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叶竹柏论文_伍慧雄,秦楷,张伟豪,罗元嘉,孙朝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叶竹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物候,挥发油,南洋,柏枝,种皮,过氧化,性状。

长叶竹柏论文文献综述

伍慧雄,秦楷,张伟豪,罗元嘉,孙朝辉[1](2016)在《长叶竹柏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抗细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和鉴定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测定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挥发油及其甲醇提取物对7种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为长叶竹柏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得到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以抑菌圈法和薄层层析—生物自显影法分别测定长叶竹柏枝叶挥发油和甲醇提取物对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0.104%和0.078%。从长叶竹柏叶片挥发油中鉴定出45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2.63%,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34.50%)、大根香叶烯B(22.82%)、大根香叶烯D(5.46%)、绿花烯(4.74%)和α-古芸烯(3.15%);从长叶竹柏枝条挥发油中鉴定出44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5.51%,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43.86%)、δ-杜松烯(7.93%)、1-石竹烯(4.92%)、(3a S,3b R,4S,7R,7a R)-7-methyl-3-methylidene-4-(propan-2-yl)octahydro-1H-cyclopenta[1,3]cyclopropa[1,2]benzene(4.91%)、2-isopropyl-5-methyl-9-methylene[4.4.0]dec-1-ene(3.72%)、古巴烯(3.68%)、γ-杜松烯(3.60%)和蒜头环烯(3.04%)。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挥发油对供试细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但差异不明显;长叶竹柏叶片挥发油对根癌土壤杆菌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9.0±0.0 mm,而枝条挥发油对溶血葡萄球菌和黄瓜角斑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均为8.3±0.6 mm。除桉树青枯病菌外,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甲醇提取物对其余6种供试细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叶片甲醇提取物对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强于枝条。【结论】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中的抗菌活性物质主要为非挥发性的物质,可作为天然抗菌活性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刘娟[2](2015)在《长叶竹柏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药用植物长叶竹柏(Podocarpus fleuryi Hickel)的叶子和枝干的化学成分分别进行分离和鉴定,共分离鉴定得到39个化合物,其中从叶子部分分离鉴定了28个化合物,1个为新的甾体化合物;从枝干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1个为新的甾体化合物。化合物的类型包括甾体、倍半萜、megastigmane类、叁萜、二萜、简单芳香族化合物、木脂素、醌类、黄酮、双黄酮等类型。同时对分离得到的新甾体类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没有活性。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MCI、RP-C18反相柱层析等方法,从长叶竹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8个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HMQC,HMBC,1H-1H COSY,NOESY和MS)等波谱分析鉴定了其结构,分别为:stigmasta-B-nor-6β-formyl-3β,5β-diol(1),stigmast-5-ene-7α,22α-diol-3β-tetradecanoate(2),1β,6α-dihydroxy-4(14)-eudesmene(3),9α-hydroxy-1β-methoxycaryolanol(4),aromadendrane-4β,10β-diol(5),caryolane-1,9β-diol(6),4-megastigmen-3,9-dione(7),(3R,6R,7E)-3-hydroxy-4,7-megastigmadien-9-one(8),(4S*,6R*)-4-hydroxy-4,8,8-trimethyl-9-oxabicyclo[4.2.1]-non-1-en-3-one(9),dehydrovomifoliol(10),vomi-foliol(11),roseoside(12),α-onocerin(13),4-hydroxy-3-methoxybenzaldehyde(14),3,4,5-trimeth oxycinnamyl alcohol(15),p-hydroxybenzoic acid(16),3-hydroxy-4-methoxy enzoic acid(17),1-(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propan-1-one(18),(R)-3-hydroxy-1-[(R)-4-hydroxy-1,3-dihydroisobenzofuran-1-yl]butan-2-one(19),8,8′-dihydroxypinoresinol(20),α-tocopherol-quinone(21),chrysoeriol(22),podocarpusflavone B(23),sciadopitysin(24),kayaflavone(25),amentoflavone-7,7'',4',4'''-tetramethyl ether(26),podocarpusflavone A(27),7,7'',4'-trio-methyl amentoflavone(28).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甾体化合物,除了化合物16,22-28外其余均为首次从长叶竹柏中分离的得到。从长叶竹柏枝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stigmasta-B-nor-formyl-3β,5β,6-diol(29),stigmast-4-en-3-one(30),β-sitosterol linoleate(31),rearranged pimarane-type diterpene alcohol(32),inumakoic acid(33),lambertic acid(34),secoisolariciresinol-9,9'-acetonide(35),3,4-dimethoxybenzyl alcohol(36),p-hydroxybenzyl alcohol(37),chrysophanol(38),(-)-epicatechin(39).其中化合物29为新化合物,除了化合物34外其余均为首次从长叶竹柏中分离的得到。最后对megastigmane类化合物与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386个megastigmane类化合物的名称、来源、结构、药理活性和参考文献。(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30)

