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杨酸对玫瑰切花叶片衰老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司仕英[1](2021)在《百余芍药品种引种观察与切花保鲜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作为切花栽培方兴未艾,在现代切花生产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研究把分别引自荷兰和山东菏泽的共计101个芍药品种,栽种于陕西杨凌,对它们在关中地区露地生长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与表现进行了系统观察;还评价了不同芍药品种对乙烯的敏感程度;探讨了GA3、IBA、6-BA这3种植物激素,Alum、8-HQ、GO这3种杀菌剂,ASA、CA、SA这3种有机酸以及Ca Cl2、Na Cl、KCl这3种无机盐对‘小藕’芍药切花的保鲜作用及其保鲜机理。旨在为陕西关中地区芍药鲜切花生产发展提供品种与储藏保鲜技术支撑。现将有关结果总结如下:1.引进芍药品种的生长适应性情况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筛选出花期天数、花径、花瓣质地、着花率、花香、株高、冠幅、叶片质地、叶色、花茎直立性、出芽率、单丛出芽数、长势、植株存活率和有无病虫害情况这15个指标,确定了赋分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比重,最后得到各品种的综合性状评分值,有51个品种综合性状评分值大于80,建议开发利用,其中47个品种从山东菏泽引入,4个品种从荷兰引入。2.不同芍药品种对乙烯的敏感程度筛选48个芍药品种进行乙烯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有46个品种对乙烯敏感,只有‘莲台’和‘五花龙玉’这2个品种对乙烯不敏感。3.不同保鲜剂对芍药切花‘小藕’的保鲜效果在植物激素、杀菌剂、有机酸和无机盐这4类保鲜剂中,当GA3、GO、CA、Ca Cl2质量浓度分别为150,10,150,1 000 mg/L时,芍药切花盛开时间均最高,分别为4.2,4.3,3.2,4.1天。选取GA3、GO、CA进行响应面试验,获得以上3个保鲜剂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09.29,7.39,93.79 mg/L,在此保鲜剂组合处理下,芍药切花实际盛开时间延长至5.6天;‘小藕’品种对25~75 mg/L的乙烯利均比较敏感,施用乙烯抑制剂STS能有效延长盛开时间,添加STS后优化的保鲜剂组合为:109.29 mg/L GA3+7.39mg/L GO+93.79 mg/L CA+0.463 mmol/L STS,使芍药切花盛开时间达到6.4天。4.保鲜剂组合对芍药切花‘小藕’的保鲜机理优化后的保鲜剂组合可提高花瓣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缓解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积累。通过提高切花内部生理指标的水平,使得切花的瓶插寿命得以延长。
司仕英,牛立新,张延龙,孙道阳[2](2021)在《不同保鲜剂对芍药切花衰老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不同保鲜剂对芍药切花的保鲜效果,为芍药切花保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芍药品种小藕为材料,以3 g/L蔗糖溶液为基础液和对照(CK),以切花盛开时间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GA3、IBA、6-BA 3种植物激素(50,100,150,200 mg/L),Alum(50,100,150,200 mg/L)、8-HQ(150,200,250,300 mg/L)、GO(0.1,1.0,10.0,100.0 mg/L) 3种杀菌机,ASA、CA、SA 3种有机酸(150,200,250,300 mg/L),CaCl2、NaCl、KCl 3种无机盐(1 000,1 500,2 000,2 500 mg/L)对芍药切花的保鲜作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分别从同类型保鲜剂中选出最佳试剂及其最适质量浓度,运用响应面法分析GO、GA3、CA保鲜剂组合对芍药切花盛开时间的影响。在响应面试验基础上,研究乙烯利(ETH)与乙烯抑制剂硫代硫酸银(STS)对芍药切花衰老进程的影响,探讨小藕对乙烯的敏感性,以获得优化后保鲜剂组合。利用优化前、后的保鲜剂组合处理芍药切花,测定花瓣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Fpro)含量、可溶性蛋白(S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在各类保鲜剂中,当GA3、GO、CA、CaCl2质量浓度分别为150,10,150,1 000 mg/L时,芍药切花盛开时间均最长,分别为4.2,4.3,3.2,4.1 d。选取GA3、GO、CA进行响应面试验,获得以上3个保鲜剂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09.29,7.39,93.79 mg/L,在此保鲜剂组合处理下,芍药切花实际盛开时间延长至5.6 d;小藕品种对25~75 mg/L的乙烯利均比较敏感,使用乙烯抑制剂STS能有效延长盛开时间;添加STS后优化的保鲜剂组合为:109.29 mg/L GA3+7.39 mg/L GO+93.79 mg/L CA+0.463 mmol/L STS,该组合可提高花瓣相对含水量、Spro含量及SOD活性,缓解Fpro和MDA积累,使芍药切花盛开时间达到6.4 d。【结论】获得基于GA3、GO、CA、STS的芍药切花优化保鲜剂组合,该组合可延缓芍药切花衰老。
胡小京,赵云,关元静[3](2020)在《水杨酸对金鱼草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讨水杨酸(SA)对金鱼草切花保鲜效果及延缓衰老的机理,以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 L.)白色系切花为试材,研究金鱼草切花在瓶插期间的瓶插寿命、鲜质量变化率、水分平衡值、细胞膜相对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外观品质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期探讨SA对金鱼草切花保鲜效果及延缓衰老的机理。结果表明:浓度为25~75 mg/L SA的保鲜液均能明显增加切花鲜质量,改善其水分状况,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一定程度上延缓MDA含量的增加,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强SOD、POD活性,从而达到维持花瓣细胞膜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延长金鱼草的瓶插寿命,提高切花观赏品质的效果。以添加含50 mg/L SA的保鲜液对金鱼草切花的保鲜效果最优。
