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经》相关中风病病因病机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于彩云[1](2021)在《基于仲景外风学说的中风病五脏虚体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从中医体质学角度出发,探求病理体质状态下中风病五脏虚体质特点。结合临床调研,研究罹患中风病人群的五脏虚易感体质及其临床特点,探讨分析五脏虚损与中风病发病的关系,并从治未病角度结合五脏虚体质,为中风病的预防和后期调护提供临床依据和借鉴。方法:运用理论研究与临床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五行学说和病理体质学说为指导,对中风病患者进行中医五脏虚体质量表测评,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发现103例中风病患者的五脏虚体质依次是肝虚体质、肾虚体质、心虚体质、脾虚体质及肺虚体质(p<0.05);相关或相兼体质中,心虚体质与肺虚体质、肝虚体质与肾虚体质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p<0.05);性别、吸烟状况、饮酒状况、BMI及病程下的体质分类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相关因素分析中,年龄会导致肺虚体质及肾虚体质的形成,饮酒及超重会导致心虚体质的形成(p<0.05)。结论:1.以《金匮要略》病因学说为指导,探究中风病的发病学说,认为内因是中风病主因,研究五脏虚体质是分析内因的有效方法。2.中风病危险体质依次是肝虚体质、肾虚体质、心虚体质、脾虚体质及肺虚体质。3.体质的研究可以从病因学角度探究疾病倾向,在治未病及康复指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高喜旺[2](2021)在《《内经》中风相似病症及吉林省延吉市中风发病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对《内经》中风相似病症理论以及《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中风因机证治的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以此为理论基础,探索吉林省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探索五运六气规律及气象要素对地域性中风相似病症发病的影响,以期为延吉市中风发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资料及新思路。方法:1.理论研究以古籍数据挖掘为主,对《黄帝内经》及《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记载中风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因机证治理论研究。2.建立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朝医医院、延边中医院2004年1月21日——2014年1月20日共10年入院病例中风发病数据库及同期气象资料数据库。3.运用描述性统计、完全随机设计R×C表资料的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法、非参数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法等统计学方法,探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1.《黄帝内经》及《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中风相似病症理论研究:(1)明确《内经》对中风病名及中风相似病症的论述,发现五运六气及气候变化易于导致中风相似病症发病。(2)阐明《内经》中风相似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原则,并且在现有的辨治中风的基础上明确了五运六气方面的因机证治。(3)明确《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的中风病名范围、症状表现、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将中风的辨治集中在我们现在论述的脑血管疾病范围。2.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研究:(1)中风发病数在岁运太过不及、主气的不同时段存在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十天干循环的岁运年中,癸年、壬年、辛年、庚年为中风的高发年份;在主气六步时段中,太阳寒水、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太阴湿土为中风的高发时段。故中风发病主要受发病年份岁运属性为寒、风、湿、燥的影响,亦受到发病所处主气时段属性为寒、热、燥、湿的影响。(2)中风发病与同期气象要素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中风发病与同期气象要素中日照差、平均风速、最高气压、最低气压相关,且与平均风速呈正相关,与最高气压、最低气压、日照差呈负相关;中风发病与运气同化之岁气象要素中平均风速、最高气压、最低气压、相对湿度相关,且与平均风速呈正相关,与最高气压、最低气压、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中与中风发病相关性最高的气象要素为最高气压。(3)中风发病与不同运气时段气象要素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在多个天干时段影响中风发病的气象要素为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在多个不同岁运时段影响中风发病的气象要素为最高气压、最低气压;在多个主运、主气时段影响中风发病的气象要素均为平均风速、最高气压、最低气压;在多个不同客气时段影响中风发病的气象要素为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结论:1.通过对《内经》中风相似病症分析可知,不同运气及气候条件易于导致中风发病。其中岁运太过不及、五运郁发、客主加临、六气司天在泉、六气胜复、客主相胜等运气变化与中风发病密切相关。2.《内经》中风相似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原则对中风审因论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在现有的辨治中风的基础上提出了运气病机及治则治法。3.根据《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中风因机证治的研究,明确了中风病名范围、症状表现、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将中风的辨治集中在我们现在论述的脑血管疾病范围。4.中风发病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其高发规律。中风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其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5.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密切相关。其中岁运太过不及、主气时段运气属性变化易于导致中风发病。6.中风易于在气候剧烈变化的运气同化年份发病。其中易于导致气候剧烈变化的运气同化年份有天符、同天符、太乙天符之年。7.不同运气时段导致中风发病而发挥作用的气象要素各不相同,但12种气象要素中气温、气压、风速、湿度的骤然变化对中风发病影响最大。
袁伟渠[3](2021)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价“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和“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深圳市中医院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队列,以“调任通督”针刺法作为暴露因素,按照是否使用针刺治疗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康复训练联合基础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任通督”针刺法,疗程共为6周,留存治疗前后粪便标本。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改良Rankin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对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招募非中风志愿者,采集肠道粪便标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样本库中抽取30份粪便样本,分析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的肠道菌群差异;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抽取中医证型所占比重最高的两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治疗前后针刺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变化特点,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治疗前针刺组(n=127)与对照组(n=56)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SS-QO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级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NIHSS评分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NIHSS评分比较及治疗前后组间差值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Barthel指数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SS-QOL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SS-QOL评分、SS-QOL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评级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平均秩和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缺血性中风患者(n=30)与非中风人群(n=30)肠道菌群优势菌门构成一致,但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存在显着性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肠道菌群优势菌属构成不一致,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属共有5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缺血性中风患者53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肠道菌群优势菌门、优势菌属构成一致,优势菌门、优势菌属相对丰度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两个罕见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差异的菌属共有1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气虚血瘀证7个潜在生物标记物,痰瘀阻络证20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门共有2种、菌属共有18种。