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可用性论文_王玮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选择可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可用性,测试,指标,网络,密码,电视,智能手机。

选择可用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玮铭[1](2016)在《电视制作非线性编辑网络存储架构选择及高可用性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国家科学技术能力快速提升,使得我国的电视制作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从而使信息得到大范围的传播,使人们更为便捷地接收到国内外消息。实际上,在电视制作过程中,非线性编辑网络存储架构选择以及性能测试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电视制作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首先对目前非线性编辑网中的主要网络架构所具有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之后对磁盘读写性能以及可用性进行测试。(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6年13期)

刘丽群,李晨琛[2](2015)在《基于可用性视角的用户技术选择与接受研究——以智能手机密码系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户对技术的选择和接受是媒体实践和数字媒介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文章以智能手机密码系统为例,从可用性视角出发对媒体实践中的用户技术选择与接受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实验和问卷调查,文章发现在效率、可记忆性、低出错率、主观满意度四个可用性维度上九宫格图形密码的表现均优于文字密码。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可用性是影响用户技术接受的重要因素,在产品设计中应当占据重要位置,以可用性为基础的优秀设计理念可以引导技术的发展。这些观点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媒体技术产品设计提供了研究参照。(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评论》期刊2015年00期)

曾庆涛,张国翊,郭少勇,邱雪松,孟洛明[3](2015)在《面向可用性的电力通信业务通道路由选择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如何有效地限制网络随机故障对电力通信业务通道可用性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将业务通道累积故障时间超出规定的概率模型定义为业务通道失效风险度,并对其作进一步研究.波动变化是导致电力通信事件的根本原因,并推导出业务通道失效风险度的概率模型.最后,将上述概率模型作为规划通道路由的决策参数,提出了面向可用性的电力通信业务通道路由选择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张灿[4](2014)在《可用性感知的服务动态选择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Internet与Web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如何从众多的服务功能相近或相同但QoS属性值不同的Web服务中选择出最能满足用户需求的Web服务,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传统的Web服务选择技术虽然能够满足用户的-般功能性服务请求,但是由于已有的服务选择技术没有充分考虑服务组件的动态性以及服务请求高峰期产生的服务器运行负载不均衡等服务的非功能性属性导致服务不可用问题,因此不能满足用户有确定服务质量等级要求的服务请求。论文的核心工作就是围绕这些问题,使用负载感知每一服务请求方法以及可用性感知的服务依赖关系的建模等自适应技术,针对面向服务的应用系统设计以及保证服务选择质量的系统优化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4个方面:1.提出可用性感知的服务选择模型;本文深入研究并分析了服务选择相关理论以及自适应技术。对Web服务及其服务等级协议进行建模,分析任务执行Web服务的工作流程、描述语言以及其QoS属性计算,设计了可用性感知的服务选择模型,使任务感知服务组件的可用性。2.基于可用性感知服务选择模型给出可用性感知的全局最优的服务动态选择算法。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解决方案:(1)负载均衡策略,解决任务执行过程中某一服务载荷过重而引起的服务性能下降的问题。(2)可用性记录评价服务方法,针对当前Web服务组件的动态性导致服务失败的问题,设计可用性服务组件模型,对服务组件每一次被调用执行的完成情况进行历史累加记录,并设计可用性记录调整算法,用可用性记录作为服务选择时一种选择约束条件。(3)可用性感知的服务动态选择算法,基于负载均衡策略与可用性记录评价服务方法,提出了可用性感知的服务动态选择算法,利用0-1整数线性规划优化流程,并进行设计与实现,通过仿真实验证明其有效性。3.设计实现了一个支持可用性感知的的服务动态选择应用原型,给出了该原型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系统实例分析。4.系统仿真实验与分析,对上述给出的3个算法进行了3组仿真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原型系统DSCS可以避免服务组件动态性对系统服务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能保证在访问量较大时系统具有负载均衡的能力,较好地保证了面向服务应用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连续一致的服务,即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4-06-06)

葛列众,赵悦,吴学通,刘玉丽[5](2014)在《如何测量可用性:测量指标及其选择与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可用性反映了产品是否以恰当的方式提供合适的功能以及用户是否对此功能进行高效、无误和满意的操作的产品的重要属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见的可用性测量指标,包括客观绩效指标、主观态度指标、生理与行为指标和可用性问题指标,并讨论了各种测量指标各自的特点及使用不同指标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最后,重点讨论了可用性测量中如何选择测量指标以及如何整合各种测量指标。(本文来源于《人类工效学》期刊2014年01期)

