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诗歌论文-周倩

打工诗歌论文-周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打工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时代印记,打工诗,佛山文艺,《诗刊》,打工生活,情感寄托,打工文学,底层人民,独自一人,浙江省作家协会

打工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周倩[1](2020)在《打工诗歌,叁亿打工人的时代印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关系的转变,大量内地务工人员涌入南方沿海城市,形成了城市化进程中一道别致的风景:“打工潮”。一代乡村青年放弃世代相袭的谋生方式,走进城市,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生存的艰辛、苦难,心理上的落寞,与外界的隔阂……一批文(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20-01-05)

蒲敏[2](2019)在《“打工诗歌”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以来,全国流动劳动力人口已超2亿。作为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在为中国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自我表述和自我命名的意义值得文学研究者关注。“打工诗歌”的创作群体主要来自底层打工者,诞生自改革开放伊始的中国“打工诗歌”,现如今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创作规模,其写作主体的身份意识亦愈加凸显。这是打工诗人们在现代性话语下寻求自我认同和发声的迫切需求。“打工诗歌”的身份认同研究,旨在透过打工诗人的诗歌作品,分析出作者们有别于社会其他群体对“农民工”这一身份的自我认同,了解受身份认同影响的中国“打工诗歌”创作面貌。第一章“打工诗歌”中的身份认同。笔者从新世纪以来大量“打工诗歌”文本中提炼出打工诗人的自我命名,也就是以他们自己的语言所表达出的自我身份认同。在中国城乡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公民的制度性身份被分成了“城里人”和“农村人”的二元存在。“农民工”的制度性身份与城市间的格格不入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身份认同危机,同时也使他们自我认同为城市的“他者”。在社会阶层的自我认同上,大多数“农民工”更倾向于将自己定义为“底层”。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一部分,打工诗人们也在诗歌当中表达了对自己“底层者”这一身份的认同。同时,打工诗人们往往通过将自己的身份认同为“被压迫者”与“被物化者”,来塑造与城市的对立。第二章“打工诗歌”身份认同的特征。在城市对“农民工”身份的塑造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主体性优势文化对作为“他者”的劣势文化的贬低性塑造,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工”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打工诗人对自身所处的边缘化地位有着非常清楚的理性认知,在感性上却此持否定的情感态度。这使他们在整个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强烈的负面情绪体验。第叁章受身份认同影响的“打工诗歌”具有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特别的时间意识与乡土意识,在语言上也不属于传统纯文学的系统,但这往往与主流文化有区隔,并受到主流文化意识的质询。结语部分阐述了“打工诗歌”的意义与影响,并对全篇论文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8)

王文静,张福贵[3](2019)在《城乡双栖视角下新世纪“打工诗歌”中的乡土情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打工诗歌"一方面将一批具备严格意义的民间诗歌写作主体带入大众视野,另一方面也带来以底层现实视角双重审视城市文明与乡土文化的可能性,规避了底层写作中由悲悯情绪带来的文化偏视和乡土想象。借助城乡双栖的独特视角,打工诗人们在对"异乡"与"原乡"的诗语表述中,完成对乡土情态的构筑,其背后又隐含着打工诗人对自我渐离乡土的边缘性身份的精神焦虑。作为"民工潮"的文学衍生物,"打工诗歌"反映出因城乡结构变革引发的思想文化领域的震荡。本文结合城乡转型和农民"市民化"等社会学视点介入新世纪"打工诗歌"研究,实现对其文化心理的文学及社会学透视。(本文来源于《东吴学术》期刊2019年02期)

柳冬妩[4](2018)在《打工诗歌论坛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9日上午,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作品》杂志社承办,广州市增城区作家协会协办的"我们的声音,诗歌进工厂"系列活动之广州场暨打工诗歌论坛在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作品》杂志社社长杨克,诗歌评论家及诗人罗振亚、傅元峰、刘畅、李章斌、宋宁刚、龚奎林、田硕苗、杨宏海、徐威、杨汤深、卢卫平、世宾、晓音、方舟、巫国明、周崇贤、柳冬妩、鄢文江、(本文来源于《中国诗歌研究动态》期刊2018年01期)

罗斌[5](2018)在《打工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研究、翻译与新闻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文学现象,打工诗歌近年来引起国内文学界和评论界广泛关注和讨论,不仅如此,打工诗歌也逐渐引起国际学术界和文学评论界的关注。本研究将综述目前英语世界有关打工诗歌的学术研究、打工诗歌的翻译及有关打工诗歌的媒体报道,旨在梳理出打工诗歌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情况。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国内打工诗歌研究提供新的视野。(本文来源于《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颜同林[6](2018)在《郑小琼诗歌:打工者的生命烙印》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打工诗歌依附于庞大的打工者群体得以生发和广泛传播,一批打工者诗人崛起于诗坛,其中来自四川南下广东的打工妹郑小琼成为一名优秀代表。在以《黄麻岭》《女工记》为代表的诗集中,郑小琼以南下进厂打工的底层经历和独特体验,大量书写打工群体特别是女性打工者的现实苦难与人生梦想,在诗作中留下了打工者的生命烙印。在城与乡、理想与现实的二元对立中,郑小琼的打工诗歌直面现实,没有精神的粉饰与伪装,成为打工诗歌中的真实风景。同时,如何转型,如何突破打工诗歌"故事加生活流"式的底层书写,也成为郑小琼今后诗歌创作的一个显着问题。(本文来源于《肇庆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陈婕[7](2018)在《“打工诗人”李兵:无惧生活的苦难,用诗歌照亮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兵,家住武侯区沈家桥村,四川安岳人,省作协会员。他是众多诗人当中很普通的一位,却也是众多普通诗人中独特的一位——只因这个普通人心中有诗,对诗歌有着独特的情怀和故事。从资阳、中山、深圳、柳州,到峨眉山、成都,从乡村代课老师、流水线工人、保安、护工到编辑、、宣传主管……他历经生活的磨砺,足迹遍布各地,山穷水尽时曾有过对生活的绝望,但他仍旧坚持诗歌创作二十余年,用自己的热情书写诗意人生。(本文来源于《慈善》期刊2018年03期)

