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射流元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射流,元件,系数,数值,延迟时间,压强,中板。
射流元件论文文献综述
许福东,董立,谭超[1](2019)在《射流元件附壁流场计算及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射流元件内部的附壁流动机理,利用数值解法推导了射流元件在附壁时流体的各项参数计算公式。随后在给定的已知参数下对射流元件内部附壁流体流动进行了简化计算,利用得出各项参数绘制出图表并且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射流元件附壁动态切换过程进行了模拟,直观地显示了附壁切换的全过程并且得到了活塞的运动曲线以及活塞腔内部压力的变化曲线。研究表明射流元件各出口通道流量与进入喷嘴流量以及它的结构参数有关,增大入口流量可以显着地提升附壁切换频率。(本文来源于《现代机械》期刊2019年04期)
王少永,侯安平,张明明,韩光辉,吴杰[2](2018)在《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的数值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面积比、科恩达面曲率、进口条件和压强系数对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引射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的引射系数和面积比呈线性关系;对于结构一定的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来说,进口条件对引射系数影响很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科恩达面曲率可增加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的引射系数;揭示了科恩达效应使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引射系数增加的机理;压强系数的提高使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内部形成回流引使系数降低。(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张忠波,马武举[3](2016)在《一种新型射流元件的仿真和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射流元件是一种重要的制导火箭弹姿态控制器件。射流力切换延迟时间对制导火箭弹的控制精度十分关键,但目前尚无法测量。为了获得精确的射流力切换延迟时间,设计了一种新的实时测试方法,采用霍尔传感器检测摇臂的位置来测试射流力的切换时间并进行了建模仿真,摇臂位置变化与射流力切换一致。实验结果与仿真数据相符。射流力切换延迟时间测试方法,有助于提高射流元件控制精度,能够显着提高弹道修正火箭的射击密集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6年03期)
王超,李红,吴燕兰,邹晨海,徐德怀[4](2013)在《小位差比率射流元件内部流场PIV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IV测试技术对小位差比率射流元件内部附壁射流流动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射流元件附壁流动速度场分布以及附壁点位置的准确数据,从而为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参照和判断。分别研究了流量、位差比率、补气孔距离、盖板尺寸对射流元件附壁流场的影响,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流量和工作压力对附壁点位置基本无影响;小位差比率下附壁点距离比随位差比率增大而增大,得到了小位差比率下附壁点距离比与位差比率之间的关系式;附壁点距离随补气孔开孔位置变化先减小后增大;位差比率和盖板尺寸对射流元件附壁效果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马武举,夏青[5](2013)在《射流元件延迟时间对滚转火箭弹控制精度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制导滚转火箭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射流元件执行机构射流力切换延迟时间对滚转制导火箭精度的影响。由于存在实时变化的射流力切换延迟时间,通过设定相位超前角可提高控制精度。相位超前角约为弹体转速和射流力切换延迟时间的乘积。对包含射流元件指令转换和射流元件动力学方程的制导火箭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射流元件指令中实时的增加相位超前角与传统的固定超前角相比,控制精度能够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王超[6](2012)在《附壁式射流元件内部流动研究及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精确喷灌技术与产品”(编号2011AA100506)、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863计划)“变量喷洒轻小型喷灌机组完善与中试”(编号2011GB2C100015)。全射流喷头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产品,应用水流附壁效应完成喷头直射、步进和反向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喷洒性能等优点。从全射流喷头现阶段的研究来看,附壁射流元件的内部流动理论研究是全射流喷头结构优化的关键。因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全射流喷头射流元件中的附壁流动特性,掌握小位差比率射流元件水流附壁规律,为全射流喷头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其它新型射流控制元件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促进水射流技术在工农业生产的更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有:(1)从自由紊动射流理论及附壁射流理论出发,推导射流元件内附壁流场关键参数的计算公式。对附壁点距离进行了编程计算。对全射流喷头射流元件的切换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将切换响应时间tq、间隙补气速度uj、附壁力Fj、最大附壁力点距离xf作为衡量射流元件性能的重要参数。(2)首次采用PIV设备对位差比率小于1的附壁式射流元件内部流动进行研究。搭建射流元件内部流动PIV试验台,设计和加工透明观测样机,对不同结构尺寸的样机在不同流量下的附壁射流流场进行了PIV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位差比率D/b不变,附壁点距离xr随着流量的变化很小;相同流量下,附壁点距离随着位差比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位差比率的样机,在补气孔距离h为3mmm时附壁点距离最短;在Q=3m3/h,作用区长度L为60mm时,位差比率大于0.5的样机无法实现附壁,因此将研究范围缩小到位差比率小于0.5的样机。通过PIV试验研究结果,初步得出了盖板间隙取值范围,即:左间隙值gp<2mm,右间隙值g2<1.5mmm。(3)建立全射流喷头射流附壁力模型,对射流元件内水流附壁冲击力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搭建通用喷头力测量试验台,通过测量喷头运转驱动力和转体摩擦力初步得到射流元件水流附壁冲击力Fj的间接试验值,并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其变化趋势相同。(4)结合CATIA知识工程顾问模块建立了一套包括叁维几何模板、网格划分和数值计算在内的附壁射流元件模型参数化设计流程。建立了适合于小位差比率附壁式射流元件两相流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与PIV内部流场测量结果对比,选择SST湍流模型及表面自由两相流模型进行模拟,其附壁点距离的结果与PIV试验误差在5%以内,位差比率和补气孔距离对附壁射流流场的影响规律与PIV试验完全一致。