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氘过量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同位素,参数,地下水,卤水,河北,稻城,黑河。
氘过量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刘凯,刘颖超,孙颖,刘久荣,王树芳[1](2015)在《北京地区地热水氘过量参数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80组不同地热田的样品,分析总结了北京地区地热水资源氘过量参数的特征:(1)地热水的平均δ值为5.4,常温地下水的平均d值为6.04,热水的d值与氚值都较低,水岩作用所导致的氧同位素交换比冷水更容易进行;(2)地下热水的氢和氧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热交换趋势,d值随地下水年龄增大而递增,当地热水年龄为(12.76±0.13)ka时,d值为11.2,而当地热水年龄为(38.96±0.63)ka,d值为14.6;(3)在同一地区,d值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埋深为125.13 m时d值为5.72,埋深为3221 m时,d值为3.03;(4)从补给源到排泄区,地下水的d值应逐渐降低,其中北部补给区平均d值为7.31,北京断陷盆地平均d值为5.68,南部凤河营地区仅为-9.20;补给源区与排泄区水的d的差值越大,地下水的运动速度越慢;(5)当Eh小于200 m V时,北京地区地下热水的d值随着Eh值的降低而减少,如在桐热-7中,氧化还原电位为-326 m V,d值为-9.20,而在TR-43中氧化还原电位为158 m V,d值为7.48;当Eh大于200 m V时,地下热水的d值随着Eh值的降低而增加,但增幅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5年06期)
刘昭,蔺文静,谢鄂军,何雨江,张萌[2](2014)在《西藏尼木-那曲热水氘过量参数及其指示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水的氘过量参数,探讨其在地热田勘探开发中的指示作用。选取西藏尼木-那曲未开发利用的11个地热田,其中吉达果、宁中、谷露和玉寨为重点研究地热田,分别收集了2011年氢氧同位素数据,2012年对重点地热田进行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采集,收集了进行过系统研究的羊八井热田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区内天然水受到同位素交换作用的影响,氘过量参数(d值)分布在-20‰~30‰,主要集中在0‰~10‰;从d值箱式图中不难发现玉寨、谷露热田受同位素交换作用明显,在图中表现为异常点;探讨了d值随区域分布、海拔高度、取样温度、氚的关系;通过对天然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及d值进行Q聚类分析,很好地识别了区内天然水明显的同位素交换作用,概述了区内高温热储特征:d值较小、滞留时间较长、热水温度高、出现明显的氧漂移等。通过综合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宁中-谷露区热田、玉寨热田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区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地热开发利用条件与潜力分析,谷露地热田区进行高温地热发电的前景较好。(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尹观,倪师军,高志友,施泽明,闫秋实[3](2008)在《四川盆地卤水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岩石地球化原理对四川盆地卤水的同位素及氘过量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特征,盆地内以中叁迭世为界同位素的显示出海、陆两大体系,海相沉积含卤层卤水中氢同位素组成均低于海水,而氧同位素则高于海水。卤水(主体)源于海水,不同时期海水的蒸发程度有所差异。由震旦系含卤层卤水分布区向上,经寒武系、二迭系茅口组至叁迭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卤水的δD值随时代变新而相对富重同位素。陆相沉积含卤层卤水,源于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落在大气降水线附近。海、陆过渡相含卤层(上叁迭系须家河组)卤水,同位素组成落在海相沉积含卤层卤水与大气降水端员之间,系大气降水和蒸发海水的混合。盆地内不同时代的含卤层,卤水的氘过量参数(d值)有明显随含卤层时代变老逐步降低的趋势。叁迭系雷口坡组—嘉陵江组、二迭系茅口组、寒武系及震旦系含卤层均系碳酸盐地层,水/岩作用十分强烈,同时显示出卤水的氘过量参数的变化是时间的函数。所有含卤层,凡是分布于盆地周边或处在断裂构造发育或经过长期开采卤资源的卤井,明显受到大气降水渗漏补给的影响,它们的氘过量参数(d)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升高的程度取决于现代大气降水混入的数量。叁迭系不同组含卤层的卤水,卤水d值的变化与平面分布和含卤层的埋深有一定的关联,含卤层埋深愈深,卤水的氘过量参数(d)值就愈低。(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2008年02期)
甘义群,李小倩,周爱国,刘存富,武金博[4](2008)在《黑河流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δ(18O)和δ(D)资料对黑河流域的冰雪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氘过量参数(d值)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黑河流域源区祁连山区冰雪融水的d值特别偏正,为16.0‰~24.8‰;②张掖盆地细土平原浅层地下水的d值(9.0‰~12.0‰)与深层地下水的d值(16.6‰~21.8‰)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指示着不同的补给来源,浅层地下水主要由大气补给,深层地下水反映出冰雪融水补给的特点;酒泉盆地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的d值接近(介于15.8‰~19.6‰间),主要以山区冰雪融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为主;③额济纳盆地大部分浅层地下水的d值介于2.6‰~8.8‰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这是干旱地区地下水的特殊特征;④古日乃地区地下水的d值特别偏负,达-30‰左右,这种现象在全球极为罕见;⑤东居延海地区附近的深层承压水的d值(-2.4‰~-1.0‰)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表明该区地下水是在较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⑥东居延海地表水和天鹅湖湖水的δ(18O)和δ(D)均为正,远大于了海水的氧氘值,而且d值异常偏负,达-55.2‰~-35.8‰,这可能是极度干旱的环境下地表水过度蒸发的结果。研究揭示了流域水循环转化过程中和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08年02期)
王玉娟,尹观,李贺[5](2008)在《川东南主要碳酸盐含卤层卤水氘过量参数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地下卤水氘过量参数演化的基本原理,以四川盆地东部、南部主要碳酸盐含卤层为目标,测定卤水中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借此研究地下卤水的氘过量参数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发现,盆地的川东、川南一带碳酸盐含卤层中,卤水的氘过量参数值,有随含卤层时代从老到新,数据值由小变大的分布趋势。(本文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工程》期刊2008年01期)
