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体会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体会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A-0082-01

2008年我省全面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美术课程设置了九大模块,原先唯一的“欣”赏课教学内容变为了“鉴”赏课的模块,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改革重点就是要摒弃原先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美术课堂。鉴赏课教学不仅对授课老师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也是一种挑战,带给学生广博知识、审美享受的同时,能大大提高授课老师的教学水平。所以,虽然我深感上好鉴赏课不易,但我一直坚持不懈把它作为一个课题进行攻关,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回顾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我认为鉴赏课虽不需学生动手,但也不能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的互动,否则很容易造成“填鸭式”教学。在原先的欣赏课教学时,我充满了自信,认为学生每周能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接受四十五分钟的艺术熏陶,无疑是一种精神美餐。且不说自己大学时才接触欣赏课,和现在没办法比的还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想想过去,深感现在的高中生太幸福了。但是当我上了几节课后,发现教学效果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美好,学生对专业知识并不买账,只喜欢看看画面所描绘的内容而已,至于画为什么美、美在哪里以及从哪方面感悟美,没有更大的兴趣。于是我就投其所好,“博览群画”。每次上课我就展示大量美术作品,简单讲解画面内容、构图、色彩特点等,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哪知道这样一来,非但没有拓宽学生的视野,反而在检查上节课的旧知时,学生对所见过的作品并没有多少印象。这说明大量浏览作品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欲望,但不能让学生完全吸收。新课改以来,我调整了原先的教学思路,变为每节课有重点地介绍代表性画家及作品,例如西方19世纪的绘画流派繁杂,我把每个流派挑出一两个,如塞尚、梵高之类的著名画家,然后介绍画家生平、创作背景、作品特点等等,学生记忆的牢固、理解的深刻。另外为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我还把同时期的文学流派、音乐流派作简要介绍。记忆最深的是一次讲解20世纪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抽象画,当我说到这是根据美国百老汇的爵士乐创作而成的,学生瞠目结舌,他们被听觉与视觉两种艺术形式能完美结合在一起惊呆了。课堂互动时,我尽量让学生针对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尽管有时不全面,但是毕竟他们迈出了从“听众”到“鉴赏者”的第一步。学生们各抒己见,加上适时的鼓励。美术课的讲台不仅仅属于老师,那也是学生的舞台。老师给了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这时的学生总是很兴奋,掌声不断,也为课堂添上一份色彩……

其次,作为美术教师,必须不断拓宽思路,提高自身艺术鉴赏水平。我一向坚持短缺知识要急学、专业知识要深学、相关知识要博学。教学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具有渊博知识的重要性。因为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是人类精神体验的升华,包容了丰富的精神内涵,而且它的艺术语言和人类丰富的精神生活存在着微妙的对应同构关系。我认为要胜任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必须通过不断地自我加压,自我提高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尽快使自己“桶里的水”多起来,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形势的需要。再者说鉴赏课内容丰富多彩,作品有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四大类。课程充分体现了美术课的跨学科特点,和文学、政治、历史学科紧密相联。要讲好课,要求老师必须具备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来阐述画面的意境。如中国山水画诗书画一体,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老师首先要讲出自己的感受,才能带动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另外还要具备政治老师较强的分析能力,通过对特定的环境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时代寓意。例如二战时期克勒惠支的版画作品,以黑白两色强烈对比,无声的语言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此外还须具备历史老师广博的知识,动听地讲授承载着人类几千年文明的历史画卷。例如《清明上河图》就是一幅经典的社科类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服饰文化等等。虽说三尺讲台上我们只有几十分钟的“表演”时间,但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的分析、声情并茂的讲解,不能真正使学生认识到作品的内涵,就达不到开设鉴赏课的目的,至多是看几幅作品知道几个画家而已。如果我们以丰厚的专业技能知识、哲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等知识为底蕴,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为保障,同时又以广博的教育教学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如鱼得水,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轻而易举地让他们进入审美角色,参与进来,逐渐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审美境界,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三,提高鉴赏课的质量,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为使学生充分领悟所学知识,学会欣赏,提高鉴赏水平,还需要学生做好预习,更需要社会的良好环境熏陶。鉴赏课中很多知识的专业性太强,例如建筑的结构就有几十种,一些生僻的术语我也需要学习和进行课前准备。同样,学生如果能通过多种渠道查找资料,在课堂上反馈,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这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但由于条件所限,或者说迫于应试教育的升学压力,学生无暇顾及或是思想上不重视美育教育,不注重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课堂上老师很难不“沦”为讲解员,自说自话,自问自答。使得新课改的意义大打折扣,我们在穿新鞋走老路。另外,学生除了从美术课上获取美术知识,几乎没有其他渠道。而在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如卢浮宫、伦敦国家艺术馆等著名的博物馆都是免费向游人开放的,能够看到千年前的作品真迹肯定产生强烈的震撼,与我们通过多媒体课件看到的图片效果大相径庭。有些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博物馆里临摹,画上一天也没人过问,这一点我们国家就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学校开展艺术教育难度大,不是学生艺术素养差,而是没有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平台、更好的条件来提高艺术素养。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任何艺术形象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信息。在艺术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艺术,体验人类丰富的思想感情,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传承中华民族的艺术传统为己任,通过教学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最终达到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虽然艰难,我仍将孜孜以求。

标签:;  ;  ;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