罗斌[8](2018)在《“打工诗歌”的命名:一个比较的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打工诗歌"是近年来国内诗坛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广受诗坛和评论界的关注,但关于"打工诗歌"的命名,评论界仍众说纷纭。本文首先回顾了评论界近年有关"打工诗歌"命名的争论,然后梳理了不同评家重新命名"打工诗歌"的各种尝试。最后,通过审视英美文学诗坛中工人诗歌的命名,本文认为"打工诗歌"可采用"工人诗歌"这一命名,新的命名有利于中国"打工诗歌"和中国经验的书写真正融入世界文学的潮流。(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赵慧萍[9](2018)在《从打工诗歌思想艺术价值看发展的局限》一文中研究指出打工诗歌在21世纪初,对其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并且如何对其进行评价争论不断。近几年来,打工诗歌逐渐沉寂,很难再掀起争论热潮,其创作量也逐渐下降。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打工诗歌的局限性有关。不可否认的是打工诗歌在当代文学中有一定的文学地位并且其也能彰显时代精神与现实意义,但是打工诗歌过度关注苦难,题材有限,叙述方式的片面化,不重视诗歌表现技巧,甚至发展到后来,其反映社会的真实性也受到质疑,这些因素限制了打工诗歌发展。(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8年03期)

刘东[10](2018)在《打工诗歌的阅读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写作者而言,如果不能坚持某种主体性、保持清醒,珍贵的“生存经验”会迅速成为遗产消耗殆尽,而无法再次卷起期待的动能。而对于批评者而言,如果仅满足于理论先行、高高在上,仍旧只能是“消费”性的阅读抑或是“揠苗助长”,而根本无助于一种“全新的诗”的想象。(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8-02-26)

打工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世纪以来,全国流动劳动力人口已超2亿。作为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在为中国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自我表述和自我命名的意义值得文学研究者关注。“打工诗歌”的创作群体主要来自底层打工者,诞生自改革开放伊始的中国“打工诗歌”,现如今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创作规模,其写作主体的身份意识亦愈加凸显。这是打工诗人们在现代性话语下寻求自我认同和发声的迫切需求。“打工诗歌”的身份认同研究,旨在透过打工诗人的诗歌作品,分析出作者们有别于社会其他群体对“农民工”这一身份的自我认同,了解受身份认同影响的中国“打工诗歌”创作面貌。第一章“打工诗歌”中的身份认同。笔者从新世纪以来大量“打工诗歌”文本中提炼出打工诗人的自我命名,也就是以他们自己的语言所表达出的自我身份认同。在中国城乡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公民的制度性身份被分成了“城里人”和“农村人”的二元存在。“农民工”的制度性身份与城市间的格格不入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身份认同危机,同时也使他们自我认同为城市的“他者”。在社会阶层的自我认同上,大多数“农民工”更倾向于将自己定义为“底层”。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一部分,打工诗人们也在诗歌当中表达了对自己“底层者”这一身份的认同。同时,打工诗人们往往通过将自己的身份认同为“被压迫者”与“被物化者”,来塑造与城市的对立。第二章“打工诗歌”身份认同的特征。在城市对“农民工”身份的塑造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主体性优势文化对作为“他者”的劣势文化的贬低性塑造,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工”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打工诗人对自身所处的边缘化地位有着非常清楚的理性认知,在感性上却此持否定的情感态度。这使他们在整个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强烈的负面情绪体验。第叁章受身份认同影响的“打工诗歌”具有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特别的时间意识与乡土意识,在语言上也不属于传统纯文学的系统,但这往往与主流文化有区隔,并受到主流文化意识的质询。结语部分阐述了“打工诗歌”的意义与影响,并对全篇论文进行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打工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周倩.打工诗歌,叁亿打工人的时代印记[N].工人日报.2020

[2].蒲敏.“打工诗歌”中的身份认同问题[D].云南师范大学.2019

[3].王文静,张福贵.城乡双栖视角下新世纪“打工诗歌”中的乡土情态[J].东吴学术.2019

[4].柳冬妩.打工诗歌论坛综述[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8

[5].罗斌.打工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研究、翻译与新闻报道[J].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

[6].颜同林.郑小琼诗歌:打工者的生命烙印[J].肇庆学院学报.2018

[7].陈婕.“打工诗人”李兵:无惧生活的苦难,用诗歌照亮人生[J].慈善.2018

[8].罗斌.“打工诗歌”的命名:一个比较的角度[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8

[9].赵慧萍.从打工诗歌思想艺术价值看发展的局限[J].文学教育(上).2018

[10].刘东.打工诗歌的阅读伦理[N].文艺报.2018

标签:;  ;  ;  ;  ;  ;  ;  ;  ;  ;  

打工诗歌论文-周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