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论文_季双敏,尚德为,王曦培,李安宁,任宇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浓度,茶碱,药物,羟基,霉素,高效。

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季双敏,尚德为,王曦培,李安宁,任宇鹏[1](2014)在《基于meta分析的利培酮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的预测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基于meta分析的群体药动学研究方法分析利培酮及其代谢产物的群体药物动力学特征。文中首先筛选发表于1995至2011年的文献,得到18篇符合录入排除标准的文献,并在文献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利培酮及其活性代谢产物9-羟基利培酮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建立的模型用二室模型描述原药利培酮体内过程,一室模型描述活性代谢产物9-羟基利培酮的体内过程,并在药物的吸收过程中加入了原药的首过代谢过程。模型得到原药和代谢产物的系统清除率分别为7.66 L/h和7.38 L/h,表观分布体积分别为70.6 L和117 L。建立的模型通过1000次仿真的可视化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程度。本文还利用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数据来评价模型对于中国患者人群中利培酮血药浓度的预测性。本研究证明通过文献数据所建的模型是可靠的,可以用作目标群体个体化治疗的依据。(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期刊2014年02期)

张菁,胡瑾瑜,郁继诚,曹国英,施耀国[2](2003)在《去甲万古霉素临床药代动力学及血药浓度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比较国产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人和年轻人中的体内过程 ,为制订去甲万古霉素在治疗老年人感染时的合理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建立快捷、实用的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 (TDM)方法。方法 :同期对照研究去甲万古霉素在 1 0名健康老年受试者 (老年组 )和 1 0名健康年轻受试者 (年轻组 )中的药代动力学。以微生物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测定血药浓度 ,以微生物法测定尿药浓度。结果 :老年组和年轻组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 80 0mg后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与年轻组比较 ,老年组表观分布容积 (Vd)增大 ,总清除率 (CLt)及肾清除率 (CLr)降低 ,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增加和消除半衰期(t1 /2 β)延长。以上各项药代参数在两组间差异均具非常显着性 (P <0 .0 1 ) ;两组血药峰浓度相近 (P >0 .0 5 )。去甲万古霉素给药后 1 2h内的累积尿排出率老年组较年轻组明显为低 ,分别为 (77.1 3± 8.95 ) %和 (83.82± 1 6 .80 ) % (P <0 .0 1 ) ,但给药后4 8h两组的累积尿排出率相近 ,分别为 (85 .38± 8.6 2 ) %和 (86 .1 2± 1 6 .85 ) % ,两组差异无显着性 (P >0 .0 5 )。以微生物法和FPIA同时测定去甲万古霉素血清标本。两种测定方法测得结果呈良好线性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75 34X - 0 .5 94 8(Y :微生物(本文来源于《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期刊2003年04期)

张志萍,麦毅,聂光荣,肖前碧[3](1990)在《羟丙茶碱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及其临床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了体内羟丙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初步研究,口服400mg单剂量后的血药浓度按单室一级吸收模型拟合药-时曲线,求得各项动力学参数,并对30名患者进行了稳态血药浓度的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期刊1990年03期)

张志萍,麦毅,聂光荣,肖前碧[4](1990)在《羟丙茶碱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及其临床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了体内羟丙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初步研究,口服400mg 单剂量后的血药浓度按单室一级吸收模型拟合药一时曲线,求得各项动力学参数,并对30名患者进行了稳态血药浓度的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1990年05期)

周仲达[5](1989)在《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血药浓度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代谢动力学一词是由Dost FH(1953)提出的。它是在动物或人体上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以及与它相应的药理的、治疗的或毒性等反应。药物的吸收、分布乃至排泄等过程都要通过机体的生物膜。生物膜是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总称,由双层液态脂质,镶嵌球形蛋白质所构成。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本文来源于《皖南医学院学报》期刊1989年04期)

赵香兰,王建华,苏秀蓉,喻丽华,闵华庆[6](1988)在《HPLC法及微生物法研究甲氨喋呤及其代谢产物7-羟甲氨喋呤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及其毒性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应用1g/次—5g/m~2MTX加CF解救的52例肿瘤病人的102疗程中,用改良微生物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表明在停止滴注后0及6小时的血清中MTX水平与所给剂量大小成正比,但在18、42、66小时期间则除用1gMTX治疗方案者水平较低外,3g/次—5g/m~2各治疗方案组的血药浓度均相接近。提出了根据获得的参数推算血清MTX浓度预测公式,并提出用药后MTX血清浓度在24小时≤1.3×10~(-6)M,在48小时≤2.4×10~(-7)M,在72小时≤9×10~(-8)M为安全阈值。其中5例用5g/m~2MTX患者同时用HPLC法及改良微生物法检测进行对比,二法所得的体内动力学均符合二室模型,各参数值间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说明改良微生物法测定MTX原型是可靠的。HPLC法还能测出血清7-OH MTX浓度,其达峰时间为停止滴注后6小时,峰浓度为78.75±25.33μM,表观半衰期为14.83±5.88小时。(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1988年01期)

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比较国产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人和年轻人中的体内过程 ,为制订去甲万古霉素在治疗老年人感染时的合理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建立快捷、实用的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 (TDM)方法。方法 :同期对照研究去甲万古霉素在 1 0名健康老年受试者 (老年组 )和 1 0名健康年轻受试者 (年轻组 )中的药代动力学。以微生物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测定血药浓度 ,以微生物法测定尿药浓度。结果 :老年组和年轻组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 80 0mg后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与年轻组比较 ,老年组表观分布容积 (Vd)增大 ,总清除率 (CLt)及肾清除率 (CLr)降低 ,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增加和消除半衰期(t1 /2 β)延长。以上各项药代参数在两组间差异均具非常显着性 (P <0 .0 1 ) ;两组血药峰浓度相近 (P >0 .0 5 )。去甲万古霉素给药后 1 2h内的累积尿排出率老年组较年轻组明显为低 ,分别为 (77.1 3± 8.95 ) %和 (83.82± 1 6 .80 ) % (P <0 .0 1 ) ,但给药后4 8h两组的累积尿排出率相近 ,分别为 (85 .38± 8.6 2 ) %和 (86 .1 2± 1 6 .85 ) % ,两组差异无显着性 (P >0 .0 5 )。以微生物法和FPIA同时测定去甲万古霉素血清标本。两种测定方法测得结果呈良好线性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75 34X - 0 .5 94 8(Y :微生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季双敏,尚德为,王曦培,李安宁,任宇鹏.基于meta分析的利培酮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的预测应用(英文)[J].JournalofChinesePharmaceuticalSciences.2014

[2].张菁,胡瑾瑜,郁继诚,曹国英,施耀国.去甲万古霉素临床药代动力学及血药浓度监测[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

[3].张志萍,麦毅,聂光荣,肖前碧.羟丙茶碱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及其临床监测[J].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0

[4].张志萍,麦毅,聂光荣,肖前碧.羟丙茶碱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及其临床监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0

[5].周仲达.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血药浓度监测[J].皖南医学院学报.1989

[6].赵香兰,王建华,苏秀蓉,喻丽华,闵华庆.HPLC法及微生物法研究甲氨喋呤及其代谢产物7-羟甲氨喋呤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及其毒性监测[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88

论文知识图

洛索洛芬钠色谱图吉西他滨Cmax与血小板计数下降百分率...β-环糊精增敏叁维荧光结合二阶校正方...吉西他滨Cmax与白细胞计数下降百分率...全反式维甲酸HPLC色谱图我国ADR监测领域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标签:;  ;  ;  ;  ;  ;  ;  

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论文_季双敏,尚德为,王曦培,李安宁,任宇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