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体育词语泛化的研究

现代汉语中体育词语泛化的研究

闫白静[1]2017年在《现代汉语戏曲词语泛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和《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古代戏剧辞典》和《京剧文化词典》这叁部戏曲类的词典中的戏曲词语为研究对象,并参考北大语料库例证筛选和整理出现代汉语中泛化的戏曲词语,梳理其泛化概貌,根据戏曲义的内容归纳出语义类别,从语料库的统计分析中分析戏曲词语的词义泛化程度,从戏曲词语的泛化现象和变化发展的研究得出其泛化动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对前人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为词义泛化研究、戏曲词语及其泛化研究现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现代汉语泛化戏曲词语的概貌。首先对戏曲词语与泛化的戏曲词语进行了界定,然后对泛化的戏曲词语进行了筛选,排除了不符合条件的戏曲词语。我们还对泛化的语言学特征进行了考察,即以双音节为主,有部分叁音节和四音节词;由短语和词两部分构成,词性主要集中在动词、名词两大类上。第叁章主要按照词语所表现的内容,我们将戏曲词语分成了九大语义类别,即行当及人物类、表演类、剧场舞台类、戏曲形式类别、演出过程类、创作评论类、演出效果类、音乐类、其他类,一些大类中又划分出一些小类,对每一小类词语泛化特点进行了例证分析,并发现其呈现出类别多样化、泛化数量不均衡等特点。第四章主要是对戏曲词语的泛化领域、方式及动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戏曲词语泛化到了体育、政治、军事、经济、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泛化方式即隐喻式、转喻式,隐喻式又分为行为、性状、作用叁方面;分析探讨了戏曲词语泛化的动因,分外部、内部、认知叁方面,这些有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戏曲词语。第五章主要根据戏曲词语泛化使用情况将其分为比重不同的四个阶段,并举例进行了分析,还对戏曲词语的引申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

吕峡[2]2003年在《现代汉语中体育词语泛化的研究》文中认为语言变异现象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现代汉语中体育词语的泛化现象就是语言变异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用网络搜索的方式找出了现代汉语中体育词语泛化的实例。我们通过对这些泛化实例的分析,总结出了体育词语泛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同时,也发现了体育词语的泛化可以使语言选到形象生动、简单凝练、诙谐幽默等目的,丰富了汉语表达,推动了语言发展。通过对体育词语泛化的研究,我们还试图从中窥见现代汉语词汇泛化的共同规律,这才是本文更进一步的研究目的。

