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医学检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指南

21世纪医学检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指南

一、21世纪医学检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指南(论文文献综述)

张阳[1](2019)在《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健康需求新变化,21世纪国际医学教育全球独立委员会于2010年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报告指出全球正经历着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并提出开展“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适应这种社会健康需求格局的改变,世界医学课程模式正在逐步由以知识结构和过程为基础的模式转向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方向发生演变。2014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深化开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对保障“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基础意义。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将国内、外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融入到本科阶段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中,并找出目前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胜任力和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建立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在综合国内、外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标准的文献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24名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进行行为事件访谈,优秀组12名,普通组12名,结合学生访谈结果,经过专家讨论后,初步编制的《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调查问卷》(教师版),选取国内不同区域18所医学院校450名专业及教学管理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标准进行重要性和可行性评价,构建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在全国不同区域选取六所医学院校1620名本科毕业生对毕业生胜任力模型标准的重要性、胜任力现状及本科教学现状进行评价。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和修订胜任力模型。并在辽宁省范围内邀请住院医师(890名)、临床教师(150名)、护士(140名)、管理人员(50名)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的现状进行评价,结合毕业生胜任力自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毕业生胜任力不足。最后,通过调查了解我国目前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450名专业教师参与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重要性评价,发放问卷450份,回收372份,回收率93.3%。量表总体信度0.921,各维度信度均大于0.7。经因子分析得出KMO值为0.87,Bartlett球型检验的χ2值为9686.9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经正交旋转,提取特征值大于1,因子载荷大于0.5的因子。可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6个,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8.14%。删除因子载荷小于0.35的条目8个,专家组讨论后决定再删除一个条目,最终模型包含6个维度,51个条目。6个维度分别命名为“医学及相关知识”、“临床技能与疾病预防”、“学术科研与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与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质、伦理和团队合作”。24个访谈样本中,剔除了2个未全部完成访谈。优秀组与普通组毕业生胜任力在访谈长度和访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编码小组编码的一致性可接受。两编码小组访谈结果分析得出7项基准胜任力,5项鉴别胜任力。在全国范围内,邀请不同区域的1620名毕业生,利用《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模型调查表》(学生版)进行胜任力重要性和现状评价,回收1585份,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KMO值为0.91,Bartlett球型检验的χ2值为12321.77。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旋转后可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6个,6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9.33%。经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4238.364,p=0.12,结果不显着,χ2/df=3.571,CFI为0.902,AGFI为0.812,RMSEA为0.07,这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是可以接受的模型。本科毕业生胜任力在各维度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质、伦理和团队合作”两大领域培养不足,部分能力培养存在缺失。结论:1.与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和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相比,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与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接轨,胜任力模型涉及内容和领域基本一致,仍需进一步根据国内教育实际进行补充或修订。2.中国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胜任力模型构建过程,方法科学,数据可靠,基本符合中国国情。3.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不容乐观,总体水平不足,特别是需加强医学生人际沟通、职业精神与素质培养等薄弱环节的培养。4.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在培养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资源和评价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需进一步适应新的社会健康要求,积极开展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喻小勇[2](2016)在《我国药师立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和社会零售药店的药品使用中,不合理用药问题普遍存在,涉药安全事件屡有发生。由于我国现行药师专门法的缺失,药师在用药安全方面的作用亟待发挥。根据2016年国务院最新的立法计划,药师法被列为第四类研究项目。加强药师的立法工作,推动药师向药学服务的角色转型,成为我国当前药学和法学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关于药师立法的现有研究,多直接提出法律框架与立法建议,或是思辨和认识论阶段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在药师的角色演化、药师立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药师立法的基本理念、药师立法中存在的争议问题以及立法建议所依据的具体理由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论证。本研究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推理与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专家座谈法、定性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的药师立法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尝试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师法律制度。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药师职业的溯源及其角色演化,认为国际上的药师职业自正式产生之后,角色演化历经以药品为中心的传统药学发展阶段、以安全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发展阶段、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发展阶段。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整体上仍处于传统药学向临床药学的过渡时期,我国迫切需要通过药师立法推动药师角色向药学服务转型。国际上药师角色之所以得到认可,其根本在于法律制度的保障。本研究比较分析了目前国际上药师法律制度,并将其立法模式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为药房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特点在于可以清晰界定药师的执业领域以及药师的角色定位;第二类为药师法模式,以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特点在于通常按照药师管理主体、资格考试、注册制度、药师职责、继续教育、法律责任的立法体例来设计法律条款;第三类为药师注册法模式,以英国、新加坡为代表,特点在于主要体现药师注册的内容,且将药师资格考试称为“注册适任考试”或“注册评估考试”。