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论文-番华彩,郭志祥,白亭亭,徐胜涛,尹可锁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论文-番华彩,郭志祥,白亭亭,徐胜涛,尹可锁

导读:本文包含了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香蕉叶斑病,多主棒孢,毒力测定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论文文献综述

番华彩,郭志祥,白亭亭,徐胜涛,尹可锁[1](2018)在《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香蕉叶斑病是香蕉产区的主要叶斑病之一。为筛选对该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选用7种杀菌剂对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丙环唑效果较好,EC_(50)4.247 mg/L,其次为多抗霉素和苯甲·丙环唑,EC_(50)分别为4.722和5.999mg/L,这3种杀菌剂对多主棒孢菌具有显着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果树》期刊2018年02期)

番华彩,郭志祥,白亭亭,徐胜涛,杨佩文[2](2018)在《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云南省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叶片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单孢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应用平板培养法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碳源为乳糖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仅能在p H 6~8内生长,最适p H为7;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有一定影响,以全黑暗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在玉米粉培养基(CMA)上病原菌产孢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有利于产孢。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8℃处理15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1℃处理5 min。【结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偏好高温,但适应的p H较窄;病原菌产孢的关键因子是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光照条件。(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郭志祥,番华彩,杨佩文,刘树芳,曾莉[3](2016)在《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致病性及其对杀菌剂敏感性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云南香蕉产区发现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Wei),经采用人工接种致病性试验,证实其对香蕉(Musa spp.)、橡胶(Hevea brasiliensis)、茄子(Solanum melongena)、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豇豆(Vigna sinensis)等均具有致病力;选用7种杀菌剂:多抗霉素、丙环唑、苯甲·丙环唑、氟硅唑、乙蒜素、丙森锌,嘧菌酯等对病原菌进行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该菌的EC_(50)分别为4.722 3mg/L、4.247 0mg/L、9.153 0mg/L、5.998 6mg/L、9.326 6mg/L、8.360 3mg/L、61.295 4mg/L,多抗霉素、丙环唑、苯甲·丙环唑效果最好,其次是氟硅唑、乙蒜素、丙森锌,嘧菌酯效果最差。(本文来源于《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1-10)

番华彩,杨佩文,郭志祥,刘树芳,曾莉[4](2016)在《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Wei)可引起香蕉重要的叶部病害。对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0℃,适宜p H为6~8。能有效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适宜碳源为乳糖和甘露醇,麦芽糖、葡萄糖和蔗糖次之;蛋白胨为最佳氮源,硝酸钠、磷酸氢二铵和酵母菌粉次之,脲最差。菌丝生长适宜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黑麦培养基,PSA培养基、燕麦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次之,胡萝卜培养基最差。在玉米粉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其次为胡萝卜培养基、燕麦培养基和PDA培养基,在黑麦培养基和PSA培养基上产孢较少。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显着,光照与黑暗交替有利于产孢,全黑暗、全光照下几乎不产孢。菌丝的致死温度是58℃,15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1℃,5 min。(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8-19)

杨佩文,番华彩,郭志祥,刘树芳,曾莉[5](2016)在《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云南香蕉产区发现一种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Wei]引起的叶部病害,其病原菌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的形态、大小及色泽均符合棒孢霉属的特征,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辅助鉴定了该病原菌。病原菌接种到香蕉和橡胶上,分别于3d和5d后表现致病症状。病原菌部分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0℃,适宜pH值为6~8。能有效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适宜碳源为乳糖和甘露醇,麦芽糖、葡萄糖和蔗糖次之;蛋白胨为最佳氮源,硝酸钠、磷酸氢二铵和酵母菌粉次之,脲最差。菌丝生长适宜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黑麦培养基,PSA培养基、燕麦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次之,胡萝卜培养基最差。在玉米粉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其次为胡萝卜培养基、燕麦培养基和PDA培养基,在黑麦培养基和PSA培养基上产孢较少。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显着,光照与黑暗交替有利于产孢,全黑暗、全光照的几乎不产孢。菌丝的致死温度是58℃、15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1℃、5min。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多抗霉素、丙环唑、苯甲·丙环唑效果最好,其次是氟硅唑、乙蒜素、丙森锌,嘧菌酯效果最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8-05)

