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条件下语文教师备课的几种变化

新课程条件下语文教师备课的几种变化

于秋荣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222500

摘要文章中作者对新课程条件下语文教师备课的几种变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师备课变化

根据我收集到的资料,把新课程背景语文备课的形式归纳成以下几种:

一、备课形式的变化

l、备课博客。

这是一种借助网络的互动性、灵活性、民主性而开展的教师群体交流备课形式。备课博客既可以是以教研组的形式建设,也可以以教师个人的形式建设。博客的内容可以是每位教师上传的原创优秀教案,或者推荐他人的优秀教案并对这一教案进行评述;也可以是与选文有关的文字、图像和声音资料;还可以是教师在备课时遇到的困惑讨论,教师每月的优秀反思和随笔,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等等。这个备课博客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共享库,更是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平时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进行讨论的教师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思想的碰撞,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2、专题讨论。

教师群体交流备课形式注重的不是一堂课应该怎么上,而是在集体的交流中教师们能够说出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比较和分析,取长补短,形成教学智慧。它的目的不是让所有教师的教学都统一到一种模式下,而是在这种比较和分析中,每个教师或者汲取别人的长处,或者发现自己思考的盲点,或者能有更好的设想。所以集体备课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出现更多元的、更个性的、更优秀的教学设计。为了避免讨论的无方向性,专题讨论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3、“方案库”和“案例合作”教案。

“方案库”教案是一种“弹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它打破了传统的“单线结构”的备课形式,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多种路径。它将备课环节分为“创设情境”、“教学新知”和“拓展延伸”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由好几个方案构成方案库,一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教师即可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选择别的教学方式。而所谓的“案例合作式”教案,就是教师将个人备课的心得和设想,写成片段的、矮小的案例,如“开讲导入”设计、“朗读指导”设计、“实践训练”设计等片段,并运用电脑通过校园网与执教相同教材的教师交流合作,互动探究,最后由教师各自选择定夺,连缀案例,编成教案。这种教案写作的优点是能够集教师智慧于一体,综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既避免集体备课的形式化、共性化,又使教师在备课时不再闭门造车。这种备课又不同于互抄教案,因为每一个教师提供的教学案例或方案,都有很大的空白点,这种空白点可以让每一个使用它的教师都能根据自己和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

4、“电子”教案。

“电子”教案就是在电脑上写教案。虽然在形式上教师似乎只是将原先的“纸质”教案搬到了电脑上,但是这种“电子”教案的出观弥补了传统“纸质”教案的不足:(1)便于大规模地修改。“纸质”教案一旦形成基本就固定不变了,但“电子”教案十分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大规模的增补或删减。(2)便于长时间保存。一个教师如果工作10年,他至少会有30本教案。若要进行资料整理,梳理20年的教学思路,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电子”教案的好处就在于既能长时间保存,又能方便教师整理,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备课研究。(3)“电子”教案还便于随身携带,放入小巧的优盘即可。

二、关注对象的变化

新课标下的语文备课,把过去备课中只关注具体课文的肢解和知识的填塞转变为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是一种开放、合作、发散的备课。

1、备出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为语文教师备课的核心理念。传统的备课更侧重于考虑教师如何“教”,而新理念下的备课则更侧重于考虑学生如何“学”。新课程看一节课的成败不是看教师是否讲得精彩,而是看学生是否学得扎实,看教师是否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交给了学生,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担当起“首席”的角色。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学生学习的需要。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首先考虑掌生的学习需要,所有的细节都针对学生的“学”设计,而不是针对教师的“教”设计,或者说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总之,教师眼里真正有了学生,心里装着学生,才能真正放下架子,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共同学习。这样,教师的“首席”作用才得以顺利发挥。

2、备好自己。

新课程的教学,除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外,也要注意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要备课堂语言,备教态动作,备课堂应变等,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语文个性。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外化,教师应巧妙地把个人能力包括语文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等最大限度地外化为课堂细节,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发挥出来,而不是个人表演出来。

三、阅读视野的变化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不读一万篇文章怎能教得了一篇文章?

“大语文”包罗万象,所以语文教师的阅读视野务必要宽。而语言和文学又是必须首先修炼的,离开语言和文学而专门研究教法,无异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又好比省略一楼直接盖二楼。阅读永远是语文的第一基础,不论教还是学都是这样。

人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学工作也是这样,不备课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不容易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加强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备课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发生变化的机制与课堂。

总之,语文备课真正做到备出理念、备透教材、备准学生、备好自己,新课程强调的备课内容的人文性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标签:;  ;  ;  

新课程条件下语文教师备课的几种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