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玉任涛(寿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山东寿光262700)
【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131-02
【摘要】目的中药酒制是中药炮制中常用的一种炮制方法,本文从中药药剂学的角度,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中药化学及相关科学知识,对中药酒制的历史、目的、原理进行了说明,并对中药酒制为适应新型制剂技术的要求,应如何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中药炮制的研究和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关键词】中药药剂酒制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所在。酒制是中药炮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炮制方法,用酒处理药材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历史前进,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酒作为辅料炮制药材的方法理论也在不断地深化、提高和完善。历代用酒作辅料炮制药物的方法有炒、渍、煮、炖、炙、拌、淘、洗、刷、焙、制等。但目前用的较多方法有:酒炒、酒蒸、酒煮、酒煅淬等。
1中药酒制的主要目的
1.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
1.2增强有效成分的溶解度。
1.3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1.4矫臭矫味的作用。
2中药酒制的原理分析
2.1药材酒制后,改变有效成分在其中的存在状态和存在部位,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为光谱性溶媒,对许多类化学成分都有较大的溶解度,酒炙时,酒渗入到药材的组织细胞中,溶解其有效成分并形成溶液,此溶液通过细胞间隙而扩散到饮片的各个部位,在加热过程中酒受热而挥发,其溶解的成分可以随溶剂的挥发到达药材浅表部位,在提取时可与溶剂充分接触而溶化,从而大大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增强药物的疗效。
同时药材酒制过程中,需要经过酒浸、高温加热以及不断的翻炒,可以使药材变得疏松,使药材内部组织器官甚至细胞的结构破坏,使其内部有效成分利于煎出,也可以达到提高溶出率,增强疗效的目的。尤其对一些含有挥发油、有机酸的中药,如当归、白芍、川芎、女贞子、五味子等,这类成分大都存在于植物的腺毛、油室、油管、分泌细胞或树脂道等各种组织和器官中,酒制过程可以有效的将这些组织和器官破坏,提高其溶出率。
2.2药物经酒制后可以使其内部成分发生转化,使提出的成分发生变化
药物酒炙后,可能改变了有效成分的原有结构,缓和及改变了原有的性能,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如常山的生物碱异常,山碱在乙醇中煮时能转变为异体常山碱。据药理研究,常山碱的抗疟作用为异常山碱的89~122倍,由此看来常山酒制后增强治疟作用是其中的生物碱产生异构化的缘故。
酒制过程中,乙醇可以和药材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保护了有效成分。如当归的主要成分为阿魏酸、挥发油,炮制过程中乙醇可以和阿魏酸作用生成酯。煎药时,酯键水解,使阿魏酸醇游离,当归的有效成分被保护,同时酒的本身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所以当归酒制后增强活血散瘀的功效。
中药通过酒制改变其有效成分的种类,是其产生新的药理作用和降低毒副作用的主要原理,由于中药成分复杂,研究其酒制前后成分的变化困难较大,此类药物在炮制机理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的情况下,认为传统中药酒制方法不能舍弃,中药制剂为了保证疗效,其原料应该遵古炮制。
2.3药物经酒制后借助酒中所含的成分发挥协同作用
酒在我国运用在医学方面已有悠久的历史,并被誉为“百病之长”。中医认为酒性温,味甘苦辛有毒,入心肝肺胃经。功效能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可用于治疗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等证。作为辅料用于炮制中药的酒主要有黄酒和白酒两种。
传统采用黄酒,其中绍兴黄酒最佳。黄酒是用糯米、酒药、红曲和水为原料,经酿造而成的发酵酒,其一般含乙醇10-20%。并含有麦芽糖、葡萄糖以及琥珀酸、乳酸、氨基酸、酯类、醛类等。也有用白酒作炮制辅料。白酒是用粮食加曲酿制而成,其一般含乙醇50-70%,以及高级醇类、醛类,少量挥发酸和不挥发酸等。
酒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乙醇是其主要成分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一般含量较少,但种类却很多,可分为酸、酯、醛、醇等类型,决定酒的质量和功效的成分往往是这些低含量成分,另外,酒中还含有一些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中药酒制在一定程度是借助酒中的这些微量成分起协同作用,有增强疗效,引药上行的功用,此时,酒和相应酒精度的乙醇不能对等,否则难于发挥药物的疗效。
3中药酒制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在中药酒制原理彻底研究明白的前提下,对中药酒制方法进行改革。中药酒制方法是我国历代医家经过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其作用毋庸置疑,在没有搞清其机理的情况下,盲目的将其否定或取代是不科学的,这也是目前许多中成药临床效果不如传统的方剂好的重要原因。
3.2要重视中医复方的用药特点,中医治病很少用单味药,大都是以中医复方的形式用药,在研究中药机制过程中要考虑复方配伍的影响。
3.3中药酒制为了适应现代中药制剂的要求,要加快其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步伐,形成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同时应该重视酒制机理的研究,为中药酒制的改进奠定理论基础。
4结语
总之,酒制法的历史悠久,是由药炮制的重要方法之一。药材经酒制后,可改变药物性能,引药上行,能增强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及矫臭矫味作用。其炮制作用不容置疑。然而受当时科学技术,仪器设备的局限,人们有时为了方便调剂制剂,不得不采用酒制的方法来处理药材,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制药机械问世,能否用现代的制药手段来代替传统的酒制方法,而达到同样的效果,值得我们探讨。
参考文献
[1]胡金梅.浅谈酒炙中药[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3):201.
[2]潘君汉.浅谈中药炮制辅料—酒及酒制法[J].中外健康杂志,2007,4(10):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