李洪乾[3]2016年在《军语泛化现象的认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行业领域之间的交流与渗透日益频繁,跨行业领域的技术开始增多,导致语言跨行业而使用的现象越来越多,词语泛化现象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从九十年代明确提出词义泛化概念至今,虽然尚未出现词义泛化研究的专着,但是在词语泛化使用的原因、泛化的方式以及泛化的语用效果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泛化发生最多的专业语词是军事术语。军语泛化现象的研究,对整个专语泛化现象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汉语词典》(共6个版本)所收录的军事术语为研究语料,以北京大学在线语料库、国家语委在线语料库以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为统计基础,从认知角度对军语泛化现象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军事术语的发展变化规律,检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在汉语军事术语语义变化中的适用性,同时为军语词典以及现汉词典的改进提供有益探索,为泛化军语的翻译提供有效的翻译策略。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在探讨泛化军语当前的研究现状及尚存问题的基础上,交代研究的对象、范围、主要内容及研究的意义。当前的研究在军语泛化原因、泛化阶段以及语用价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而且,有些研究领域例如军语词典中的泛化军语、泛化军语的翻译以及通用语词典中的泛化军语收录等相关问题依然是研究空白。军语泛化现象的认知研究仍然是一块有待开垦的领地。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军语泛化现象及其认知翻译策略展开研究,探讨军事词义的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社会的共变规律。促进军事术语正规化建设、充实并完善相关词典的编撰工作。然后,交代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理论;而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相关理论的一次检验过程。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指导下展开研究,主要依托其概念隐喻理论、心理空间理论、整合理论,以及象征单位、意象基体与侧面、认知域等相关概念,对军语泛化现象展开研究。认知语言学是在以英语语言为语料的前提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要成为普遍性的语言规律,还有待更多种类的语言检验。本研究对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汉语领域的适用性是一次有益的检测,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理论探讨意义。第二章讨论军语泛化的表现与特性。通过对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考察,探讨了军语泛化在总量上的表现及变化。2012年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泛化军语267条,占其所收军语总数的29.1%,泛化总量相比第一版增长了8%。文章接着对泛化军语的语音分布情况、语法分布情况、军事科目分布情况等几个方面予以考察。最后,对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政治类栏目共计超过一百四十万篇的文章、“金融”、“证券”、“保险”以及“投资”等栏目共计七百二十八万多篇文章、体育栏目共计超过10万篇文章中的泛化军语进行检索统计,发现泛化军语在语域分布上具有不平衡特性,其在体育领域的分布为最高,其次是政治领域,最后是经济领域。军语泛化在不同历史时期还表现出不同的活跃性。第叁章讨论军语泛化的认知触发机制及泛化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事物间相互联系的一种方式,是普遍存在的。本文认为军语泛化的触发机制是建立在体验基础之上的军事概念与其他非军事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经过“相似性激活”,到“相似性联系”再到“相似性匹配”,军语概念与目标域概念之间的相关元素得以相互匹配、相互映射,最终触发了以泛化军语表述非军事领域概念。本文将军语泛化的触发机制分为“行为相似触发机制”、“功用相似触发机制”以及“情状相似触发机制”等叁种类型进行探讨,然后,按照传统汉语语法有关汉语短语结构类型的分类,将泛化军语按照偏正结构军语、后补结构军语、并列结构军语、主谓结构军语、动宾结构军语等5类,分叁个部分来讨论军语泛化的途径。再按比喻修辞阶段、泛指扩展阶段以及义素习化阶段等叁个阶段讨论军事术语的泛化演变。第四章讨论军语泛化过程中的概念整合。首先对军语泛化概念整合中的认知域、意象、军语概念表征以及概念压缩等语义描述进行阐述。接着讨论军语泛化过程要涉及的当前话语心理空间,军事术语心理空间以及军事语篇心理空间。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军语泛化过程涉及至少4个心理空间:一个军语心理空间(输入空间一)、一个当前话语心理空间(输入空间二)、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整合空间。语言使用者运用概念化、假设、推论、类比、隐喻等等手段,进行概念压缩,提取相关概念元素,在整合空间对相关表征进行整合,成功建立起一系列源域(军语概念)与目标域(泛化概念)之间的映射关系,形成特定的层创结构,最终实现以军语概念去认知和描述一些非军事领域概念的目的。最后探讨军语泛化的概念整合模式。本文经考察发现,军语泛化的概念整合基本都是单域型整合模式或者双域型整合模式。第五章分析军语泛化的认知动因及其发展趋势。文章从语言自身的内在属性、人类隐喻认知思维、军事文化因素、群众对军人的社会认知心理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军语泛化的动因。促使军语发生泛化的内在属性主要有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性以及语言词汇系统的缺位性。军语泛化是以军语概念去理解和认知非军事领域的目标概念,这是一个隐喻的认知思维过程。军事文艺作品中有关军事与军营生活的渲染是军语泛化的强劲助推力量。对军人的崇拜心理使人们进一步模仿军人的一言一行,这促进了军语在人民群众中的流行,加速了军语在日常生活中的泛化使用。本文从泛化量、泛化域以及泛化频率叁个角度探讨了军语泛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与先前学者的相关研究有着很大出入的研究结论:军语泛化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呈现出扩大化的发展趋势。第六章从认知的角度探讨泛化军语的翻译策略。首先,从军事情报的获取与分析、军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等叁个方面分析了军语翻译的认知需求。接着,探讨泛化军语翻译的原则问题。文章通过中英文语篇对比分析,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军事话”的使用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泛化军语“军事维度”的把握。既要将鲜活的日常军事隐喻贴切地嵌入到译文中去,又要注意避免生硬的军事术语在译入语中可能带来的文化误解,使人误认为中国是一个“好战”民族。最后,具体讨论泛化军语的翻译策略,提出了喻体移植法及喻体归化法。第七章是结语部分,首先从军语泛化总体概况及发展趋势、认知语言学对汉语词的解释力、以及泛化军语的翻译策略等几个方面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然后分析了本文的创获、不足之处以及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