应用DESeq2差异表达分析,针刺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显着下调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4个菌门;显着上调氨基酸球菌属、巨球型菌属、巨单胞菌属等17个菌属,显着下调放线菌属、魏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等20个菌属。治疗后针刺组(n=18)与对照组(n=18)组间比较,显着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未分类的拟杆菌门,显着下调霍尔德曼氏菌。应用肠道菌群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治疗后针刺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共有353个蛋白基因存在显着差异,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溶酶体、糖胺聚糖降解、糖鞘脂的生物合成-神经节系列、细胞抗原、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单纯常规疗法,更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更能显着降低中风患者的残障残疾水平,且安全性良好。2、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有益菌属相对丰度显着低于非中风人群,如Blautia菌属、罗斯拜瑞氏菌属、粪杆菌属等,存在区别缺血性中风患者和非中风人群的潜在生物标记物。3、缺血性中风患者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存在区别不同中医证型的潜在生物标记物。4、“调任通督”针刺法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和抑制溶酶体代谢可能是“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刘思宇[4](2021)在《“益阴解郁”针法治疗阴虚火旺型中风后失眠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针对阴虚火旺型中风后失眠患者分别施以“益阴解郁”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探讨两种不同方案的差异,同时探究“益阴解郁”针法治疗阴虚火旺型中风后失眠的作用机理,对该针法做出客观性的评价,进而找出对阴虚火旺型中风后失眠患者疗效更为突出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72例病例均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就诊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均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并明确知情同意。依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在予以针灸科常规治疗及“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治疗组采取“益阴解郁”针刺法,即太冲双、中封双、太溪双、复溜双、大陵双、百会、四神聪;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法,即照海双、申脉双、神门双、安眠双;两组患者均每天接受治疗1次,每周6次,周日休息,共14天,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本研究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自评量表(SRSS)作为评估患者睡眠情况的观察指标,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作为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观察指标,利用中医证候量表作为评估患者中医症状的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天后对患者作出评价,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版)中制订的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后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研究数据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显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PSQI量表评分比较:(1)子项比较:两组患者施治前与施治后组内进行比较,各子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组间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子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子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总分比较:两组患者施治前与施治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施治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RSS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施治前与施治后组内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施治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NIHSS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施治前与施治后组内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施治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1)子项比较:两组患者施治前与施治后组内比较,各子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施治后组间比较,“入睡困难”、“手足心热”及“头晕耳鸣”三子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子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总分比较:两组患者施治前与施治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施治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5.临床疗效的评价:“益阴解郁”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8.24%,痊愈率为17.65%;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5.29%,痊愈率为11.76%,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阴解郁”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睡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益阴解郁”针刺法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法;2.“益阴解郁”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中医症状;且“益阴解郁”针刺法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具有显着性优势;3.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4.“益阴解郁”针刺法在缓解患者睡眠障碍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利用。
