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龙树镇白雀中心小学校,621100)
为落实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学校开设了《生命安全教育》课我担任四(一)班《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让“生命安全教育”在课堂中凸显:
一、紧扣《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目标,突出《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充分调动并培育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动性、独立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体验、实践和经历,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和体验,获得有益的生命经验,形成关于生活与生命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习得生存的良好习惯和技能,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及学生间的相互教育、合作学习。
2、注重对学生技能方法的培养。如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归纳结论,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获取信息和选择分析信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尝试进行初步的研究性学习,了解过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获得正确的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4、综合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和方法。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现有条件,采用不同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社区服务、实地考察、户外教学等,使环境教育既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
5、从“可解决的问题”做起。对于小学生而言,更需要关注身边的、可以解决的问题。以此作为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在“寻找解决污染的办法”一课,教材专门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了“我们能够做什么”,让学生针对所学的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寻找出一些自己能够为解决大气和水污染所做的事情(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觉参与改善环境行动的愿望。
二、充分体现“活动教学”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活动教学”的思想,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学生的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有差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亦有所不同,教师控制教学过程、教学进度不容易,因此,在活动教学中我注意了如下几点:
第一,课前必须让每个学生准备好学习中所用的学具。
第二,学习过程中,对如何使用学具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
第三,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第四,活动必须有明确目的。
第五,注意处理好个别活动与集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以教材为本,但不局限于教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为我们的教学,为实现课程目标提供了一个载体,而不是全部。我们鼓励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教材为基础,但不拘泥于教材,可以丰富、创造和利用本地的鲜活材料对课文进行新的加工和组织,以更有效地完成和实现教学目标。课程指导纲要是环境教育板块的纲,只要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的一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是值得鼓励的。
2、关注学生的发展,实行多元评价。在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教学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发展,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生命安全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针对九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除了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外,更重要的则应该采用口头表达、小论文的撰写、依据案例材料分析、社会调查报告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也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考察、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效果。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教师、家长和辅导员的综合评价等。充分关注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的重点,并做好相应描述性评价记录,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密切结合起来。
最后,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守交规才能保安全。情景园的教学,引发孩子体验和感受,体会生命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