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学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课程,素养,中国,教育课程,核心,化学,职业。
教学论论文文献综述
赵欣欣[1](2019)在《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对培养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需要教师依据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基于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开放性等原则构建合理的内容体系,并结合课程标准及对学情的分析,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在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高阶性的思考与交流活动、具有创新性的线上教学活动、具有挑战性的感知体验活动,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目标。教学评价是课程开发的重要一环,能客观地衡量课程的设计及实施效果。要想实现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评价,需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工作两个方面进行,通过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的全面考核,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李芸,陈志林,覃斌毅[2](2019)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化学专业师范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然而,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借助对分易软件,将对分课堂应用到《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并将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有机整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22期)
毕成[3](2019)在《论柏林教学论与高职ESP英语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各产业的发展更加强调高水平和高质量,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而高职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却没能做到与时俱进,暴露出了自身的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不完整、忽视学生需求、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不融合等。而"柏林模式"作为在德国乃至欧洲影响深远的优秀教学理论,其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对人类学心理学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的充分考虑,以其决定范畴中的四要素构建教学活动。针对我国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柏林模式"进行扬弃,可以实现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活动的重新构架,从而满足高职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与社会对高质量高职人才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3期)
刘春梅[4](2019)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体育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它对核心素养的推动作用来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教育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应适应个性化发展,渗透情感心理教育,充分运用脑思维模式,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以实现核心素养的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33期)
宋汪洋,冯素恒[5](2019)在《现状与发展:语文教学论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开展,教师教育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与挑战。加强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课改要求的中小学师资,一直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它既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教育》期刊2019年32期)
顾菲[6](2019)在《信息化教学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应用——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在教学的应用日益广泛,给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带来了进步与升级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教学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对象、内容与现状,进而在专业化的职业课程体系中找准信息化教学的切入点,让信息技术发挥出真正的功能与作用。黄艳芳主编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出发总结了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教(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9年22期)
胡虹,史红霞[7](2019)在《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工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完整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工具,在已构建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进行了2轮实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评价工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第1轮调查对象是S大学102位化学专业师范生,针对评价框架中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修改和删减,共计12处。基于修改后的评价框架,形成第2份调查问卷。第2轮调查对象是14所高校的15位专家,针对理论框架、评价框架中的各级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删减、内涵及表述修改、项目补增等,共计30处。最后,形成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37个评价标准且全面具体、科学合理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工具。(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9年22期)
姚广敏[8](2019)在《注重语言应用,强调语音教学——论高中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背景下,英语这门语言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所以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高中英语课程是强化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重要载体,所以提升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语音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音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效率的高低。然而,在当前高中英语语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严重影响了高中英语语音课程的教学水平。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高中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误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高中英语语音教学的改善策略,旨在为提升高中英语语音教学的实效性提供可参考的资料。(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9](2019)在《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学科核心素养与未来课程发展”研讨会》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9月21日-22日,由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办,《课程教学研究》协办的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学科核心素养与未来课程发展"研讨会在韶关学院圆满召开。此次研讨会出席的嘉宾有:广东教育学会副会长张路、韶关学院副校长徐剑教授、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黄甫全教授、广东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卞晓琰编审等。华南师范大学黄甫全教授指出,此)次年会的一大重要任务即是深人开展"学科核心素养与未来课程发展"专题研讨,希望能围绕主题,提炼最新(本文来源于《课程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李乾明[10](2019)在《试论中国近代教学论学术思想的“中国气派”》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近代教学论学术思想的中国气派是指教学论在晚清民国时期110年历史长河中,在中西文化之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中,经由"中国化"过滤后的历史定格。我国近代教育家群体所创造的教学论学术思想的中国气派,是以中国气论为哲学基础,将"中国气氛""中国气质""中国气度""中国气魄""中国气息"这五个中国元素"气化"而成的物质力量,其"适切性""民族性""现代性""政治性""诗范性"的近代特征对于当今打造"中国气派的教学理论"是具有借鉴意义的。"中国气派的教学理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为解决中国的教学问题服务,要牢牢扎根中国这块土地,引领中国的课堂教学。(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期刊2019年06期)
教学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化学专业师范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然而,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借助对分易软件,将对分课堂应用到《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并将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有机整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学论论文参考文献
[1].赵欣欣.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
[2].李芸,陈志林,覃斌毅.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化工.2019
[3].毕成.论柏林教学论与高职ESP英语教学改革[J].北方文学.2019
[4].刘春梅.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论[J].中学教学参考.2019
[5].宋汪洋,冯素恒.现状与发展:语文教学论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
[6].顾菲.信息化教学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应用——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
[7].胡虹,史红霞.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工具的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
[8].姚广敏.注重语言应用,强调语音教学——论高中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9]..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学科核心素养与未来课程发展”研讨会[J].课程教学研究.2019
[10].李乾明.试论中国近代教学论学术思想的“中国气派”[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