杨景雅[4](2018)在《绣球切花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绣球切花由于其美观大方的造型、丰富的花色、以及团圆美满的象征寓意,近年来被广泛开发用于高端鲜切花。但目前关于绣球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管理、生理形态及分类鉴定上,针对其保鲜的研究较少。本试验以绣球切花品种“雪球”为试验材料,从物理保鲜和化学保鲜两个技术层面来开展绣球切花的保鲜研究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绣球切花预冷处理研究将绣球切花置于6℃的冷库中,冷藏处理1 d、2 d、3 d、4 d,对其瓶插寿命、鲜重变化率、水分平衡值、脯氨酸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6℃预冷处理条件下处理绣球切花3 d,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各生理指标,可使绣球切花的瓶插时间长达25天,提高其观赏品质。2.绣球切花保鲜剂配方的研究首先进行单一碳源(蔗糖、海藻糖、壳聚糖)筛选试验,试验设置了2类保鲜剂成分,一类是有机酸(柠檬酸,水杨酸),一类是乙烯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有机酸筛选试验中每种成分设置了4个浓度梯度,乙烯抑制剂设置了4个处理时间梯度,分别进行单因子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绣球切花最适合的糖源为12 g/L的蔗糖,最适的有机酸为60 mg/L的柠檬酸,1-MCP的最佳处理时间为3 d。3.对以上筛选出来的最适保鲜剂成分及浓度进行二次正交旋转试验设计,根据瓶插天数为指标,分析糖源、有机酸和乙烯抑制剂对绣球切花保鲜的影响效果,得出最适的保鲜剂配方为:8.36 g/L蔗糖+51.59 mg/L柠檬酸+1-MCP处理2.31 d。该保鲜剂配方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绣球切花的观赏水平,可使其瓶插寿命长达35 d,比空白清水对照延长20 d。本试验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绣球切花的保鲜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董强[5](2017)在《外源水杨酸调节葡萄生长及对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对象,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A,测定了外源SA对葡萄植株生长、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对外源SA处理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多酚物质积累量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 SA对叶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05mmol/LSA后,叶面积及新梢节间长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0.88%和11.17%;喷施0.1 mmol/L SA叶面积及新梢节间长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3.13%及17.52%;而喷施0.25mmol/L及0.5mmol/LSA后,叶片生长及新梢节间的延伸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2.初步分析了 SA对葡萄叶片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SA处理后,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02浓度(Ci)、蒸腾速率(Tr)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气孔导度(Gs)则有不同程度降低。0.1 mmol/LSA处理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第3天比CK显着提高了 24.16%。3.测定了外源SA对赤霞珠葡萄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又下降的趋势;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表现为上升趋势,但是不同浓度SA表现情况不同,较低浓度0.1 mmol/L处理时表现最好,而高浓度0.5 mmol/L则有抑制的作用;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较对照有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外源SA可有效减少MDA的积累,从而减轻活性氧积累带来的伤害。4.外源水杨酸对葡萄叶片多酚物质积累的明显,喷施0.05-0.5 mmol/L均可提高叶片总酚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喷施0.5 mmol/L SA4d后,叶片总酚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 28.36%,这表明,喷施SA有助于葡萄叶片中总酚的积累。
晏姿[6](2017)在《香雪兰种质资源评价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香雪兰(Freesia spp.)是世界十大切花之一,早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从南非引入香雪兰原种开展了杂交育种工作,近些年来,我国每年从国外引进的香雪兰种球种类繁多,并培育出了一些新品种,但缺乏相应品种分类保存及管理体系,加上市场上一些商业种球的无秩序流通,使得现有香雪兰种质资源容易出现品种混乱的现象,且由于气候、区域的差异,种球很容易出现退化,种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香雪兰在我国切花市场的推广与应用。故本研究以国内自育和国外进口香雪兰品种为对象,首先从形态特征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Random polymorphism DNA,RAPD)两个水平对其进行种质资源的评价,为我国香雪兰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不同基质配比、生物肥、缓释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雪兰株型与花期的调控,为香雪兰在我国的切花与盆栽生产中提供实践经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26个品种的20个形态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变异性分析表明26个香雪兰品种之间存在较为丰富的性状变异,尤其是与开花有关的性状变异最为丰富,其中瓣型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45.9%;相关性分析表明香雪兰的植株性状(株高、叶宽)、开花性状(花葶高、花径、花葶数、花梗粗度、现蕾期)与球茎性状(大球直径与重量、仔球数)三者之间关联度高;主成分分析表明香雪兰的株高、叶宽、花径、花葶高、花色、瓣型、茎粗、初花期、盛花期、大球重量、大球直径、仔球数等12个指标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其主要形态特征,今后在对新的香雪兰品种进行分类研究时可依据上述特征进行分析;形态特征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26个香雪兰品种被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特征是株型较矮、叶片较窄、花小,包括9个国内自育品种和2个国外进口品种;第二大类主要特征是株型高大、叶片宽硕、花大,包括14个进口品种和1个国内自育品种,花色和产地是香雪兰品种聚类的2大关键因素。2.进一步,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35份香雪兰种质材料进行了种质资源评价。试验选取了82条随机引物,共筛选出15条多态性最为丰富的的引物,获得148条扩增条带,多态性条带为96条,占总条带数的64.9%。