胡明哲[5](2021)在《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一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目的:(1)通过对电子病案系统10年的信息回顾,总结广东地区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点以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对比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2)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platelets to lymphocytes,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ratio of lymphocyte to monocyte,LM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ratio of monocytes to HDL cholesterol,MHR)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等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挖掘简便、直观、稳定的血清学预测指标。方法:(1)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的电子病案资料。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3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3组;(2)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四诊、证候要素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上述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对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并判断其最佳切入点。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纳入 649例sICAS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发病节气以立秋、夏至以及秋分为主;个人史以吸烟史为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为轻度或中度缺损;(2)所有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中度及重度狭窄为主;责任血管Mori分型以A型为主;脑白质病变程度多为轻度;(3)所有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痰瘀血、肝阳上亢及气虚痰瘀证为主;舌象以淡暗舌、暗红舌及暗紫舌为主;苔象以白腻苔、黄腻苔及薄白苔为主;脉象以弦滑脉、数脉及弦脉为主;证候要素则以痰、瘀、风为主;(4)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性别、责任血管Mori分型(A、B、C型)、脑白质病变分级(0、1、3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火痰瘀、气虚湿热痰阻证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时间、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是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B=0.301,P=0.006;B=0.330,P=0.002);(6)神经功能轻度及中度缺损的sICAS患者在合并糖尿病病史、责任血管Mori分型(B型)、脑白质病变分级(1级)、合并颈动脉斑块、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以及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MHR、AIP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高 NLR 比值(B=0.504,P=0.000)、高 LMR比值(B=0.293,P=0.008)以及合并糖尿病病史(B=1.055,P=0.009)、高甘油三酯(B=1.477,P=0.033)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B=0.093,P=0.000)等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提示高NL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00);而高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低(P=0.489)。结论:本回顾性分析的主要研究结果提示广东地区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瘀、风为主;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病史、高甘油三酯、高同型半胱氨酸以及高NLR、LMR 比值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NLR 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研究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目的:通过实施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以期更新循证医学依据,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包括 CENTRAL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重庆VIP等数据库。纳入报告了多变量调整优势比(odds ratios,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自数据库成立至2020年4月。利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同时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风险评估。结果:(1)共纳入24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观察性研究,其中17项为病例对照研究,7项为队列研究。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1.52(1.31-1.77)];(2)亚组分析结果提示研究类型、患者背景、Hp检验方式以及国家地域差异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研究之间存在较大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脑卒中分型及Hp感染检测手段为分组依据进行亚组分析的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2.69(1.63-4.44)];而IgG抗体阳性及CagA抗体阳性的Hp感染均与IS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95%CI)=2.09(1.23-3.56);OR(95%CI)=1.42(1.18-1.70)];(3)尽管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I2=65.8%,P=0.000),但敏感性分析提示效应量合并结果稳定,并且漏斗图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P=0.112)。结论:Hp感染与IS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但Hp感染与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三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基于Meta分析结论,通过前瞻性病例系列分析的形式,进一步评价Hp感染与广东地区sICAS患者发病特点及其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之间的相关性,为sICAS患者的病因防治、中医证候辨证思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三组;根据Hp毒力菌株感染情况将入组患者分为I型感染、II型感染及Hp阴性三组;(2)收集入组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等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征差异以及Hp感染与各类临床资料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共筛选纳入148例sICAS患者,其中颅内动脉轻度狭窄者49例,中度狭窄者27例,重度狭窄者72例;HpⅠ型感染者88例,Ⅱ型感染者12例,Hp阴性者48例;所有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证、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以阴证类为主;(2)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职业为农民、Hp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狭窄组在职业为农民、Hp 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与轻度狭窄组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Hp感染分型的3组患者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的人数构成比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p Ⅰ型感染组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 Ⅱ型感染组在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oA1/ApoB比值及Hp Ⅰ型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p感染程度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B=0.959,P=0.038)。结论:Hp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感染程度越重,狭窄程度越高。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及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则以阴证类为主。