与国际上药师法律制度相比,我国专门的药师法始终尚付阙如。目前我国药学技术人员主要分为职称药师和执业药师两类。前者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后者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两类药学技术人员在法律制度、管理主体、资格准入、执业注册、职责权限等方面存在着双轨制问题。本研究认为,应通过药师立法构建一元化的药师法律制度。本研究认为推进我国的药师立法,首先需要明确药师立法的理论基础。药师法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其立法的法理学基础在于保障公民健康权的实现,伦理学基础在于推进药师职业道德法制化,法社会学基础在于解决民众日益增长的安全用药的社会需求与药师人力资源短缺以及药学服务胜任力不够之间的冲突。此外,平衡论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我国药师立法的始终。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系统提出我国药师立法的具体建议:药师立法应采取《药师法》的立法名称;药师的角色应定位在药品零售和使用领域中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设立专门的药师委员会,其中包括相应的考试委员会、专科药师委员会、注册委员会、继续教育委员会等;充分发挥药师协会的作用,其中药师必须加入药师协会;实行药师助理制度,明确其不得替代药师配备;提高药师准入门槛,并加强现行药学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定以及民族药师的资格准入工作:实行执业注册和非执业备案制度;推行药师兼职制度,暂不宜推行药师多点执业;突出药师的特殊权利和特殊义务,其中药师的核心权利在于药事服务费的明确,药师的核心义务在于职责的明确;药师立法可仅规定药师职责的基本原则,再由中国药师协会制定系统、详细的业务实施细则;对继续教育机构进行认证,并提高继续教育的学分要求;规定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违反药师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唐燕[3](2020)在《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执业规范性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上海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特大型城市,健康体检行业近10年来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增加,服务机构类型结构优化,行业总体服务能级明显提升。近年来,健康体检机构和从业人员不具备执业资质从事体检服务、体检质量不能保证、出具虚假体检报告等乱象在全国多地时有曝光,不仅对行业的整体形象产生影响,也阻碍了其进一步健康发展,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开展本研究对促进上海健康体检行业规范发展,从而更好发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主要研究进展和取得成果,评述不足,为本文提供适宜的研究切入点;在阐释“健康体检”等相关概念,概述“市场失灵”“协同治理”等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与规范健康体检行业的相关性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个别访谈等实证方法,总结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执业规范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问题成因,进而比较和归纳美、英、德、日等经济发达国家规范健康体检行业执业的经验,最后结合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执业规范性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本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不规范执业问题多发于社会办机构,主要问题包括主体执业资质不符合法定要求,放射卫生、消毒管理、医废处置等有待规范,外送检验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缺失,“体检套餐”项目科学性不足等。分析认为健康体检市场竞争不充分、体检医师资源分布不均衡、监管方和被监管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利益相关方参与不足、专业技术标准制定跟不上发展需要以及健康体检行业发展瓶颈未有效突破等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美、英、德、日等国为上海提高健康体检执业规范性、促进行业发展提供了值得参考借鉴的经验,包括明确公民健康体检的基本权利、建立相关健康保险制度、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协同的监管机制等。研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促进多元主体协同、提升监管效能和促进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发展等提高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执业规范性的对策建议。

孙宏亮[4](2020)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学是一门人学,是关系人类幸福的事业,对人的全面关怀为医学应有之意。医学人文素养是医学的灵魂,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医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向往健康、重视健康和保持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追求,人们不再局限于关注疾病本身,而是全方面关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综合状态,希望得到全方位、全流程和全要素的健康促进与凸显人性的医学关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与变化,在当前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就显得愈加重要。本文从医学发展的客观现状、社会对医学的人文诉求和健康中国的价值旨归三个方面论述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现实需要,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如下研究。第一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着重论述了医师人文素养的含义、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首先,从社会对医师职业的期望入手,分析医师职业特点和职业标准,提出医师应承担的角色;其次,根据医师职业需要,将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界定为医师伦理素养、医师哲学素养、医师心理素养和医师法律素养;再次,鉴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围绕着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涉及的一系列关系,介绍当前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主要模式。第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从东西方人文思想进行溯源,确定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首先,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提倡的“仁”学入手,追求君子人格和德化社会,从家和礼两个方面,探讨美德培养;其次,从古希腊时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朴素的医学人道主义,到中世纪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本主义的“博爱”思想,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对西方人道主义的呼唤,论述了医学与人文关系的发展变迁。最后,确定医师人文素养的培育理论,包括成人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第三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通过对多家三甲医院的医师和患者进行实证调查,发现我国医师人文素养总体良好,大部分医师都能够恪守医师职业行为规范、遵纪守法,认真履行治病救人职责,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仍然存在部分医师人文素养缺失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崇高职业理想信念的相对匮乏与普遍的职业倦怠心理逆反,医师人文实践“差异化”与责任担当精神的相对减弱,个性自我的张扬与团队精神的缺乏,科技理性的极端至上与人文价值意义的相对薄弱,对医疗差错的漠视与有意逃避,除医师自身内在原因之外,一些外在因素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包括医师职业生态欠佳、相关规范制度有待完善、社会氛围有待妥善营造、医院人文建设被边缘化和医疗决策复杂等。第四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本章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美国针对医师的人文素养培育有健全的机构支持,有完善的医学教育培训,还有享誉全球的人文医院,为医师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制度、创造了环境氛围;英国综合医学委员会发布了《优质医疗》及附属8份指南,强调了医师为保证患者获得基本医疗保护而履行的职责,并以人文观念贯穿其中,文件和指南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了纲领;新加坡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方面也有可借鉴之处;中国台湾是亚洲最早推行医院评鉴暨全面质量管理的地区,台湾长庚医疗体系成立了一站式医疗照护单元模式,有效提升了医疗质量,创造出了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充分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中国香港地区完善的政府制度建设、良好的医院管理和公众互动也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助力。