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脱氮论文_郭灿任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脱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脱氮,亚铁,生物,污水,碳源,硝盐,硝酸盐。

生物脱氮论文文献综述

郭灿任[1](2019)在《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在DE氧化沟工艺中的矛盾关系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水环境保护逐步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密切关注,污水处理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出水的氮、磷含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在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时,其生物除磷与脱氮工艺在同时进行时不可避免就会出现矛盾与竞争,如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将会直接影响到受纳水体的水质,当水中的氮和磷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容量,会导致藻类过量生长,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和水生环境结构破坏。在本研究中,笔者就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惠安县城污水处理厂为背景对其污水处理工作中脱氮除磷中的矛盾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10期)

张兰河,赵倩男,郑晶,关晓辉,贾艳萍[2](2019)在《Ca~(2+)、Mg~(2+)共存对SBR工艺生物脱氮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共存的硬度金属离子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在进水Ca~(2+)为1.1 mmol·L~(-1)的条件下,通过改变Mg~(2+)的浓度,考察Ca~(2+)/Mg~(2+)物质的量比对SBR工艺污染物去除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优势种群的变化,以期从微生物角度明确Ca~(2+)、Mg~(2+)共存对生物脱氮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Ca~(2+)/Mg~(2+)物质的量比分别为2、1和0.5时,COD去除率由88%分别升高至90%、91%和93%;NH~+_4-N去除率由74%分别升高至91%、93%和96%;TN去除率由44%分别升高至58%、62%和69%.随着进水Ca~(2+)/Mg~(2+)物质的量比的降低,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升高,Ca~(2+)/Mg~(2+)物质的量比为2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Ca~(2+)/Mg~(2+)物质的量比为1和0.5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着.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一直为SBR工艺的优势菌门,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参与脱氮过程的Niabella和Dechloromonas在反应器内富集,保证了良好的脱氮效果.Ca~(2+)/Mg~(2+)物质的量比的降低促进了有机物和总氮的去除及微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芹,彭党聪[3](2019)在《城市污水生物脱氮系统中DNRA的检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硝化阶段产生的硝酸盐在反硝化阶段被还原为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目的,此外,硝酸盐还可能被还原为铵(DNRA过程),但在污水处理中是否存在这一过程尚有争议。为此,以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中的厌氧池为研究对象,在氮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对污泥进行连续培养,探讨DNRA现象。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在6 500 m~3的厌氧池中TN的平均损失量为177. 6 kg/d,硝态氮的平均损失量为235. 2 kg/d,TN损失量低于硝态氮损失量,说明可能存在DNRA过程。在进水NO_3~--N和COD浓度分别为20、200 mg/L的条件下,对活性污泥进行了50个周期的连续富集培养,出水氨氮浓度达到了10 mg/L,证明城市污水生物脱氮系统中确实存在DNRA过程;接种污泥和培养污泥的16S rRNA和nrfA功能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进行DNRA的主要菌属为变形菌门中的Thauera、Hydrogenophaga和Geobacter。(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9年19期)

王庭,肖小兰,王远飞,阮文权[4](2019)在《UASB-AO-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生物脱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UASB-AO-MBR工艺对低碳氮比垃圾渗滤液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溶解氧浓度为0.5~1.0 mg/L条件下,好氧池微氧区可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反应,亚硝态氮累积率可达90%以上;当碳源(甲醇)投加量4 g COD/L时,UASB反应器可实现稳定高效的短程反硝化,出水COD低于500 mg/L,氨氮低于5 mg/L,总氮低于70 mg/L,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6期)

车炳桓,盛彬彬,陈亚军,杨光兴,张柳山[5](2019)在《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在广州市兴丰渗滤液处理厂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渗滤液处理厂的二级A/O池+外置超滤处理工艺内应用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进水C/N平均值为1.71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运行条件,使得短程工艺较全程工艺的需氧量减少26%;系统亚硝盐积累率达87%,AOB逐渐取代NOB成为优势菌种。(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9年08期)

刘晓光[6](2019)在《生物脱氮过程中NO_x减量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BR反应器模拟好氧/缺氧环境,在适宜的pH及温度条件下驯化出较成熟的硝化-反硝化活性污泥系统,以氨氮为底物,深入研究了不同COD/N(3、4、6、8)、DO(0.7mg/L、0.5mg/L、0.3mg/L、0.1mg/L)工况下硝化-反硝化过程中有害气体产物NO、N_2O和NO_2的逸出情况。结果表明COD/N=8时,脱氮效果最好,NO_x的逸出量、N_2O的逸出量及总氮的减少量分别为1.434mg、2.457mg、72.64mg;当DO=0.3mg/L时,脱氮效果最好,NO、NO_2、N_2O的逸出量分别为0.417mg、0.619mg、1.240mg。(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9年08期)