徐福坤[4]2007年在《体育新闻词语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新闻词语是体育新闻语体的专用词或常用词,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色彩的词汇聚合。用词汇学、修辞学、语体学、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对体育新闻词语运用情况加以考察分析,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很有意义的尝试。体育新闻以体育运动为报道对象,决定了它在词语运用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一)选择隐喻词语,增强读者的认知体验。体育新闻利用众多始源域的映射,借助人们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进行新闻语言的建构,增强了人们的认知体验,突出了体育运动的多样化特征。(二)注重词语色彩,体现读者的情感倾向。词语的感情色彩在体育新闻中可以传达丰富多样的辅助信息,满足受众的情感需要,并能够有效地发挥体育新闻的宣传鼓动作用。(叁)运用修辞格式,增强新闻的生动性。在体育新闻中恰当地选用修辞格,不仅可以使描述和说理清楚明白,而且能够使语言生动简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四)采用时尚新词,突出新闻的时代性。(五)借助数量词语,显示新闻的专业性。体育新闻词语不是一个稳定的、自给自足的符号系统,受社会环境、受众心理和自身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有时会发生词义的泛化。体育新闻词语的泛化是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表现,它利用现有的词汇形式表达社会生活领域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用语简洁,而且可以收到生动、活泼、形象的艺术效果,并具有一定的幽默色彩和讽刺意味,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意义和修辞学意义。充分占有语言材料并对其进行精确地数量统计,是论文写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法。在体育新闻词语运用特征和词义泛化情况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归纳出体育新闻词语在语体方面的重要特征:隐喻性、专业性、生动性和情感倾向性。

侯昌硕[5]2008年在《衍生与借用—新时期旧词新义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大变化反映在汉语词汇上,便是近叁十年来汉语里一下子涌现了成千上万的新词语。在这些新词语中,有一类是旧词新义词语,即固有词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用法。旧词增添新义的方式有多种,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衍生和借用。衍生是在汉语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引申发展出来新的意义,而借用则是直接借用外语、港台社区和方言相应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不是在普通话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专用词语泛化衍生新义在新时期尤其显得引人注目,其在词义衍生中占绝大多数。词义借用是伴随新时期我国对内对外频繁接触交流而进行的,尤其是外来词义、港台社区词义的借用显得非常突出,但这些词义进入汉语普通话中,并不另造新的词形,而是在对应的汉语固有词语上增加新的意义和用法,因此显得比较隐蔽,以往对这类现象关注得不够。本文主要以专用词语泛化衍生新义和词义借用这两类旧词新义现象为研究对象,考察它们在新时期汉语普通话中的状况,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社会语言学相关理论对这些词义发展变化现象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从而对新时期以来汉语词义的发展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全文共分6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第二章对中外词义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义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进步。从传统零散的、孤立的词义考释发展到系统、深入的词义描述,再到目前的注重对词义现象的认知阐释,词义研究是逐步深入的。从中外词义研究的发展中,我们得到启发,词义研究中在对词义现象进行充分描写的同时,应该注重探索这些词义现象背后的认知规律,要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也是本文努力的方向。第叁章分析了新时期以来专用词语大面积泛化而产生新的词义的情况。本文考察了收录在最近几年出版的新词语词典中由于泛化而衍生新义的323个专用词语。对这些专用词语在词性分布、音节分布和意义分布上进行统计分析,并指出新时期专用词语泛化所呈现的特点。词义泛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泛化体现出程度的差异。专用词语泛化在程度上可分为完全泛化、正在泛化中和临时泛化叁种情况,这能在泛化义使用的频率变化上体现出来。专用词语出现泛化现象的内在机制在于人类的隐喻思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的认知现象。在专用词语的泛化过程中,人们的隐喻思维起着关键作用。当然,新时期专用词语大规模地泛化也有外部的社会动因以及隐喻表达特殊的语用效果等因素。第四章分析了新时期以来汉语借用外来词义、港台社区及方言词义的情况。外来词义主要通过对译与汉语对应的外来词语,从而把外语词有而汉语词没有的相关意义用法移植过来。主要是借用外来的词汇意义,但也借用外来的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新时期以来,大陆普通话借用了大量的港台社区词义,由于同属汉语,普通话吸收港台词义比较便捷,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都大量地进入到普通话相应的词语中。新时期汉语方言词义借用到普通话的相对外来词义和港台社区词义的大量进入来说比较少,且多为粤语、吴语和北京话的一些词义。新时期大陆普通话借用外来词义和港台社区及方言词义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在的社会动因,也有人类共同的认知思维因素,还有语言(方言)之间自身的差异等因素。第五章分析了新时期以来固有词语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外来色彩、地域色彩和时代色彩等色彩义的产生及变化。这些色彩义大多在原有基础上产生、变化的,但有的也受到外来词义、港台社区及方言词义的色彩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第六章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不足之处,明确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邱明波[6]2008年在《亚文化视野下的军事词语泛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军事词语泛化问题为考察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封闭性的考察,勾勒出大陆军事词语泛化概貌。并试图在亚文化的研究视野下,分析军事词语泛化的理据、途径、方式、级阶,管窥词语演变轨迹和语用规律,探索军事词语泛化对语言风格、传播效果的影响。