陈丽斌[6](2021)在《基于“脉腑”与“脾脉相关”理论探讨中风病脑脉燥变机制及健脾益智法调节MCAO大鼠内皮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理论研究部分目的:旨在从脑脉的部位和生理特点的角度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脑脉燥变的机制及防治方法。通过梳理中医脉腑理论,探讨脾脉相关的内涵,分析IS的病位特点,提出中风“燥”之因机说,阐明IS的基本病理与脾关系密切,确立脾虚而脉燥在IS病理变化中的主导地位,总结出健脾益智法可以通过健脾润脉祛燥改善脑脉燥变,达到治疗IS目的的理论依据。方法:梳理中医脉腑理论以及脾脉相关的理论认识,分析脑脉的部位和生理特点,利用“取象比类”这一中医学原创思维,从“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内燥病机理论深入探讨以脾虚为主导的脑脉燥变与IS的内在联系,结合健脾益智汤的组分、组方分析和导师团队的前期研究基础,为健脾益智法从健脾润脉祛燥角度治疗IS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脉腑有常与变的生理特性。2.脾脉之间有着“以营为基、以濡为性、摄血纳津、以脾统脉”的相关深层内涵。3.脑脉因其独特的部位及生理特点,存在着易燥易变的局部病变机制,以脾虚为主导的脑脉燥变是中风病的基本病理和深危病机特点。无论是从脾之太阴濡脉、脾之藏营养脉、脾之散精通脉的机理,还是现代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都可为健脾润脉祛燥论治IS提供充分的依据。健脾益智汤的药物组分含有对IS有效的成分,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都有良好收效。实验研究部分目的:通过复制SD大鼠MCAO模型,采用神经功能受损评分、硝酸还原酶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酶联免疫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Western印迹杂交法,旨在观察血管内皮生物活性物质、生长因子、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探讨健脾益智法对改善内皮功能以及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模型组(Model)、盐酸法舒地尔组(Hydrochloride fasudil,HF)、健脾益智组(JPYZ),采用Zea Longa法复制大鼠MCAO模型。Blank组给予标准饲料和自主饮水,其余各组术后清醒即开始给药,分别持续3天、7天、14天,14.4m L/kg/d,每日1次。HF组腹腔注射盐酸法舒地尔混悬液(14.4m L/kg/d),JPYZ组灌胃健脾益智汤(14.4m L/kg/d),Model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脑内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NOS、VEGF表达水平,ELISA检测VEGF含量,从内皮功能角度探讨健脾益智汤改善模型大鼠内皮功能的可能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hoA mRNA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ROCK2蛋白含量,从RhoA/ROCK2通路探讨健脾益智汤对模型大鼠内皮功能的可能调节机制。采用神经功能受损评分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Caspase-3的表达,从神经功能受损及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健脾益智汤改善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可能机制。结果:1.NO、eNOS、VEGF检测:与Blank组比较,Model组的NO、e NOS、VEGF水平升高,差异显着(P<0.01);与Model组比较,HF组、JPYZ组的NO、eNOS、VEGF(免疫组化法)的水平升高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和JPYZ组对NO、eNOS、VEGF的影响趋势大致相同,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疗效越好。2.RhoA mRNA、ROCK2检测:与Blank组比较,Model组的Rho A m RNA、ROCK2水平升高,差异显着(P<0.01);与Model组比较,HF组、JPYZ组的Rho A mRNA、ROCK2水平降低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和JPYZ组对Rho A、ROCK2均有抑制作用。3.神经功能受损评分和Caspase-3检测:与Blank组比较,Model组的神经功能受损评分、Caspase-3水平升高,差异显着(P<0.01);与Model组比较,HF组、JPYZ组的神经功能受损评分、Caspase-3水平均有降低,在14d时间点降低最为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和JPYZ组对神经功能受损评分和Caspase-3的影响趋势大致相同,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表现出更好的保护作用。结论:1.脉腑有常与变的生理特性。2.脾脉之间有着“以营为基、以濡为性、摄血纳津、以脾统脉”的相关深层内涵。3.脑脉因其独特的部位及生理特点,存在着易燥易变的局部病变机制,与心肾之水火不交、脾肺之燥湿不济皆有关系,但脾虚湿不济燥是其根本原因,以脾虚为主导的脑脉燥变是中风病的基本病理和深危病机特点。脑脉燥变可认为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脾之太阴濡脉、脾之藏营养脉、脾之散精通脉可达到脑脉祛燥防变的目的,从脾论治IS有理据可依。兼之健脾益智汤中的各个组分药物含有对IS有效的成分,其配伍应用能健脾润脉祛燥,改善内皮功能障碍,改善IS脑脉燥变的病理状态,减轻诸多病理因素的损害,同时调动脾气的作用以主动修复脑脉燥变的损伤,防止突发风症,对IS发挥整体的治疗作用。4.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方式成功复制了MCAO模型,健脾益智汤可有效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受损症状。5.健脾益智汤可能通过升高NO、eNOS、VEGF的水平,抑制RhoA、ROCK2和Caspase-3的活化,使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得以改善,达到保护作用。
黄鑫钰[7](2021)在《宋代以前中医古籍中外风理论治疗中风的证治规律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是通过整理先秦至宋代以来中医古籍中各医家以“外风致中”理论作为基础,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中风病的临证经验及常用方药,总结其拟方特色、探索用药规律,为今后对中风病的临证治疗及预防提供一些经验参考和循证依据。材料与方法:1.中医文献学研究检素方法:第5版《中华医典》全书汇聚了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历代中医学着作共1156部,将其作为中医文献的检索范围和主要工具,以“中风”、“卒中”、“半身不遂”、“瘫痪”、“薄厥”、“大厥”、“偏枯”、“偏风”、“风痱”等作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对宋代及以前中医古籍中治疗中风的相关条文资料进行全面的搜索、分类、整理。2.统计分析:将所收集到的古籍文献资料,筛选出“外风”理论有效方剂,在windows系统上,采用Excel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有效方剂的出处、时代及高频药物出现的频次、功效、四气、五味等进行频数统计、关联分析,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新方模拟分析。3.理论探索:将古籍文献中的内容结合中医中药理论对数据结果研究分析,总结古代医家对中风发病机制的理解以及在“外风”理论的影响下辨证论治的依据和遣方用药的证治规律。结 果:1.在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中,共检索出“外风”理论有效方剂189首,其中汉代效方2首,晋代效方2首,南北朝效方2首,唐代效方23首,宋代效方160首。以唐宋时期的医学着作占比最大,其总和占比超过90%,而其他时代较少。2.频数统计结果:189首“外风”理论有效方剂中,共涉及药物214种,药物使用总频次达2697次,其中使用频率位于前10位的药物为麻黄(128)、防风(123)、川芎(114)、桂枝(108)、附子(98)、甘草(88)、当归(80)、人参(76)、独活(65)、白术(60),在方药中所占比例依次是麻黄(67.7%)、防风(65.1%)、川芎(60.3%)、桂枝(57.1%)、附子(51.9%)、甘草(46.6%)、当归(42.3%)、人参(40.2%)、独活(34.4%)、白术(31.7%)。3.药物四气五味频数分析结果:189首外风理论有效方剂中,共涉及药物214种,药物五味中辛味药占比最多,其次是苦味药和甘味药,咸味药、酸味药与涩味药占比最少,所占比例依次是辛(40%)、苦(28%)、甘(26%)、咸(4%)、酸(1%)、涩(1%)。药物四气中以温性药物占比最多,寒性药物与平性药物次之,热性药物与凉性药物占比最少,所占比例依次是温(54%)、寒(19%)、平(17%)、热(7%)、凉(3%)。4.高频药物关联分析结果:在支持度个数:40;置信度:0.6的条件下,使用频次大于70的药物组合有:麻黄-川芎、麻黄-防风、麻黄-桂枝、川芎-防风、桂枝-防风、川芎-桂枝、麻黄-川芎-防风、麻黄-甘草、麻黄-川芎-桂枝、麻黄-桂枝-防风。出现频次依次是:99、97、88、86、84、79、75、71、71、71。5.新方模拟分析:在相关度:5;惩罚度:2的条件下,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聚类计算,得到新方组合共27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新方组合有:麦冬-熟地黄-丹参、熟地黄-石斛-丹参、川芎-石膏-麻黄、防风-人参-防己、黄芪-秦艽-远志、全蝎-乌梢蛇-僵蚕、五加皮-薏苡仁-牛膝。其中关联系数大于0.05的药物组合共有32组,关联较高的药对有:全蝎-天南星、麝香-僵蚕、全蝎-白花蛇、全蝎-牛黄、乌梢蛇-天麻、麝香-天麻、僵蚕-朱砂、乌梢蛇-牛黄、牛黄-天麻、全蝎-蝉蜕、麝香-天南星。结 论:1.“外风”理论有效方剂大多出自唐宋时期的医学着作。2.“外风”理论有效方剂在药物功效的选择上以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平肝息风药等“风药”与补虚药使用最为广泛,符合唐宋以前将“内虚邪中”作为中风病主要病机的认识。3.“外风”理论有效方剂在药物性味的选择上,以温性药物和辛味药物占比最多。4.将“外风”理论有效方剂中的药物聚类计算得到的新方组合中以麦冬-熟地黄-丹参、熟地黄-石斛-丹参的组合最具意义。