35份香雪兰材料被分为两大类群,第一大类群主要特征是株型矮小、叶片细窄、花小,包含了9个国内自育品种,遗传距离在0.05-0.16之间;第二大类群主要特征是花大、花梗较粗,叶片宽硕,包含了所有进口品种和2个自育品种,遗传距离在0.02-0.25之间。其中,第二大类群又分为两小类,第1小类包括12个进口品种和1个自育品种(‘上农红台阁’),第2小类包括10个进口品种和1个自育品种(‘上农橙黄’)。3.选取11种由不同材料按不同比例组合成的复合基质,以园土作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适合香雪兰栽培的基质组合。结果表明,泥炭+椰糠+不同无机基质的组合处理对香雪兰的营养生长指标效果最好,园土+椰糠+黄沙组合处理的香雪兰观赏特征表现最佳,园土+泥炭+黄沙组合和商业复合基质效果次之,且差异性不大。综合来看,50%泥炭+30%椰糠+20%蛭石基质配比最有利于香雪兰的营养生长,20%园土+60%椰糠+20%黄沙组合的香雪兰综合观赏效果最好。值得提出的是,园土的效果远远低于其他组,说明普通园土不能很好满足其生长要求,在今后栽培生产中宜适当进行改良。4.研究了生物肥料和高效缓释肥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选用不同浓度的生物肥料海藻肥-海中宝营养液、高效缓释肥(奥绿高钾肥、奥绿标准肥)进行处理,定期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海中宝稀释倍数为400倍时,植株的总鲜重、总干重、可溶性糖含量、小花数和花葶强度、大球的直径及个数均大于其他组值,且400倍液和800倍液处理后植株各指标的差异性并不显着,说明高浓度海藻肥促进了香雪兰的生殖生长及物质的合成与积累;浓度稀释倍数为2000倍时,香雪兰的植株高度远大于其他组,说明海藻肥浓度较低时,更有助于香雪兰的营养生长;除400倍液处理外,所有处理组均推迟了花期。缓释肥处理中,适宜浓度的奥绿标准肥和高钾肥都可以促进香雪兰的生长发育,其中标准肥的最佳浓度为5 g/L,高钾肥的最佳浓度为7 g/L,且高钾肥7 g/L的株高、叶宽、花葶高、花葶数、花葶强度、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其他组,并比对照组提前10 d开花,高浓度的标准肥则会抑制香雪兰的生长发育。综合来看,海中宝400倍液,5 g/L奥绿标准肥和7 g/L高钾肥对香雪兰生长发育有着积极影响,可以指导今后生产实践。5.采用浸泡种球、叶面喷施及浸泡种球+叶面喷施等3种方式,用不同浓度水杨酸(SA)水溶液对盆栽小苍兰进行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组,探究了SA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150.0 mg/L)SA促进香雪兰的营养生长及球茎发育,而高浓度(450.0和600.0 mg/L)SA对香雪兰的生长及开花会产生抑制作用,且高浓度浸球方式容易损伤叶片,喷施方式对植株的矮化效果不显着。综合来看,以300.0 mg/L SA浸泡种球+450.0 mg/L SA叶面喷施对香雪兰生长及开花的综合效果最佳。此外,笔者还利用5种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 JA)分别以浸球和喷施两种方式来处理香雪兰,结果表明,浸球处理促进了香雪兰株高生长,喷施处理则可矮化植株,但两种处理方式对香雪兰的花径、花葶数、花葶粗度和强度都没有显着影响。比较发现,10mg/L喷施处理综合效果最佳,不仅矮化效果比较好,而且其小花数量、总花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高,且比对照组提前一周开花。
杨立文,黄河,张蜜,王双,戴思兰[7](2015)在《不同预处理液对切花菊‘优香’的保鲜效果》文中指出以切花菊‘优香’(Chrysanthemum×morifolium‘Youxiang’)为试材,以蔗糖、柠檬酸、水杨酸、Ca Cl2和8-羟基喹啉的不同组合液为预处理液,测定5种不同组合的预处理液以及不同预处理时间(2、4 h)对‘优香’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组合的预处理液在增大‘优香’花径、维持切花水分平衡、延长瓶插寿命、增加清除自由基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蒸馏水);预处理4 h的保鲜效果优于预处理2 h;预处理B(100 mg·L-18-HQ+50 mg·L-1CIT+75 mg·L-1SA+2 g·L-1Ca Cl2+4%蔗糖)和E(100 mg·L-18-HQ+75 mg·L-1SA+2 g·L-1Ca Cl2+4%蔗糖)的保鲜效果最好。预处理的方法有利于提高‘优香’的观赏品质;使用预处理液B和E处理4 h后,‘优香’的瓶插期分别可达30、29 d。
杜云霞[8](2014)在《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肉自溶的控制及其作用机理》文中提出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名优水果,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由于龙眼果实成熟于8~9月高温季节,采后易发生果皮褐变、果肉自溶和果实腐烂等品质劣变现象,影响果实的使用品质和商品价值。本实验以福建省主栽品种’福眼’龙眼(Dimocarpuslongan Lour.’Fuyan’)果实为材料,采用DA-6进行采前处理龙眼果实,从与龙眼果肉自溶有关的活性氧代谢、膜脂代谢、能量代谢、细胞壁代谢与抗病相关的抗病相关酶活性变化等方面阐明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肉自溶的控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如下: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控制及其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采前喷施DA-6使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贮藏期间保持较高的活性氧清除酶(SOD、CAT和APX)活性,和抗氧化物质(AsA和GSH)的含量,提高了龙眼果实活性氧清除能力;显着降低龙眼果实果肉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减缓膜脂过氧化过程,从而延缓了龙眼果肉的自溶。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控制及其与膜脂代谢的关系:采前喷施DA-6抑制了采后贮藏期间龙眼果肉的PLD、脂酶和LOX的活性,延缓了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降解,抑制棕榈酸和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的增加,减缓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和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减少了膜脂的氧化和降解,较好的维持了龙眼果肉细胞膜的完整性。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控制及其与能量代谢的关系:采前喷施DA-6延缓采后龙眼果肉ATP含量、ADP含量和能荷的下降,保持较高的 Ca2+-ATPase、Mg2+-ATPase、H+-ATPase 和 NADK 的活性,提高 NADP(H)含量,减缓缓NADH含量和贮藏前期NAD的含量的累积,延缓龙眼果肉的自溶。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控制及其与细胞壁代谢的关系:采前喷施DA-6有效抑制PE、PG、纤维素酶、β-半乳糖苷酶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延缓细胞壁物质含量、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的下降和原果胶含量的增加,较好地保持了细胞的完整性,延缓了龙眼果肉自溶。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控制及其与抗病相关代谢的关系:采前喷施DA-6能保持较高果肉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PAL、POD抗病相关酶活性和木质素抗病物质的含量,有效抑制果实贮藏期间有病原菌而引起的腐烂。