杨含,郑丹,邓良伟,肖友乾,王虹[7](2019)在《微生物驱动下铁氧化还原循环与生物脱氮》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脱氮技术是防治水体氮素污染的重要途径。利用铁循环与氮转化耦合治理氮素污染,已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文章概述了目前废水生物脱氮主流技术,主要介绍微生物驱动下的铁氧化还原现象,包括与生物脱氮过程密切相关的铁自养反硝化,硝酸盐型厌氧亚铁氧化,亚硝酸盐型厌氧亚铁氧化和铁氨氧化等。预见未来基于铁氧化还原耦合生物脱氮研发的对环境领域氮素污染控制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沼气》期刊2019年04期)

杨素钦[8](2019)在《工业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效率提升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城镇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生物脱氮工艺按照运行性能、构筑物组成以及运行操作形式可以分成固着型生物膜法以及悬浮型活性污泥法。为了探究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效率,选择更加合适的生物脱氮方法,对叁种不同的生物脱氮方法进行了对比,为污水处理厂脱氮工作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期刊2019年07期)

尚菊红,宋美芹[9](2019)在《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治市某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单元为研究对象,对比了改造前工艺(氧化沟)和改造后工艺(MBBR)的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并剖析了新工艺脱氮除磷的生物增效特征。结果表明,改造后总排放口出水中TN、氨氮、TP的月均值分别为12. 0~14. 3、0. 28~1. 33和0. 150~0. 243mg/L,TN浓度满足一级A标准,氨氮和TP浓度满足地表水准Ⅳ类水质标准,且可以实现污水处理的全过程控制。与氧化沟工艺相比,MBBR工艺生物增效特征显着,出水中TN、氨氮、TP的年均值分别为13. 3、0. 61和0. 215 mg/L,分别降低了5. 20、2. 57和0. 518 mg/L。污水处理厂各工艺单元中生物处理单元对去除TN、氨氮和TP的贡献率分别为92. 8%、100%和85. 1%,深度处理单元中混凝沉淀作用对去除TP的贡献比对TN的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9年15期)

高剑平[10](2019)在《Fe~(3+)浓度对Carrousel氧化沟生物脱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arrousel氧化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进水条件(高、中、低碳源)下Fe~(3+)浓度对NH_4~+ -N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水Fe~(3+)浓度持续增加,系统对NH_4~+ -N的去除率从80%以上不断下降;当Fe~(3+)浓度超过阈值时,系统对NH_4~+ -N的去除率急剧下降(低于60%);进水COD浓度越高,达到阈值所需的Fe~(3+)浓度也越高。Fe~(3+)争夺电子使HCO_3~-的数量下降是系统去除NH_4~+ -N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9年15期)

生物脱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共存的硬度金属离子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在进水Ca~(2+)为1.1 mmol·L~(-1)的条件下,通过改变Mg~(2+)的浓度,考察Ca~(2+)/Mg~(2+)物质的量比对SBR工艺污染物去除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优势种群的变化,以期从微生物角度明确Ca~(2+)、Mg~(2+)共存对生物脱氮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Ca~(2+)/Mg~(2+)物质的量比分别为2、1和0.5时,COD去除率由88%分别升高至90%、91%和93%;NH~+_4-N去除率由74%分别升高至91%、93%和96%;TN去除率由44%分别升高至58%、62%和69%.随着进水Ca~(2+)/Mg~(2+)物质的量比的降低,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升高,Ca~(2+)/Mg~(2+)物质的量比为2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Ca~(2+)/Mg~(2+)物质的量比为1和0.5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着.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一直为SBR工艺的优势菌门,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参与脱氮过程的Niabella和Dechloromonas在反应器内富集,保证了良好的脱氮效果.Ca~(2+)/Mg~(2+)物质的量比的降低促进了有机物和总氮的去除及微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脱氮论文参考文献

[1].郭灿任.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在DE氧化沟工艺中的矛盾关系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9

[2].张兰河,赵倩男,郑晶,关晓辉,贾艳萍.Ca~(2+)、Mg~(2+)共存对SBR工艺生物脱氮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9

[3].刘芹,彭党聪.城市污水生物脱氮系统中DNRA的检测与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9

[4].王庭,肖小兰,王远飞,阮文权.UASB-AO-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生物脱氮研究[J].广东化工.2019

[5].车炳桓,盛彬彬,陈亚军,杨光兴,张柳山.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在广州市兴丰渗滤液处理厂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9

[6].刘晓光.生物脱氮过程中NO_x减量化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9

[7].杨含,郑丹,邓良伟,肖友乾,王虹.微生物驱动下铁氧化还原循环与生物脱氮[J].中国沼气.2019

[8].杨素钦.工业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

[9].尚菊红,宋美芹.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特征[J].中国给水排水.2019

[10].高剑平.Fe~(3+)浓度对Carrousel氧化沟生物脱氮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9

论文知识图

多段进水A/O生物膜脱氮工艺示意图为1.94条件下氧化沟平均处理效果氧化沟SVI值的变化模式1COD的去除效果模式2COD的去除量/TN去除量与DO关系...脱氮工艺Wuhrmann于1954年提出了最...

标签:;  ;  ;  ;  ;  ;  ;  

生物脱氮论文_郭灿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