(5)数值模拟分析了关键几何参数对于附壁射流性能的影响。保持其他结构参数相同,随着位差比率的增大,附壁点距离增大。但当位差比率大于0.5时,需要将作用区加长到70mmm水流才能实现附壁,不宜应用于射流喷头中。将射流元件的位差比率选择范围缩小到0.15-0.4范围内,并根据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附壁点距离值对理论计算值进行了修正,得到了不同位差比率下附壁点距离的理论值和模拟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附壁点距离随着补气孔位置的升高先减小随后增大,当h=3mm时,射流模型完全附壁所需要的长度最短。盖板间隙尺寸直接决定间隙补气速度uj,对附壁流场影响较大。通过模拟将盖板间隙的取值范围进一步缩小:盖板左间隙g1控制在0.5-1.5mm,盖板右间隙g2控制在0.25-1.25mm。(6)通过正交化数值模拟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设计开发出外取水射流元件及喷头。以切换响应时间tq、附壁力Fj、最大附壁力点距离xf作为正交模拟中衡量射流元件性能的指标,通过正交数值模拟得到了各位差比率所对应的最佳结构参数组合。在射流元件内部流动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全射流喷头进行了结构优化和改进,设计出外取水射流元件及PXSBW40双向步进外取水全射流喷头。介绍了PXSBW40双向步进式全射流喷头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正向步进和反向步进的工作过程,并与PXH40喷头和PY40喷头进行了水力性能对比,结果表明PXSBW40双向步进式全射流喷头水力性能和运转稳定性优于另外两种喷头。(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2-11-01)
向清江,恽强龙,李红,吴燕兰[7](2012)在《附壁振荡射流元件频率范围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了流量计射流元件、涡腔自激振荡射流元件和附壁振荡射流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中附壁振荡射流元件具有振荡频率可调节的特点,为了将该元件应用到液气射流泵内,以振荡射流这种新的形式进行工作,对该射流元件产生的振荡射流频率范围进行了分析,由测量元件壁面压力脉动的方法获得附壁振荡频率.结果表明:射流元件在结构尺寸固定,工作压力一定时,信号水流量和信号水导管长度存在合适的范围使元件正常工作,当超出该范围时,射流元件的主射流散乱;当工作压力范围为200~450 kPa,信号水导管长度范围为300~1 000 mm,信号水流量范围为160~425 g.min-1时,获得的附壁振荡频率范围为0.8~2.7 Hz;提高附壁振荡频率方法之一是减小元件的结构尺寸.(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刘彬,熊青山,谢杰,李兵[8](2011)在《扇形区域洒水机射流元件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射流元件有许多优点,可应用于旋转式洒水机。旋转式洒水机需要在射流端在不完全堵塞出口通道后能切换到另一端的射流元件,以实现旋转装置在一定角度往复摆动,故有必要研究该新型射流元件。新型的射流元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改变喷嘴深宽比、中板、分流劈条件下,进行了旋转切换研究。当第叁组射流元件在喷嘴宽度较大、分流劈曲率较大且喷嘴宽度与分流劈宽度相匹配时,射流元件在一定角度往复式旋转。(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1年11期)
刘彬[9](2011)在《基于射流元件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射流元件有许多优点,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射流元件可应用于套管震动器、自由切换射流元件、旋转式洒水机等,其核心部件均为射流元件。将分别介绍这叁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应用及影响其性能的因素等。(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11年19期)
彭枧明,王维,柳鹤,殷其雷[10](2011)在《活塞冲锤主要参数对射流元件临界流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CFD动态分析技术,以SC71B型射流式液动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活塞直径、活塞杆直径、活塞冲锤质量和行程对射流式液动锤射流元件临界流速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小于7.5%,精度远高于以往经验估计;射流元件临界流速随着活塞直径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活塞杆直径和活塞冲锤质量的增加而升高,与行程大小无关。以SC71B型射流式液动锤为例,为降低射流元件临界流速以减轻冲蚀,应设计40~42 mm的活塞直径、23~26 mm的活塞杆直径和11.2~23.5 kg的活塞冲锤质量。活塞直径增加23.5%时,射流元件临界流速降低了2/3;活塞杆直径增加60%时,射流元件临界流速提高了近4倍;活塞冲锤质量增加5倍时,射流元件临界流速只增加了1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1年S1期)
射流元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了面积比、科恩达面曲率、进口条件和压强系数对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引射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的引射系数和面积比呈线性关系;对于结构一定的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来说,进口条件对引射系数影响很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科恩达面曲率可增加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的引射系数;揭示了科恩达效应使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引射系数增加的机理;压强系数的提高使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内部形成回流引使系数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射流元件论文参考文献
[1].许福东,董立,谭超.射流元件附壁流场计算及其分析[J].现代机械.2019
[2].王少永,侯安平,张明明,韩光辉,吴杰.科恩达环形射流元件的数值及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8
[3].张忠波,马武举.一种新型射流元件的仿真和测试[J].计算机仿真.2016
[4].王超,李红,吴燕兰,邹晨海,徐德怀.小位差比率射流元件内部流场PIV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3
[5].马武举,夏青.射流元件延迟时间对滚转火箭弹控制精度影响[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3
[6].王超.附壁式射流元件内部流动研究及结构优化[D].江苏大学.2012
[7].向清江,恽强龙,李红,吴燕兰.附壁振荡射流元件频率范围的试验[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刘彬,熊青山,谢杰,李兵.扇形区域洒水机射流元件试验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1
[9].刘彬.基于射流元件的应用[J].硅谷.2011
[10].彭枧明,王维,柳鹤,殷其雷.活塞冲锤主要参数对射流元件临界流速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