闫海霞,武鹏,万正林,黄昌艳,何荆洲,卢家仕,卜朝阳[9](2013)在《月季衰老机理及保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月季保鲜是月季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通过详细分析月季衰老机理及采后保鲜影响因素,发现月季保鲜研究虽逐年增多,但至今仍缺乏一套完整的保鲜技术,主要表现为:针对瓶插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影响及采前预处理的研究较少,所涉及的品种不多,目前尚未研制出通用型保鲜剂。因此,当前月季保鲜技术的研究工作需扩大研究领域,充分考虑采前预处理的影响效力,加大采前处理研究力度;深入研究不同月季品种的衰老机理,以市场主流品种、新品种为切入点,增加研究品种;月季保鲜研究工作应从环保的理念出发,研发出环保无毒、适用范围广的通用型保鲜液,促进我国月季切花产业的快速发展。
李龙[10](2013)在《月季切花‘黑魔术’与‘影星’品种保鲜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花卉消费中的四大切花之首,月季切花的生产、消费以及进出口贸易始终在世界花卉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月季切花作为我国出口创汇花卉,切花生产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因此,鲜切花保鲜生产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而迅速崛起。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切花由于贮藏不当而造成的损失达到40%,我国切花采后损失较严重,因此,对切花的贮藏保鲜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月季切花瓶插过程中伴随着复杂生理反应,主要包括糖代谢、水分代谢、物质代谢、水体微生物繁殖和氧化衰老等过程。针对这些问题,本试验以月季切花“黑魔术”和“影星”为试材,通过对其供给糖分、稳固细胞质膜结构、水体微生物控制和抗衰老等途径解决以上问题,旨在推出一种针对月季切花的综合保鲜配方,提高其瓶插时期的观赏性,减少月季切花采后所造成的不必要损失。首先对月季切花“黑魔术”和“影星”进行3组单因素试验,以2%蔗糖浓度作为处理液的基础成分,因素A为Ca2+,水平为0.5%、1.0%和1.5%;因素B为水杨酸,水平为25mg·L-1、50mg·L-1和75mg·L-1;因素C为苯扎氯铵,水平为25mg·L-1、50mg·L-1和100mg·L-1;再次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所有试验中以瓶插寿命、弯茎指数、吸水量、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等为指标,得到以下结论:(1)Ca2+对月季切花花瓣质膜结构的稳固有着显着影响,0.5%Ca2+对其影响较小,1.5%对其有负面影响,浓度为1.0%的Ca2+可以较好地保持切花品质,明显降低花瓣细胞水势和膜渗透性;所以1.0%的Ca2+浓度为较佳浓度。(2)水杨酸处理可以显着延长“黑魔术”和“影星”两个月季切花的瓶插寿命,提高其吸水量,明显降低MDA的含量,50mg·L-1为水杨酸处理的较佳浓度,过高浓度(100mg L-1)的水杨酸会对切花产生负面影响。(3)杀菌剂苯扎氯铵和8-羟基喹啉对月季切花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100mg·L-1,200mg·L-1)的8-羟基喹啉对月季切花瓶插液中菌落抑制效果较差,高浓度(300mg·L-1)8-羟基喹啉具有较强的杀菌性,但对切花株体却产生毒害现象,使其寿命大大降低,弯茎现象加重。与对照相比,苯扎氯铵浓度在50mg·L-1和100mg·L-1时,对月季切花的瓶插品质提升最大,能有效的抑制微生物繁殖,防止导管堵塞,有效保证水分传输,两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确定50mg·L-1为最适处理浓度,并通过吸水量和菌落数变化规律得出保鲜液中细菌菌落数达到105CFU·mL-1时,会造成茎部导管腐烂堵塞。(4)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配合处理月季切花的数据可以看出,3个因素对“黑魔术”和“影星”切花的影响主次顺序都为RC> RA> RB,说明苯扎氯铵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Ca2+次之,水杨酸的影响较小,两个品种最佳组合都为A2B2C(21.0%Ca2+,50mg·L-1SA,50mg·L-1BKC),和单因素处理的结果相一致,并得到了验证,所以该配合为月季切花保鲜的新配方,其成分为(1.0%Ca2+,50mg·L-1SA,50mg·L-1BKC,2%蔗糖)。在新配方与可利鲜的对比试验中,新配方处理的月季切花瓶插寿命较可利鲜处理相比寿命长,MDA积累含量后期较低,细胞膜稳固性较强,抗氧化酶活性较高,表明1.0%Ca2+、50mg·L-1SA、50mg·L-1BKC和2%蔗糖可作为一种保鲜剂配方进行推广和应用。
二、水杨酸对玫瑰切花叶片衰老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杨酸对玫瑰切花叶片衰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百余芍药品种引种观察与切花保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芍药的繁殖与栽培历史 |
1.1.1 芍药的生物学特点 |
1.1.2 芍药的繁殖方式 |
1.1.3 芍药的栽培历史 |
1.2 芍药切花的发展与采后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芍药切花的发展 |
1.2.2 芍药切花的生产要求 |
1.2.3 芍药切花的采收处理 |
1.2.4 芍药切花的采后处理技术 |
1.3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芍药引种的综合性状评价 |
2.1 引种地概况 |
2.2 引种材料 |
2.3 评价方法 |
2.3.1 评价指标与数据采集 |
2.3.2 综合评价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2.4.1 判断矩阵的构造及一致性检验 |
2.4.2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
2.5 结果与分析 |
2.6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芍药切花品种对乙烯的敏感性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对ETH的反应结果 |
3.4.2 对STS的反应结果 |
3.5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保鲜剂对芍药切花的保鲜效果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单一保鲜剂的筛选 |
4.2.2 组合保鲜剂的筛选 |
4.2.3 保鲜剂组合效果验证及优化试验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单一保鲜剂的筛选结果 |
4.4.2 组合保鲜剂的筛选结果 |
4.4.3 保鲜剂组合验证及优化试验的结果 |
4.5 讨论 |