杜红光,谢黛,刘瑶[3](2009)在《长叶竹柏叶的生药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生药学研究方法,对长叶竹柏叶的生药学特征进行研究,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一定基础。方法通过性状鉴定、显微鉴定方法,采用显微照相技术,对长叶竹柏叶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原植物性状、药材特征、显微特征等方面,对长叶竹柏叶的生药学特征进行了描述,为长叶竹柏的生药学系系统研究提供了依据。结论叶的显微特征具有鉴别参考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今日药学》期刊2009年03期)

夏江林,赵成,夏淋淋[4](2009)在《树参与长叶竹柏在南岳山的引种表现及其物候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岳山桎木潭引种树参和长叶竹柏,经过24年的引种驯化,现都已开花结果。通过连续3年的物候观测表明,引种树木叶芽及幼叶的生长集中在每年的3~4月,开花期4~7月,果熟期在9~10月。分析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为开发推广树参、长叶竹柏在园林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期刊2009年01期)

吴小英,何松,田雪琴,张学平,赵鸿杰[5](2008)在《长叶竹柏的播种育苗》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叶竹柏(Podocarpus fleuryi Hickel),罗汉松科竹柏属常绿乔木,高20~30m,性喜暖热潮湿立地,较耐阴,主要分布于海南、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的海拔800~900m山地林中。其木材结构细致,不开裂、不变形,为上等用材,种子还可榨(本文来源于《林业实用技术》期刊2008年07期)

杜红光[6](2008)在《竹柏和长叶竹柏质量的初步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比较研究竹柏和长叶竹柏的质量,通过应用显微摄影技术研究生药学差异,并应用指纹图谱技术对竹柏和长叶竹柏的黄酮类成分和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其生药学和指纹图谱特征,为开发利用这两种竹柏类药用植物提供质量参考。方法:应用显微摄影和显微化学方法对竹柏叶、长叶竹柏叶的横切面、表面撕片和粉末进行显微观察,对长叶竹柏叶和竹柏叶的组织结构、后含物情况进行描述。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了两者药材鉴别比较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两者的总黄酮含量测定。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两者的穗花杉双黄酮成分的含量。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两者的黄酮类成分进行了指纹图谱比较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分离分析和比较。结果:竹柏和长叶竹柏的横切、表面撕片、粉末显微的观察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叶的显微结构、药材粉末显微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长叶竹柏的栅栏组织长度较长,且其叶中含油量较大。从薄层色谱研究结果来看,竹柏和长叶竹柏主要含黄酮类成分,两者所含成分较为类似,但存有一点差异;竹柏和长叶竹柏在叶、茎枝和皮中所含黄酮类成分具有很大的差异,以叶子最多、其次为茎枝,皮几乎未见。以芦丁为标准品建立了竹柏和长叶竹柏中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测定方法,竹柏和长叶竹柏的总黄酮提取以50%乙醇提取效果最佳。竹柏和长叶竹柏的叶均含有穗花杉双黄酮,但含量存在差别;研究结果表明,竹柏中穗花杉双黄酮含量由0.1618mg/g~0.5721mg/g,而长叶竹柏中穗花杉双黄酮含量由0.039mg/g~0.1304mg/g。对竹柏叶和长叶竹柏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几乎均为黄酮类成分,特别是双黄酮类成分。竹柏和长叶竹柏所含成分类型基本较为相似,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也表示:8批竹柏之间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达到了0.9以上,5批长叶竹柏之间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也较高,基本都在0.9以上;竹柏与长叶竹柏指纹图谱之间就存在明显分类。竹柏叶中挥发油共分离出18个峰,鉴定出了13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图色谱峰面积的94.11%;而长叶竹柏挥发油共则鉴定出了29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图色谱峰面积的91.44%;各个共有峰面积比例上两者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结论:竹柏叶和长叶竹柏叶的显微特征具有相似,表明其亲缘关系较近。但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叶肉组织的栅栏细胞的长度和叶中含油量上,可用于两者显微鉴别依据。首次对竹柏和长叶竹柏进行薄层色谱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和叁氯化铁显色可用于竹柏和长叶竹柏的鉴别。建立的分光光度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实用、迅速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竹柏叶中穗花杉双黄酮含量明显均高于长叶竹柏叶,可以利用穗花杉双黄酮含量作为竹柏与长叶竹柏区别的特征性和评价同属药材质量的参考依据。竹柏和长叶竹柏所含成分类型基本较为相似,但在各个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这是竹柏与长叶竹柏相互区别的主要特征之一,特别是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竹柏含量均明显高于长叶竹柏。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也表示:8批竹柏之间指纹图谱较为相似,5批长叶竹柏之间的指纹图谱也较为相似;但竹柏与长叶竹柏指纹图谱之间就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可做为竹柏与长叶竹柏鉴别的特征和质量评价指标之一。竹柏叶和长叶竹柏叶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和醇类物质,两者挥发油GC/MS分析图谱和成分存在明显异同。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竹柏叶和长叶竹柏叶中挥发油的的分析和鉴别。(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6-30)