第五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在已有文献梳理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首先通过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来完善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其次,通过媒体引导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再次,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服务品质、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最后,通过敬业精神的自我塑造、实践叙事医学和投身志愿服务,来完成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本研究在借鉴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深入临床和社区,客观观察、真实记录,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促进医师个体健康发展,推动医院人文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闫鹏飞[5](2020)在《高中生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包的开发与使用要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因而变得更加困难。这一现状与学生是否在学校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一定程度的关系。然而,当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主要集中在高校,除了一些发达地区的高中学校有一些尝试性的实施之外,很少有高中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应该在高中时期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其是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在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科目以及大学专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和就业,也利于国家对各行业人才的培养。高中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逐渐走向成熟,这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中生已经对自身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且渴望获得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指导。可是当前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情况普遍较差,学生缺少获取职业规划信息的途径。因此,在高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有必要,也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大多数高中普遍还不具备单独开设此课程的条件,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任就落在了各学科教师的身上。因此笔者结合生物学教材开发了高中生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资源包,供一线生物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参考使用,为高中生提供与生物学科相关的职业信息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本研究是通过对教材中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的分析,深度剖析教材,挖掘相关职业切入点,据此开发出供教师使用的资源包,在适当的位置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资源包是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可选择的各种教学资源的集合,包含文本、书籍、课件、图片、视频、网站资源以及依托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设计的教学课例资源。经过有序整合最终呈现为一系列教学活动方案与配套资源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型资源包。其中主体为教学课例,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思路,设计了15个课例,分成三种形式的方案:课堂教学设计、课外活动方案和主题班会方案。并在最后附有各方案的使用要点,供教师参考,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活动。本研究希望能为高中一线生物教师提供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和教学思路,方便其参考和借鉴,帮助高中生了解生物学相关的职业信息,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王成彬[6](2019)在《我国检验学科70年的发展变化与展望》文中提出近70年来,我国检验医学实现了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发展转变,实验室的建设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式设备到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过程,检验效率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专业人才队伍也日益壮大,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标志着我国检验医学进入了现代化时代。文章也回顾了中华医学会成立后40年在推动我国检验学科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检验医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柯榕[7](2019)在《新疆医疗卫生人员培养研究(1949-2018)》文中提出建国至今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中国地广人稀的新疆地区,农牧区人员分布广泛,疾病谱复杂,地方病突出,老百姓就医难,种种困难下医疗卫生事业依然能保持较快发展,离不开国家资金政策上的支持,离不开全国各地医疗工作者的支援,离不开新疆医疗卫生事业人才队伍的砥砺前行。新疆医疗卫生人员培养主要依靠新疆高等医药院校和中专卫校,在现已有的两所高等院校里,新疆医科大学连同六所附属医院,是新疆医学的教学中心、科研中心和服务中心,在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医科大学作为新疆建校历史最为悠久的医学高校,1956年至今已经向新疆社会输出医疗卫计人才近八万人,培养出的医疗卫生人才百分之九十都扎根新疆、服务新疆,尤其是少数民族卫计人员,对南疆三地州农牧区的基层医疗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本文第一部分说明了选题的原因和角度,梳理了关于新疆医疗人才培养相关论文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讨论改革开放前后新疆医疗人才的来源及其生存现状,提出新疆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第三部分梳理了新疆现有的医学高等院校发展轨迹及医疗人才培养情况。第四部分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通过个案分析21世纪以来高等院校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改革和创新,对农牧区医疗人才匮乏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旨在说明高等院校深化改革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引作用,医疗人才队伍的完善直接关系到新疆精准脱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王含柔[8](2019)在《重庆市采供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在对国内外采供血机构新进人员上岗前培训及在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对重庆市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现状、新进人员上岗前培训情况及在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立足重庆,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探寻重庆市采供血机构新进和已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模式。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利用各大数据库与相关网站资源,收集国内外采供血机构人员培训相关文献、报告等资料。2.专家咨询法:通过咨询10位采供血领域的专家和11位卫生管理领域的专家,对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设计的合理性提出了建议,并对后期培训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咨询论证。3.问卷调查法:向重庆市17家采供血机构发放并收回自行设计的《重庆市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包括采供血机构人员专业、学历、职称、及是否在编等信息。