第五章 保鲜剂组合对芍药切花的生理作用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花瓣相对含水量(RWC)的测定 |
5.2.2 花瓣游离脯氨酸(Fpro)含量的测定 |
5.2.3 花瓣可溶性蛋白(Spro)含量的测定 |
5.2.4 花瓣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含量 |
5.2.5 花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测定 |
5.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花瓣相对含水量 |
5.4.2 花瓣Fpro含量 |
5.4.3 花瓣Spro含量 |
5.4.4 花瓣MDA含量 |
5.4.5 花瓣SOD活性 |
5.5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不同保鲜剂对芍药切花衰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单一保鲜剂的筛选 |
1.2.2 组合保鲜剂的筛选 |
1.2.3 芍药切花乙烯敏感性试验 |
1.2.4 芍药切花保鲜剂组合验证试验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芍药开花进程和形态指标 |
1.3.2 花瓣相对含水量 |
1.3.3 生理指标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一保鲜剂对芍药切花衰老的影响 |
2.2 芍药切花组合保鲜剂的选择 |
2.2.1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着性分析 |
2.2.2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2.3 芍药切花对ETH的敏感性 |
2.4 芍药切花保鲜剂组合验证性试验及优化试验 |
2.4.1 切花开花情况 |
2.4.2 花瓣相对含水量 |
2.4.3 花瓣Fpro含量 |
2.4.4 花瓣Spro含量 |
2.4.5 花瓣MDA含量 |
2.4.6 花瓣SOD活性 |
3 讨 论 |
(3)水杨酸对金鱼草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处理 |
1.2.2 指标测定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A保鲜液对金鱼草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 |
2.2 SA保鲜液对金鱼草切花鲜质量变化率的影响 |
2.3 SA保鲜液对金鱼草切花水分平衡值的影响 |
2.4 SA保鲜液对金鱼草切花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2.5 SA保鲜液对金鱼草切花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6 SA保鲜液对金鱼草切花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7 SA保鲜液对金鱼草切花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8 SA保鲜液对金鱼草切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2.9 SA保鲜液对金鱼草切花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2.10 SA保鲜液对金鱼草切花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4)绣球切花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绣球切花概述 |
1.1.1 绣球切花的生物学特征概述 |
1.1.2 绣球切花生产现状 |
1.2 切花采后衰老机理 |
1.2.1 鲜切花衰老过程中水分代谢的研究 |
1.2.2 鲜切花在衰老过程中的呼吸作用与乙烯的变化情况 |
1.2.3 鲜切花衰老过程中生物大分子的物质代谢变化 |
1.2.4 鲜切花衰老过程中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
1.2.5 鲜切花衰老过程中植物激素的变化 |
1.3 鲜切花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切花物理保鲜技术研究 |
1.3.2 切花化学保鲜技术研究 |
1.4 绣球切花保鲜研究现状 |
1.4.1 绣球切花研究现状 |
1.4.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对绣球切花保鲜的影响 |
2.1 预冷处理对绣球切花保鲜的影响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结果与分析 |
2.1.4 结果与讨论 |
2.2 化学保鲜剂对绣球切花保鲜的影响 |
2.2.1 不同糖源对绣球切花保鲜的影响 |
2.2.2 不同有机酸对绣球切花保鲜的影响 |
2.2.3 1-MCP处理对绣球切花保鲜的影响 |
2.3 三种化学试剂正交旋转试验 |
2.3.1 试验设计与结果 |
3 结论与展望 |
3.1 预冷处理对绣球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
3.2 单一化学试剂对绣球切花保鲜的影响 |
3.2.1 糖源对“雪球”绣球切花保鲜的影响 |
3.2.2 有机酸对“雪球”绣球切花保鲜的影响 |
3.2.3 乙烯抑制剂对“雪球”绣球切花保鲜的影响 |
3.3 糖源、有机酸和乙烯抑制剂共同作用对绣球切花的影响 |
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外源水杨酸调节葡萄生长及对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水杨酸的生理作用 |
1.1.1 SA与植物抗环境胁迫 |
1.1.2 SA与诱导开花 |
1.1.3 SA与植物抗病性 |
1.1.4 水杨酸与植物的贮藏保鲜 |
1.1.5 水杨酸的对植物的其他生理作用 |
1.2 水杨酸的作用机制 |
1.2.1 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
1.2.2 诱导植物抗病抗逆 |
1.2.3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
1.2.4 调控果实成熟衰老 |
1.3 水杨酸在农业中的应用 |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材料 |
2.1.2 药品及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外源水杨酸促进葡萄叶片及新稍生长效果测定 |
2.3 外源水杨酸影响葡萄光合作用相关指标测定 |
2.4 外源水杨酸影响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
2.5 外源水杨酸影响葡萄叶片抗氧化酶测定 |
2.5.1 SOD活性测定 |
2.5.2 CAT活性测定 |
2.5.3 丙二醛含量测定 |
2.6 外源水杨酸影响葡萄叶片多酚物质的积累效果测定 |
2.6.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6.2 葡萄叶片总酚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外源水杨酸对葡萄叶片及新稍生长的影响 |
3.1.1 外源水杨酸对赤霞珠葡萄叶面积的影响 |
3.1.2 水杨酸对赤霞珠葡萄节间长度的影响 |
3.2 外源水杨酸对葡萄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1 外源SA对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的影响 |
3.2.2 SA对葡萄叶片气孔导度(Gs)日变化的影响 |
3.2.3 SA对葡萄叶片胞间CO_2浓度(Ci)日变化的影响 |