吴晓清[8](2021)在《加味四逆汤干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患者的代谢组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汤对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恢复期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借助质谱检测方法初步揭示本方疗效机制。方法:(1)收集2020年03月至2021年0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或住院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以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四逆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MRS评分,并根据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及相关监测指标进行安全性分析。(2)分别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中随机抽取各10名患者,在治疗的第28天凌晨空腹抽取的经肝素钠抗凝的静脉血5ml,对其进行血浆的质谱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PCA、OPLS-DA、显着差异内源代谢物的分析、通路分析的结果。结果:(1)对加味四逆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临床观察治疗效果主要有以下评估:(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NIHSS评分:经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下降(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MRS评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临床不良反应:使用加味四逆汤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患者耐受性良好。(2)通过质谱检测对加味四逆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的内源代谢物变化进行检测并对其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发现:加味四逆汤可引起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患者22种内源代谢物的表达变化,其中有8种内源代谢物有显着差异,其中甘氨酸、谷氨酸、富马酸、1N-乙酰基-5-羟基色胺、环亮氨酸、2-葡糖-β-葡糖苷和正十二烷醇在给予加味四逆汤后表达量显着降低,而(2R)-2-氨基-3-膦酸丙酸1的表达量则显着升高。结论:在单纯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加味四逆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MRS评分,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谷氨酸等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纠正患者代谢紊乱相关。
李甲民[9](2020)在《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立足中医形神观,以魂强魄弱的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中医五神辨治方法与传统中医辨治方法在中风病患者形、神、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改善情况,探究缺血性中风病形神病变过程,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病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首先进行预试验,一方面评估试验设计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为正式试验样本量估计提供依据。正式试验中试验对象需经两轮筛选,第一轮根据团队前期研制且经过信效度检验的《“魂”要素评定表》、《“魄”要素评定表》筛选出符合“魂强魄弱”型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第二轮根据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于“魂强魄弱”型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中选取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患者各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两组患者再分别分为两组:对照组1(阴虚风动证)60例、试验组1(阴虚风动证)60例、对照组2(气虚血瘀证)60例、试验组2(气虚血瘀证)60例。对照组1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育阴通络汤治疗、试验组1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魂益魄汤治疗;对照组2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补阳还五汤治疗、试验组2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魂益魄汤治疗。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形(NIHSS评分)、神(“魂强魄弱”证候积分)、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和相关安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在受教育程度方面,高学历的人所占比例较大。在职业分布方面,“个体私营、机关干部、科教文卫”人数较多。2.疗效评价(1)NIHSS评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均降低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理状态: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SDS、SAS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魂强魄弱”证候积分: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证候积分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神学说指导下的的安魂益魄汤相比于传统中医辨治方法,在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形、神、心理状态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短时间应用安全可靠。
陈志耿[10](2020)在《《黄帝内经》“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黄帝内经》中“春气者病在头”理论,明确其理论本义及深层次的涵义,系统梳理其实践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学检索和理论探析的方法。具体如下:1.回归该理论所出的《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结合《黄帝内经太素》文本及历代注家观点进行辨析。厘清篇中与该理论相关的难点和争议点,客观把握该理论所涉及的语境及知识背景。2.考察后世医家对该理论的直接引用、阐发和临床应用情况,并辨析它们与理论原貌的异同,总结其中的规律。3.参《内经》其他篇章及历代与该理论密切相涉的内容,援引进行充实和完善,突出临床应用价值导向。结果:1.通行文本较《太素》文本有较多脱漏、讹误,使篇中“俞脏病证相对”、“季节间外内合邪发病”的理论模式变得晦然不显。篇中的“俞”,是在天人相应、同气相求思维下,据十天干应人身之理修整得来的,与五脏应四时气化相输应的体表部位。2.后世应用时,多取篇中精神实质而不拘于语境。在发挥应用过程中,理论框架得到转变,不受原发病模式及“八风”式占旧义的束缚。各概念也历经演绎,“头”从“头颈项”体表部位演绎成头颈部的“五体、器官、经脉、脑府”。“春气”则独立指代成“春令之气”、“肝气”和“风气”,并在历代的发展中不断被充实。3.“春主生发阳气”机制为“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的实质所在,在“天人相应”、“同气相求”思维的影响之下,历代医家在不自觉的体悟和应用中,为“春气者病在头”的理论涵义应用及发展积累了坚实的实践基础:(1)春气病在头:即在“春令之气”作用下,人身阳气应时生升的自稳机制易导致人身上部的病变。此概念主要源于《内经》的“脏气法时”观,是“春气者病在头”最基本的理论涵义。(2)肝气病在头:即基于肝的综合特性及经脉循行特点,病理情况下对人身上部的易侵害性。此概念主要源于《内经》的“时象测藏”思维,是“春气者病在头”最核心的理论涵义。(3)风气病在头:即表达外内风邪致病对人身上部的倾向性和多发性。其是狭义“春气病在头”的机制之一,也是“肝气病在头”的特殊理论形态。结论:“春气者病在头”理论本义为:春时风邪易首犯应肝气生发而气血趋旺的头颈项“肝之俞”。其理论实质和核心是“春主生发阳气”。由理论本义而演绎和转变出的“春气病在头”、“肝气病在头”及“风气病在头”,为其理论涵义。三者均强调了对人体上部致病的倾向性和多发性,可分而不可离。可分者,因有各自独立的形态;不可离者,因皆脱胎于“春主生发阳气”这一理论内核,多相互为病。
二、《内经》相关中风病病因病机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经》相关中风病病因病机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仲景外风学说的中风病五脏虚体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理论探讨 |
(一)以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 |
1.五行学说概说 |
2.五行属性及五脏特性 |
(二)五行学说下的五脏虚体质 |
1.体质学说概说 |
2.生理体质与五行人体质 |
3.病理体质与五脏虚体质 |
(三)中风病内因与五脏虚研究 |
1.中风病概况 |
2.中风病内因学说的学术观点 |
3.《金匮要略》之“外风学说” |
4.五脏虚与中风病相关的现代临床研究 |
(四)小结 |
二、临床调研 |
(一)研究对象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 |
4.排除标准 |
(二)研究工具 |
1.中医体质测评量表的制定 |
2.建表方法 |
3.判定方法 |
4.一般情况及临床信息调查表 |
(三)统计学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1.一般情况 |
2.体质类型 |
3.不同情况下的体质类型分布 |
4.体质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中风病发病与五脏虚体质的相关性探讨 |
1.与肝虚体质的关系 |
2.与肾虚体质的关系 |
3.与心虚体质的关系 |
4.与脾虚体质的关系 |
5.与肺虚体质的关系 |
(二)相兼体质的探讨 |
1.肝-肾虚体质 |
2.心-肺虚体质 |
(三)其他因素与病理体质的相关性 |
1.年龄 |
2.吸烟与饮酒 |
3.身体质量指数(BMI) |
(四)五脏虚体质和中风病证型的相关性探讨 |
(五)中风病五脏虚体质的调护原则 |
1.“随质调之”的原则 |
2.“随其所得”的原则 |
