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对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对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殷克1孙特2宫爱民1

(1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大连116013;2武警辽宁总队大连医院辽宁大连116011)

【中图分类号】R24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04-0379-02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促进大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156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针灸组同时配合采用针刺穴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针灸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结论采用针灸辅助治疗有助于促进大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针灸大肠癌术后肠蠕动恢复

大肠癌(colorectalcarcinoma)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已居于各种癌症的第3位[1]。而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当前,外科手术仍是大肠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多数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术后肠麻痹(ileus)症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象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和手术时间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腹胀或排气排便时间延迟。目前西医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尚无特殊手段,相比较而言中医在此方面有一定的治疗措施[2]。我院肛肠二科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部分大肠癌术后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于协助患者排气,缓解腹胀症状,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肛肠二科住院治疗,经临床确诊为大肠癌,并已施行大肠癌切除术的156名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针灸组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61岁;对照组76例,男52例,女24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3岁。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针灸组辅以针刺穴位治疗。①取穴:足三里,天枢,中脘,上巨虚,下巨虚。②操作方法:常规皮肤消毒,毫针刺1.5-2寸,捻转得气后留针20-30min,每隔5min行针1次,以增强针感。③疗程:每日1次,3次为一个疗程。④比较: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由结果表1显示,针灸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且腹胀发生率低(p<0.05),住院时间短(p<0.01)。表明针灸辅助治疗有助于大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可以促进患者排气,缓解腹胀症状。中医认为,手术后肠麻痹其病因在于手术损伤血络,气随血失,气血不足,推动无力,导致肠腑通降功能失常,在中医学中属“肠结”、“关格”范畴。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与胃相表里,故治以补益脾胃,通调气机为原则。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肚腹三里留”,是治疗胃肠腑病要穴。《针灸甲乙经》卷八有云:“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也。”,其具有补益脾胃,行气通腑止痛之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肠麻痹属腑病,当从阴引阳,取其募。中脘,胃之募穴,天枢,大肠之募穴,募穴乃脏腑精气聚集之所在,可治脏腑之病,具有调理肠胃,疏通胃肠气机之功,故对术后气血亏虚的肠麻痹有治疗作用;上、下巨虚分别为大小肠经下合穴,能调节经络气血,疏通肠腑之气机,荡涤肠腑之积滞。诸穴合用共奏补益脾胃,通腑消滞,理气通便之功。

按照西医的理论,手术后肠麻痹发生的原因[3]主要与:①手术本身通过多种途径改变了神经激素和肌源性因素对胃排空的调控,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胃肠交感神经抑制性活动增强,激活的交感神经纤维不仅可通过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抑制胃动力,还可以通过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儿茶酚胺直接与胃肠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和β受体结合,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抑制胃肠肌电活动,延缓胃肠蠕动;②麻醉、术中创伤、牵拉刺激腹腔神经丛、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动力等有关。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针刺足三里可使胃运动增强,该过程可由胃动素、胃泌素、速激肽等介导[4,5]。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足三里穴对家犬小肠运动具有双向调节效应,即对运动亢进的小肠有明显抑制作用,又可加强静息状态下的小肠运动功能[6]。另有报道,胃镜观察到,针刺足三里对胃蠕动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使胃蠕动迟缓者趋于正常,蠕动亢进者趋于平缓,解除贲门、胃体和幽门痉挛以及幽门的迟缓关闭[7]。对于胃肠手术后的患者,针灸可缩短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增加肠蠕动[8]。这些研究为我们针灸治疗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信息。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对于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的肠麻痹症状,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ParkinDM,BrayF,FerlayJ,etal.Globalcancerstatistics,2002.CACancerJClin.2005,55(2):74-108.

[2]朱宏,朱永康.中医药促进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概况[J].江苏中医药,2005,26(2):54-56.

[3]MartignoniME,FriessH,SellF,etal.EnteralnutritionprolongsdelayedgastricemptyinginpatientsafterWhippleresection[J].AmJSurg.2000,180(1):18-23.

[4]常小荣,严洁,林亚平,等.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健康人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2):69-70.

[5]陈元方.胃肠肽类激素基础与临床[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43,317.

[6]谭晓红,李绍芝.针刺足三里对狗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17:66.

[7]张中一,陈家莉,朱生梁,等.胃镜下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的反应150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5,14(1):11.

[8]庞海燕.针灸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3):189.

标签:;  ;  ;  

针灸治疗对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