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固硫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化床,特性,水化,火山灰,粒径,形貌,石灰石。
固硫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杰,房晶瑞,王金宜,汪澜[1](2019)在《生料粉磨环境下石灰石低温半干法固硫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生产中石灰石粉磨和烘干工序具有显着的SO_2吸收特性,其属于半干法脱硫。采用固定床实验装置,设计了石英砂作为空白对照,研究了反应温度、石灰石含水率对石灰石低温半干法固硫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石灰石含水率为20%,反应温度从50℃升高到100℃时,石灰石对SO_2的吸附量从1. 06 mg SO_2/g石灰石下降至0. 32 mg SO_2/g石灰石,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中SO_2物理吸附比例从4. 72%最高增加至17. 81%,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含水率为5%、10%和20%时,在50~100℃内石灰石颗粒对SO_2的平均吸附量分别为0. 14 mg SO_2/g、0. 25 mg SO_2/g和0. 60 mg SO_2/g石灰石,其中SO_2物理吸附比例分别为38. 60%、17. 66%和11. 22%; SO_2吸附量随含水率增加而显着增大,而物理吸附比例随含水率增加而显着降低。采用积分计算的石灰石SO3含量增加值与荧光分析结果相吻合,而与硫酸钡重量法检测结果不一致,表明石灰石低温半干法固硫产物以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等为主,而不是硫酸盐。(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舒通胜[2](2019)在《高硫煤干法成型与燃烧固硫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我国民用散煤年消耗量2亿吨左右,其中91%用于北方地区农村和乡镇居民的生活能源与过冬取暖。据统计,提供农村居民生活所需的供暖、炊事功能的民用燃煤排放的颗粒物占到了燃煤排放总量的44%,这部分散煤燃烧造成的颗粒物污染是诱发雾霾天气的主因之一。基于“煤炉匹配”的治理理念,研究利用添加剂对劣质烟煤以及高硫煤进行提质改性的高效改性洁净型煤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高硫煤为研究对象,设计型煤成型系统对粉煤进行成型实验,并设计和搭建型煤燃烧设备,对高硫粉煤成型及其燃烧固硫特性进行研究。利用XRD,SEM-EDS等测试手段来研究高硫煤燃烧后灰渣S元素分布,通过模拟计算与燃烧实验结果比较验证的方式,探究不同温度和不同固硫剂以及添加生物质的情况下高硫煤型煤燃烧固硫特性。型煤成型实验表明,相同的粒度组成下,当压力小于8 MPa时,型煤的跌落强度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压力大于8 MPa时,型煤的跌落强度则随压力增加而减小。理论上分析粉煤成型的粒度级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成型过程中以粗细两个粒级为主时,会得到较高强度的型煤。在8 MPa时粉煤成型最佳的粒度级配为:细粒径(小于0.2 mm)含量30%,中间粒径(0.2~0.5 mm)含量为9%,粗粒径(0.5~6 mm)含量占比为61%。高硫型煤燃烧固硫实验结果表明,不添加任何固硫剂条件下,当炉内燃烧温度为850℃时,型煤固硫效率可达51%。当燃烧温度850℃时氧化钙型煤固硫率达73.97%,比醋酸钠型煤固硫率67.21%和碳酸钠型煤固硫率66.54%高。此外,分别添加15%的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的高硫型煤的固硫能力几乎相等均达到64%。基于吉布斯最小自由能原理,对型煤燃烧过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燃烧温度超过850℃时,型煤灰渣中硫酸盐的含量下降,会有更多的二氧化硫迁移到气体中,型煤的固硫率降低,固硫反应的温度在850℃左右时固硫效果最佳。当燃烧温度低于850℃时,添加叁种固硫剂的高硫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此时型煤的固硫率降低。计算结果还表明当温度超过850℃时,分别添加小麦秸秆和生物质秸秆的高硫煤固硫效果几乎相同。(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晓亚[3](2019)在《循环流化床炉内还原性气氛对固硫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氧化物(NOx)和二氧化硫(SO2)是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也是造成雾霾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我国日益严格的燃煤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促使学者们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炉内协同控制NOx和SO2排放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循环流化床炉内低氧燃烧结合后燃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低NOx排放,而且能够保证燃烧效率,是一种高效的低NOx燃烧技术。但该技术的应用使得循环流化床炉内的氧化性气氛转变为了还原性气氛,传统的炉内喷钙脱硫机理也不再适用,因此,为了探索该技术下炉内固硫的可行性,本文采用热重-质谱联用实验、管式炉实验和循环流化床实炉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还原性气氛下固硫机理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热重质谱联用加等效特征图谱法(TG-MS&ECSA)对各反应过程中的逸出气体进行实时定量,从逸出气体出发分别对石墨和半焦还原分解CaSO4的反应、CaS在O2/Ar气氛下的氧化反应、CaS在CO2/Ar气氛下的氧化反应和CaS与CaSO4固固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然后通过管式炉实验,再从反应后固体产物出发对结论进行了验证;另外,本文还通过立式管式炉实验对循环流化床炉内温度和CO浓度对固硫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在100kW循环流化床实炉试验台上进行了初步验证,全面研究了循环流化床炉内还原性气氛对固硫特性的影响。