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安全论文_肖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边安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东盟,机制,亚太,主义,战略,克林顿,论坛。

多边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肖斌[1](2019)在《多边安全合作是上合组织持久发展的制度动力》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14日。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9次会议——比什凯克峰会闭幕,各国签署了包括《比什凯克宣言》在内的22份文件。比什凯克峰会是上合组织实现扩员后,新老成员国领导人的第二次集体会晤,峰会促进了新老成员国的相互融合。尽管比什凯克峰会讨论了诸多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议题,但多边安全合作依然是峰会最突出的重点。在峰会期间,中国、俄罗斯、吉(本文来源于《世界知识》期刊2019年13期)

岳小颖[2](2019)在《印太地区的小多边安全合作:挑战与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印太地区的安全图景显现出高度不确定和潜在张力。战后以美国为首的以扩大威慑和遏制的具体保障为基础双边同盟网络现在正逐步让位于构建更加多样化的阵营和联盟,以管理日益复杂的一系列区域安全问题。多边主义和小多边主义已成为这种合作的两种日益突出的形式。即便在印太地区的大国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小多边主义的非正式性和灵活性依旧吸引了体系中对多边主义持保守态度的行为体。然而,该地区的小多边主义的发展仍不充分。本地区的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此机制的看法也不明确,小多边安全合作的意图和作用仍需要重新定义和澄清,当然,这与"印太"以及"小多边主义"仍然是一个在构建中的概念有关。我们要认识到,"印太"概念不是美国及其盟国所构建的专有名词,中国的发展和利益决定了要对"小多边机制"构建提出自己的解释和看法,并采取理智和有效的行动,更好的促进本地区和平与稳定。(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14期)

高兰[3](2018)在《多边安全合作视野下日本“印太战略”的内涵、动因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7年以来,日本"印太战略"日渐成熟,即以多边安全合作为视角,建立以日、美、澳、印等为中心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引起印太地区广泛的关注。在研究"印太战略"发展的同时,必须谨慎分析其战略设计中的对抗性成分,积极推进切实可行的共同合作与共同管理,确保印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本文来源于《日本问题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戴晓庆[4](2018)在《印度参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的战略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对亚太地区安全局势有重要影响的印度,其在参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的过程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战略。战略目标涉及平衡各方势力、实现战略自主,成为海洋强国、实现大国地位等,战略措施包括对内发展本国国防力量,对外开展多边防务外交等。以“东向政策”的实施过程为依据,印度参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战略可分为叁个阶段。以2001年和2014年为实施的分界点,印度参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经历了开启合作、巩固合作和深化合作的历程,战略思维越来越清晰,战略影响不断加深。美国拓展亚太地域范围,推出“印太”概念,提升印度在该领域的地位,美印防务合作程度加深,印度或将成为制约中国的一极重要力量。未来中印两国在亚太地区的竞争与合作将同时发展。(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8-06-11)

叶圣萱[5](2018)在《美国参与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积极构筑和参与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从而有效地维护其在该地区的霸权主导地位。通过参与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东北亚合作对话会、亚太安全论坛、南中国海工作会等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美国智库对美国政府的亚太安全政策具有重大的影响,同时通过精英互动的方式强烈地对亚太国家的安全行为进行了规范社会化,并深刻地影响了亚太安全格局走向。本文旨在对美国参与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其中就亚太安全秩序、美国的地区角色、对区域重大安全问题的基本立场以及态度等做出梳理与评析,指出美国参与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东南周边的安全态势。基于此,本文对中国在智库建设和参与构建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上提出建议。本文第一部分将对“第二轨道外交”、“多边安全机制”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的运作机理进行透视,同时对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的演进历程进行全面归纳和总结。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本文发现既有文献对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都开展了大量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遗憾的是,当前研究要么将美国这一重要变量抽离出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要么忽视美国参与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美国参与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的背景、动机、立场等进行细致考察,以期弥补既有研究的欠缺。本文第二部分将对美国参与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的背景、立场、发展及成果进行介绍。美国参与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成效显着,大力发挥了其强大的议题设置能力和话语领导能力。本文提出参与第二轨道外交有利于为美国制定亚太安全政策提供指导,并深刻地影响和塑造冷战后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当官方途径受阻时,为美国的亚太外交提供替代性的沟通管道;具有社会化功能,有助于将美国的安全思维和价值灌输到其他国家。本文第叁部分将考察美国参与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的具体情况。该部分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析美国参与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东北亚合作对话会、香格里拉对话会等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的情形。通过统筹美国国内政策制定和国际战略影响两个视角,本文将深入探究美国的亚太第二轨道外交、美国政府亚太政策制定与亚太安全局势走向叁者间的逻辑关系。本文第四部分将探讨美国参与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对中国东南周边安全的影响。具体而言,美国在亚太的第二轨道外交活动通过观念社会化的形式将美国的亚太安全思想扩散到中国周边国家,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周边国家的安全思维。美国积极参与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大力扩散美国安全价值观的举动应引起中国的重视。基于此,中国应主动开展在亚太地区的智库外交,加强与美国之间的第二轨道双边对话与协调,争取在该地区的安全议题设置和话语权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东亚思想库网络、世界和平论坛和香山论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第二轨道外交的代表。通过对上述叁个由中国主导的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的议题选择、与第一轨道外交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逻辑。(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本刊编辑部,周明耀,华珊,黄敬华[6](2017)在《为多边安全对话而生——走进东盟地区论坛》一文中研究指出东盟地区论坛是怎样的论坛,为何会有如此多国家共同参与,其主要关注的议题又是什么?日前记者从外交部官网获悉,原来东盟地区论坛"大有来头",其召开意义重大,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最主要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渠道。(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7年23期)