吴志华[6](2012)在《浅谈电视制作非线性编辑网络存储架构选择及高可用性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电视制作产业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为信息的传播以及人民生活的丰富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而在电视制作当中,非线性编辑网络存储架构选择及高可用性测试十分重要。我们研究的课题是:浅谈电视制作非线性编辑网络存储架构选择及高可用性测试,本文首先对电视制作非线性编辑网络存储架构的优点以及确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阐述,然后重点对其可用性测试进行研究与分析。(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2年10期)

王波[7](2011)在《电视制作非线性编辑网络存储架构选择及高可用性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电视制作非线性编辑风网络常见架构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非线性编辑网络关键指标及系统可用性的测试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测试的具体步骤。(本文来源于《现代电视技术》期刊2011年09期)

孙其博,王文彬,邹华,杨放春[8](2011)在《移动自组织网络下一种基于可用性感知的服务选择方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Service composi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for resource sharing and node collabor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s) environmen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shorten the response time of composite services,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node environments and network environments that affect the component services' availability,and then proposes an Environment-awar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Service Availability (EQEM-SA).In addition,based on EQEM-SA,a service field concept is proposed as well as the availability attenuation equation,where the availability value is considered as the field strength.Then the service selection approach based on service field model is presented.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illustrated and compared with related references,and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evaluations indicate that our approach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failure rate and shortens the service delay.(本文来源于《中国通信》期刊2011年01期)

邢熠,叶新铭,谢高岗[9](2009)在《基于可用性的一致性测试套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致性测试套选择是一致性测试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测试生成的测试套集受到测试成本、覆盖度、可用性等因素的影响,只有经过测试选择后得到的测试套子集才可以用于实际的一致性测试。在测试选择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可用性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检验的测试选择方法。该方法把可用性标准转化为假设检验模型,使用形式化方法构造了测试例执行的接受域;然后对测试例执行进行采样并且统计成功的次数;如果统计结果落入接受域,就认为该测试例是可用的。该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09年12期)

[10](2009)在《NetApp助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面临的挑战  随着学校资源建设和硬件网络设施投入的加大,天津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系统平台搭建和读者服务工作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校园网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不断增加。因此,要求信息系统能够提供7×24小时的优质服务,建立一个有效的数据存储结构,保证(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世界》期刊2009-03-30)

选择可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户对技术的选择和接受是媒体实践和数字媒介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文章以智能手机密码系统为例,从可用性视角出发对媒体实践中的用户技术选择与接受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实验和问卷调查,文章发现在效率、可记忆性、低出错率、主观满意度四个可用性维度上九宫格图形密码的表现均优于文字密码。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可用性是影响用户技术接受的重要因素,在产品设计中应当占据重要位置,以可用性为基础的优秀设计理念可以引导技术的发展。这些观点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媒体技术产品设计提供了研究参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选择可用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玮铭.电视制作非线性编辑网络存储架构选择及高可用性测试[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

[2].刘丽群,李晨琛.基于可用性视角的用户技术选择与接受研究——以智能手机密码系统为例[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5

[3].曾庆涛,张国翊,郭少勇,邱雪松,孟洛明.面向可用性的电力通信业务通道路由选择算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5

[4].张灿.可用性感知的服务动态选择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4

[5].葛列众,赵悦,吴学通,刘玉丽.如何测量可用性:测量指标及其选择与整合[J].人类工效学.2014

[6].吴志华.浅谈电视制作非线性编辑网络存储架构选择及高可用性测试[J].科技风.2012

[7].王波.电视制作非线性编辑网络存储架构选择及高可用性测试[J].现代电视技术.2011

[8].孙其博,王文彬,邹华,杨放春.移动自组织网络下一种基于可用性感知的服务选择方法(英文)[J].中国通信.2011

[9].邢熠,叶新铭,谢高岗.基于可用性的一致性测试套选择[J].计算机科学.2009

[10]..NetApp助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N].计算机世界.2009

论文知识图

系统覆盖区1991年7月1日,美国政府...叁个伪距相交SA设置为0前后的GPS相位特性曲线基于不同的可用性计算方法的业务服务...空间卫星星座软件欢理异窗

标签:;  ;  ;  ;  ;  ;  ;  

选择可用性论文_王玮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