苏艳,马致远,刘方,吴文悌,李峰[6](2007)在《西安 咸阳地下热水氘过量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西安、咸阳地区地下热水的δ18O和δD同位素数据,研究了氘过量参数d的特征及水岩交换程度对d值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安、咸阳地区浅层地下热水水岩作用不明显,深层地下热水水岩交换作用显着,发生氧漂移,咸阳部分水点发生较为明显的2H交换;含水层封闭性越好,地质环境越还原,水岩作用就越强,d值就越小;氧漂移愈偏离大气降水线,d值越小,埋深愈大,滞留时间愈长,矿化度愈大,地下热水温度越高。(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07年03期)
晁念英,王佩仪,刘存富,万军伟[7](2004)在《河北平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氘过量参数是由Dansgaard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被定义为:d=δD-8δ18O。河北平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有叁个特征:(1)地下热水的氢和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出热交换的态势,d值随地下水年龄增大而减少。(2)在同一地区,d值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增大。(3)在同一含水层内,沿着地下水的路径,从补给区到承压区,d值随着地下水年龄增大而增大。我们认为,d值虽然是地下水年龄的函数,但最好和3H、3H-3He、14C、36Cl和4He测年结果结合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04年04期)
晁念英,王佩仪,刘存富,万军伟[8](2004)在《河北平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氘过量参数是由Dansgaard(1964)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被定义为:d=δD-86δ18O。河北平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有以下特征:(1)河北平原地下热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热交换反应的态势,在δ18O-δD关系上基本上呈一条水平线,在水平线上,自左向右,随着同位素交(本文来源于《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4-09-01)
尹观,倪师军,范晓,吴昊[9](2004)在《冰雪溶融的同位素效应及氘过量参数演化——以四川稻城水体同位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实际上是依存于环境变化的一种综合性反应。不同季节高原高山冰雪的溶融 ,可以明显地影响地表径流和浅层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的变化。了解这一特有的自然背景所引起的同位素分馏现象 ,探索其形成过程及演化机理 ,对于评价一个地区环境、气候及水资源的关系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四川稻城地表径流和温泉水的同位素组成为例 ,主要介绍了不同季节高原高山冰雪溶融背景条件下地表径流和温泉水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变化规律 ,结合当地的自然背景及气候条件 ,着重分析讨论了冰雪溶融过程中的同位素效应及氘过量参数演化过程及原因。(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杨波,尹观[10](2004)在《水体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在地热勘探中的示踪作用——以四川绵竹叁箭水温泉开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四川绵竹叁箭水及其邻区水体的同位素组成特征,以氘过量参数(d=δD-8δ18O)在地热勘探中的示踪作用,再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氘过量参数和水体氚含量(T)的相关性分析,综合运用于查明区内温泉地下水的成因,包括地下热储层内地下水的来源、补给源区、运移途径等等;确定水体均来源于大气降水,山前盆地深部地下水的补给源区在西、西北部高山区,径流方向由西北向东南,径流途径和在地下滞留时间都很长,并由此圈定了几个地热勘查的重点靶区。(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04年02期)
氘过量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热水的氘过量参数,探讨其在地热田勘探开发中的指示作用。选取西藏尼木-那曲未开发利用的11个地热田,其中吉达果、宁中、谷露和玉寨为重点研究地热田,分别收集了2011年氢氧同位素数据,2012年对重点地热田进行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采集,收集了进行过系统研究的羊八井热田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区内天然水受到同位素交换作用的影响,氘过量参数(d值)分布在-20‰~30‰,主要集中在0‰~10‰;从d值箱式图中不难发现玉寨、谷露热田受同位素交换作用明显,在图中表现为异常点;探讨了d值随区域分布、海拔高度、取样温度、氚的关系;通过对天然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及d值进行Q聚类分析,很好地识别了区内天然水明显的同位素交换作用,概述了区内高温热储特征:d值较小、滞留时间较长、热水温度高、出现明显的氧漂移等。通过综合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宁中-谷露区热田、玉寨热田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区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地热开发利用条件与潜力分析,谷露地热田区进行高温地热发电的前景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氘过量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刘凯,刘颖超,孙颖,刘久荣,王树芳.北京地区地热水氘过量参数特征分析[J].中国地质.2015
[2].刘昭,蔺文静,谢鄂军,何雨江,张萌.西藏尼木-那曲热水氘过量参数及其指示作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3].尹观,倪师军,高志友,施泽明,闫秋实.四川盆地卤水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演化规律[J].矿物岩石.2008
[4].甘义群,李小倩,周爱国,刘存富,武金博.黑河流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2008
[5].王玉娟,尹观,李贺.川东南主要碳酸盐含卤层卤水氘过量参数演化[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
[6].苏艳,马致远,刘方,吴文悌,李峰.西安咸阳地下热水氘过量参数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
[7].晁念英,王佩仪,刘存富,万军伟.河北平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特征[J].中国岩溶.2004
[8].晁念英,王佩仪,刘存富,万军伟.河北平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特征[C].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4
[9].尹观,倪师军,范晓,吴昊.冰雪溶融的同位素效应及氘过量参数演化——以四川稻城水体同位素为例[J].地球学报.2004
[10].杨波,尹观.水体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在地热勘探中的示踪作用——以四川绵竹叁箭水温泉开发为例[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