3.2.4 SA对葡萄叶片蒸腾速率(Tr)日变化的影响 |
3.3 外源水杨酸对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 外源水杨酸对葡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1 外源SA对葡萄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3.4.2 外源SA对葡萄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
3.4.3 外源SA对葡萄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5 外源水杨酸对葡萄叶片多酚物质的积累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水杨酸与赤霞珠葡萄叶面积及新梢节间 |
4.2 水杨酸与葡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 |
4.3 水杨酸与葡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6)香雪兰种质资源评价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种质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1.1.1 形态学评价 |
1.1.2 细胞学评价 |
1.1.3 生化水平评价 |
1.1.4 分子生物学标记 |
1.2 香雪兰生长发育调控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环境调控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形态特征的香雪兰种质资源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香雪兰形态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2.2.2 基于香雪兰形态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
2.2.3 基于香雪兰主要形态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2.2.4 基于香雪兰形态特征的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RAPD分子标记技术的的香雪兰种质资源评价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香雪兰花苞基因组DNA的提取 |
3.1.3 PCR扩增反应 |
3.1.4 扩增产物的电泳分离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香雪兰扩增片段的多态性分析 |
3.2.2 香雪兰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的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基质配比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基质配比对香雪兰营养生长的影响 |
4.2.2 不同基质配比对香雪兰开花性状的影响 |
4.2.3 不同基质配比对香雪兰开花率的影响 |
4.2.4 不同基质配比对香雪兰球茎发育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生物肥和缓释肥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海中宝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影响 |
5.2.2 奥绿肥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海中宝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5.3.2 奥绿肥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六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水杨酸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6.2.2 茉莉酸甲酯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水杨酸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6.3.2 茉莉酸甲酯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基于形态特征的香雪兰种质资源评价 |
7.1.2 利用RAPD技术对香雪兰种质资源的评价 |
7.1.3 不同基质配比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7.1.4 海藻肥追肥及奥绿缓释肥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7.1.5 水杨酸及茉莉酸甲酯对香雪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35 个香雪兰品种图片 |
附录2 其他引物扩增结果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不同预处理液对切花菊‘优香’的保鲜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预处理液对 ‘ 优香 ’ 保鲜效果的影响 |
2.1.1不同预处理液对‘优香’花径的影响 |
2.1.2不同预处理液对‘优香’花枝鲜质量的影响 |
2.1.3不同预处理液对‘优香’水分平衡值的影响 |
2.1.4不同预处理液对‘优香’寿命的影响 |
2.1.5不同预处理液对‘优香’叶片中SOD活性的影响 |
2.2不同预处理时间对‘优香’保鲜效果的影响 |
3结论与讨论 |
(8)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肉自溶的控制及其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用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DA-6的研究进展 |
1.1 DA-6简述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DA-6的应用 |
2 植物激素调控作用 |
2.1 生长素(IAA) |
2.2 细胞分裂素(CTK) |
2.3 乙烯(ETH) |
2.4 脱落酸(ABA) |
3 龙眼采后生理和贮藏技术的研究进展 |
3.1 采后龙眼果实的生理及品质 |
3.2 龙眼果肉自溶的机理 |
3.3 龙眼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目标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肉自溶的控制及其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处理 |
1.2 测定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指数的影响 |
2.2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2.3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MDA含量的影响 |
2.4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SOD活性的影响 |
2.5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CAT活性的影响 |
