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岩石圈论文_杨文采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陆岩石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岩石圈,大陆,层析,地幔,结构,速度,欧亚大陆。

大陆岩石圈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采[1](2019)在《岩石圈—软流圈物质循环促进大陆增生的新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动力学研究地球内能量和物质的运动和伴随的信息传播,上地幔中的软流圈是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的关键部位之一。由于观测的技术方法少,人类对软流圈内部的地质作用过程所知甚少。在青藏高原,过去地震波叁维层析成像的分辨率不高,难以对地壳上地幔构造进行准确的定位。我们收集和整理了地方地震台的数字化观测数据,使地震体波叁维层析成像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为解决软流圈的地质构造准确成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根据地震体波叁维层析的成像结果,在古特提斯洋和特提斯洋俯冲板块前沿的软流圈底部410 km间断面上方,存在反映古大洋俯冲板块的高速体,它们在青藏高原、苏鲁和伊朗都有出现。清晰和稳定的高波速异常的位置表明,特提斯洋俯冲板块现在已经拆沉在软流圈的底部,古特提斯洋俯冲板块也可能曾经拆沉在软流圈的底部。对比青藏高原和苏鲁的地壳上地幔波速结构推测,拆沉造成软流圈中的轻元素物质上涌,进入大陆岩石圈,造成岩浆活动。上涌还使碰撞造山带地壳厚度减小,而岩石圈厚度增加。大约100 Ma后,俯冲下去的大洋残块会被软流圈物质磨蚀交代,使岩石圈厚度增加,形成大陆下方的大陆根,造成大陆克拉通化和体积增生。大洋板块俯冲后在软流圈拆沉是岩石圈—软流圈物质循环的一种重要方式,对软流圈中物质均衡和体积稳定也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9年05期)

雷宇[2](2019)在《中国及邻区大陆岩石圈磁场与地震活动关系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圈磁场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场,其空间分布与地下热、磁结构密切相关,因而对研究大地构造及地震活动等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地磁测量特别是卫星磁测的快速发展给卫星岩石圈磁场建模及应用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国内外学者对岩石圈磁场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联性陆续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岩石圈磁场的垂向分量(Bz)可以较好的反映地表构造,多数地震发生在负磁异常区域内以及地表Bz的零变带附近。然而,对地震活动在磁异常上的统计分布特征以及关联性机理仍然缺乏相关研究。为此,本文将NGDC-720岩石圈磁场模型200km高度处的Bz分量与中国及邻区大陆的构造及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对比,并采用直方图、箱线图、K-S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地震活动在磁异常上的统计分布特征。根据统计结果以及大陆磁异常的产生机制,我们建立了双等效偶极点源(TESD)模型来解释磁异常与地震活动分布的关联,并探讨了不同模型参数对两个居里面埋深不同的块体在边界处产生的磁异常的影响。本文取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磁异常的Bz分量与构造特征存在良好对应关系:显着正异常区通常对应着稳定的沉积盆地,这些区域的GPS位移相对较小,而岩石圈强度较高;显着负异常区一般对应着高原和活跃的造山带,这些区域的GPS位移相对较大,岩石圈强度较小;部分断层分布在显着磁异常的边缘;2、Ms5.0以上的地震多发于负异常区和显着异常的边界上,显着正异常区很少发生地震。经统计分析(K-S检验),发现磁异常分布明显对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造成了影响。与先前地震多发于地表Bz的零变带区间结论不同的是,我们对于200km高度处Bz与地震活动的统计结果(直方图和箱线图)表明:在卫星数据同时期内(2004~2007年),超半数(53.2%)的地震都发生在-5至-3nT的磁异常区间内,且该区间内的地震能量占比为94.6%。不同时间段也表现出一致的统计特征,但随着统计时段的延长(最多到110年),-5~-3nT区间地震次数比例逐渐降低。对磁异常水平梯度的统计显示,地震活动并没有多发于异常梯度较大的区间;3、在所选参数下,TESD模型显示块体(由不同居里面埋深定义)边界处磁异常接近或处于-5至-3nT区间,而由温度差异带来的边界底部粘滞系数差异可以达到50倍之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地震活动在特定磁异常区间多发的现象。将中国大陆划分为6个不同的区域,分别进行了震磁关系的统计,不同区域地震活动在磁异常上显示出的不同统计结果,可能对应着TESD中不同的模型参数。(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宗克清,汪在聪,袁禹,章军锋,程怀[3](2019)在《中亚造山带南缘弧-陆碰撞与大陆弧岩石圈地幔折返的Os同位素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亚造山带是全球非常重要的增生造山带,他经历了不同地块长时间复杂的汇聚增生作用过程,其中弧-陆碰撞在中亚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我们对具体弧-陆碰撞及其深部地幔过程的认知还很有限。本研究对敦煌造山带橄榄岩开展了系统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工作,以此探讨弧-陆碰撞过程中大陆俯冲以及弧下岩石圈地幔折返过程。敦煌造山带橄榄岩出露于敦煌早古生代高压变质地体中,其北部紧邻北山早古生代大陆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李晓峰,华仁民,马东升,徐净,张龙[4](2019)在《大陆岩石圈伸展与斑岩铜矿成矿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南地区自古生代以来一直属于陆内构造演化环境。华南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主要形成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3个时期,其中晚侏罗世成矿期与华南中生代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的形成基本属于一个时期。这些斑岩型矿床的时空分布与同时期的俯冲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明显不协调的关系,且与俯冲有关的、后俯冲伸展背景以及陆陆碰撞有关的斑岩铜矿的线性分布特点明显不同,尤其是早白垩世斑岩铜矿的分布明显呈面状分布,与华南中生代地壳明显减薄的区域基本一致。虽然这3个时期的斑岩型铜矿在地球化学上显示出弧岩浆岩的特点,但是地质事实证明在这3个时期,华南岩石圈发生了明显的伸展作用,尽管每个时期华南不同地区岩石圈伸展的程度可能不同。因此,我们把华南这种类型的斑岩铜矿归称之为"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的成矿机制可能是岩石圈伸展背景下软流圈上涌导致陆下岩石圈地幔或者下地壳被改造有关。(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吴长锋[5](2018)在《我国大陆岩石圈高分辨率叁维地震速度结构模型建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合肥11月19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张海江教授团队,采用先进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使用高质量的中国大陆数字化地震台网(1294个台站)记录的区域地震走时数据,获得了中国大陆(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11-20)