回收的17份调查表均为有效表格,分别来自1家血液中心、6家中心血站与10家中心血库。4.深度访谈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重庆市5家具有代表性的采供血机构进行了深度访谈,5家机构分别为重庆市血液中心、采血量最大和最小的2家中心血站、独立和非独立法人的2家中心血库,访谈对象为参与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各级管理者,补充调查表中数据所不能反映的信息,并对后期模式的构建提供建议,如培训主体、培训内容、考核方式及保障措施等培训要素。5.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编码,利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论1.重庆市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人员学历总体上偏低,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不足49.21%;无输血医学专业人员;人员非编比例较高(43.65%);中级职称比例偏低(27.69%),高级职称稀缺(10.16%)。2.重庆市采供血机构新进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效果欠佳;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不规范;培训考核不严格,形式化问题较严重。3.重庆市采供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机构自行组织培训,内部师资素质较低;培训形式单一,以自学和内部学习为主;培训内容不规范;无培训考核。模式构建培训目标:新进人员的培训目标是使受训者能够完成入职前准备,明确掌握相应的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目标是使受训者能够跟随采供血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具备专业发展相关的素质;培训主体: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基地:重庆市血液中心;培训师资:需具备师资合格证书,并且具有相关专业五年以上工作经历、熟悉相关岗位操作规程、有一定的培训与授课经验等条件;培训对象:新进人员培训的对象是新进与转岗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时间:新进人员培训为3个月(12周),继续医学教育为每年至少80学时;培训形式:集中授课、计划性自学、科室轮转等;培训内容: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考核:新进人员培训考核包括出勤、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等,继续医学教育考核可选择提交培训心得、闭卷笔试、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等。培训保障包括制定管理制度、建立培训档案、培训经费保障。

徐克前[9](2017)在《检验医学教育:挑战与机遇》文中提出检验医学正经历最快速的发展,正从医学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检验医学已经成为循证医学的重要组成、转化医学的重要途径和精准医学的核心。这些新的进展为检验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检验医师、医学检验科学家和适应个体化医学需要的人才将是检验医学教育工作者今后面临最紧迫的任务。

蒋继彪[10](2017)在《中医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国家距离视角的分析》文中提出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对生命及其与自然关系认知智慧的典型代表,已经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纵观近代中西文化及科学交流史,中医是我国真正对西方社会和科技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积极推动中医走向世界,对彰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动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中医在大多数国家仍处于补充和替代地位,面临的法律、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壁垒,影响了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影响了中医国际化的进程。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医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医国际化的发展概况分析、中医国际化的五大资源与国家距离的理论分析、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及中医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出加快推进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策略。相关主要内容如下:(1)中医国际化的发展概况分析从已开展的中国际化工作、已签署的政府间合作协议、已出台的中医国际化政策,以及已具备的中医国际化基础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内中医国际化的实践,从中医教育、中医从业人员、中医科研,以及中医立法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外中医发展概况;总结了目前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具有的四大特点:①中医教育蓬勃发展,形成三种主要范式;②中医临床广泛开展,但以针灸临床为主;③中医科研逐步开展,呈现良好发展势头;④中医立法缓慢推进,但前景呈乐观趋势。(2)中医国际化的五大资源与国家距离的理论分析从供给侧分析中医国际化具备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以及生态资源优势,从需求侧分析中医国际化面临的文化、行政、地理和经济距离。基于意义建构理论,通过对中医药的卫生、科技、以及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减少或消除中医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文化距离、行政距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3)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从文化距离、心理距离、制度距离、管理距离、经济距离,以及地理距离等六个方面,对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东西方医学的文化差异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②中医的核心诊疗方法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③中医疗效的心理信任度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④东道国的卫生制度支持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⑤东道国的政策支持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⑥中医药规范化管理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⑦国际中医机构管理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⑧中医诊疗费用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而其他变量的影响则不显着。(4)中医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目前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内的问题主要涉及标准化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翻译问题、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国际化人才问题等五个方面,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国外的问题则主要涉及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尚未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中医蓬勃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拓展、国外中医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国外中医从业者的临床诊疗能力有待提高、中医的话语权问题,以及针灸的西化问题等六个方面,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5)加快推动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策略基于政府主管部门、中医行业组织和中医机构,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快推动中医国际化发展的策略。政府需要加强与国外政府间以及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营造有利于中医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医行业组织需要发挥行业组织的独特作用,加强中医药标准化以及中医国际认证等方面的工作。中医机构则需要发挥其在中医国际化过程中的角色主体作用,通过充分发挥中医临床疗效优势、大力开展中医国际教育、深入开展高水平中医科研合作,以及推动中医跨文化传播等,加快推进中医国际化的进程。

二、21世纪医学检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指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医学检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比较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比较研究法
    3 结果