热重质谱实验结果表明,石墨和半焦的加入会大大提前CaSO4的开始分解温度,但是两者热还原分解CaSPO4的机理不同;石墨还原分解CaSO4时,主要发生的是CaSO4与石墨反应生成CaO、SO2和CO2的反应,该反应开始发生的温度约为900℃。神木半焦热还原分解CaSO4时,随着神木半焦含量的增加,CaSO4的脱硫率急剧减小,CaSO4和神木半焦会直接反应生成CaS和CO2,该反应开始发生的温度约为770℃;但反应产物中的CaO和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SO2不是由CaSO4与神木半焦直接反应生成的,而是由CaS与CaSO4的固固反应生成的。CaS会与O2反应生成CaSO4,反应开始发生的温度为617℃,停止的温度为1015℃;另外,CaS还会与O2反应生成CaO和SO2,反应开始发生的温度为997℃。CaS还会与CO2反应生成CaO,同时产生SO2和CO2,而且该反应开始发生的温度为900℃。CaS与CaSO4会发生固固反应生成CaO和SO2,该反应在850℃开始发生,而且该反应的速率远远高于CaSO4的自分解反应。本文采用立式管式炉模拟实炉内的流化状态和反应氛围,实验结果表明,当CO浓度小于0.6%时,反应产物中CaS的质量分数对温度的依赖性较强,随着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当CO浓度大于1%时,反应产物中CaS的质量分数对温度的依赖性较弱,整体上变化趋势与温度呈现负相关,但是变化不大。当CO浓度小于1%时,反应产物中CaS的质量分数对CO浓度的依赖性较强,随着CO浓度的增加大幅度增大,但是当CO浓度大于1%时,反应产物中CaS的质量分数对CO浓度的依赖性较弱,随着CO浓度的增大变化很小,基本上维持在了一定数值左右。另外,随反应的进行,样品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CaS膜,阻碍反应的进一步发生。100kW循环流化床试验结果表明,炉内温度处于950~980℃时,氧化性气氛下的固硫产物只有CaSO4,弱还原性气氛时,固硫产物已经开始出现CaS。研究结论为优化循环流化床炉内低氧燃烧结合后燃技术,使其发展成为联合脱硫脱硝技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宁美,王智,钱觉时,唐盛轩[4](2019)在《固硫灰渣的特性及其与现行标准的适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流化床燃煤固硫灰渣的量越来越大,其利用的迫切性增加,加强对固硫灰渣特性的研究和认知,建立或完善其特性表征评价体系、相关参数测试方法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总结流化床燃煤灰渣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物理特性以及其成因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特性表征评价体系和相关参数测试方法,并讨论了这些测试方法与现行标准的适应性与原因。依据固硫灰渣的特性,提出了更适合其火山灰活性测定的"改进水泥熟料28 d抗压强度比法",并改善了测试固硫灰渣f-CaO含量、需水量比和SO_3含量的测试方法。(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芮雅峰,王栋民,李端乐,袁宁[5](2019)在《固硫灰中含钙矿物对其水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固硫灰是富含SiO_2和Al_2O_3的火山灰活性材料,将其用于建筑行业是资源合理化利用的途径之一;固硫灰与普通粉煤灰存在成分差异,且具有自胶凝的特性;从固硫灰中含钙矿物着手,综述了固硫灰中含钙矿物的来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了含钙矿物的存在对不同固硫灰体系水化的影响;最后,分析了遇水时含钙矿物液相Ca~(2+)离子溶出的机理,提出抑制膨胀,促进固硫灰合理利用的措施。(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贾鲁涛[6](2018)在《循环流化床固硫灰特性及其综合利用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测试了固硫灰与粉煤灰细度、需水量比、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试验结果表明:与粉煤灰相比,固硫灰细度、需水量比较大,SO3、游离氧化钙含量较高,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也存在明显的差别。综述了固硫灰渣的利用途径,提出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8年14期)
何利昌[7](2018)在《石灰石脱硫剂静态固硫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来自朔州、晋中、阳泉地区的石灰石粉分别和煤粉混合后的静态燃烧固硫试验,分析了石灰石脱硫剂的产地、粒径及含量对其静态固硫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石灰石粉静态固硫效果略有不同,其固硫顺序为:阳泉>朔州>晋中。石灰石的粒径对静态固硫效果影响显着,随着粒径的增大,固硫效果降低。石灰石的含量对静态固硫效果也有一定影响,随着含量的增大,固硫效果随之提高;但是当含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固硫效果增加的幅度趋于平缓。通过改变石灰石的粒径及含量,甚至是产地,来提高其静态固硫效果,具有显着的改善,对降低石灰石脱硫剂的消耗量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节能》期刊2018年10期)