2.6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APX活性的影响 |
2.7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AsA含量的影响 |
2.8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GSH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肉自溶的控制及其膜脂代谢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处理 |
1.2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指数的影响 |
2.2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MDA含量的影响 |
2.3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PLD活性的影响 |
2.4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脂酶活性的影响 |
2.5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LOX活性的影响 |
2.6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脂肪酸组分及其比例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肉自溶的控制及其能量代谢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处理 |
1.2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指数的影响 |
2.2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ATP、ADP、AMP含量和能荷的影响 |
2.3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ATP酶活性的影响 |
2.4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NAD激酶活性的影响 |
2.5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NAD(H)和NADP(H)含量的影响 |
2.6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CCO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能量代谢的影响 |
3.2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吡啶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肉自溶的控制及其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处理 |
1.2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指数的影响 |
2.2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细胞壁干重的影响 |
2.3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细胞壁物质组分变化的影响 |
2.4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细胞壁结构的变化与龙眼果肉自溶的变化 |
3.2 细胞壁降解酶在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变化 |
4 小结 |
第六章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抗病性相关物质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处理 |
1.2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指数的影响 |
2.2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2.3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2.4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
2.5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PAL活性的影响 |
2.6 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POD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1 结论 |
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月季衰老机理及保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月季衰老机理 |
1.1 水分代谢 |
1.2 大分子物质代谢 |
1.3 细胞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变化 |
1.4 内源激素调控 |
1.5 呼吸代谢 |
2 影响月季保鲜的因素 |
2.1 影响月季保鲜的物理因素 |
2.2 影响月季保鲜的化学因素 |
2.2.1 营养物质 |
2.2.2 杀菌剂 |
2.2.3 有机酸 |
2.2.4 抗乙烯剂 |
2.2.5 无机盐 |
2.2.6 生长调节剂 |
2.2.7 其他物质 |
3 展望 |
(10)月季切花‘黑魔术’与‘影星’品种保鲜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月季切花的市场状况 |
1.2 我国月季切花出口面临的机遇与问题分析 |
1.2.1 开发力度不够,生产市场定位不准 |
1.2.2 品种保护意识淡薄 |
1.2.3 缺乏品质保持技术 |
1.2.4 保鲜剂技术落后 |
1.3 月季切花的衰老代谢 |
1.3.1 月季切花水分代谢 |
1.3.2 月季切花物质代谢 |
1.3.3 月季切花瓶插期间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1.3.4 月季切花内源激素的变化 |
1.3.5 月季切花细胞膜变化 |
1.4 月季切花化学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糖分对鲜切花瓶插品质的影响 |
1.4.2 钙离子对鲜切花瓶插品质的影响 |
1.4.3 水杨酸对鲜切花瓶插品质的影响 |
1.4.4 苯扎氯铵对鲜切花瓶插品质的影响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主要的试剂 |
2.3 试验处理 |
2.3.1 蔗糖处理 |
2.3.2 钙离子处理 |
2.3.3 水杨酸处理 |
2.3.4 苯扎氯铵和 8-羟基喹啉处理 |
2.3.5 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正交试验 |
2.4 试验方法 |
2.4.1 花冠直径的测定 |
2.4.2 吸水量及水分平衡值的测定 |
2.4.3 弯茎指数的测定 |
2.4.4 花瓣可溶性还原糖的测定 |
2.4.5 花瓣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2.4.6 花瓣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4.7 月季切花花瓣丙二醛(MDA)的测定 |
2.4.8 花瓣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
2.4.9 呼吸速率的测定 |