3.“治未病”的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中风病病因的历史沿革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中风病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内经》中风相似病症及吉林省延吉市中风发病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近十年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
1.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关系的研究 |
1.1 中风病因病机与五运六气变化的关系 |
1.2 中风发病季节节律与五运六气变化的关系 |
1.3 运气先天禀赋对中风发病的影响 |
2.中风发病与气象要素关系的研究 |
2.1 中风病因病机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
2.2 中风发病季节节律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
2.3 中风发病与地域气候的关系 |
3.五运六气理论与气象要素的相关研究 |
3.1 五运六气理论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
3.2 气象资料论证五运六气理论的科学性 |
4.结论 |
第二章 《黄帝内经》及《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中风相似病症理论研究 |
1.《黄帝内经》中的中风相似病症理论研究 |
1.1 《黄帝内经》对中风病名的研究 |
1.1.1 名为中风,古今异义 |
1.1.2 症属中风,病名各异 |
1.1.3 小结 |
1.2 《黄帝内经》对中风相似病症症状的研究 |
1.2.1 神昏迷蒙,人事不省 |
1.2.2 肢体偏废,痿弱不用 |
1.2.3 气血失司,运行不畅 |
1.2.4 筋脉损伤,功能失常 |
1.2.5 小结 |
1.3 《黄帝内经》对中风相似病症病因病机的研究 |
1.3.1 外感六淫,邪中经络 |
1.3.2 运气胜复,波及脏腑 |
1.3.3 七情不遂,化火动风 |
1.3.4 肥贵之体,痰浊郁阻 |
1.3.5 劳伤虚损,血行稽迟 |
1.3.6 小结 |
1.4 《黄帝内经》对中风相似病症治则治法的研究 |
1.4.1 顺时而治,以平为期 |
1.4.2 调其虚实,和其逆顺 |
1.4.3 扶正祛邪,标本同治 |
1.4.4 小结 |
1.5 总结 |
2.《内经》以降各时期中风理论的研究 |
2.1 汉代至唐宋时期对中风因机证治的研究 |
2.1.1 中风病名的研究 |
2.1.2 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 |
2.1.3 中风症状及分类研究 |
2.1.4 治则治法及预后研究 |
2.1.5 小结 |
2.2 金元时期对中风因机证治的研究 |
2.2.1 中风病名的研究 |
2.2.2 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 |
2.2.3 中风症状及分类研究 |
2.2.4 治则治法及预后研究 |
2.2.5 小结 |
2.3 明清时期对中风因机证治的研究 |
2.3.1 中风病名的研究 |
2.3.2 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 |
2.3.3 中风症状及分类研究 |
2.3.4 治则治法及预后研究 |
2.3.5 小结 |
2.4 总结 |
第三章 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研究 |
1.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1.1 研究资料来源 |
1.2 研究资料筛选 |
1.3 病例统计结果基本情况 |
2.本文的时间计算及干支年份与公元纪年转化 |
2.1 五运时段划分 |
2.2 五运交运规律 |
2.3 六气时段划分 |
2.4 六气交接规律 |
3.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
3.1 中风发病病例统计结果与性别年龄相关性的研究 |
3.2 中风发病与岁运太过不及时段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
3.3 中风发病与主运五步时段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
3.4 中风发病与主气六步时段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
3.5 中风发病与客气六步时段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
3.6 岁运太过不及对中风发病影响的研究 |
3.7 主气六步对中风发病影响的研究 |
3.8 小结 |
4.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
4.1 中风发病与同期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
4.2 中风发病与运气同化之岁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
4.3 中风发病与十天干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
4.4 中风发病与五岁运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
4.5 中风发病与主运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
4.6 中风发病与主气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
4.7 中风发病与客气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
4.8 小结 |
第四章 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研究结果与讨论 |
1.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
1.1 疾病资料 |
1.2 气象资料 |
1.3 统计方法 |
2.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相关性的分析 |
2.1 中风发病病例统计结果与性别年龄相关性的分析 |
2.2 中风发病与岁运太过不及时段变化相关性的分析 |
2.3 中风发病与主气六步时段变化相关性的分析 |
2.4 小结 |
3.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
3.1 中风发病与当年同期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
3.2 中风发病与运气同化之岁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
3.3 中风发病与十天干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
3.4 中风发病与五岁运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
3.5 中风发病与主运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
3.6 中风发病与主气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
3.7 中风发病与客气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
3.8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1.1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2 中医药对中风的治疗概况 |
1.1.3 小结 |
1.2 中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2.1 中风的流行病学研究 |
1.2.2 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 |
1.2.3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与康复 |
1.2.4 小结 |
1.3 肠道菌群与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的联系 |
1.3.1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 |
1.3.2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 |
1.3.3 肠道菌群与高脂血症 |
1.3.4 肠道菌群与吸烟 |
1.3.5 肠道菌群与酒精摄入 |
1.3.6 肠道菌群与不合理膳食 |
1.3.7 小结 |
1.4 针灸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4.1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的中医基础理论 |
1.4.2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
1.4.3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1.4.4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
1.4.5 小结 |
第二章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设计 |
2.2.2 受试者选择及分组 |
2.2.3 样本量计算 |
2.2.4 偏倚控制 |
2.2.5 病例选择 |
2.2.6 干预措施 |
2.2.7 观察指标 |
2.3 统计分析 |
2.4 伦理学要求 |
2.5 结果 |
2.5.1 研究入组、脱落及研究完成情况 |
2.5.2 基线情况 |
2.5.3 疗效评价 |
2.5.4 安全性指标及基础治疗情况 |
2.6 讨论 |
2.6.1 队列研究在中风临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
2.6.2 中风中医病因病机 |
2.6.3 “调任通督”针刺法在中风的运用 |
2.6.4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
第三章 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及针刺对肠道菌群影响 |
3.1 病例选择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样本要求及采集 |
3.1.5 技术路线图 |
3.1.6 实验步骤 |
3.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8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一般信息 |
3.2.2 菌群物种注释、菌群分类学分析及组别注释 |
3.2.3 缺血性中风组与非中风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4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肠道菌群差异 |