孟凡云[7]2010年在《现代汉语体育类词语的语言修辞阐释》文中提出现代汉语体育词语属于行业词汇的范畴,但是它有别于其他的行业词汇,在汉语的词汇系统里表现得极为活跃,尤其在语义上呈现出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阐明了体育词语语言修辞研究的意义,然后对体育词语语言修辞研究的概况和现状进行了概括;第二章就本文所研究的体育词语的来源进行了界定,然后从造词手法上来考察体育词语与修辞的渊源关系,并对体育词语的这些生成手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叁章来考察体育词语的泛化,虽然关于体育词语的泛化研究前人已有不少论述,但是很少有人将其纳入修辞学的视野进行考察,本文在做出这一尝试之后发现其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第四章分析了体育词语里面存在的绰号现象,先是从修辞角度来考察其生成手法,然后通过这一视角来透视体育词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第五章就体育词语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做了简要总结。

李玉晶[8]2015年在《戏源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汉语随着它的产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戏源词汇。所谓“戏源词汇”,指汉语词汇中基于戏曲艺术本身的需要而产生,以及受戏曲艺术的影响而形成,与戏曲艺术具有一定渊源关系的词语。本文以戏源词语为研究对象,从共时和历史相结合的角度,采用语义、语用、形式、功能、认知、文化等多角度论证的方法,考察戏源词汇产生的路径、类别和原因,探讨戏源词汇的泛化情况以及戏源词汇蕴涵的文化信息。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论,简述戏曲艺术的基本情况,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戏源词汇”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探讨戏源词汇产生的路径。汉语戏源词汇的产生与中国戏曲艺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就其产生的路径而言,主要源自戏曲艺术的叁个方面:(1)戏曲创作。中国戏曲创作的历史悠久,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使戏曲创作的组织形式、创作主体、创作活动、创作地点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一批专业的创作者和研究戏曲创作的理论家,成立了创作的行会组织。剧作家们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剧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设计了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经典的人物台词。所有这些,对汉语词汇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很多戏源词语的出现就与戏曲创作组织、创作活动以及剧本中的台词、人物、情节等有着密切关系。(2)戏曲表演。戏曲表演的牵涉面十分广泛,涉及表演场地、团体、成员、道具、服装、化妆等,还涉及脚色、程式、音乐、声腔等。戏曲中各行当之间有不同的分工,于是就有不同的脚色:戏曲表演的唱、念、做、打都有自己的程式;戏曲表演中的音乐、声腔是戏曲艺术的集中体现。戏曲表演所涉及的这些方面,促使汉语词汇中出现了不少相关戏源词语。(3)戏曲欣赏。看戏是中国传统的娱乐项目,也是中国人民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内容。人们观赏戏曲表演后自然会对其有一番评价。戏曲欣赏中所涉及到的一般观戏行为、对演出效果的评价等都成为戏源词汇产生的丰富源泉。第叁章探讨戏源词汇的类别。对戏源词汇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从空间的维度划分,可以分为通语词汇和方言词汇。通语词汇主要指用来指称戏曲界中一些基本的核心的、任何剧种都通用的概念。而有些相同的概念在不同的地方戏中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指称,还有些概念是某些地方戏中特有的,且在指称形式上打上了地方语言的烙印,由此形成的戏源词语属于方言词汇。从时间的维度划分,戏源词汇可以分为古代汉语词汇和现代汉语词汇。本文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时间界限,在此之前出现的戏源词汇称为古代汉语词汇,在此之后出现的戏源词汇称为现代汉语词汇。根据戏源词语的语言形式,本文将其分为词和熟语两大类。根据熟语的结构特点,又将其分为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几类。戏源熟语中二二相承的表述语和描述语划入成语的类别中;非二二相承的表述语划分到谚语类别中:由引子和注释两个部分组成的引述语划分到歇后语类别中;非二二相承的描述性语言单位划分到惯用语的类别中。第四章主要探讨戏源词汇的泛化问题。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在词汇系统自身的运动规律、联想思维和语用心理的共同作用下,戏源词汇在不断发展变化。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泛化。本章从戏源词汇泛化的方式、戏源词汇泛化的程度、戏源词汇泛化的类型、戏源词汇泛化的机制以及戏源词汇泛化的效应五个方面,探讨了戏源词汇的泛化问题。本文认为,戏源词语的泛化包括语用泛化和语义泛化两个方面;有些戏源词语在语用泛化的同时也伴随着语义泛化,而有些戏源词语仅发生了语用泛化,语义基本没变,这是戏源词汇泛化的特点;义素变化和跨域使用是戏源词语泛化的两个重要方式。本章根据泛化用法的使用情况,参考频率、形式的自由度、语义等因素,将戏源词汇的泛化程度区分为低、中、高叁个层级;又通过考察戏源词汇泛化的过程,将其区分为辐射型泛化、连锁型泛化和复合型泛化叁种类型。本章从认知的角度对戏源词汇泛化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泛化的内在机制主要是隐喻、转喻、类推和重新分析。戏源词语泛化后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不仅使词语自身的功能增值,增加了搭配功能和色彩意义,还丰富了语言表达,促进了新词新语的产生。第五章主要探讨戏源词语的文化内涵。通过考察分析,本章揭示了戏源词语所负载的一些文化信息:(1)戏曲艺术的生态环境。本章着重从戏源词语“戏子”、“对台戏”、“草台戏”等考察了戏曲艺术在近代的生存状况。(2)戏曲艺术自身的一些特点。通过考察一些戏源词汇,揭橥了戏曲艺术的虚拟性、程式化、教化性等基本特征。(3)中国戏曲艺术的审美追求。透过一些戏源词语,可以看到中国戏曲艺术在审美艺术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往往追求“艺惊”、“传神”、“入情”等。(4)独特多样的风俗习惯。一些汉语戏源词语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独特多样的风俗习惯,特别是节日风俗习惯。最后是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