夏江林[7](2008)在《树参与长叶竹柏在南岳山的引种表现及其物候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岳山桎木潭引种树参和长叶竹柏,经过24a的引种驯化,现均已开花结果。连续3a的物候观测表明,引种树木叶芽及幼叶的生长集中在3—4月,开花期4—7月,果熟期在9—10月。亦分析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为开发推广树参、长叶竹柏在园林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林业实用技术》期刊2008年06期)

陈定如[8](2007)在《长叶竹柏、南洋杉 水松、落羽杉》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叶竹柏(竹叶球、桐木籽、船家树)罗汉松科Nagela fleuryi(Hickel)de Laub.(Poaocarpus Fleuryi Hickel)常绿乔木,高12~30m。树干圆而通直,树皮棕褐色或褐色,光滑或呈薄片剥落;单轴分枝,大枝(第一次分枝)近轮生或互生,平展或斜举,小枝(第二次分枝)对生。树冠塔状广圆锥形。叶对生或近对生,扭(本文来源于《广东园林》期刊2007年06期)

何道航,庞义,任叁香,李广宏,宋少云[9](2005)在《长叶竹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罗汉松科植物长叶竹柏(PodocarpusfleuryiHickel)叶片中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5%,采用GC-MS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首次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7.29%。长叶竹柏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和醇类物质,主要有α-蒎烯(8.67%)、(-)-β-榄香烯(2.68%)、β-石竹烯(3.97%)、(+)-喇叭烯(2.11%)、大根香叶烯(21.56%)、4-异亚丙烯基-1-乙烯基烯(45.13%)、β-杜松烯(2.02%)和(-)-斯巴醇(3.15%)。(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05年02期)

齐代华,王力,李旭光,邓先宝,杨玉兰[10](2003)在《冬季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细胞膜的伤害》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冬季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细胞膜的影响,选取长叶竹柏的2龄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海拔的低温胁迫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胁迫下,细胞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细胞质膜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导致了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电解质外渗,电导率增大.同时,SOD,CAT和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测定表明,零上低温胁迫不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的膜脂过氧化伤害,部分原因可能是SOD,CAT和POD活性的协调一致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6期)