3.2.5 治疗前针刺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6 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7 治疗前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8 针刺组、对照组肠道菌群DESeq2差异表达分析 |
3.3 讨论 |
3.3.1 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 |
3.3.2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 |
3.3.3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益阴解郁”针法治疗阴虚火旺型中风后失眠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分组情况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针刺意外情况及其处理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讨论 |
1 选择研究阴虚火旺型中风后失眠的原因 |
2 中医对中风后失眠的认识 |
3 现代医学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认识 |
4 导师对阴虚火旺型中风后失眠的认识 |
5 “益阴解郁”针刺法治疗阴虚火旺型中风后失眠的取穴依据 |
6 “益阴解郁”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现代医学机制 |
7 本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风后失眠的辨证分型及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
1 中风后失眠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2 中风后失眠的辨证分型 |
3 中风后失眠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
1.1.2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位认识 |
1.1.3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1.1.4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辨证论治认识 |
1.2 中医学对血脉病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sICAS的认识 |
1.3.1 中医学对sICAS的病因认识 |
1.3.2 中医学对sICAS的病机认识 |
1.4 现代医学对sICAS的认识 |
1.4.1 sICAS的流行病学特征 |
1.4.2 sICA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 |
1.4.3 sICA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
1.4.4 炎症反应与sICAS |
1.4.5 菌群感染与sICAS |
1.4.6 临床分型标准 |
1.4.7 sICAS的现代医学诊疗进展 |
第二章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设计 |
2.2.3 研究对象 |
2.2.4 诊断标准 |
2.2.5 纳入标准 |
2.2.6 排除标准 |
2.2.7 数据采集标准 |
2.2.8 数据录入标准 |
2.2.9 质量控制标准 |
2.2.10 伦理考虑 |
2.2.11 统计学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数据筛选流程图 |
2.3.2 人口统计学信息分布情况 |
2.3.3 中医四诊信息、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
2.3.4 发病节气分布规律 |
2.3.5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2.3.6 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7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2.3.8 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9 NLR、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 |
2.4 讨论 |
2.4.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2.4.2 新型炎症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2.4.3 新型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2.4.4 sICAS患者24节气发病规律探讨 |
2.4.5 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探讨 |
2.4.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2.5 结论 |
第三章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目的 |
3.3 资料与方法 |
3.3.1 文献检索策略 |
3.3.2 文献纳入标准 |
3.3.3 文献排除标准 |
3.3.4 文献资料提取及评价标准 |
3.3.5 统计学方法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3.4.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3.4.3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3.4.4 亚组分析结果 |
3.4.5 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
3.5 讨论 |
3.5.1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3.5.2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
4.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4.2 研究设计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诊断标准 |
4.3.3 纳入标准 |
4.3.4 排除标准 |
4.3.5 数据采集项目 |
4.3.6 样本含量估计 |
4.3.7 数据录入标准 |
4.3.8 质量控制标准 |
4.3.9 伦理考虑 |
4.3.10 统计学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4.4.2 Hp感染与sICA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4.4.3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4.5 讨论 |
4.5.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4.5.2 Hp感染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4.5.3 Hp感染与sICAS患者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
4.5.4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阴阳类证分布规律 |
4.5.5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
4.5.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4.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脉腑”与“脾脉相关”理论探讨中风病脑脉燥变机制及健脾益智法调节MCAO大鼠内皮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脉与脾脉相关研究 |
1.1 关于“脉”的概念形成 |
1.1.1 脉古代解剖之初始认知 |
1.1.2 结构之脉 |
1.1.3 功能之脉 |
1.2 脉腑理论钩玄 |
1.2.1 脉腑概念的形成 |
1.2.2 脉气是脉腑功能的高度概括 |
1.2.3 经络是脉腑网络结构的体现 |
1.2.4 脉腑之基本生理 |
1.2.5 脉腑之生理特性 |
1.3 脾脉相关的内涵研究 |
1.3.1 脾脉相关,以营为基 |
1.3.2 脾脉相关,以濡为性 |
1.3.3 脾脉相关,摄血纳津 |
1.3.4 脾脉相关,以脾统脉 |
2 中风病脑脉病变机理探析 |
2.1 中风病病位在脑脉 |
2.2 脑脉生理之特点 |
2.2.1 至阳清空,不容邪气 |
2.2.2 元神所藏,神机所发 |
2.2.3 脑脉居上,通于火燥 |
2.2.4 水湿居下,升达脑脉 |
2.3 中风脑脉病变因机学说剖析 |
2.3.1 中风“虚”因机说 |
2.3.2 中风“风”因机说 |
2.3.3 中风“火”因机说 |
2.3.4 中风“痰”因机说 |
2.3.5 中风“瘀”因机说 |
2.4 中风“燥”之因机新说探析 |
2.4.1 中风“燥”之因机新说提出的依据 |
2.4.2 脑脉病“燥”是中风病的基本病理 |
2.4.3 脑脉燥变是中风脉燥证的深危病机特点 |
2.4.4 脾虚而脉燥是脑脉燥变的病理主导 |
3 健脾润脉祛燥是健脾益智法防治中风病的重要内容 |
3.1 健脾养营润脉 |
3.2 健脾生津润脉 |
3.3 健脾祛瘀润脉 |
3.4 健脾化痰润脉 |
4 健脾益智法治疗中风病的实验基础 |
4.1 健脾益智汤的组分研究 |
4.2 健脾益智汤的组方研究 |
第二部分 健脾益智法调节MCAO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健脾益智法对MCAO大鼠脑内NO、eNOS及 VEGF的影响 |
1 目的 |
2 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
3 方法 |
3.1 动物分组 |
3.2 药物配制和给药 |
3.3 MCAO模型大鼠的复制 |
3.4 神经功能受损评分 |
3.5 取材 |
3.6 石蜡包埋 |
3.7 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NO含量 |
3.8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eNOS、VEGF表达情况 |
3.9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各组大鼠脑内VEGF表达水平 |
3.10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大鼠脑内NO的含量 |