杨红[9]2010年在《体育用语泛化小议》文中研究说明体育用语泛化是指体育领域的词汇突破原有的语用场所,进入其他领域。大众传媒的发展,为体育用语跨域使用提供了快捷的传播渠道。目前,对体育用语泛化的研究仅限于对他泛化方式、泛化原因和修辞效果的研究,至于分类,还没有做深入的研究。体育用语跨域使用越来越频繁,并且经常出现在新闻标题中,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对体育用语泛化的来源、泛化的结果和泛化的程度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并且做出了细致的分析。泛化方式安排在第叁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补充了一种泛化方式——转喻,并结合实例介绍体育用语泛化中转喻的过程。第四部分是泛化的原因是多因素的交集,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媒介的发展和人们的创新意识。由于网络资源的应用,信息空前膨胀,人们如何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体育用语跨域使用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反过来人们为体育用语跨域使用提供了传播途径。第五部分的体育用语语表的不平衡,是本文是创新之处,通过数据揭示体育用语泛化的不平衡,包括体育用语移用后所形成的固定搭配不平衡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七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本文探讨体育用语跨领域使用的深层原因及传播规律肯定了体育的跨域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并且为了更好运用体育用语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体育用语泛化的观察,揭示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规律,以更好的引导人们合理的利用语言资源。

包乌云[10]2015年在《流行语语义泛化研究》文中提出语言是记录社会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每一次社会变革及重大事件都会反映到语言当中。语义泛化是语言演变发展的途径之一,作为记录每个时代重大事件的最活跃的符号一一流行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泛化的特点。本文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认知语言学、语义学的理论对流行语中具有语义泛化现象的称谓语、行业语作了相关的归纳和分析,探讨了流行语语义泛化的内在机制并归纳其产生的结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流行语和语义泛化及流行语语义泛化的含义,透过众多语料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流行语中具有语义泛化现象的流行称谓语和行业语进行了梳理。从历时的角度,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具有语义泛化现象的流行词语,通过叁部词典与目前泛化的流行词语作了语义对比。进而统计了流行称谓语泛化产生的新词,总结了流行行业语的语义泛化的分布情况,并分别概括两类流行词语泛化的特点,进而归纳了流行词语的发展脉络和生命走向,探讨其不同命运的深层原因。另外也分析了流行语语义泛化得以运行的机制及其产生的原因和结果。总而言之,透过流行语的语义泛化研究为语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汉语词义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流行语语义泛化研究具有一定的语言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戏曲词语泛化研究[D]. 闫白静. 河北大学. 2017

[2]. 现代汉语中体育词语泛化的研究[D]. 吕峡. 辽宁师范大学. 2003

[3]. 军语泛化现象的认知研究[D]. 李洪乾.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4]. 体育新闻词语运用研究[D]. 徐福坤. 安徽大学. 2007

[5]. 衍生与借用—新时期旧词新义现象研究[D]. 侯昌硕. 复旦大学. 2008

[6]. 亚文化视野下的军事词语泛化研究[D]. 邱明波. 广西大学. 2008

[7]. 现代汉语体育类词语的语言修辞阐释[D]. 孟凡云. 天津师范大学. 2010

[8]. 戏源词汇研究[D]. 李玉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9]. 体育用语泛化小议[D]. 杨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0

[10]. 流行语语义泛化研究[D]. 包乌云. 大连理工大学. 2015

标签:;  ;  ;  ;  

现代汉语中体育词语泛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