        3.1 不同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概述
        3.1.1 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21 世纪医生培养目标研究
        3.1.3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3.1.4 英国《明日的医生》(Tomorrows Doctors)-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3.1.5 澳大利亚医学理事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评估与认证标准》
        3.1.6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3.2 不同国家医师岗位胜任力框架的概述
        3.2.1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
        3.2.2 加拿大专科医师胜任素质框架
        3.2.3 英国医学总会(GMC)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
        3.2.4 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通用模型
        3.3 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及医师胜任模型框架的比较
        3.3.1 不同国家地区医学教育标准比较
        3.3.2 不同国家、组织医生岗位胜任力框架标准的比较
    4 讨论
        4.1 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的比较研究
        4.1.1 国内、外主要发达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比较
        4.1.2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2016 版与2008 版内容的比较
        4.2 国内、外医生岗位胜任力框架比较研究
    5 结论
第二部分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行为事件访谈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专家讨论法
        2.3 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2.4.1 准备工作
        2.4.2 现场调查
        2.4.3 录入
    3 结果
        3.1 胜任力指标池的初步构建
        3.2 行为事件访谈
        3.2.1 人群基本资料
        3.2.2 访谈时间与访谈录音文本分析
        3.2.3 编码者平均编码结果分析
        3.2.4 文本长度与胜任特征频次、平均分数、最高等级分数相关
        3.2.5 胜任力特征分析
        3.3 专业教师对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指标重要性评价
        3.3.1 调查人群一般情况
        3.3.2 专业教师调查表的信度分析
        3.3.3 专业教师调查表的效度分析
        3.4 专家组对胜任力模型条目的讨论结果
        3.5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胜任力岗位胜任力初步模型
        3.6 专业教师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重要性得分分析
        3.6.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重要性得分分析
    4 讨论
        4.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模型构建
        4.1.1 行为事件访谈结果分析
        4.1.2 胜任力模型初步框架的构建
        4.1.3 教师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评价阶段
        4.1.4 模型构建中专家组讨论阶段
    5 结论
第三部分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验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2.1 问卷调查
        2.2.1 因子分析
        2.3 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2.4.1 准备工作
        2.4.2 现场调查
        2.4.3 录入
    3 结果
        3.1.1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人群一般资料
        3.1.2 量表的信度分析
        3.1.3 量表的效度分析
    4 讨论
        4.1 量表的信度
        4.2 量表的效度
        4.3 模型的局限性
        4.4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与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比较分析
    5 结论
第四部分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和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2.1 问卷调查
        2.2.2 小组讨论
        2.3 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2.4.1 准备工作
        2.4.2 现场调查
        2.4.3 录入
    3 结果
        3.1 临床医生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分析
        3.1.1 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自我评价的得分分析
        3.1.2 不同人群对临床医生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评价得分比较
        3.1.3 不同性别住院医师对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得分分析
        3.1.4 不同职称临床教师对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得分分析
        3.2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3.2.1 培养目标
        3.2.2 课程设置
        3.2.3 教学方法
        3.2.4 考试评价
        3.2.5 临床实习
        3.2.6 招生与就业
    4 讨论
        4.1 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自我评价得分分析
        4.2 不同人群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评价的比较
        4.3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
        4.3.1 .培养目标方面
        4.3.2 课程设置方面
        4.3.3 教学方法方面
        4.3.4 教育评价方面
        4.3.5 临床实习方面
        4.3.6 招生与就业指导方面
        4.3.7 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附录2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表(初测版)
    附录3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表(修订版)
    附录4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现状调查表
    附录5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表(住院医师版)
    附录6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表(临床教师版)
    附录7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表(护士版)
    附录8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我国药师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面临普遍的用药安全问题
        二、药师在保障用药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药师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法律制度的保障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与分析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药师的职业溯源与角色演化
    第一节 国际药师的职业溯源与角色演化
        一、国际药师的职业溯源
        二、国际药师的角色演化
        三、药师药学服务角色的逐渐认可
    第二节 我国药师的职业溯源与角色演化
        一、我国药师的职业溯源
        二、我国药师的角色演化
        三、我国药师的角色仍处于转型时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境)外药师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美国药师法律制度研究
    第二节 英国药师法律制度研究
    第三节 日本药师法律制度研究
    第四节 新加坡药师法律制度研究
    第五节 台湾地区药师法律制度研究
    第六节 国(境)外药师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药师立法模式的比较
        二、药师管理机构的比较
        三、药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比较
        四、药师注册制度的比较