陈凌,王旭,凌媛[6](2018)在《大陆岩石圈壳幔分层性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岩石圈结构与性质是大陆形成演化动力学研究的基础。现今地震学研究揭示,大陆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不仅表现为横向非均匀性,而且普遍存在垂向分层性。对大陆岩石圈的分层性特征开展综合分析、区域对比,并结合多学科观测探讨其形成机制,可为认识大陆演化提供重要约束。(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四)——专题25: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物理实验和观测约束、专题26: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Geophysics and Regional Dynamics of Asia》期刊2018-10-21)

刘绍文,王良书[7](2018)在《岩石圈热-流变结构与大陆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是地球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一次科学革命。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岩石圈板块为刚性块体,变形集中在板块边界,它很好地解释了大洋岩石圈板块构造以及全球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分布规律。然而,板块构造理论应用到大陆构造研究时遇到了问题:远离板块边界上千公里之遥的大陆板块内部存在显着的弥散变形,有别于板块边(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五)——专题98:东亚多板块汇聚与燕山运动、专题99:深部地球化学找矿、专题100:油气地球物理》期刊2018-10-21)

侯静,石岚,高国明[8](2018)在《CHAMP卫星数据得出中国大陆岩石圈磁异常》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圈磁场由地壳磁性岩石产生,它的强度大小和空间展布依赖于地壳和上地幔的岩石学性质、地壳厚度和岩石圈热扰动等因素[1]。由于卫星的磁测高度较高,其磁测数据主要包含了岩石圈磁场的中、长波长成分,抑制了浅部磁源体的干扰。因此,卫星磁测数据有利于区域岩石圈磁异常的识别,在了解全球和区域的大地构造、地壳深部与上地幔顶部的磁性分布格架与岩石圈热状态等发挥了重要作用[2,3]。极地低轨CHAMP (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卫星提供了近10年以秒为单位的标量和叁分量矢量磁测数据,为全球和区域岩石圈磁异常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一)——专题89:地球磁场与局部异常现象、专题90: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馏理论、分析方法和地质应用》期刊2018-10-21)