姚云竹[7](2016)在《亚太多边安全论坛:两个“香会”的相似与不同》一文中研究指出这几年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论坛仍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中,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和北京香山论坛是出席人员规格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两个。前者又叫"亚洲安全峰会",每年五、六月间举行,由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主办、新加坡国防部(本文来源于《世界知识》期刊2016年24期)

毕颖达[8](2016)在《韩国实践多边安全战略的“得”与“失”——以六方会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国一直积极探寻建立一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韩国认为,多边安全合作应在坚持韩美同盟基础上进行,这种认识暴露了韩国在多边安全合作中的局限性。尽管如此,卢武铉政府却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未将对朝交流合作与核问题挂钩,使得六方会谈得以持续召开,并取得了一系列实际成果。而李明博政府立足同盟,坚持"以压促变"的基调,破坏了多边安全合作的基本原则,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无核化进程。之后的"战略忍耐"等于"放任"了朝鲜的核行动,使朝核问题再次经历了一个"失去的十年"。(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期刊2016年05期)

赵世兴[9](2016)在《美何以热衷多边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亚太地区,美国对双边同盟体系向来十分倚重,将其视为维持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基石。近年来,在强化双边同盟的基础上,美国对通过多边途径参与亚太安全事务的兴趣逐渐加大,不仅参与了“东盟地区论坛”“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等多边机制,还创设了“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太平(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6-08-26)

刘胜湘,张楠[10](2015)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东南多边安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中国安全环境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构建新形势下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和中国周边安全战略提供了思想依据,为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指明了方向。基于近来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出现的安全困境和中国东南周边现有多边安全机制的缺陷,总体安全观要求我们重塑中国东南周边安全体系,要求注重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交织发展、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相融合及自身安全机制与共同安全机制相统一。为了谋求一个稳定与安全的中国东南周边,可考虑分步骤实现如下建议:制定和出台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战略、建立中国—东盟安全命运共同体、统筹考虑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将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结合起来、建立和加强共同安全机制,做到自我安全机制与共同安全机制间的协调与统一。(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多边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印太地区的安全图景显现出高度不确定和潜在张力。战后以美国为首的以扩大威慑和遏制的具体保障为基础双边同盟网络现在正逐步让位于构建更加多样化的阵营和联盟,以管理日益复杂的一系列区域安全问题。多边主义和小多边主义已成为这种合作的两种日益突出的形式。即便在印太地区的大国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小多边主义的非正式性和灵活性依旧吸引了体系中对多边主义持保守态度的行为体。然而,该地区的小多边主义的发展仍不充分。本地区的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此机制的看法也不明确,小多边安全合作的意图和作用仍需要重新定义和澄清,当然,这与"印太"以及"小多边主义"仍然是一个在构建中的概念有关。我们要认识到,"印太"概念不是美国及其盟国所构建的专有名词,中国的发展和利益决定了要对"小多边机制"构建提出自己的解释和看法,并采取理智和有效的行动,更好的促进本地区和平与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边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1].肖斌.多边安全合作是上合组织持久发展的制度动力[J].世界知识.2019

[2].岳小颖.印太地区的小多边安全合作:挑战与前景[J].法制与社会.2019

[3].高兰.多边安全合作视野下日本“印太战略”的内涵、动因与影响[J].日本问题研究.2018

[4].戴晓庆.印度参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的战略初探[D].外交学院.2018

[5].叶圣萱.美国参与亚太第二轨道多边安全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6].本刊编辑部,周明耀,华珊,黄敬华.为多边安全对话而生——走进东盟地区论坛[J].珠江水运.2017

[7].姚云竹.亚太多边安全论坛:两个“香会”的相似与不同[J].世界知识.2016

[8].毕颖达.韩国实践多边安全战略的“得”与“失”——以六方会谈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6

[9].赵世兴.美何以热衷多边机制[N].解放军报.2016

[10].刘胜湘,张楠.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东南多边安全机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论文知识图

东北亚多边安全体制的结构东北亚多边安全体制的阶段以及鼓...东北亚多边安全体制的构筑方法涉及东北亚国家(地区)的多边机制一览表第八章 中国对外领事关系中国新安全观立场...:万隆市休闲和娱乐旅游

标签:;  ;  ;  ;  ;  ;  ;  

多边安全论文_肖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