        五、药师职责的比较
        六、药师继续教育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现行药师法律制度研究
    第一节 我国药师法律制度的历史维度考察
        一、近代药师法律制度概况
        二、现代药师法律制度概况
    第二节 我国现行药师法律制度及其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一、药师法律制度的双轨制
        二、药师法律制度的重立法、轻实施
        三、药师资格准入门槛较低
        四、药师注册制度存在问题
        五、药师职责发挥有待提升
        六、药师继续教育有待落实
        七、药师行业协会作用有待发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药师立法的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药师立法的法理基础
        一、法理学基础
        二、伦理学基础
        三、法社会学基础
    第二节 药师立法调整的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属性
        二、法律关系主体
        三、法律关系客体
        四、法律关系内容
    第三节 药师立法的基本理念
        一、管理论——以日本、台湾地区的药师法为代表
        二、控权论——以英美国家的药师法为代表
        三、平衡论——我国药师立法应采取的基本理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药师立法之主要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药师立法之总则性问题
        一、药师立法之法律名称
        二、药师立法之立法目的
        三、药师立法之法律调整范围
        四、药师立法之分级管理
    第二节 药师立法之管理主体问题
        一、药师立法之行政管理主体
        二、药师立法之行业自律主体
    第三节 药师立法之资格准入问题
        一、药师立法之资格准入专业限定
        二、药师立法之资格准入学历与实践要求
        三、药师立法之药师助理的资格准入
        四、药师立法之现行药学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定
        五、药师立法之民族药类药师的资格准入
    第四节 药师立法之药师注册问题
        一、药师立法之注册范围
        二、药师立法之药师兼职
        三、药师立法之药师多点执业
    第五节 药师立法之药师的权利与义务问题
        一、药师立法之药师权利
        二、药师立法之药师义务
    第六节 药师立法之继续教育问题
        一、继续教育机构的认证
        二、继续教育的学分认定
        三、继续教育与专科药师认定
    第七节 药师立法之法律责任问题
        一、药师立法之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
        二、药师立法之行政主体的法律责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
    第四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师法》(建议稿)
附录二:药师立法专家座谈及相关记录
附录三:药师立法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四:药师立法专家访谈记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执业规范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健康体检
        2.1.2 健康体检机构
        2.1.3 健康体检执业规范性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市场失灵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3 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执业规范性现状
    3.1 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发展概况
        3.1.1 健康体检部门设置逐渐实现相对独立
        3.1.2 健康体检项目持续完善,高新诊断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3.1.3 健康体检行业服务特征不断突显
        3.1.4 社会资本进入健康体检行业并发展壮大
        3.1.5 健康体检执业行为规制不断健全
        3.1.6 执业行为监管格局日益完善
    3.2 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执业规范性现状
        3.2.1 资料和方法
        3.2.2 健康体检机构情况
        3.2.3 卫生技术人员情况
        3.2.4 体检用仪器设备情况
        3.2.5 不规范执业行为的投诉举报情况
        3.2.6 不规范执业行为的行政处罚情况
4 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执业规范性主要问题
        4.1.1 社会办机构体检医师队伍较为薄弱
        4.1.2 技术规范执行存在薄弱环节
        4.1.3 外送检验操作流程和质控标准缺失
        4.1.4 健康体检项目确定的科学性不足
        4.1.5 出具不实体检报告情况时有发生
    4.2 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执业规范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健康体检市场竞争不充分
        4.2.2 健康体检医师资源分布不均衡
        4.2.3 信息不对称阻碍实施有效监督
        4.2.4 健康体检服务利益相关方监管参与不足
        4.2.5 专业技术标准的制定跟不上发展需求
        4.2.6 健康体检服务发展瓶颈未有效突破
5 国外提高健康体检执业规范性的经验借鉴
    5.1 西方部分国家提高健康体检执业规范性的经验
        5.1.1 美国提高健康体检执业规范性的经验
        5.1.2 英国提高健康体检执业规范性的经验
        5.1.3 德国提高健康体检执业规范性的经验
        5.1.4 日本提高健康体检执业规范性的经验
    5.2 对上海健康体检行业规范发展的借鉴
        5.2.1 明确和保障公民健康体检基本权利
        5.2.2 建立健康体检服务相关健康保险制度
        5.2.3 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协同的监管机制
        5.2.4 建立适应健康体检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5.2.5 发展健康管理为健康体检行业升级提供空间
6 提升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执业规范性的对策
    6.1 强化政府主导规范执业行为
        6.1.1 转变政府管理理念
        6.1.2 增强相关部门协作
        6.1.3 推进健康体检行业信息化建设
        6.1.4 调整健康体检从业者规制
    6.2 促进多元主体发挥协同作用
        6.2.1 赋权行业组织强化行业自律
        6.2.2 引导执业主体积极参与治理
        6.2.3 加强信息公示促进社会监督
    6.3 优化健康体检监管措施
        6.3.1 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
        6.3.2 提升监督监测预警能力
        6.3.3 加大严重违法行为惩戒力度
    6.4 积极促进健康体检行业发展升级
        6.4.1 发展健康保险,提供稳定支付基础
        6.4.2 构建执业联合体,提高服务质量
        6.4.3 发展健康管理教育,保障高水平人力资源供给
        6.4.4 提升公众健康素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上海市健康体检执业规制体系
    B: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状况调查问卷
    C: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执业规范性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D:访谈对象信息表
致谢

(4)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调查法
        (三)比较研究法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一、医师职业概述
        (一)医师职业概念
        (二)医师职业特点
        (三)医师应承担的角色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一)医学人文概述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三)医师人文素养的结构
        (四)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一)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意义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涉及的关系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模式
第三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
    一、中国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一)儒家人文思想
        (二)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三)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二、西方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一)西方人文思想
        (二)西方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