毕武林,费芳芳[8](2018)在《50 MW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自固硫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生物质流态化燃烧过程中的自固硫特性,在工业规模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上通过外加硫改变生物质燃料含硫量,研究不同硫含量情况下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烟气SO2和灰渣中硫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中碱性灰渣的固硫能力存在一定程度过剩,绝大部分的生物质带入的硫可以被固留在灰渣中。通过硫平衡计算,50 MW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自固硫率可达80%以上,可为生物质直燃项目硫氧化物排放准确评估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能源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蔡毅,程乐鸣,王勤辉,方梦祥[9](2017)在《钙基脱硫剂固硫特性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重分析法、微观结构表征法研究了2种钙基脱硫剂(石灰石Ⅰ,Ⅱ)固硫反应特性,揭示了钙基脱硫剂固硫反应机理,并通过等效粒子法模型分析了石灰石固硫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800~900℃温度范围内,石灰石钙转化率随温度提高而增强;石灰石粒径越小,钙转化率越高。石灰石Ⅰ钙利用率对温度敏感,而石灰石Ⅱ对粒径敏感。石灰石煅烧后在晶粒表面形成的裂纹促进SO2的扩散,有利于固硫反应的进行。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石灰石Ⅱ在扩散控制阶段有较高的有效扩散系数,最终钙利用率高于石灰石Ⅰ。(本文来源于《浙江电力》期刊2017年11期)
武建芳,张国良,赵耀芳,宋美丽[10](2015)在《朔州固硫灰特性研究及应用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西朔州某燃煤矸石电厂2×30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发电产生的固硫灰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该固硫灰的特性,发现其比表面积和活性指数较高,但需水量比大;其结构和性能与煤粉炉粉煤灰的有显着的差异,因此现有的煤粉炉粉煤灰利用技术对固硫灰的利用并不完全适用。最后介绍了固硫灰国内外的一些应用现状。(本文来源于《粉煤灰》期刊2015年04期)
固硫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7年我国民用散煤年消耗量2亿吨左右,其中91%用于北方地区农村和乡镇居民的生活能源与过冬取暖。据统计,提供农村居民生活所需的供暖、炊事功能的民用燃煤排放的颗粒物占到了燃煤排放总量的44%,这部分散煤燃烧造成的颗粒物污染是诱发雾霾天气的主因之一。基于“煤炉匹配”的治理理念,研究利用添加剂对劣质烟煤以及高硫煤进行提质改性的高效改性洁净型煤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高硫煤为研究对象,设计型煤成型系统对粉煤进行成型实验,并设计和搭建型煤燃烧设备,对高硫粉煤成型及其燃烧固硫特性进行研究。利用XRD,SEM-EDS等测试手段来研究高硫煤燃烧后灰渣S元素分布,通过模拟计算与燃烧实验结果比较验证的方式,探究不同温度和不同固硫剂以及添加生物质的情况下高硫煤型煤燃烧固硫特性。型煤成型实验表明,相同的粒度组成下,当压力小于8 MPa时,型煤的跌落强度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压力大于8 MPa时,型煤的跌落强度则随压力增加而减小。理论上分析粉煤成型的粒度级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成型过程中以粗细两个粒级为主时,会得到较高强度的型煤。在8 MPa时粉煤成型最佳的粒度级配为:细粒径(小于0.2 mm)含量30%,中间粒径(0.2~0.5 mm)含量为9%,粗粒径(0.5~6 mm)含量占比为61%。高硫型煤燃烧固硫实验结果表明,不添加任何固硫剂条件下,当炉内燃烧温度为850℃时,型煤固硫效率可达51%。当燃烧温度850℃时氧化钙型煤固硫率达73.97%,比醋酸钠型煤固硫率67.21%和碳酸钠型煤固硫率66.54%高。此外,分别添加15%的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的高硫型煤的固硫能力几乎相等均达到64%。基于吉布斯最小自由能原理,对型煤燃烧过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燃烧温度超过850℃时,型煤灰渣中硫酸盐的含量下降,会有更多的二氧化硫迁移到气体中,型煤的固硫率降低,固硫反应的温度在850℃左右时固硫效果最佳。当燃烧温度低于850℃时,添加叁种固硫剂的高硫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此时型煤的固硫率降低。计算结果还表明当温度超过850℃时,分别添加小麦秸秆和生物质秸秆的高硫煤固硫效果几乎相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硫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杰,房晶瑞,王金宜,汪澜.生料粉磨环境下石灰石低温半干法固硫特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2].舒通胜.高硫煤干法成型与燃烧固硫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9
[3].李晓亚.循环流化床炉内还原性气氛对固硫特性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9
[4].宁美,王智,钱觉时,唐盛轩.固硫灰渣的特性及其与现行标准的适应性[J].硅酸盐通报.2019
[5].芮雅峰,王栋民,李端乐,袁宁.固硫灰中含钙矿物对其水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9
[6].贾鲁涛.循环流化床固硫灰特性及其综合利用展望[J].工程技术研究.2018
[7].何利昌.石灰石脱硫剂静态固硫特性试验研究[J].节能.2018
[8].毕武林,费芳芳.50MW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自固硫特性研究[J].能源工程.2018
[9].蔡毅,程乐鸣,王勤辉,方梦祥.钙基脱硫剂固硫特性的试验研究[J].浙江电力.2017
[10].武建芳,张国良,赵耀芳,宋美丽.朔州固硫灰特性研究及应用现状[J].粉煤灰.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