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产论文_刘明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麦生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豫东,生产技术,小穗,白粉病,效率,单产。

小麦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忠[1](2019)在《延津县有机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推进有机小麦标准化生产进程,作者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国家有机产品生产标准,通过多年研究实践集成了延津县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并推广应用,取得显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3期)

卢昱嘉,韩一军,陈秧分[2](2019)在《中国小麦生产机械投入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5个小麦主产省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内农业劳动机会成本持续上升、国内外粮食价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中国小麦生产机械投入呈现持续增加趋势,研究农业机械投入效率对于优化财政支持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1998—2016年间中国15个主产省的小麦机械投入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面板随机效应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小麦机械投入效率整体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小麦播种面积、排灌费用、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与机械投入效率负相关,表明中国小麦机械投入结构尚需优化,灌溉环节中的机械使用对投入效率的影响重大,国家政策对小麦生产主要环节和重要领域的支持至关重要。因此,应因地制宜推广小麦生产机械,注重农户灌溉投入的补贴和灌溉机械的优化,从政策层面鼓励农业机械技术创新研发,可提升农机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5期)

沈文忠,赵伟荣,张绪美,朱昊,杨小丽[3](2019)在《太仓市水稻和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和水稻是太仓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了解太仓市小麦和水稻的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趋势以及光温水条件对其生产潜力的影响程度,本研究收集并整理了太仓市近几十年来的温度、湿度、辐射、降雨等数据信息,分析了太仓市气象条件的变化趋势,并采用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推荐的逐步订正法,估算了太仓市水稻和小麦生育期内的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利用率。结果表明:(1)近几十年来太仓市太阳辐射能量有所下降,而气温和降水量则有所提升;(2)在太仓市气候条件变化影响下,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呈升高趋势,而水稻气候生产潜力没有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3)太仓市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而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则主要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4)水稻的气候资源利用率范围为38.50%~64.30%,而小麦则更低,仅23.72%~51.39%。综上所述,太仓市水稻和小麦作物的增产潜力仍然很大,可通过监控温度,调整农时,加强水分管理,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复种指数,引进新品种等途径提高太仓市作物产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5期)

张益,孙小龙,韩一军[4](2019)在《社会网络、节水意识对小麦生产节水技术采用的影响——基于冀鲁豫的农户调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作为最依赖灌溉的农作物之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小麦生产节水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河北、山东和河南3省的小麦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和节水意识对小麦生产节水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节水意识对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品种选育技术均有显着正向影响;小麦种植户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品种选育技术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的内在联系;小麦每一地块种植面积、农业用水价格和政府推广服务对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品种选育技术的采用有显着影响。因此,为促进小麦生产节水技术采用,达成小麦稳产高产与节水的统一,一方面应积极拓宽农户社会网络,提高农户节水意识;另一方面应加强小麦生产节水技术培训,推进小麦适度规模经营和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本文来源于《农业技术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刘秀霞[5](2019)在《“小麦啃青”种养结合模式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啃青"是指小麦在出苗后至返青期前,将麦苗作为青绿饲料为羊提供优质饲料,同时羊产生的粪便为小麦生长提供有机肥来源,使小麦产量和品质稳中有升,羊越冬育肥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于一体的农牧结合生产技术。2018~2019年,对河南省安阳市四清家庭农场100亩以上麦田进行"小麦啃青"种养结合模式(以下简称"小麦啃青")跟踪观察和研究,发现通过小麦生长周期(出苗期至返青期)与羊养殖过程中缺乏青绿饲料这段时间(12月至翌年2(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技推广》期刊2019年11期)