2.4.10 瓶插液中微生物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
2.4.11 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月季切花花瓣的单糖 |
2.4.12 花瓣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2.4.1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蔗糖对月季切花瓶插品质的影响 |
3.1.1 月季切花瓶插期间鲜重和花径的变化 |
3.1.2 月季切花瓶插期间花瓣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总糖含量的化 |
3.1.3 月季切花瓶插期间花瓣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3.2 CA~(2+)对月季切花的影响 |
3.2.1 Ca~(2+)对月季切花瓶插品质的影响 |
3.2.2 Ca~(2+)对月季切花吸水量的影响 |
3.2.3 Ca~(2+)对月季切花花瓣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3.2.4 Ca~(2+)对月季切花花瓣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2.5 Ca~(2+)对月季切花花瓣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3 水杨酸对月季切花的影响 |
3.3.1 水杨酸对月季切花瓶插品质的影响 |
3.3.2 水杨酸对月季切花瓶插期间吸水量的影响 |
3.3.3 水杨酸对月季切花瓶插期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4 苯扎氯铵和 8-羟基喹啉对月季切花的影响 |
3.4.1 苯扎氯铵和 8-羟基喹啉对月季切花瓶插品质的影响 |
3.4.2 苯扎氯铵和 8-羟基喹啉对月季切花弯茎的影响 |
3.4.3 苯扎氯铵和 8-羟基喹啉对月季切花瓶插液中细菌菌落数的影响 |
3.4.4 苯扎氯铵和 8-羟基喹啉对月季切花瓶插液中霉菌菌落数的影响 |
3.4.5 苯扎氯铵和 8-羟基喹啉对月季切花吸水量的影响 |
3.4.6 保鲜液中细菌菌落数和吸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3.5 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对月季切花的影响 |
3.5.1 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配合对月季切花瓶插品质的影响 |
3.5.2 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对月季切花吸水量的影响 |
3.5.3 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对月季切花花瓣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3.5.4 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对月季切花花瓣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5.5 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对月季切花花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3.5.6 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对月季切花花瓣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3.5.7 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对月季切花 SOD 酶活性的影响 |
3.5.8 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对月季切花 POD 酶活性的影响 |
3.5.9 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配合对月季切花 CAT 酶活性的影响 |
3.5.10 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对月季切花呼吸速率的影响 |
3.5.11 MDA 含量、SOD、POD、CAT 活性和呼吸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
3.5.12 Ca~(2+)、水杨酸和苯扎氯铵正交结果分析 |
3.6 新配方与可利鲜处理的效果对比 |
3.6.1 新配方和可利鲜对月季切花瓶插品质的影响 |
3.6.2 新配方和可利鲜对月季切花花瓣质膜透性的影响 |
3.6.3 新配方和可利鲜对月季切花花瓣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6.4 新配方和可利鲜对月季切花花瓣 SOD、POD 和 CAT 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蔗糖对月季切花品质的影响 |
4.2 CA~(2+)对月季切花花瓣质膜的影响 |
4.3 水杨酸与月季切花吸水和衰老的关系 |
4.4 苯扎氯铵对月季切花瓶插寿命及吸水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水杨酸对玫瑰切花叶片衰老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百余芍药品种引种观察与切花保鲜技术研究[D]. 司仕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不同保鲜剂对芍药切花衰老的影响[J]. 司仕英,牛立新,张延龙,孙道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10)
- [3]水杨酸对金鱼草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J]. 胡小京,赵云,关元静.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8)
- [4]绣球切花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D]. 杨景雅. 云南大学, 2018(01)
- [5]外源水杨酸调节葡萄生长及对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D]. 董强.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6]香雪兰种质资源评价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D]. 晏姿.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7]不同预处理液对切花菊‘优香’的保鲜效果[J]. 杨立文,黄河,张蜜,王双,戴思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03)
- [8]采前喷施DA-6对采后龙眼果肉自溶的控制及其作用机理[D]. 杜云霞.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9]月季衰老机理及保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闫海霞,武鹏,万正林,黄昌艳,何荆洲,卢家仕,卜朝阳. 南方农业学报, 2013(08)
- [10]月季切花‘黑魔术’与‘影星’品种保鲜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D]. 李龙.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