        (一)成人学习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第四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
    三、讨论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整体良好
        (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五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一、发达国家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一)美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二)英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三)新加坡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二、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一)台湾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二)香港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第六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一、加强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
        (一)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
    二、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
        (一)媒体引导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三、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
        (一)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二)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三)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四)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四、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
        (一)树立医师人文精神
        (二)实践叙事医学
        (三)投身志愿服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及培育现状调查(医师版)
附录2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调查(患者版)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5)高中生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包的开发与使用要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情况
        1.3.2 国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动态及实施情况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职业
        1.4.2 职业生涯
        1.4.3 职业生涯规划
        1.4.4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4.5 资源包
        1.4.6 生物教育资源包
    1.5 理论基础
        1.5.1 霍兰德职业类型论和职业兴趣理论
        1.5.2 帕森斯人职匹配理论
        1.5.3 素质冰山模型
        1.5.4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步骤
2 高中生物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调查目的
    2.2 调查对象
    2.3 调查方法及工具
    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2.5 调查结论与思考
3 “分子与细胞”模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包的设计开发
    3.1 设计原则
        3.1.1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3.1.2 实用性原则
        3.1.3 生成性原则
        3.1.4 趣味性原则
        3.1.5 自主性原则
        3.1.6 实践性原则
        3.1.7 直观性原则
        3.1.8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1.9 客观性原则
    3.2 资源包的来源和内容选择
        3.2.1 教材方面的来源与选择
        3.2.2 书籍、文献资料方面的来源与选择
        3.2.3 网络方面的来源与选择
        3.2.4 相关专家、老师方面的来源与选择
    3.3 资源包的建设过程
    3.4 课例设计思路
        3.4.1 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3.4.2 课外活动设计思路
        3.4.3 主题班会设计思路
    3.5 “分子与细胞”模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包的整合与呈现
        3.5.1 整合目的
        3.5.2 整合方式
        3.5.3 整合呈现
4 高中生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包使用要点
    4.1 课堂教学设计使用要点
    4.2 课外活动方案使用要点
        4.2.1 社会考察活动方案使用要点
        4.2.2 阅读活动方案使用要点
    4.3 主题班会方案使用要点
5 结论、不足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2.1 本研究的不足
        5.2.2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中生物学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B 高中生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包
致谢

(7)新疆医疗卫生人员培养研究(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2 新疆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状况
    2.1 研究内容范围界定
    2.2 改革开放前新疆医疗卫生人员队伍构成
        2.2.1 中医人才队伍
        2.2.2 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
        2.2.3 西医人才队伍
        2.2.4 护理人才队伍
    2.3 改革开放至今新疆医疗卫生人员规模扩大
3 新疆医疗人才培养机构的发展
    3.1 高等医药院校的设置
        3.1.1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医学院)
        3.1.2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3.1.3 新疆地区卫生学校
    3.2 实习基地建设——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
    3.3 相关制度建设
4 新疆医学高等教育改革及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养
    4.1 新疆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
        4.1.1 调整专业布局、课程体系改革
        4.1.2 实践体系改革
        4.1.3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就业调查
    4.2 加强农牧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
        4.2.1 对基层在职医疗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4.2.2 对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进行了改革
        4.2.3 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
        4.2.4 加强了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
5 新疆医疗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5.1 新疆医疗人才存在的问题——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
        5.1.1 高层次人才匮乏
        5.1.2 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
        5.1.3 创新创业教育缺乏
    5.2 新疆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前景展望
        5.2.1 医疗人才扎根新疆,服务新疆,助力脱贫攻坚
        5.2.2 建设医疗服务中心,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5.2.3 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础
6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8)重庆市采供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国内采供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现状