张锋,张中州,袁谦,甄士聪,姬小玲[6](2019)在《国审小麦品种漯麦18的评价及生产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漯麦18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12011)。漯麦18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在同类品种中位居前列,在2009—2012年参加国家区域及生产试验中,产量均居第一位;高产示范中,该品种产量连续2年超过10 500.0 kg/hm2,具有高产潜力;漯麦18具有低氮高效等优良特性,研究熟化漯麦18栽培技术,创新推广模式,在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近3年累计应用面积80万hm2,实现了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绿色发展。(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张景峰,张海芝,李玉琴[7](2019)在《豫东农区小麦生产效益低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小麦生产过程中大播量、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产后损失等因素,是造成小麦生产成本居高、生产效益低的重要原因。通过转变麦农传统观念、推广精细整地、适量适期播种、科学运水施肥、提高收割质量等科技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小麦种植效益。(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1期)

汪仁全,黄辉跃,王相权,荣飞雪,王仕林[8](2019)在《小麦新品种内麦366特征特性及旱地套作生产技术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内麦366的主要特征特性、适宜区域和旱地套作生产技术等情况。(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郭文善,朱新开[9](2019)在《江苏中、强筋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下)》一文中研究指出(1)适期化除技术。应根据草相、草龄、墒情等适期使用药剂,重点抓好冬前化除工作,早春根据草情做好补治工作。播后芽前墒情适宜时,可封杀杂草。冬前对播种时未封闭化除或效果不理想、杂草达标田块(一般禾本科杂草每平方尺50株以上、阔叶杂草每平方尺10株以上),及时根据草相及优势草种,选准药剂,进行喷药化除。春后对于草害已达到防治指标的田(本文来源于《农家致富》期刊2019年22期)

唐雪英[10](2019)在《山东省小麦生产现状及收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是农业生产大省,粮食、蔬菜等作物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小麦是山东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最大作物,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6.77%。本文通过对小麦的成本收益分析,找到降低小麦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1山东省小麦生产现状从小麦播种面积看,山东表现为小麦播种面积连年增加,从2007年的5 278.65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6 125.81万亩,年均增长1.5%,小麦面积占全国的比(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小麦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国内农业劳动机会成本持续上升、国内外粮食价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中国小麦生产机械投入呈现持续增加趋势,研究农业机械投入效率对于优化财政支持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1998—2016年间中国15个主产省的小麦机械投入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面板随机效应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小麦机械投入效率整体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小麦播种面积、排灌费用、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与机械投入效率负相关,表明中国小麦机械投入结构尚需优化,灌溉环节中的机械使用对投入效率的影响重大,国家政策对小麦生产主要环节和重要领域的支持至关重要。因此,应因地制宜推广小麦生产机械,注重农户灌溉投入的补贴和灌溉机械的优化,从政策层面鼓励农业机械技术创新研发,可提升农机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麦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明忠.延津县有机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9

[2].卢昱嘉,韩一军,陈秧分.中国小麦生产机械投入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5个小麦主产省的实证[J].中国农学通报.2019

[3].沈文忠,赵伟荣,张绪美,朱昊,杨小丽.太仓市水稻和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估算[J].中国农学通报.2019

[4].张益,孙小龙,韩一军.社会网络、节水意识对小麦生产节水技术采用的影响——基于冀鲁豫的农户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9

[5].刘秀霞.“小麦啃青”种养结合模式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农技推广.2019

[6].张锋,张中州,袁谦,甄士聪,姬小玲.国审小麦品种漯麦18的评价及生产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9

[7].张景峰,张海芝,李玉琴.豫东农区小麦生产效益低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9

[8].汪仁全,黄辉跃,王相权,荣飞雪,王仕林.小麦新品种内麦366特征特性及旱地套作生产技术要点[J].四川农业科技.2019

[9].郭文善,朱新开.江苏中、强筋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下)[J].农家致富.2019

[10].唐雪英.山东省小麦生产现状及收益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河南小麦生产发展趋势预测河南小麦生产发展趋势中国小麦生产综合比较优势省区...美国小麦生产变化趋势小麦生产的平均比较优势指数(2oo...河北省小麦生产的发展变化

标签:;  ;  ;  ;  ;  ;  ;  

小麦生产论文_刘明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