视(LCTV)通过中继成像方式级联,一块用于模拟小尺度畸变波前,另一块用于控制和衰减前面的小尺度畸变,通过环路径向剪切干涉(CRSI)装置对畸变波前的控制结果进行检测,从实验上实现了LCTV对激光光束小尺度波前畸变的控制。从理论上对实验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补偿后波前存在剩余波前起伏的合理解释。(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4年08期)
李大海[4](2002)在《激光光束波前畸变的径向剪切干涉诊断及其控制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波前畸变的检测和控制一直是ICF激光驱动器等其它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关心的重要课题,它将直接对光束的质量和激光器的造价产生影响。本论文在激光光束波前畸变检测和控制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主要就空间相位调制环路径向剪切干涉仪以及它对波前畸变的检测和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及其对中频段波前畸变的控制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 一、根据标量衍射理论,结合低频波前畸变的高斯随机位相分布模型,研究了不同均方根梯度低频畸变波前对激光光束焦斑聚焦性的影响,并采用描述中频段波前畸变的功率谱密度概念,模拟计算了它对激光焦斑旁瓣的贡献。 二、为了实现激光光束在确定平面上的波前畸变的准确检测,采用中继成像技术建立了一套基于空间相位调制的环路径向剪切干涉波前传感硬件系统,实验证明,它可用于中低频段波前畸变的检测。 叁、为实现任意波前的环路径向剪切干涉条纹图的解释,提出了一种新的波前重建算法,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此外,还对台阶波前的环路径向剪切干涉条纹图进行了解释,从中发现了环路径向剪切干涉仪在一定条件下检测陡变波前畸变上的困难和台阶波前在光路调整中的应用。 四、从光学系统衍射效应的角度分析了本文建立的环路径向剪切干涉仪的空间分辨率,并利用波前功率谱密度的概念对该干涉仪的空间频率响应特性进行了标定,分析了限制该干涉仪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以及径向剪切比与测量精度的关系,并指出了该干涉仪的测量范围,结果显示该干涉仪基本上可用于准确测量中低频段的波前畸变。 五、利用环路径向剪切干涉仪共光路、双光束干涉的特点,全场准确测量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位相调制特性,并且利用它的位相调制特性实现了台阶位相板畸变波前的补偿,由此证明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可用于控制波前畸变。 六、通过利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位相调制特性,成功地模拟产生了任意畸变波前,指出若该器件有更大的位相调制动态范围和均匀性,将有可能成为校验波前传感设备和波前畸变控制系统性能的有力工具。 七、采用已建立的空间相位调制环路径向剪切干涉仪及其波前重建算法,和位相调制持性已知的两块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创建了一套用于模拟产生任意畸变波前并加以检测和反馈控制的自适应光学硬件系统,并通过台阶波前对该系统实现了像素级校准。特别地,还在此基础上验证了LCSLM对中频段任意波前畸变的控制和校正,并且验证了环路径向剪切干涉结合双LCSLM的波前传感与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波前控制能力。 通过以上研究,说明我们建立的环路径向剪切干涉仪可以用于ICF激光驱动器的中低段波前畸变的检测,并且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可用于它的前级中存在的中频段波前畸变的校正。(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2-04-08)
波前畸变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产生可控波前畸变,对单链路光束波前畸变对相干合成系统相位控制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波前畸变均方根(RMS)较小(小于π/10)时,相位控制系统性能基本不受波前畸变的影响。随着波前畸变均方根值的增大,远场条纹逐渐发生不同程度的漂移,相位控制系统不再能够完全锁定各光束的相位,存在一定的相位控制残差。当波前畸变均方根值大于等于π时,相位基本不能被锁定,相位控制系统失效。实验结果对相位控制系统的影响对相干合成高能激光系统的工程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波前畸变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晓娟,王美聪,吴文凯,李恪宇,曹庭分.大口径反射镜波前畸变控制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
[2].周朴,马浩统,马阎星,王小林,许晓军.单链路光束波前畸变对相干合成系统相位控制的影响[J].中国激光.2010
[3].李大海,隋展,李小舜,陈怀新.用液晶电视控制激光束小尺度波前畸变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
[4].李大海.激光光束波前畸变的径向剪切干涉诊断及其控制新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