长叶竹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药用植物长叶竹柏(Podocarpus fleuryi Hickel)的叶子和枝干的化学成分分别进行分离和鉴定,共分离鉴定得到39个化合物,其中从叶子部分分离鉴定了28个化合物,1个为新的甾体化合物;从枝干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1个为新的甾体化合物。化合物的类型包括甾体、倍半萜、megastigmane类、叁萜、二萜、简单芳香族化合物、木脂素、醌类、黄酮、双黄酮等类型。同时对分离得到的新甾体类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没有活性。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MCI、RP-C18反相柱层析等方法,从长叶竹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8个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HMQC,HMBC,1H-1H COSY,NOESY和MS)等波谱分析鉴定了其结构,分别为:stigmasta-B-nor-6β-formyl-3β,5β-diol(1),stigmast-5-ene-7α,22α-diol-3β-tetradecanoate(2),1β,6α-dihydroxy-4(14)-eudesmene(3),9α-hydroxy-1β-methoxycaryolanol(4),aromadendrane-4β,10β-diol(5),caryolane-1,9β-diol(6),4-megastigmen-3,9-dione(7),(3R,6R,7E)-3-hydroxy-4,7-megastigmadien-9-one(8),(4S*,6R*)-4-hydroxy-4,8,8-trimethyl-9-oxabicyclo[4.2.1]-non-1-en-3-one(9),dehydrovomifoliol(10),vomi-foliol(11),roseoside(12),α-onocerin(13),4-hydroxy-3-methoxybenzaldehyde(14),3,4,5-trimeth oxycinnamyl alcohol(15),p-hydroxybenzoic acid(16),3-hydroxy-4-methoxy enzoic acid(17),1-(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propan-1-one(18),(R)-3-hydroxy-1-[(R)-4-hydroxy-1,3-dihydroisobenzofuran-1-yl]butan-2-one(19),8,8′-dihydroxypinoresinol(20),α-tocopherol-quinone(21),chrysoeriol(22),podocarpusflavone B(23),sciadopitysin(24),kayaflavone(25),amentoflavone-7,7'',4',4'''-tetramethyl ether(26),podocarpusflavone A(27),7,7'',4'-trio-methyl amentoflavone(28).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甾体化合物,除了化合物16,22-28外其余均为首次从长叶竹柏中分离的得到。从长叶竹柏枝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stigmasta-B-nor-formyl-3β,5β,6-diol(29),stigmast-4-en-3-one(30),β-sitosterol linoleate(31),rearranged pimarane-type diterpene alcohol(32),inumakoic acid(33),lambertic acid(34),secoisolariciresinol-9,9'-acetonide(35),3,4-dimethoxybenzyl alcohol(36),p-hydroxybenzyl alcohol(37),chrysophanol(38),(-)-epicatechin(39).其中化合物29为新化合物,除了化合物34外其余均为首次从长叶竹柏中分离的得到。最后对megastigmane类化合物与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386个megastigmane类化合物的名称、来源、结构、药理活性和参考文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叶竹柏论文参考文献

[1].伍慧雄,秦楷,张伟豪,罗元嘉,孙朝辉.长叶竹柏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抗细菌活性[J].南方农业学报.2016

[2].刘娟.长叶竹柏化学成分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杜红光,谢黛,刘瑶.长叶竹柏叶的生药鉴定[J].今日药学.2009

[4].夏江林,赵成,夏淋淋.树参与长叶竹柏在南岳山的引种表现及其物候观测[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9

[5].吴小英,何松,田雪琴,张学平,赵鸿杰.长叶竹柏的播种育苗[J].林业实用技术.2008

[6].杜红光.竹柏和长叶竹柏质量的初步比较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7].夏江林.树参与长叶竹柏在南岳山的引种表现及其物候观测[J].林业实用技术.2008

[8].陈定如.长叶竹柏、南洋杉水松、落羽杉[J].广东园林.2007

[9].何道航,庞义,任叁香,李广宏,宋少云.长叶竹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5

[10].齐代华,王力,李旭光,邓先宝,杨玉兰.冬季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细胞膜的伤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论文知识图

长叶竹柏叶横切面局部显微特征图长叶竹柏批竹柏和长叶竹柏样品计算机...一2竹柏叶和长叶竹柏叶挥发油中1...模拟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叶片...长叶竹柏植物和药材性状图

标签:;  ;  ;  ;  ;  ;  ;  

长叶竹柏论文_伍慧雄,秦楷,张伟豪,罗元嘉,孙朝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