张进江,商姗,魏春景,张南,张国伟[9](2019)在《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板块构造登陆导致大陆动力学的兴起,但大陆动力学迄今在理论上尚无长足发展,究其原因是大陆构造的复杂性,这一复杂性取决于大陆岩石圈复杂的流变学结构(纵向分层和横向不均一)。因此,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是大陆动力学的核心,并成为发展大陆动力学、完善板块构造理论的关键研究领域,同时对构造地质学学科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并在资源形成和地震机理方面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在阐述了岩石圈流变学的发展与现状的基础上,较详细分析了大陆流变学的核心内容: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结构特征,大陆物质的本构方程及大陆流变学特性对大陆变形与构造演化的影响。本文还总结了我国开展大陆流变学的基础和条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1)形成常态的多尺度-多手段-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研究;2)缩小量子力学和岩石/矿物流变结构研究间的差距; 3)从全球尺度物质流动着手,构建以流变学为基础的大陆动力学模型。(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孟奎,宋晓东,李江涛,鲍学伟[10](2018)在《中国大陆大型盆地的岩石圈结构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盆地内部的岩石圈结构,有助于了解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以及与区域构造的耦合关系.表面波层析成像是研究地球内部速度结构和动力过程的重要手段.根据得到的东亚地区深度达300 km的S波速度结构模型,主要关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以及松辽盆地的深部速度结构.结果表明,东西部盆地岩石圈厚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以及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较厚(最大约200 km),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岩石圈较薄(最大约80 km),柴达木盆地则介于二者之间.盆地内部岩石圈厚度的横向差异,反映出岩石圈的不均一性及不同程度的改变和变形.对于环青藏高原分布的盆地,区域构造挤压作用造成的山系软物质下溢,侵蚀了盆地岩石圈基底,造成盆山结合部岩石圈厚度的急剧变化,区域构造挤压可能在这些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厚度变化表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可能只发生在盆地的东部及以东的地区.(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大陆岩石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岩石圈磁场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场,其空间分布与地下热、磁结构密切相关,因而对研究大地构造及地震活动等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地磁测量特别是卫星磁测的快速发展给卫星岩石圈磁场建模及应用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国内外学者对岩石圈磁场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联性陆续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岩石圈磁场的垂向分量(Bz)可以较好的反映地表构造,多数地震发生在负磁异常区域内以及地表Bz的零变带附近。然而,对地震活动在磁异常上的统计分布特征以及关联性机理仍然缺乏相关研究。为此,本文将NGDC-720岩石圈磁场模型200km高度处的Bz分量与中国及邻区大陆的构造及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对比,并采用直方图、箱线图、K-S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地震活动在磁异常上的统计分布特征。根据统计结果以及大陆磁异常的产生机制,我们建立了双等效偶极点源(TESD)模型来解释磁异常与地震活动分布的关联,并探讨了不同模型参数对两个居里面埋深不同的块体在边界处产生的磁异常的影响。本文取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磁异常的Bz分量与构造特征存在良好对应关系:显着正异常区通常对应着稳定的沉积盆地,这些区域的GPS位移相对较小,而岩石圈强度较高;显着负异常区一般对应着高原和活跃的造山带,这些区域的GPS位移相对较大,岩石圈强度较小;部分断层分布在显着磁异常的边缘;2、Ms5.0以上的地震多发于负异常区和显着异常的边界上,显着正异常区很少发生地震。经统计分析(K-S检验),发现磁异常分布明显对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造成了影响。与先前地震多发于地表Bz的零变带区间结论不同的是,我们对于200km高度处Bz与地震活动的统计结果(直方图和箱线图)表明:在卫星数据同时期内(2004~2007年),超半数(53.2%)的地震都发生在-5至-3nT的磁异常区间内,且该区间内的地震能量占比为94.6%。不同时间段也表现出一致的统计特征,但随着统计时段的延长(最多到110年),-5~-3nT区间地震次数比例逐渐降低。对磁异常水平梯度的统计显示,地震活动并没有多发于异常梯度较大的区间;3、在所选参数下,TESD模型显示块体(由不同居里面埋深定义)边界处磁异常接近或处于-5至-3nT区间,而由温度差异带来的边界底部粘滞系数差异可以达到50倍之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地震活动在特定磁异常区间多发的现象。将中国大陆划分为6个不同的区域,分别进行了震磁关系的统计,不同区域地震活动在磁异常上显示出的不同统计结果,可能对应着TESD中不同的模型参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陆岩石圈论文参考文献

[1].杨文采.岩石圈—软流圈物质循环促进大陆增生的新方式[J].地质论评.2019

[2].雷宇.中国及邻区大陆岩石圈磁场与地震活动关系及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

[3].宗克清,汪在聪,袁禹,章军锋,程怀.中亚造山带南缘弧-陆碰撞与大陆弧岩石圈地幔折返的Os同位素证据[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4].李晓峰,华仁民,马东升,徐净,张龙.大陆岩石圈伸展与斑岩铜矿成矿作用[J].岩石学报.2019

[5].吴长锋.我国大陆岩石圈高分辨率叁维地震速度结构模型建成[N].科技日报.2018

[6].陈凌,王旭,凌媛.大陆岩石圈壳幔分层性及其构造意义[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四)——专题25: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物理实验和观测约束、专题26:ProgressintheStudiesofGeophysicsandRegionalDynamicsofAsia.2018

[7].刘绍文,王良书.岩石圈热-流变结构与大陆构造[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五)——专题98:东亚多板块汇聚与燕山运动、专题99:深部地球化学找矿、专题100:油气地球物理.2018

[8].侯静,石岚,高国明.CHAMP卫星数据得出中国大陆岩石圈磁异常[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一)——专题89:地球磁场与局部异常现象、专题90: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馏理论、分析方法和地质应用.2018

[9].张进江,商姗,魏春景,张南,张国伟.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地球学报.2019

[10].李孟奎,宋晓东,李江涛,鲍学伟.中国大陆大型盆地的岩石圈结构及构造意义[J].地球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地幔熔融柱的压力深度反演Fig.3-7Inv...苦橄质岩石La/Sm-Sm/Yb图解小兴安岭北麓地区浅成热液金矿床的成...变质橄榄岩CaO-Al2O3-MgO图解(Co...加拿大Lithoprobe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大别-苏鲁造山带镁铁-超镁铁质岩成因...

标签:;  ;  ;  ;  ;  ;  ;  

大陆岩石圈论文_杨文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