    3 国内外采供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研究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研究内容
    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重庆市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及培训现状
    1 重庆市采供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现状
    2 重庆市采供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前培训现状
    3 重庆市采供血机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现状
第三章 重庆市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重庆市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2 重庆市采供血机构新进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培训中存在问题
    3 重庆市采供血机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问题
第四章 重庆市采供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模式
    1 新进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前规范化培训模式
    2 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培训模式
    3 培训保障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 主要的研究结论
    2 本研究的特色之处
    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中医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国家距离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2.1 国际化理论综述
    2.2.2 中医国际化的文献综述与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国家距离理论
    2.3.2 软实力理论
    2.3.3 跨文化传播理论 第三章 中医国际化的发展概况
3.1 国内中医国际化实践
    3.1.1 已开展的中医国际化工作
    3.1.2 已签署的政府间合作协议
    3.1.3 已出台的中医国际化政策
    3.1.4 已具备的中医国际化基础
3.2 国外中医国际化发展状况
    3.2.1 中医教育
    3.2.2 中医从业人员
    3.2.3 中医立法管理
    3.2.4 中医科研
3.3 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医国际化五大资源与国家距离理论分析
4.1 从供给侧分析中医国际化具备的五大资源
    4.1.1 中医药是独特的卫生资源
    4.1.2 中医药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
    4.1.3 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
    4.1.4 中医药是优秀的文化资源
    4.1.5 中医药是重要的生态资源
4.2 从需求侧分析中医国际化面临的四大距离
    4.2.1 文化距离
    4.2.2 行政距离
    4.2.3 经济距离
    4.2.4 地理距离
4.3 意义建构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4.3.1 意义建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4.3.2 意义建构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4.3.2.1 创造性转化的涵义
    
4.3.2.2 中医药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5.1.1 理论基础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5.2.1 调查问卷设计前的专家访谈
    5.2.2 调查问卷的设计指导思想
    5.2.3 调查问卷的变量的测量量表
5.3 调查问卷的收集与整理
    5.3.1 调查问卷的收集
    5.3.2 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
    5.3.3 研究变量体系的说明
5.4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5.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5.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5 假设检验
    5.5.1 潜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5.5.2 回归分析
5.6 结果与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医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6.1 国内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6.1.1 标准化问题
    6.1.2 知识产权问题
    6.1.3 翻译问题
    6.1.4 自身发展中的问题
    6.1.5 国际化人才问题
6.2 国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6.2.1 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尚未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
    6.2.2 中医蓬勃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拓展
    6.2.3 国外中医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6.2.4 国外中医从业者的临床诊疗能力有待提升
    6.2.5 中医的话语权问题
    6.2.6 针灸的西化问题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加快推进中医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7.1 基于政府部门的宏观策略
    7.1.1 加强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缩小不同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
    7.1.2 加强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营造有利于中医发展的国际环境
7.2 基于中医行业组织的中观策略
    7.2.1 夯实国内中医药标准化基础工作,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订
    7.2.2 建立中医国际认证中心,加强对国外中医机构的标准化管理
    7.2.3 发挥中医行业组织在中医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独特作用
7.3 基于中医机构的微观策略
    7.3.1 发挥中医临床疗效优势,提高国外民众的心理认同
    7.3.2 以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为抓手,建设好海外中医药中心
    7.3.3 大力开展中医国际教育,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
    7.3.4 深入开展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揭示中医科学内涵
    7.3.5 推动中医跨文化传播,提高国外民众的文化认同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国际化典型案例分析 附录2: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21世纪医学检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指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现状调查研究[D]. 张阳.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2]我国药师立法问题研究[D]. 喻小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3]上海市健康体检行业执业规范性问题研究[D]. 唐燕. 东华大学, 2020
  • [4]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D]. 孙宏亮.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7)
  • [5]高中生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包的开发与使用要点研究[D]. 闫鹏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我国检验学科70年的发展变化与展望[J]. 王成彬.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9(08)
  • [7]新疆医疗卫生人员培养研究(1949-2018)[D]. 柯榕.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8]重庆市采供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研究[D]. 王含柔. 重庆医科大学, 2019(12)
  • [9]检验医学教育:挑战与机遇[J]. 徐克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7(11)
  • [10]中医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国家距离视角的分析[D]. 蒋继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21世纪医学检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指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