番华彩,杨佩文,郭志祥,白亭亭,曾莉[6](2015)在《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引起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是危害香蕉生产的一类主要叶部病害,本研究对分离自云南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室内药剂筛选。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碳、氮源分别为乳糖、甘露醇和蛋白胨;最适温度为28~30℃;最适pH为7.0;在玉米粉培养基上病菌产孢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有利于产孢;菌丝致死温度为58℃,15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1℃,5 min。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丙环唑、多抗霉素、苯甲·丙环唑效果较好,EC_(50)值分别为4.2470、4.7223、5.9986ug/mL。(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7-21)

林善海,黄思良,张贺,漆艳香,覃丽萍[7](2011)在《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广西南宁市采集香蕉棒孢霉叶斑病样本,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3个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其为香蕉叶斑病的病原菌。该菌的形态特征在分离培养前后变化较大,自然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均较短,经PDA培养基分离培养后显着变长,培养后的病原菌形态特征与前人对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描述一致。根据形态特征及rDNA-ITS区序列比对结果,确定该病原菌株为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林善海,张贺,漆艳香,黄思良,覃丽萍[8](2009)在《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rDNA-ITS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蕉叶斑病是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一类世界性病害。田间叶斑病症状多由几种病原复合侵染形成,且各种病原对药剂的敏感基线不同。笔者在进行香蕉叶斑病菌生防菌筛选研究过程中发现,(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9-08-07)

桑利伟,刘爱勤,吴伟怀,孙世伟,郑服丛[9](2008)在《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适合生长的培养基有PSA、PDA和OMA;菌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pH要求不严格为5~9;在碳源和氮源中,蔗糖、葡萄糖、尿素、磷酸氢二氨和硝酸钠有利于病菌生长和产孢;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有严格的要求,RH≥80%以上分生孢子萌发,随湿度增加萌发率增高;光照对菌丝体无显着影响,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孢子致死温度为55℃(10 min)。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6%戊唑醇微乳剂、25%丙环唑乳油、25%咪鲜胺水乳剂、25%戊唑醇乳油和25%苯醚甲环唑乳油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苯醚甲环唑乳油的抑菌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08年02期)

桑利伟,刘爱勤,孙世伟,吴伟怀,郑服丛[10](2008)在《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5种杀菌剂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6%戊唑醇ME、25%丙环唑EC、25%咪鲜胺EW、25%戊唑醇EC和25%苯醚甲环唑EC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25%咪鲜胺EW和25%苯醚甲环唑EC的抑菌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08年02期)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明确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云南省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叶片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单孢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应用平板培养法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碳源为乳糖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仅能在p H 6~8内生长,最适p H为7;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有一定影响,以全黑暗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在玉米粉培养基(CMA)上病原菌产孢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有利于产孢。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8℃处理15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1℃处理5 min。【结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偏好高温,但适应的p H较窄;病原菌产孢的关键因子是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光照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论文参考文献

[1].番华彩,郭志祥,白亭亭,徐胜涛,尹可锁.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J].中国南方果树.2018

[2].番华彩,郭志祥,白亭亭,徐胜涛,杨佩文.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J].南方农业学报.2018

[3].郭志祥,番华彩,杨佩文,刘树芳,曾莉.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致病性及其对杀菌剂敏感性初步研究[C].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4].番华彩,杨佩文,郭志祥,刘树芳,曾莉.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C].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6

[5].杨佩文,番华彩,郭志祥,刘树芳,曾莉.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6].番华彩,杨佩文,郭志祥,白亭亭,曾莉.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7].林善海,黄思良,张贺,漆艳香,覃丽萍.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的分离与鉴定[J].热带作物学报.2011

[8].林善海,张贺,漆艳香,黄思良,覃丽萍.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rDNA-ITS鉴定[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9].桑利伟,刘爱勤,吴伟怀,孙世伟,郑服丛.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J].植物保护.2008

[10].桑利伟,刘爱勤,孙世伟,吴伟怀,郑服丛.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J].农药.2008

标签:;  ;  ;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论文-番华彩,郭志祥,白亭亭,徐胜涛,尹可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