4.2 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内eNOS的表达情况 |
4.3 各组大鼠脑内VEGF表达情况 |
5 讨论 |
5.1 NO、eNOS、VEGF检测 |
5.2 干预药物 |
5.2.1 西药干预 |
5.2.2 中药干预 |
实验二 健脾益智法对MCAO大鼠RhoA mRNA和 ROCK2 蛋白的影响 |
1 目的 |
2 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
3 方法 |
3.1 动物分组 |
3.2 药物配制和给药 |
3.3 MCAO大鼠的复制 |
3.4 神经功能受损评分 |
3.5 取材 |
3.6 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RhoA mRNA的表达情况 |
3.7 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ROCK2 蛋白的表达情况 |
3.8 数据统计 |
4 结果 |
4.1 qPCR检测RhoA mRNA表达情况 |
4.2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内ROCK2 蛋白表达情况 |
5 讨论 |
实验三 健脾益智法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受损评分及Caspase-3 的影响 |
1 目的 |
2 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
3 方法 |
3.1 动物分组 |
3.2 药物配制和给药 |
3.3 MCAO大鼠的复制 |
3.4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3.5 取材 |
3.6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Caspase-3表达情况 |
4 结果 |
4.1 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受损评分 |
4.2 各组大鼠脑内Caspase-3 蛋白表达情况 |
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文献综述 内皮功能障碍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宋代以前中医古籍中外风理论治疗中风的证治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古代医家对“外风致中”理论的理解 |
1.何为“外风” |
2.古代医家对“外风致中”理论的内涵诠释 |
第二部分 古代医家以“外风致中”理论治疗中风的代表方剂 |
1.《金匮要略》对中风的证治经验影响深远 |
2.续命汤及其类方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
3.金元以后仍有运用祛风通络治法的外风效方问世 |
第三部分 宋代以前中医古籍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 |
(一)效方的收集与整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综述 现代中医学对“外风致中”理论重新审视和运用指导中风病防治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加味四逆汤干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患者的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溯 |
1 缺血性中风的概述 |
1.1 病名的源流探析 |
1.2 古代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现代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中医论治 |
2 代谢组学的应用概略 |
2.1 代谢组学简述 |
2.2 代谢组学在IS的应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研究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测指标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受试者一般基线情况比较 |
3.2 两组受试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 |
3.3 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代谢组学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研究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样品采集和处理 |
2.4 原始数据的处理 |
2.5 主成分分析(PCA) |
2.6 OPLS-DA分析条件及验证模型建立 |
2.7 GC-TOF-MS分析条件 |
2.8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2.9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质量控制 |
3.2 GC-TOF-MS分析结果 |
3.3 生物代谢产物(PCA分析结果) |
3.4 OPLS-DA及对模型的验证比较 |
3.5 差异性代谢物的研究 |
3.6 差异性代谢物的通路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从扶阳思想探讨缺血性中风 |
1.1 扶阳思想源流论论述 |
1.2 阴阳本体结构与中风病的认识 |
1.3 对中风病“阳虚为本”的认识 |
1.4 加味四逆汤立方之论 |
2 加味四逆汤的组方分析及药理研究 |
2.1 加味四逆汤之方义 |
2.2 加味四逆汤的药物分析 |
2.3 加味四逆汤的药理作用 |
3 临床评价结果分析 |
4 IS的代谢组学分析 |
5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代谢组学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预试验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结果 |
(五) 研究结论 |
二、正式试验 |
(一) 样本量的估算 |
(二) 研究对象 |
(三) 诊断标准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结果 |
讨论 |
一、试验结果分析 |
(一) 一般资料分析 |
(二) 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
(三) 临床疗效比较 |
二、传统中医辨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概况 |
三、传统中医对于缺血性中风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
四、中医五神辨治缺血性中风的必要性 |
(一) 前期研究基础 |
(二) 中医五神学说简述 |
(三) 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辨治缺血性中风的意义 |
五、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的辨治 |
(一) 缺血性中风中医魂、魄紊乱的病因 |
(二) 基于“疾病过程论”的缺血性中风中医魂、魄紊乱病机演变 |
(三) 缺血性中风魂强魄弱型的治则治法及方药分析 |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五神“魂”、“魄”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10)《黄帝内经》“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背景 |
1 原文结构及通解范围 |
2 天有八风,经有五风 |
2.1 通行本文及注解析 |
2.2 《太素》本文及注解析 |
3 病有浅深,在俞在脏 |
3.1 “俞病”“脏病”,俨然有别 |
3.2 “仲夏”“长夏”,纂改未达 |
3.3 “俞”“腧”有别,功同机异 |
4 失时之序,合邪发病 |
4.1 触五脏者,四时五脏 |
4.2 外内一气,正强邪却 |
4.3 平人脉法,合心于精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理论本义 |
1 理论本义 |
2 本义的演绎与转变 |
2.1 框架的转变 |
2.2 概念的演绎 |
3 小结 |
第三部分 理论涵义 |
1 春气病在头 |
1.1 天人合一,阴阳法成 |
1.2 春主生发,人身相应 |
1.3 脏气法时,肝应春旺 |
1.4 太过不及,易病在头 |
1.5 小结 |
2 肝气病在头 |
2.1 肝的生理特性及功能 |
2.2 肝胆经脉的影响 |
2.3 太过不及,易病在头 |
2.4 小结 |
3 风气病在头 |
3.1 风之原始 |
3.2 《内经》风义及发展 |
3.3 风病在头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内经》相关中风病病因病机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仲景外风学说的中风病五脏虚体质研究[D]. 于彩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内经》中风相似病症及吉林省延吉市中风发病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D]. 高喜旺.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袁伟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益阴解郁”针法治疗阴虚火旺型中风后失眠临床观察[D]. 刘思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D]. 胡明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基于“脉腑”与“脾脉相关”理论探讨中风病脑脉燥变机制及健脾益智法调节MCAO大鼠内皮功能的研究[D]. 陈丽斌.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宋代以前中医古籍中外风理论治疗中风的证治规律探析[D]. 黄鑫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加味四逆汤干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患者的代谢组学研究[D]. 吴晓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 李甲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黄帝内经》“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研究[D]. 陈志耿.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